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如何從“臺灣”思考“東亞”?
書刊名: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
作者:張崑將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3
頁次:頁1-24
主題關鍵詞:東亞壓迫意識臺灣品牌中國意識大東亞共榮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
  • 點閱點閱:23
本文提問「臺灣如何思考東亞」這樣一個課題,目的在於提醒臺灣知識界,「臺灣」要自覺是「東亞」的一份子,唯有自覺是「東亞」的一份子,也才的可能成爲「世界」的一份子。也就是臺灣應正視與中國以及東亞國家的互動交流關係。首先在前言中即說明臺灣對「東亞」的思想或概念研究的貧乏狀況。第二莭則解析臺灣面對東亞巨大的「他者」-中國存在著「中國意識」與「中國威脅論」的緊張關係,透過日本學者溝口雄三所提的「環中國論」觀點,建議臺灣應該積極正視「中國」,可以基於文化與經濟關係的「環中國圈」取代「中國威脅論」,以因應未來「東亞經濟共同體」來臨的時代。接著在第三節中分析日本殖民時期臺灣若干知識份子零星的「東亞論」,指出「東亞論」在此一時期,存在著像陳逢源借亞細亞民族復興運動來從事階級對抗殖民地統治的東亞論;此外尚有另一種附和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被動東亞論。第三節則指出臺灣從光復後,因冷戰的因素及迄今無法抛棄的壓迫意識,都是讓臺灣遮住了對東亞周邊國家文化歷史認知的主因。本文在第四節中也提出了如何從臺灣的角度來思考東亞。認爲臺灣要回到東亞軌道的前提,在內部上必須要走出長期以來的「被壓迫意識」,改變「受害者意識」,才能意識到「東亞」;其次,本文借用蕯伊德(Edward W. Said)對「政治知識」的負面概念,爲臺灣陷溺於「政治知識」而無法自拔的困境中,提出在擺脫「政治性知識」來發展更多元文化交流中「中國」或「東亞」論;此外,並倡議臺灣應多利用「臺灣品牌」進入「中國」並回到「東亞」,建立對中國具有影響力的臺灣,從而才能在未來的東亞共同體中佔有一席之地。
期刊論文
1.張佛泉(19540716)。亞洲人民反共的最終目的。自由中國,11(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逢源(1923)。亞細亞の復興運動と日本の殖民政策。臺灣,4(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崑將(20041200)。關於東亞的思考「方法」:以竹內好、溝口雄三與子安宣邦為中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2),259-2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俊傑(20031200)。「東亞儒學」如何可能?。清華學報,33(2),455-4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高明士(2003)。東亞教育圈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明士(2003)。東亞文化圈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溝口雄三(2004)。中國の衝擊。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urphey, Rhoads、黃磷(2004)。亞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溝口雄三、濱下武志、平石直昭、宮嶋博史(1993)。アジアから考え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曹德(1990)。許曹德回憶錄:一個臺灣人的成長史。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明士(1984)。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東亞世界形成史的一個側面。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子安宣邦、趙京華(2004)。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祐彰報導(20040316)。溫家寶引用《原鄉人》詩句,鍾理和兒子批曲解原意,http://www.ettoday.com/2004/03/16/10844-1601476.htm, 2004/0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100804)。利用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萬枝(194303)。大東亞の交通と台灣的の交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佛樹(194105)。東亞共榮圈と台灣經濟の再編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孫歌(2001)。[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導言。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佛泉(2003)。亞洲人民反共的最終目的。自由中國選集。台北:稻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西嶋定生(1983)。序說--東アジア世界の形成。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