:::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遊客對休閒遊憩環境認知之研究--以臺南縣新化林場為例
書刊名:真理觀光學報
作者:陳業宏
作者(外文):Chen, Yeh-hung
出版日期:2003
卷期:1
頁次:頁55-70
主題關鍵詞:休閒遊憩環境認知新化林場休閒體驗Leisure environment experienceLeisure satisfactionTainan Hsin-Hua forest farmLeisure recre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9
  • 點閱點閱:18
期刊論文
1.林國銓、林朝欽、唐盛林(20000300)。福山植物園遊客資料調查分析。臺灣林業科學,15(1),105-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文鎮(20000900)。綠色新希望--森林保健論。現代育林,16(1)=31,19-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文鎮、廖天賜、林重佑(20000900)。森林浴與活力快步之研討。現代育林,16(1)=31,25-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振榮、汪大雄、朱榮三(19990600)。扇平森林生態科學園遊客資料之調查分析。臺灣林業科學,14(2),197-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志堅、李明益(20001200)。遊客與森林遊樂區規劃之初步研究--以新化林場為例。林業研究季刊,22(4),59-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廖榮利(1990)。休閒娛樂與人生。臺灣教育,478,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瓊慧(20020900)。臺灣社會發展休閒運動作法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6(3)=62,122-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oyd, M.、Yin, Z.(1999)。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Self-Schemata in sport。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2(2),288-302。  new window
9.Kelly, John R.、Steinkamp, M. W.、Kelly, Janice R.(1987)。Later life satisfaction: Does leisure contribute?。Leisure Sciences,9(3),189-200。  new window
10.黃淑為、林晏州(19991200)。影響遊客對登山步道環境屬性偏好因子之探討--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國家公園學報,9(2),166-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高俊雄(19960400)。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辛晚教(1990)。休閒、教育、人生。休閒教育研討會,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主辦 。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文燦、蕭瑞貞(1998)。遊客對森林遊樂區設置與管理態度之研究--以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為例。第二屆造園景觀與環境規劃設計研究成果研討會,255-2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鴻雁、楊志顯(1999)。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研究。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董家宏(2002)。嘉義樹木園遊客對環境衝擊認知與經營管理策略態度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勝博(1999)。隔週休二日對國內旅遊參與型態影響之研究--以九族文化村、劍湖山世界遊樂區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昱光(1999)。遊客對遊憩資源衝擊認知與防治策略態度之研究--以奧萬大森林遊樂區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國常(2002)。遊客對風景遊憩區認知意象之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惟泉(2001)。不同學業成就專校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之差異比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嵐蘭(2002)。遊客渡假生活型態與旅遊目的地選擇偏好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惠芬(2002)。主題樂園遊客行為之研究--以劍湖山世界、六福村及九族文化村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佳叡(2000)。實施隔週休二日對到訪森林遊樂區人數改變之分析--時間數列介入分析模型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建民(1999)。休閒活動形式與國小學童知覺能力、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廖秀梅(2001)。生態旅遊的地方認知--以台南七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黎孟修(2002)。原住民對森林遊樂區開發認知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嘉慶(2002)。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唐學斌(2002)。休閒學概論。台北:豪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鑫(1996)。看,岩石在說話。台北:張老師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交通部觀光局(2001)。八十八年國人國內旅遊狀況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柯平(1993)。旅遊審美活動論。臺北市: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建政、顏妙桂、蔡居澤(1998)。暑期青少年休閒活動營隊之成效調查--以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86年補助辦理之暑期活動營隊為例。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ell, Paul A.、Fisher, Jeffery D.、Baum, Andrew、Greene, Thomas C.(1990)。Environmental Psycholog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new window
7.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Brightbill, C. K.(1960)。The Challenge of Leisure。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new window
10.Iso-Ahola, Seppo E.(1980)。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William 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宋明順(1990)。休閒與工作--大眾休閒時代的衝擊。休閒面面觀全集。中華民國戶外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辛(1993)。美的存在與美的特徵。城市環境美學。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