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閨怨詩「征婦」之怨情研究
書刊名:輔大中研所學刊
作者:李致蓉
作者(外文):Lee, Chih-jung
出版日期:2001
卷期:11
頁次:頁159-178
主題關鍵詞:唐詩閨怨詩征婦Tang poetyBoudoir poetrySorrowful emo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
  • 點閱點閱:21
期刊論文
1.許翠雲(19900600)。唐代閨怨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34,543-6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謙(19950900)。邊塞、閨怨與友情--論王昌齡的詩。中國語文,77(3)=459,17-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翼明(19960600)。試用新批評理論解讀王昌齡「閨怨」。國文天地,12(1)=133,72-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華達(19981000)。「敬順」與「悔嫁」--唐代閨怨詩的社會意識。大陸雜誌,97(4),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崇儀(19990600)。閨怨詩與豔詩的「主體」。文史學報.中興大學,29,73-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瑞騰(19830400)。自君之出矣--一種定型的閨怨情詩。文藝月刊,166,84-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迺貴(1996)。唐五代詞「夢」運用現象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翠雲(1989)。唐代閩怨詩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瑞芬(1998)。兩漢隋唐婦女閩怨詩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顏昆陽(1994)。喜怒哀樂。臺北:月房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祁、歐陽修(1966)。新唐書。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璇琮(1995)。唐代科舉與文學。陝西:陜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端臨(1986)。文獻通考。台北:新文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dler, Alfred、黃光國(1974)。自卑與超越。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纂委員會(1976)。中國歷代戰爭史。臺北:黎明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66)。全唐詩。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昫(1966)。舊唐書。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商務館編審委員會(1968)。增修辭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寅恪(1973)。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勰、范文瀾(1994)。文心雕龍註。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司馬遷。史記。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班固。後漢書。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范曄。後漢書。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房玄齡。晉書。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馬瑞辰(1980)。毛詩傳箋通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洪邁(1981)。容齋續筆。臺北:大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Freud, Sigmund、賴其萬、符傳孝、曾炆煜(1988)。夢的解析。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許慎、段玉裁(19921110)。說文解字注。天工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永武(1993)。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陸機、張少康(1987)。文賦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