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六朝時空觀跨界研究
作者:陳信安
作者(外文):Chen,Hsin-An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游志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時間空間時空觀念存有天文六朝TimeSpaceSpatioltemporal conceptBeingAstronomySix dynast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關於「時空觀念」,如何展現在六朝文化的各個層面之中,是本論文主要考察目標。時空無所不在,從官方的觀象授時、制定曆法,到文人雅士吟詠歌頌,乃至遭逢困境的生命安頓之道,以及對於他界的想像,甚至滲透到日常生活與宗教信仰等。
「時空觀念」可以包含作為被觀察的時間與空間,藉由這樣的脈絡,可以發現從政治、天文、社會、交通、文學、藝術、醫療、教育、地理、宗教、哲學等範疇皆含攝其中,是具學理,有邏輯可推演的知識對象。除此之外,亦可以指涉我們存有的當下時空,人在其中的處境與情感,便成為需要共感、體驗的知覺對象。
本論文從四個路徑逐步探究,一是針對「六朝」的時空背景,歸納出形成時空觀的外緣因素;其次聚焦於「時間」,從外在的時間探尋至內在的時間;再以「空間」作為焦點,從虛擬的空間追索到現實的空間,最後將「時空」作為意識匯集之處,即討論「存有」的問題,從人的自覺,緣情而文到天的氣化以成文,由因個人際遇、生命之消逝為文,進而探討文的概念所引發的時空觀念。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f Spatiotemporal Concept in Six Dynasties
Abstract
This thesis aim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spatiotemporal concept on various aspects of cultures in the Six dynasties. Time and space, they are everywher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concept including the observation of heavenly bodies, establishment of official calendar, recitation and chanting among literati, the way people deal with difficulties in life, the cross-border imagination of other universes, and eve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religions.
The spatiotemporal concept comprises two crucial elements, which are obviously time and space. By this following idea, we are able to learn that politics, astronomy, society, transport, literature, art, healthcare, education, geography,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etc. are comprised in this concept, and they are applicable to logical principles and the learning can be deductive through reasoning. In addition, it also refers to the existence of circumstances and emotions of human beings in the very moment and space, and therefore become the objects of perception which can be empathized and experienced.
This thesis was explored in four different steps. First, an induction was made from the outer factors of the spatioltemporal concept on the basis of the background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Six dynasties. Second, the focus on the concept of “time” was shifted from the objective to the subjective time perception. Third, the concept of “space” was brought into the attention, and the “virtual space” and then the “real space” were examined. Lastly, when the concepts of time and space are integrated, it results in the issue of “Being”, comprising the existence of self-consciousness, the expression of sentiments, and the creations of the Wen文, as well as personal encounters in life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life, and it further advances the discussion of the spatioltemporal concep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Being”.
參考文獻
(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序)

古籍
(一)經部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先秦][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周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先秦][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詩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先秦]孔子等,[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本—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先秦]孟子等,[漢]趙歧注,[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本—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先秦][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本—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王夢鷗:《禮記校證》,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宋]朱熹:《詩經集註》,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先秦]左丘明撰,[日]竹添光鴻箋:《左傳會箋》,台北:天工書局,1998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鵝湖出版社,2003 年。
[先秦][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先秦][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呂友仁整理:《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先秦]撰者不詳,[北周]盧辯注,方向東集解:《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二)史部
[南朝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南朝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先秦]左丘明,[吳]韋昭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許嵩撰、張忱石點校:《建康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西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西晉]陳壽撰,趙幼文校箋:《三國志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三)子部
[漢]劉熙著;[清]畢沅疏證;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箋》,香港:東南出版社,1956年。
[後魏]賈思勰;謬啟愉校釋:《齊民要術校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年。
[先秦]莊子等,[清]郭慶藩編:《莊子集釋》,台北:萬卷樓,1993 年。
[漢]撰者不詳,山東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年。
[漢]王充著,劉盼遂集解,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南朝宋]劉義慶等編,[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晉]葛洪著,楊明照校箋:《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魏]劉邵著,[涼]劉昺注:《人物志注》,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先秦]老聃等,陳鼓應註釋:《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年。
[漢]劉安等,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周易王韓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先秦]韓非子著,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晉]葛洪著,王明校注:《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漢]董仲舒著,袁長江等校注:《董仲舒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年。
[先秦]荀子著,王天海校釋:《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漢]撰者不詳,[清]張志聰著,孫國中、方向紅點校:《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年。
[先秦]管子等,黎祥鳳撰、粱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
