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想像的系譜(2)--論齊梁到初唐文論中的「六朝文學流派」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祁立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 Li-fe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7:4
頁次:頁109-132
主題關鍵詞:文學流派風格歸納歷史變遷六朝文論初唐文論體源論Literary schoolsLiterary theory in Six-dynastiesLiterary theory in Early Tang dynastyDiscourse of style and orig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8
  • 點閱點閱:47
期刊論文
1.祁立峰(2008)。想像的系譜:對鍾嶸《詩品》體源論的重新商榷。東方人文學誌,7(1),4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文新(2007)。論中國文學史上的九種流派命名方式。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4),474-4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建偉(1987)。從「流派角度」來研究流派。社會科學,1987(2),53-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思新(2004)。論中國古典文學流派學的創立。探求,2004(4),73-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鍾林斌(1993)。中國古代文學流派研究的突破—《山水田園詩派研究》評析。中國圖書評論,1993(4),3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英俊(1980)。六朝「風格論」之理論與實踐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漆緒邦、梅運生、張連第、霍松林(2007)。中國詩論史。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令狐德棻(1980)。周書。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嚴可均(199910)。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運熙、顧易生(2005)。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約、楊家駱(1980)。宋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姚思廉(1980)。梁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魏徵、楊家駱(1980)。新校本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祖譔(1990)。隋唐五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夢鷗(1987)。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百藥(1980)。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文進(20000000)。南朝邊塞詩新論。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文新(2003)。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中國古代文學流派研究導論。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鍾嶸、王叔岷(1992)。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鷟、趙守儼(1979)。朝野僉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曹旭、歸青(2002)。中國詩學史:魏晉六朝卷。廈門:鷺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鍾嶸。詩品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全梁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蕭子顯(1979)。南齊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嚴可均(1958)。全三國文,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唐)李延壽。北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83)。時政書。歸田類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