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兒童與少年機構安置服務的內涵與展望
書刊名:社區發展季刊
作者:陳玫伶
作者(外文):Chen, May Ling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14
頁次:頁324-335
主題關鍵詞:兒童少年機構安置服務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
  • 點閱點閱:173
期刊論文
1.趙碧華、周震歐(1994)。少年庇護服務中心 (中途之家)-社區處遇方式之探討。東吳社會學報,3,199-2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慧玲(19980700)。少年非行防治對策之新福利法制觀--以責任取向的少年發展權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1,199-2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華源(1991)。青少年庇護機構類型的探討。社會福利,91,1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恭利(2003)。談少年事件司法體系與社政體系之合作支援-以少年司法工作者角度談社政資源之參與。兒童福利期刊,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華源、許翠紋(19951200)。青少年福利政策規畫之探究。社區發展季刊,72,62-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紉(20000500)。青少年安置服務福利屬性之探討。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191+193-2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reenwood, P. W.(1998)。Alternative placements for juvenile offenders: results from the evaluation of the Nokomis Challenge Program。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35(3),267-294。  new window
8.Curtis, P. A.、Alexander, G.、Lunghofer, L. A.(2001)。A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ing the outcomes of residential group care and therapeutic foster care。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18(5),377-392。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宇嘉(1993)。台灣省少年福利需求與福利服務提供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壹鳳(2002)。我國少年安置服務政策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震歐(1995)。少年福利範疇之研究。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震歐(1994)。台北市少年庇護服務需求及期機構配置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淑華(2003)。台閩地區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評鑑基準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貴華(2001)。身體受虐兒童對「家庭重聚」接受意願之探討--以內政部中區兒童之家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博文(2003)。國中學生偏差行為輔導與管教成效之研究--以嘉義縣國民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孟蓉(1998)。收容機構不幸少女生涯期許相關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自強(20010506)。觸法少年安置輔導執行現況及其影響因素(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碧霞(2000)。我國少年福利措施之研究--以高雄市少年服務網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東霖(2003)。依附、社會學習與少年偏差行為(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松瑜(2003)。國中生父母親教養知覺、家庭生活適應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峻誠(2003)。青少年家庭依附、就學經驗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燕如(2000)。臺中市單親國中少女教養需求與社會支持需求之探討(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麗娟(2000)。保護處分之安置輔導少年機構內生活適應之探討(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成榮(1992)。青少年住院服務模式初探。香港: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華源、郭靜晃(1999)。少年福利。台北:亞太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雍生(1997)。社會變遷下的少年偏差與犯罪。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紉(1999)。少年社區處遇的懲罰與矯治意涵的探討。台北: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merican Correctional Association(1983)。Standards for Juvenile Probation and Aftercare Services。Washington, D.C。  new window
6.Dryfoos, J. G.(1993)。Common components of successful interventions with high- Risk youth。Adolescent risk taking \\ Bell, N. J. ; Bell, R. W. (eds.)。CA。  new window
其他
1.司法院(2004)。司法統計提要92年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