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的生態美學與當代反思
作者:張雍銘
作者(外文):CHANG, YONG-MI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石朝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老子莊子生態美學生態危機生態反思生態多樣性LaoziZhuangziecological aestheticsecological crisisecological divers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1
人類追求物質生活享受和各種功名利祿等慾望的能力逐步膨脹,隨之而來的是人類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步伐加快,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目前於人類所面臨的最嚴重、最為緊迫的問題是生態危機和生存危機問題,21世紀必將是生態思潮的時代。對應這種生態浩劫的反思,莊子生態美學思想研究正是立足對現實生活環境中人的審美生存狀況的深切關懷而提出來。現今地球生態環境已經完全改變了,我們必須再次提出那個老問題:「我們究竟從哪裡開始走錯了路?」
此篇論文是由道家哲學進行當代反思,然而,老子、莊子正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尤其老莊的經典著作中蘊含有豐富的國際生態倫理思想,以及生態多元性的智慧,足夠讓全球作為借鏡觀形的效用。筆者研究分析老莊生態美學思想,對於國際生態建設有著重要的借鑒與指導意義,盼望充實與完善莊子生態美學,提供不同以往的思想資源與生態智慧啟發。並且透過莊子的生態美學,能夠為未來生態美學的研究盡一份心力,逐步建構高度的生態文明,喚醒人類對於當代生態危機的生態反思,達到生態多樣性的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老子、莊子、生態美學、生態危機、生態反思、生態多樣性。
As gradually expanding of human’s desires, such as comfortable life of materials, fame and fortune, it brings growing number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with accelerated pace of changing and conquering of nature. The crisis of ecology and existence are the most serious issues that human beings have to face up now. Twenty-First Century will be the age of ecological thought. And how we to respond ecological disasters, it can be based on the idea from thought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s. Today's global environment has completely changed, We must once again raise the old question:「Where do we go the wrong way actually?」
My thesis starts a contemporary reflection from Taoist philosophy which is constructed by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philosophers- Laozi and Zhuangzi. In their classic books, we can find out a wealth of ideas of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ethics and wisdom of ecological diversity which provide a paradigm for human beings. Therefore, I think it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guidance through the search of Laozi’s and Laozi’s thoughts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And then, I want to enrich and improve the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s and provide different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wisdom inspiration. Furthermore, I hope to make a contribution for the study of future ecological aesthetics through this research, and gradually construct a high degre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king Human reflection on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crisis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diversity.
Keyword: Laozi, Zhuangzi, ecological aesthetics, ecological crisis, ecological diversity
一、古典文獻
焦竑:《莊子翼》,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郭象注,成玄英疏:《莊子補正》,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釋德清 :《莊子內篇注》,台北:廣文書局,1973年。
王孝魚:《莊子內篇新解:莊子通疏證》,湖南:岳麓書社,1983年。
王夫之:《莊子通.莊子解》,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王先謙:《莊子集解》,台北:三民書局,1974年。
宣穎:《莊子南華經解》,台北:宏業書局,1977年。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
馬其昶:《定本莊子故》,安徽:黃山書社,1989年。
呂惠卿撰,湯君集校:《定本莊子故》,台北:中華書局,2009年。
陸西星撰,蔣門馬點校:《南華真經副墨》,台北:中華書局,2010年。
浙江書局彙刻本:《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王弼:《老子註》,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王弼等:《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
謝赫:《古畫品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
魏源:《老子本義》,台北:華聯出版社,1973年。
陳壽昌輯:《南華真經正義》,台北:新天地書局,1977
年 。
曹寅、彭定求輯:《全唐詩》,台北:中華書局,1999年。

二、中文著作
方東美:《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8月。
方東美:《哲學三慧》,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6月。
方東美:《方東美全集-新儒家哲學十八講》,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08月。
方東美:《方東美全集-方東美先生演講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8月。
方東美:《方東美全集-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方東美:《方東美全集-生生之美》,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方東美:《方東美先生演講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黎明文化出版,2001年。
石朝穎:《我憂鬱,所以我存在:存在的焦慮與現象的還原》台北:人本自然出版,2003年。
石朝穎:《藝術哲學與美學的詮釋問題》,台北:人本自然,2006年。
石朝穎:《現象學與古典哲學的詮釋問題》,台北:商務印書館,2012年4月。
石朝穎:《道與方法-意象詮釋學導論》(TAO AND METHOD),新北市:新智出版社,2008年10月。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2009年11月。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第1卷。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第2卷。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博:《生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中央書局,196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9月。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年。new window
