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老》、《莊》的陰陽觀--兼述「道」與「太極」的關係
書刊名: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李鴻儒
作者(外文):Lee, Hung-Ju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4
頁次:頁33-51
主題關鍵詞:陰陽損益太極理氣老子莊子周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8
儒、道是先秦學術的思想核心,也是牽動國家興衰起落的兩大政治洪流。作為儒家典籍、也是群經之首的《周易》,其所蘊涵的陰(- -)陽(—)概念與變通思想,自古以來不斷為需求者所推衍、運用,其政治地位與學術價值自是崇高,無可異議;而《老》、《莊》二書固為道家思想的起源,其在歷史轉變過程中,亦同樣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然則,在《易》、《老》、《莊》之間是否存在著能將彼此貫穿、聯繫的介質呢?《莊子》謂「《易》以道陰陽」,書中亦多見陰陽論述,《老子》有「万物負陰而抱陽」之諾;此外,《周易》謂「太極生兩儀」、「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以此觀之,「陰陽」、「道」與「太極」,無疑是溝通三者的最佳橋樑,也是進一步梳理儒、道思想關係最妥適的切入點。
期刊論文
1.業師劉文起。儒道ニ家人文思想之異同。孔孟月刊,21(1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郭璞(2000)。山海經。北京:京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韋昭(1993)。國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晏、邢最(1997)。論語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慶藩(2004)。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愼、段玉裁(1997)。說文解字。臺北:書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文典(1998)。淮南鴻烈集解。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不韋、高誘、陳奇猷(1998)。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安居香山、中村璋八(1994)。緯書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莊周、錢穆(1993)。莊子纂箋。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阮籍、李志鈞(1979)。阮嗣宗集。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毛亨、鄭玄、孔穎達(1997)。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班固、陳立(1997)。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弼、韓康伯、孔穎達(1997)。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司馬遷(1997)。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聘珍、王文錦(1987)。大戴禮記解詁。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謙之、老聃(2000)。老子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葉海煙(1997)。老莊哲學新論。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叔岷(1992)。先秦道法思想講稿。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韓非子、陳奇猷(2000)。韓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左丘明、楊伯峻(1993)。春秋左傳注。洪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