[先秦]呂不韋等,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

(四)集部
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魏]嵇康著:《嵇中散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36 年。
嚴可均輯校:《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漢魏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清]孫洙選,近人鴛湖散人輯:《唐詩三百首集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
年。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魏]嵇康著,殷翔、郭全芝注:《嵇康集注》,合肥:黃山書社,1986 年。
華正人編:《歷代書法論文選》,華正書局,1988 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95 年。
[漢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年。
[唐]王維著,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3 月。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南朝梁]徐陵編,[清]吳兆宜箋注:《玉台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
[東晉]陶淵明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
[南朝齊]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東晉]陶淵明著,楊家駱主編:《陶淵明詩文彙評》,台北:世界書局,2000
年。
[南朝齊]劉勰著,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年。
[明]劉履等:《古詩十九首集釋》,台北:世界書局,2000 年。
俞劍華編:《中國古代畫論類編》修訂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南朝齊]謝朓著,曹融南校注集說:《謝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中華書局,2001 年。
胡經之主編:《中國古典文藝學叢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秦漢]屈原等,[東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北京:中
華書局,2002 年。
[南朝齊]劉勰著,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年。
[清]沈德潛著:《古詩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南朝齊、梁]鍾嶸著,王叔岷箋證:《鍾嶸詩品箋證稿》,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年。
[南朝宋]謝靈運著,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台北:里仁書局,2004
年。
[漢魏]建安七子著,余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南朝宋]鮑照著,錢仲聯增補集說校:《鮑參軍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魏]阮籍著,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唐]殷璠編、評,近人王克讓著:《河嶽英靈集注》,成都:巴蜀書社,2006
年。

六朝相關著作
陸侃如:《中古文學繫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
羅宗真:《六朝考古》,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洪順隆(主編):《中外六朝文學研究文獻目錄》,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王鍾陵:《中國中古詩歌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朱大渭:《六朝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朱大渭等著:《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王子今、方光華:《中國歷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
張承宗:《六朝民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2年。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輯:《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五輯)》,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
林麗真(主編):《魏晉玄學研究論著目錄(1884-2004)》,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5年。
陳傳席:《六朝畫論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
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葉嘉瑩:《葉嘉瑩說阮籍詠懷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穆克宏:《魏晉南北朝文學史料述略》(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張森富:《六朝文學與思想的心靈境界之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余欣:《中古異相─寫本時代的學術、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張娣明:《魏晉南北朝詩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11年。
劉春香:《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
[美]丁愛博(Albert E.Dien)著;李梅田譯:《六朝文明》(Six dynasties civilization),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美]陸威儀著;李磊譯:《分裂的帝國:南北朝》,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
鄭岩:《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增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年。

時空學說專門論著
朱文鑫:《曆法通志》,北京:商務印書館,1934年。
曾霄容:《時空論》,台北:青文出版社,1972年。
趙軍:《文化與時空─中西文化差異比較的一次求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王海林:《三千大千世界─關於佛教宇宙論的對話》,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2年。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修訂本),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
蕭放:《《荊楚歲時記》研究:兼論傳統中國民眾生活中的時間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張紅運:《時空詩學》,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
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吳國盛:《時間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清俊:《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永和: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
馮時:《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劉見成:《修道成仙:道教的終極關懷》,台北:秀威資訊,2010年。
程明震:《心靈之維:中國藝術時空意識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
翟學偉:《中國人的關係原理:時空秩序、生活慾念及其流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童強:《空間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裴文:《語言時空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景天魁、何健、鄧萬春、顧金土:《時空社會學:理論和方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張培瑜等著:《中國古代曆法》,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
吳守賢、全和鈞主編:《中國古代天體測量學及天文儀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
趙沛霖:《莊子自然觀》,深圳:海天出版社,2012年。
劉潔:《美境玄心:魏晉南北朝山水審美之空間性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近人論著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張國淦編著:《中國古方志考》,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
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63年。
譚戒甫:《墨辯發微》,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台北:明文出版社,1975年。
陳世驤著;《中國古典文學比較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
柯慶明:《境界的再生》,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年。
羅聯添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8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全集》,台北:里仁書局,1979年。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台北:仲信出版社,1979年。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古屍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王孝廉:《花與花神》,台北:洪範書店,1982年。