徐復觀:《文化與人生》,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66年。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6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2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4月。
唐君毅:《青年與學問》,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6月。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香港:人生出版社,1963年。
唐君毅:《哲學概論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61年。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8月。
張皓:《中國文藝生態思想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6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2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4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4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4月。
馮友蘭:《新理學》,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5月。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9月。
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new window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5月。new window
陳鼓應:《莊子淺說》,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9月。
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上海:中華書局,1984年。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2007年。
陳嘉映:《海德格哲學概論》,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4月版。
【魏】王弼注、紀昀校訂、葉廷幹撰:《老子道德經、老解老》,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10月。
曾春海主編:《中國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new window
曾春海:《先秦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曾繁仁:《生態美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曾繁仁:《生態存在論美學論稿》,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鄔昆如譯著:《莊子與古希臘哲學中的道》,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69年3月。
賴賢宗:《道家禪宗、海德格與當代藝術》,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10月。
賴賢宗:《道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賴賢宗:《道家禪宗與海德格的交涉》,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8年7月。new window
史作檉:《中國哲學精神溯源》,台北:書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0年。
任繼俞:《天人之際》,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6月。
任繼俞:《念舊企新-任繼俞自述》,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劉易齋:《生命學簡綱初探:生命敎育概論與實踐》,台北:普林斯頓國際,2001年。
劉易齋:《生命管理學初探:生命敎育的思想與實踐》,台北:普林斯頓國際,2003年。
劉易齋:《生命管理學槪論 : 生命敎育的思想與實踐》,台北:普林斯頓國際,2005年。
劉易齋:《生命學概論:生命教育上游理論與思想簡綱》台北:普林斯頓國際,2006年。
劉易齋:《看見生命文化》,台北:全威圖書有限公司,2009年。
王世舜、韓慕君編著:《老莊辭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王凱:《逍遙遊:莊子美學的現代闡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魯樞元:《生態文藝學》,陝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蔣錫昌:《老子校詁》,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第279頁。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北京:三聯書店,1982年。
徐恆醇:《生態美學》,陝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徐篙齡主編:《環境倫理學:批評與詮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王諾:《歐美生態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版。
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類未來—海德格爾的後期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樓慶西:《中國古建築二十講》,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3月。
余謀昌:《生態文化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余謀昌:《生態智慧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雷毅:《深層生態學思想研究》,上海: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版。
蕭振邦:《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鵝湖月刊社,2009年。new window
鄭志明:《宗教與民俗治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年。
鄭志明:宗敎的生命關懷,台北:大元書局,2006年。
鄭志明:《民俗生死學》,台北:文津,2008年。
鄭志明:《中國神話與儀式》,台北:文津,2009年。
鄭志明:《當代宗敎觀與生死學》,台北:文津,2012年。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90年。new window
縢守堯:《對話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5年。
高樹藩編著:《中正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正中書局印行,1995年。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蒙培元:《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葉立誠,業至誠合編:《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1999年。
齊柏林:《從空中看台灣》,台北:貓頭鷹出版,2006年7月。
邱子容:《環境.生態-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年12月。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6卷。
那薇:《道家與海德格爾相互詮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鄭孝祺:《大紀元時報》,大紀元時報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9月19日,第A8版。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青綠山水畫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宋代書畫名品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故宮書畫菁華特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冬景山水畫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北宋書畫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年。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輯:《故宮書院集12》,北京:北京故宮博物院,1920年。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輯:《故宮書院集38》,北京:北京故宮博物院,1920年。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輯:《故宮書院集47》,北京:北京故宮博物院,1920年。

三、期刊論文
曾春海:<從儒道樂論析論嵇康「聲無哀樂論」>,載於《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18期。
