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岸地區全民運動政策發展之研究
作者:黃偉揚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EI-YANG HU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莊淇銘;何茂松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兩岸地區全民運動政策臺灣地區「全民運動」政策大陸地區「群眾體育」政策兩岸地區「全民運動交流」Civil sports、Crowd sportsAreas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Civil sports policyCivil sports exchange progra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5
本研究旨在探討兩岸地區全民運動政策發展課題,分析比較兩岸地區全民運動政策發展及優缺點與問題,並探索兩岸地區全民運動交流的可行性。本研究係採定性與定量併行之方法,運用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深度訪談、問卷調查為研究方法;分別進行「兩岸地區各五位全民運動政策制定者」進行深度訪談;與自編「臺灣地區全民運動政策發展狀況、大陸地區全民健身工程綱要發展狀況調查問卷」,且以平均數、變異數分析為統計方法,再經分析與討論後,獲致具體結論如下:
ㄧ、方案與策略執行情形:臺灣地區採取「地方分權制」各縣市自行制定,明確的具體措施;大陸地區採取「中央集權制」具有高遠的理想,地方未能顯著看見成效。
二、政策決策可行性:臺灣地區全民運動政策決策採取「專家委員制」,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大陸地區全民運動決策是「國家領導人」的作為,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
三、制定單位之組織結構:臺灣地區各縣市與中央溝通管道流暢,唯獨各縣市缺乏設立「全民運動」單位。大陸地區中央群體司組織完善,但是各鄉鎮單位缺乏運作。
四、法規之合法性:兩岸地區全民運動政策應配合社會變遷,適時修正現有法令,相關法規應符合國情、環境、社會變遷、人均等因素。
五、運動場館經營與管理措施:臺灣地區城市運動場館採取「委外經營」由專人管理。大陸地區城市運動場館採取「承包制」。
六、城鄉發展差異的情形:臺灣地區城鄉發展差異,主要「運動的觀念」的落差。大陸地區城鄉發展差異,主要「運動場館與設備」的落差。
七、運動場館建立與設備狀況:臺灣地區各縣市運動場館缺乏運動專業指導員與缺乏大型運動賽會場館。大陸地區具備大型運動賽會場館,但是學校場地少開放,形成「社區體育」及「農村體育」場地缺乏的窘境。
八、經費的分配與運用情形: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主要問題在於體育經費與國家財政總預算的比例不足。但是大陸地區發行運動彩票對於經費籌措具有相當大的幫助。
九、兩岸地區全民運動交流的可行性:兩岸地區專家訪談結果認為有以下交流方式,1、觀念文化交流。2、傳統體育交流。3、經營技術交流。4、體育學術交流。5、體育產業交流。
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civil sports policy development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civil sports policy development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nd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civil sports exchange
program. In the study, parallel mining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he
use of documentary analysis, comparative method, in-depth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study; were to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of policy maker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elf the civil sports policy development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to the average, variance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then by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o specific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The programs and strategies: Taiwan to take "separation of powers places" on its
own cities and counties, specific concrete measures. The mainland "centralized
system" with lofty ideals, to was unable to see significant results.
2、The feasibility of policy-making: Civil sports policy of Taiwan is a "member of
the expert system", A high degree of feasibility. Mainland policy-making leaders
of the act, "Top-down" making decision.
3、Formulat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units: The central Taiwan counties and
cities with smooth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ounties
and cities the lack of "civil sports unit". The Mainland China Central organized,
but the lack of operational units in the township.
4、The legitimacy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policy
should exercise civil sports to social changes, the amendment is timely there is
law,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environment, social change, per capita and other factors.
5、Sports facilitie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Taiwan city take" outsourcing
operation mode". Mainland city take "contract system."
6、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ituation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mainly "the concept of sport".
In mainland China, the main "sports venues and equipment".
7、Sports venues and equipment set up the situation: Sports venues in Taiwan cities
and counties refer to the lack of major sports. Members with the lack of large-
scale sports event venue. The mainland have large-scale sport event venues, but
school sites are less open to form a "Community Sport" and "Rural Sports," the
lack of venues dilemma.
8、The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the case: The issue of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is the
main funding for the National Sports finance for less than the total budget. However,
for the mainland to issue sports lottery funding of considerable assistance.