劉朝明:《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江建俊:《漢末人倫鑒識之總理則—劉邵人物志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葉維廉:《比較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龔高法等編著: 《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研究方法》,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
方師鐸:《方師鐸文史叢稿》,台北:大立出版社,1984年。
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修訂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羅宗濤等:《中國詩歌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年。
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元山書局,1985年。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講話》,台北:巨流出版社,1985年2。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
王庸:《中國地理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洪順隆:《中外六朝文學研究文獻目錄》,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譚其驤:《長水集》上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
李亦園審訂:《觀念史大辭典》,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8年。
梁啟超:《中國佛教史研究》,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
蔣星煜:《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
丁緜孫:《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基礎知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馮友蘭:《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年。
李學勤:《李學勤集─追溯‧考據‧古文明》,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酒泉十六國墓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趙軍:《文化與時空》,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張春興編著:《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89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鄭土有:《曉望洞天福地─中國的神仙和神仙信仰》,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盧雲:《漢晉文化地理》,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錢穆:《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抱朴子》,海南:中國三環出版社,1992年。
郭藹春:《黃帝內經素問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年。
吳汝鈞:《印度中觀哲學》,新店:圓明出版社,1993年。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1994年。
顏進雄:《六朝服食風氣與詩歌》,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龔鵬程:《春夏秋冬》,新店:月房子出版社,1994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年。
王熹、李永匡:《中國節令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楊明照主編:《文心雕龍學綜覽》,上海:上海書店,1995年。
王熹、李永匡著:《中國節令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朱良志:《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蒲慕州:《追求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允晨文化,1995年。
游師志誠:《昭明文選學術論考》,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李豐楙:《憂與游: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楊儒賓:《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1996年。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張丕遠主編:《中國歷史氣候變化》,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蕭瑞峰:《多情自古傷別離:古典文學離別主題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增訂二版。
葛劍雄:《中國移民史》第二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洪順隆:《抒情與敘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常秉義:《《周易》與曆法》,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8年。
龔鵬程:《美學在台灣的發展》,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艾藍、汪濤、范毓周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洪順隆:《抒情與敘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王子舟:《陳寅恪的治學方法》,台北:新視野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
王國瓔:《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台北:允晨文化,1999年。
王文進:《南朝邊塞詩新論》,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李清筠:《魏晉名人人格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李清筠:《時空情境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蕭放:《《荊楚歲時記》研究:兼論傳統中國民眾生活中的時間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吳桂就:《方位觀念與中國文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劉敏中:《文化學學‧文化學及文化觀念》,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台北:允晨文化,2001年。
徐國榮:《中古感傷文學原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馮時:《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台北:台灣書房有限出版公司,2001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陳久金:《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2001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台北:允晨文化,2001年。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馮時:《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江立華、孫洪濤:《中國流民史‧古代卷》,蕪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豐楙主編:《文學、文化與世變─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劉苑如、李豐楙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
蕭放:《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張光直:《中國的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年。
胡大雷:《中古詩人抒情方式的演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韓高年:《詩賦文體源流新探》,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葉舒憲、蕭兵、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山海經》與民族歷史的書寫問題》,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永平:《中古士人遷移與文化交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馮時:《天文學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陳昌明:《沉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林麗真編:《魏晉玄學研究論著目錄》,台北:漢學中心,2005年。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吳小龍:《適性任情的審美人生—隱逸文化與休閒》,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巫鴻著;鄭岩、王睿編:《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美術史文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新講》,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申荷永編:《靈性:意象與感應》,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年。
趙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駢宇騫、段書安編著:《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高莉芬:《絕唱:漢代歌詩人類學》,台北:里仁書局,2007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台北:里仁書局,2007年。