曾春海:〈方東美及其對莊子哲學的詮釋〉,《哲學與文化》,第39卷 8 期,2012年8月。new window
曾繁仁:<當代生態美學觀的基本範疇>,《文藝研究》2007年第4期
曾繁仁:<生態美學-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當代美學觀念>,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冬之卷。
王磊:<先秦時期的生態美思想>,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
王凱:<論海德格爾的澄明之境與莊子的性命之情>,山東,《東方論壇》,2014年,第3期。
張邦建:<老子自然觀簡論>,巢湖學院學報,2008年,第10卷第5期。
宗白華:《文史雜誌》,重慶商務印書館,1943年2月,第3卷,第3-4期合刊。
劉湘東:<老莊美學對中國繪畫之傳統影響>,藝術中國,2012年。
黨聖元:《新世紀中國生態批評與生態美學的發展及其問題域》,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2010年5月,第3期。
胡偉:<探源天人合一文化建設-後現代生態文明>,理論導報,2011年7月。
楊珊:<莊子與生態美學>,陜西師範大學長安學刊,第1卷,第3期。
楊春時:<論生態美學的主體間性>,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
賴賢宗:<資料論海德格與道:海德格論道之原典與相關報導>,收錄於《海德格論道:一個文獻學的考察》,台北,《思與言》 (第四十二卷第二期),2004年六月。new window
賴賢宗:<海德格的生態詩學:一個本體詮釋學的觀點>收錄於《本體與詮釋:美學與藝術》,總編成中英,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紅映:<莊子平等思想解說>,收錄於《思想戰線》,雲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1992年,第6期。
陳紅映:<莊子思想的現代價值>,收錄於《思想戰線》,雲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第6期,第26卷。
雷毅:<奈斯與深層生態學>,收錄於《自然辯證法通訊》(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2001年,第23卷。
魏崇周:<莊子「環中」論對後世文論及哲學的影響>,收錄於《河南社會科學》期刊,2012年2月,第20卷,第2期。
鄭子峰、黃旺生:<老子的生態倫理觀與現代啟示>,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14年,第13卷,第12期。
孫冠臣:<海德格生態的存在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蘭州,20013年9月,第5期。

四、博士論文
郭繼民:《莊子哲學的後現代解讀─從中西哲學會通的角度》,山東:山東大學,2008年。
趙鳳遠:《莊子生態美學思想研究》,山東:山東大學,2007年。
王諾:《歐美生態批評研究》,山東:山東大學,2007年。
李曉明:《美國生態批評研究》,山東:山東大學,2006年。
陳清春:《六合內外─莊子內篇道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8年。
胡志紅:《西方生態批評研究》,四川:四川大學,2005年。
謝金安:《原天地之美:當代環境美學自然美感欣賞模式的反思》,中央大學,2011年。new window
鐘華:《思與詩的對話》,四川大學,2004年。

五、中文翻譯書目
【德】海德格:《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
【德】海德格:《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德】海德格:《人、詩意地棲居—海德格爾語要》,部元寶譯,張汝倫校,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年。
【德】海德格:《形而上學導論》,熊偉、王慶節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9月版。
【德】海德格:《路標》,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12月版。
【德】海德格:《林中路》,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山版社,2004年7月版。
【德】海德格:《走向語言之途》,孫周興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局,1994年。
【德】海德格:《海德格選集》,孫周興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局,1994年。
【德】尼克拉斯·盧曼:《熟悉、信心與信任:問題與選擇》,陳心想譯,載鄭也夫編:《信任:合作關係的形成與破壞》,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德】岡特·紹伊博爾德:《海德格爾分析新時代的科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德】莫爾特曼,《創造中的上帝,生態的創造論》,瑰仁蓮等譯,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俄】普利什文:《普里什文隨筆選》,非琴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
【俄】托爾斯泰:《藝術論》,耿濟之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年。
【荷蘭】斯賓諾莎:《倫理學》,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法】雅克·莫諾:《偶然性和必然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法】阿蘭.布托:《海德格:我知道什麼?》,呂一民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美】大衛·雷·格里芬編《後現代精神》,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版。
【美】艾爾·高爾:《瀕臨失衡的地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7年3月。
【美】查爾斯.哈珀《環境與社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卡洛琳·麥茜特:《自然之死》,吳國盛等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英】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卷。
【英】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卷。
【英】懷海德:《科學與近代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
【英】安東尼·吉登斯:《現代化的後果》,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年7月。

六、英文著作
Academic American Encyclopedia, Arcte Publishing Company, Inc.,Princeton, New Jersey, 1980.
Arne Naess, "The Deep Ecological Movement: Some Philosophical Aspects"in George Sessions: Deep E-cology For The 21"Centu.ry,Shambhala, 1995.
Arnold Berleant, The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Arnold Berleant, Living in the Landscape: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 Lawrence: Lawrence: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97.
Anderson,Slovic,O'Grady,(ed.), Liter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 Reader on Nature and Culture, New York: Addison-Wesley Education Publishers, Inc., 1999.
Bate, Jonathan, The Song of the Earth,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Basil Willey,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ackground: Studies on the Idea of Nature in the Thought of the Period,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1940.
Bookchin, Murray,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Ecology: Essays on Dialectical Naturalism,Sydney: Black Rose Books, 1990.
Bramwell, Anna, Ecolog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Branch, Slovic, (ed.), The ISLE Reader: Ecocriticism, 1993-2003.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3.