9、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Civil sports exchange program the feasibility: Civil
sports exchange program have the following Approach:(1)The concept of cultural
exchange.(2)The Traditional sports.(3)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s.
(4)PE academic exchanges.(5)The sports industry communicat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善旭(2004)。完善與發展臺灣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的思考。中國體育報。
于善旭(2006)。臺灣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法制之路。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1 (2),99-102。
于學峰、沈建華(2000)。學校體育活動場所開放現狀的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4,37-40。
中國群眾體育調查課題組(2003)。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研究。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王凱珍等(1997)。臺灣城市社區體育的現狀及發展趨勢。體育科學,5。
王思斌(2000)。體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區建設的理論分析。北京大學學報,5,5-14。
王崗、張美桃(2000)。21世紀全民健身計畫實施的戰略構想。體育文史,101,36-37。
王凱珍(2004)。社會轉型與中國城市社區體育發展。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王玉民(199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市:洪葉文化。
王永成(2006)。海峽兩岸全民運動推展與場地設施規劃比較。北縣體育,19。
王金永等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臺北市:紅葉文化。
王正旭(1994)。中共體育政策推展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家煌、潘中道等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學富。
王建台(1997)。1991-1996年臺灣全民運動發展之探討。體育學報,22,59-70。
方進隆(2004)。學校的健康促進理念與策略。學校體育雙月刊,14 (5),28-35。
尤杏暖(2006)。體育預算編列與執行之研究-以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北京政協教文衛體委(1996)。關於改善北京市居民區公共文體設施的考察報告。體育文史。
田雨普、朱志強、陳德明、程云峰(1999)。臺灣群眾體育的發展走向與對策。體育科學,19 (4),5-8。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丘昌泰(1998)。政策科學之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書局。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丘昌泰(2008)。政策分析架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民生報(1997)。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跨世紀體育規劃。1997.7.23臺灣民生報體育天地版。
牟鍾福(2003)。臺灣海域運動發展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行政院(1989)。國家體育建設中程計畫。行政院臺78教字第7052號函。
行政院衛生署編印(1997)。促進國民健康體能指引。臺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全民運動處帶頭-大家相招來運動。體育與運動,114,92-99。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際體育處(2002)。體育資訊櫥窗—兩岸體育交流。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a)。運動人口倍增計劃。國民體育季刊,31 (3),5-10。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b)。海洋運動發展計畫。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編(2003)。行政院體育委員會92年年報。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編(2004)。行政院體育委員會93年年報。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6)。九十五年度運動人口倍增計畫-訪視輔導成果報告書。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7)。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8)。運動城市排行榜調查。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書。
任海等(1998)。臺灣城市社區體育的產生原因、現狀及問題。體育科學。
任海(1998)。臺灣群眾體育的發展趨勢。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104-107。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伍紹袓(1999)。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史(1949~1998)。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朱全明(2002)。臺灣體育彩票發展對策研究。體育科學,22 (2),1-4。
曲宗湖(1999)。素質教育與農村學校體育。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
曲宗湖、劉紹曾、邢文華(2000)。新中國學校體育50年回顧與展望。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江流水(1999)。在改革中闖出一條群眾體育工作的新路。體育文史,6,1。
朱越彤等(2003)。臺灣大城市基層群眾體育組織運行機制分析。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27-29。
李明(2001)。從日本健康體育行政機構談臺灣全民健身計劃的推廣。山東體育學院學報,4,頁16-18。
李明(2003)。從日本區域社會的健康體育事務談臺灣全民健身計劃的普及推進。浙江體育科學,6,4-6。
李樹怡、朱越彤、曹玲(1999)。臺灣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調查。體育科學,19 (4),10-12。
李聯友(1999)。體育彩票實踐與思考。載於趙明宇編:體育彩票理論與實踐,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李建國、呂樹庭、董新光等(2004)。社會體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李國渝(2003)。社區服務的性質與資源配置機制分析。11月12日民政部信息中心。