Brooks, Paul, The House of Life;Rachel Carson at Work, Boston:
Mifflin,1972.
Callicott, Baird, Earth's Insights: A Survey of Ecological Ethics from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to the Australian Outback,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Cheryll Glotfelty&Harold Fromm (ed.): The Ecocriticism 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Coates, Peter, Nature: Western Attitudes since Ancient Tim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8.
Conway, Keniston, Marx, Earth, Air, Water, Fire: Humanistic Studies of the Environment,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2000.
Devall, Bill,&Sessions, George, Deep Ecology: Living as ifNature Mattered, Salt Lake City: Peregrine Smith Books, 1985.
Donald Worster, The Wealth of Nature: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the Ec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University Press, 1993.
Donald K.Swearer,Dialogue: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Other Religions(Philadelphia:the Westminster Press,1977).
Erinnerung an Martin Heidegger, ed. Guenther Neske Pfullingen: Neske, 1977.
Farrington, Benjamin, (ed.), The Philosophy of Francis Bac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Garrard, Greg, Ecocriticism, Abingdon: Routledge, 2004.
Gartner, Carol B., Rachel Carson,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1983.
Gore, Albert, Earth in the Balance: Ecology and the Human Spirit,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92.
Graham Parkes:Heidegger and Asian Thought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7.
Greg Garrard, Ecocriticism, Abingdon: Routledge, 2004.
Glen A. Love, Practic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 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C1l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3.
Heidegger, Martin, Basic Writings, ed by DF Krell,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7.
Heidegger, Martin,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trans by Albert Hofstadter, New York:Harper & Row,1971.
Hemingway, Ernest, Green Hills of Africa,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35.
Herman Daly, Beyond Growth: the Economics of Sustainable Develpoment, Boston: Beacon 1996.
Henry David Thoreau, Wild Apples and Other Natural History Essays, Athens, Georgia: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2.
Hildebidle, John, Thoreau: A Naturalist's Liber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Joseph W. Meeker, The Comedy of Survival: 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74.
Jonathan R. Herman. I and Dao: Martin Buber's En-counter with Chuang, Tzu〔M〕.Albany: SUNY Press, 1993.
Jonathan Bate, The Song of the Earth,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Julian Wolfreys (ed.), 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lst Centur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2.
Lawrence Buell, Th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Criticism,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Lear, Linda, Rachel Carson, Witness for Nature, New York: Henry Holt & Company,1997.
Lovelock, James, The Ages of Gaia: A Biography of Our Living Ear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Manin Heidegger. "The Thing,"Poetry,Language,Thought, tr. A. Hofstadter〔M〕.New York: Harper&Row 1971.
Martin Buber. Pointing the Way: Collected Essays〔M〕Amherst: Prometheus Books,1990.
Martin Heidegger.Gesamtausgabe volume 75: Zu Holderlin/Griechenlandreisen, ed. Curd Ochwadt〔M〕.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2000.
Martin Heidegger.Country W .Davis〔M〕.Bloomington: Indiana Path Conversations. tr. Bret University Press, 2010.
Marshall, Peter, Nature's Web: An Exploration of Ecological Thinking, London: Simon & Schuster Ltd., 1992.
Martell, Luke, Ecology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1994.
McCay, Mary A., Rachel Carson,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3.
McIntosh, R. P,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Paul Brooks, The House of Life; Rachel Carson at Work,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72.
Patrick D. Murphy, Farther Afield in the Study of Nature-Oriented Literature, Charlottesville: Un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2000.
Pepper, David, The Roots of Modern Environmentalism, London: Croom Helm, 1984.
Peter Barry, Beginning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bersity Press, 2002.
Rachel Carson, Silent Spring,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2.
R. Kerridge N. Sammells (ed.), Writing the Environment.' Ecocriticism and Literature, London: Zed Books Ltd., 1998,
Sessions, George, (ed.), Deep Ecolo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1995.
Steve Grant, "Finding Nature in Literature", The Hartford Courant, 16 Dec., 1998, FI.
Williams, Raymond, Socialism and Ecology, London: Socialist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ssociation, 1982.
Worster, Donald, 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 Second Edition,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Worster, Donald, The Wealth of Nature: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the Ec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 30 Volumes, Macropaedia Volumes 6, 1980.
The Japan Times News,2014/01/21.
Tucker, Grim, Worldviews and Ecology:Religion,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 Cranbury: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Inc., 1994.

七、影音著作
齊柏林:《看見台灣》,台北,台灣阿布電影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