李宗述等(2000)。當前全民健身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途徑。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6 (2),8-11。
李相如、李麗莉(2004)。群眾體育實踐探索與研究-來自北京群眾體育現狀的報告。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李相如(2008)。全民健身研究新視點。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李松梅、李福泉(2000)。試論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綜述)。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9,頁18-22。
杜宇峰(2003)。臺灣體育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體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5,14-15。
何茂松、黃偉揚(2008)。南遷計畫政策評估之研究。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
何台棟(1996)。學校運動場地設施開放問題的探討。體育與運動,98,44-48。
何敏(1988)。社區全民運動會發展簡介。國民體育季刊,17 (3),113-114。
吳定(1999a)。公共行政論叢。臺北:天一圖書公司。
吳定(1999b)。公共政策辭典(全)。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聯經出版社。
吳定(2008)。公共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吳芝儀、李鳳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Patton, M. Q. (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臺北:桂冠。
吳永祿(2002)。政府如何營造全民運動的環境。國民體育季刊,133,59-63。
吳萬福(1999)。臺灣現狀與發展全民體育運動的策略。國民體育季刊,28 (3),63-69。
李欽湧(1994)。社會政策分析。臺北:巨流。
李昱叡(2006)。臺灣海洋運動永續發展之願景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0,67-86。new window
李淑珍(1995)。如何落實臺灣全民運動。臺灣體育,80,9-13。
李欽勇(1996)。社會政策分析。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俊杰(2005)。海峽兩岸體育交流型態變遷之影響因素分析。大專體育學刊,7(3),27-41。new window
李俊杰(2007)。20世紀兩岸體育交流--以臺灣地區兩岸體育研究為例說明。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35-48。
邱金松(1985)。臺灣省推展社區全民運動之探討。體育學報,7,1- 21。new window
邱桂琦、張憲庭(2007)。健康促進學校的理念與推動。南縣國教,27,8-9。
易劍東、羅達勇(2000)。中國群眾體育產業的現狀與出路。體育文史,1,2-24。
來德淳(2001)。建國後中國政府發展國民體育側重點的社會學初探。瀋陽體育學報,4,81-82。
周曉東(1997)。臺灣城市社區體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福建體育科技,16 (2)。
武力等(2002)。國內外社會體育管理體制的比較研究。西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3,59-64。
林玉華(1999)。政策網絡:政策執行的新典範。行政暨政策學報,1,135-184。new window
林水波(1999)。政策分析評論。臺北:五南。
林水波、張世賢。(2001)。公共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洪嘉文(2003)。臺灣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洪嘉文(2006)。學校體育經營管理策略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徐武宏(1999)。全民運動普及化之鑰-淺談體育資源資訊化。大專體育,46,129-134。new window
高俊雄(2005)。運動設施管理。臺北:桂魯。
姜麗萍(2000)。實施全民健身計畫若干問題的調查與分析。體育科研,21 (1),41-42、46。
姜長斌譯(2000)。羅伯特.羅斯著:從對峙走向緩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秦椿林(1998)。中國群眾體育資源。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57-60。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秦椿林(2002)。中國群眾體育調查。北京:體育大學。
秦篤訓(1998)。新中國體育事業管理體制的發展與改革。體育文史,6,8-9。
倪同雲,杜利軍,林昱鵬等人(1998)。關於全民健身計劃實施對策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34 (8)。
夏學鑾(2002)。中國社區建設的理論架構探討。北京大學學報,1,127-134。
袁鐘祥(1995)。一項跨世紀工程的誕生-全民健身計畫綱要制定的前前後後。中國體育報第3版。
姚毓武(1995)。健身計畫發展及其宏觀比較分析-兼談健身計畫發展趨勢的殊途同歸與落差。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35-40。
許義雄等(1999)。臺灣體育政策發展與展望。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國家體委會(1993)。深化體育改革。北京:國家體委會。
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1995)。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北京:國家體委群體司。
國家體育總局(1999)。關於加速體育俱樂部發展和加强體育俱樂部管理。北京:國家體育總局。
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2000)。中國體育市場研究。北京:國家體育總局。
國家體育統局編(2001)。健身世紀潮。北京:作者。
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1)。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標準。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2001)。體育產業現狀、趨勢與對策。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育總局編(2004)。中國體育彩票-全民健身路徑工程實錄。北京:國家體育總局。
國務院(2005)。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http://www.people.com.cn。
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統計局、教育部等九部委(2005)。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www.sport.gov.cn。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2006)。十一五群眾體育事業發展。北京:國家體育總局。
國家體育總局(2008)。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中央政府門戶網站:www.gov.cn。
崔樂泉(1998)。當代中國體育基本指導方針的演變與發展。體育文史,6,6-7。
陳孝平(1995)。影響全民健身計畫實施社會因素初探。體育與科學,57,11-12。
陳寧(2003)。全民健身概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陳融(1999)。析改革開放20年中國體育思想之變革。上海體育學報,23 (4),1-5。
敏健等(2005)。公共體育管理概論。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
陳金盈(2000)。落實體育運動普及發展改善國民體質與建立體育新秩序。臺灣體育,108,4-8。
陳光雄(1999)。臺灣民俗體育發展現況與發展策略之研究。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教育部編(1996)。教育部八十五年度提昇國民體能專案-體能檢測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曾賢亮、王同茂、詹德基(1999)。臺灣體育組織制度的現況及發展策略。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計劃。
曾慧青(2007)。95-97年體育委員會單位預算綜合評析。國政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張業東(1995)。關於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探索。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44-45。
張煥玉(1995)。全民健身計劃重在舉措-關於全民健身計劃的思考。體育文史,4,16-17。
湖南省體委(1996)。湖南地縣體委機構改革後的狀況。體育文史,2,34。
程雲峰、郭維成(1997)。社區體育在全民健身計畫實施的發展芻議。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5 (2),11-13。
黃大洲(1991)。全民體育在臺北。國民體育季刊,20 (3),頁28-37。
黃瓊慧(2002)。臺灣社會發展休閒運動作法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6 (3),122-129。new window
黃坤得、黃瓊慧(2001)。參與休閒運動對銀髮族身體及生活上的效益。大專體育,109,15-18。new window
黃順基(1998)。走向知識經濟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馮火紅(2008)。臺灣地方政府社會體育政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程紹同(2002)。運動管理學導論。臺北:華泰。
張芳全(2004)。教育政策分析。臺北:心理。
張世賢(2000)。公共政策析論。臺北:五南。
張銘羽(1996)。中共全民健身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季刊,36,43。
張俊一(2000)。從組織間關係角度談地方體育發展體系。臺灣體育,108,12-18。
張鈿富(2004)。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楊曉生(2000)。全民健身政府組織型運行機制的研究。體育學刊,5,100-103。
楊衛民(2002)。臺灣地方體育法制研究。上海體育學院博士論文。
董新光(2001)。對群眾體育幾個問題的思考。中國體育報第七版。
董新光(2003)。全民健身大視野。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葉憲清(1999)。臺灣公立體育場之體育館之經營研究。體育學報,27,1-10。new window
葉公鼎(2004)。提昇臺灣公共運動設施營運人員專業知能的策略。國民體育季刊,145。
葉怡矜(2006):推動海洋運動策略及措施之研究。發表於:行政院體育委員會94年度委託研究成果及學生選讀體育院校原因調查分析發表會,臺北市:體育聯合辦公大樓大禮堂。
詹德基(2000)。全民運動的國際發展趨勢。臺灣體育,106,6-11。
詹中原(2002)。公共政策的發展與政策系絡。國政研究報告。
楊宗文(2000)。全民運動之發展問題與推展策略。臺灣體育,106,14-21。
鄭志富(2005)。兩岸體育交流加溫。中國時報運動天地2000/5/21。
劉宜君(2002)。政策參與與政府再造-談政策網絡的概念與類型。國政研究報告。
劉照金(2001)。臺灣當前推展全民運動的問題及解決之道。國民體育季刊,31 (2),38-47。
劉照金(2004)。從臺灣歷年中央政府體育預算分析體育政策之變遷。體育學報,37,203-214。new window
劉吉(1996)。奧林匹克全球化與中國體育發展。1996.4.24.中國體育報。
劉寶仁、董長貴(2000)。試析臺灣東西部地區全民健身現狀及發展對策。中國體育科技,36 (6),12-14。
熊鬥寅(1996)。體育文選。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熊鬥寅(1998)。中國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與展望。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6 (4),1-6。
臺北市政府(2006)。臺北市年鑑。http://yearbook.taipei.gov.tw/。
趙麗雲(2007)。九十六年度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單位預算評析。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蔡長啟(1995)。提昇國民體能落實全民體育。國民體育季刊,24 (2),60-67。
蔡有志、劉森華、陳嶺(2000)。臺灣現階段大眾體育活動的特點與對策(綜述)。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3 (1),24-26。
蔡崇濱(1999)。試論全民運動的推展之道。臺灣體育,101,2-4。
鄭勵君(1997)。中共推行全民健身計畫作為與對策之研究。中華體育,11 (3),28-34。new window
錢慶安、何建德(2002)。學校民俗體育發展現階段的困境探析。大專體育,61,141-147。new window
盧元鎮(1996)。中國體育社會學。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盧元鎮(1998)。論中國體育社團。體育科研,17 (1),1-7。
盧耿華(2000)。臺灣2010年群眾體育發展戰略的幾點思考。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7 (2),21-23。
韓淑艷(1996)。淺談21世紀中國群眾體育的社會化趨勢。體育文史,1,15。
鮑明曉(2001)。關於建立和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的理論思考。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6 (4),48-51。
謝堅剛(2002)。城市管理體制變革與街道經濟發展。上海體育學院博士論文。
魏冠中(1999)。大陸發行體育彩票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中國時報,3月9日第9版。
譚華等(2001)。臺灣社會體育的結構與運行機制。體育文史,4,15-16。
羅明福(1996)。淺論發行中國體育彩票的重要意義。載於走向21世紀的思想,209-217。
二、英文部分
Allison, G. T. (1971). 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Haprper Collin Publishers, 1-50.
Anderson, J. E. (1990). Public policy-Making. New York:CBS College Publishing.
Anderson, J. E. (1997). 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all, S. J. (1994). Education reform: a critical and post-structural approach. Buckingham and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82). Qualitative reserach for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odgan, R., & Taylor, S. (1975).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New York: Wiley.
Bryman, A. (1988).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Canada (1985). High Performance Athlete Development in Canada. White Paper,Ottawa: Fitness and Amateur Sport.
Cranz, G. (1982). The Politics of Park Design: A History of Urban Parks in America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Dale, R., (1994). Applied education politics or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contrasting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recent education reform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Halpin, D and Troyna, B (eds), Researching Education Policy: Et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London and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Daniel, M. A., (1989). Implementation and Public Policy.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Dunn, W. N. (1988). Methods of the Second Type: coping with the wilderness of conventional policy analysis, Policy Studies Review, 7, (4), 720-737.
Dunn, W. N.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Dye, T. (1998).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New York:Prentice-Hall, Inc.
Easton, D., (1965).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Wiley.
Houlihan, B. (1997). Sport, Policy and Politic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Routledge.
Haase, J.E., & Myers, T. S., (1988). Reconciling paradigm assumption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0,(2), 128-137.
Jacob, E., (1987). Qualitative research tradi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7 (1), 1-50.
John, P. (1988). Analyzing Public Policy. London and New York: PINTER.
Jones, C. O.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3rd.). Monterey,Calif: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Kirk, J., & Miller, M. L. (1986).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Kingdon, J. W. (1995),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Kulm, T.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nd ed.).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pp., 59-89.
Lasswell, H. D. (1970). The Emerging Conception of the Policy Sciences, Policy Sciences, 1, 3-14.
Maanen, J. V., (1982). Introduction. In J.Van Maanen, J.M. Dabbs, & R. R. Faulkner (Eds.), Varieti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11-29. Beverly Hills, CA: Sage.
Manicas, P. T., & Secord, P. F. (1982). 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y of the new philosophy of sci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38, 390-413.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199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Thousand Oaks, CA: Sage.
Nakamura, R. & Smallwood, (1980). Politic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N.Y.: St.Martin’s.
Portney, K. E. (1986). Approaching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cy and program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Quade, E. S. (1975).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 New York: American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
Quade, E. S. (1982),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s. New York: North Holland.
Rhodes, R. A. W. (1988). Beyond Westminster and Whitehall: the Sub-central Government of Britain. London: Unwin-Hyman.
Sabatier, P. A . (1993), Policy Change over a Decade or More, in Paul A . Sabatier and Hank Jenkins-Smith, ed., Policy Change and Learning. The Advocacy Coalition Approach, Boulder, Colo.: Westview, Chapter 2.
Schneider. A. I. (1988). Study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Evaluation Review. 6, 715-730.
Seidman, I. E. (1998).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Sports Council (1993). Compulsory Competitive Tendering Sport and Leisure Management: National Information Survey Report. London: Sports Counc.
Starling, G. (1988). Strategies for policy-Making. Chicago,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Strauss, A. L. & Corbin, J. M.,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Taylor, S., Rizvi, F., Lingard, B. and Henry, M., (1997).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