廖美玉《回車:中古詩人的生命印記》,台北:里仁書局,2007年。
景蜀慧:《魏晉詩人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江建俊主編:《竹林名士的智慧與詩情》,台北:里仁書局,2008年。
王文進:《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台北:里仁書局,2008年。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揚州:廣陵書社,2008年。
林麗真:《王弼》,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修訂二版。
陳曉中、張淑莉:《中國古代天文機構與天文教育》,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王璦玲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年。
滿志敏著:《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增訂二版),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9年。
蔡文川,《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和想像》,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馮時:《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陸思賢:《周易考古解讀》,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9年。
龔鵬程:《道教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李豐楙:《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吳彤編:《自然與文化:中國的詩、畫與煉丹》,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
劉苑如:《朝向生活世界的文學詮釋─六朝宗教敘述的身體實踐與空間書寫》,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
林淑真:《尚實與務虛:六朝志怪書寫範式與意蘊》,台北:里仁書局,2010年。
胡阿祥等:《魏晉南北朝十五講》,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渠曉云:《六朝文學與越地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張倩儀:《魏晉南北朝升天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謝世維:《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程明震:《心靈之維:中國藝術時空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
鄧可卉:《比較視野下的中國天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葛全勝等著:《中國曆朝氣候變化》,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翟學偉:《中國人的關係原理:時空秩序、生活慾念及其流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社,2011年。
張齊明:《亦術亦俗:漢魏六朝風水信仰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江建俊主編:《竹林風致之反思與視域拓延》,台北:里仁書局,2011年。
蕭馳:《玄智與詩興》,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
劉苑如主編:《體現自然:意象與文化實踐》,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12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台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謝世維:《大梵彌羅:中古時期道教經典當中的佛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張超然等著;謝世維編著:《《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經》校箋》,台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
游師志誠:《《文心雕龍》與《劉子》跨界論述》,台北:華正書局,2013年。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台北:允晨文化,2015年。
王岫林:《魏晉風俗十一講》,台南:成大出版社,2015年。
齊益壽:《黃菊東籬耀古今:陶淵明其人其詩散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年。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
游師志誠:《周易卦爻辭文學主題解祕》,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16年。
游師志誠:《《易經》原本原解》,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16年。
游師志誠:《《文心雕龍》五十篇細讀》,台北:文津出版社,2017年。

外文譯著
[日]宮崎市定著;邱添生譯:《中國史》,台北:華世出版社,1980年。
[法]路易‧加迪等著;鄭樂平、胡建平譯:《文化與時間》,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法]格拉耐;張銘遠譯:《中國古代的祭禮與歌謠》,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
[法]柏格森;吳士棟譯:《時間與自由意志》,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
[德]卡西勒;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出版社,1990年。
[德]顧彬;馬樹德譯:《中國文人的自然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日]松浦久友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年。
[義]馬西尼著;黃河清譯:《現代漢語詞彙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
[美]斯特拉桑著,王業偉、趙國新譯:《身體思想》,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
[羅馬尼亞]依利亞德;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日]小林正美;李慶譯:《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日]興膳宏、戴燕譯:《異域之眼─興膳宏中國古典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日]和辻哲郎著;陳力衛譯:《風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德]瓦格納;楊立華譯:《王弼《老子注》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法]郁白;葉瀟、全志剛譯:《悲秋》,香港:開益出版社,2009年。
[德]海德格;歐東明譯:《時間概念史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日]吉川忠夫著;王啟發譯:《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瑞士]許靖華;甘錫安譯:《氣候創造歷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日]松原朗著;李寅生譯:《中國離別詩形成論考》,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英]加菲爾;黃開譯:《計時簡史》,台北:大寫出版社,2017年。

單篇文章
侯生:〈哲學概論(續前稿)〉,《江蘇》第4期,東京:中國留日學生江蘇同鄉會,1903年6月25日。
于省吾:〈歲、時起源初考〉,《歷史研究》第4期,1961年,頁100-106。
柯慶明:〈試論幾首唐人絕句裡的時空意識與表現〉,《境界的再生》,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頁。
柯慶明:〈略論唐人絕句裡的異域情調:山林詩與邊塞詩〉,《境界的再生》,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頁。
馮承基:〈六朝文述論略〉,收入羅聯添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陳器文:〈論古典詩中思古與慕遠之情〉,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古典文學》第一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年,頁115-142。
于省吾:〈釋四方和四方的兩個問題〉,收入氏著:《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方師鐸:〈中國語言的特性及其對中國文學之影響〉,收入氏著《方師鐸文史叢稿》,台北:大立出版社,1984年。
劉若愚、陳淑敏譯:〈中國詩歌中的時間、空間和自我〉,《書目季刊》第21卷第3期,1987年12月。
[日]都竹晶子:〈關於南人寒門、寒士的宗教想像力─圍繞《真誥》談起〉,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頁174-211。
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台大中文學報》第七期,1995年4月,頁77-92。
沈明得:〈魏晉南北朝士人服散之風氣〉,《中興史學》第三期,台中:中興大學歷史系,1997年5月,頁181-208。
王國瓔:〈史傳中的陶淵明〉,《台大中文學報》第十二期,2000年5月,頁193-228。
王文進:〈南朝與南宋邊塞詩的漢代圖騰〉,《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頁1-17。
蕭放:〈歲時─傳統中國人的時間體驗〉,《史學理論研究》第2期,2001年,頁57-66。
劉述先:〈從發展觀點看《周易》時間哲學與歷史哲學之形成〉,《台大歷史學報》第27期,2001年6月,頁1-20。
李獻堂:〈中國傳統時空觀及文化意蘊〉,《東方論壇》,2001年第3期,頁7-9。
林朝輝:〈山水詩的時空意識〉,《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2期,2002年6月,頁89-91。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述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1期,2003年2月,頁10-17。
王文進:〈南朝士人的時空思維〉,《東華人文學報》第5期,2003年7月,頁235-259。
蘇金成:〈六朝園林藝術的背景與美學思想〉,《淮南師範學院學報》第6卷第3期,2004年,頁89-90。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余英時文集‧第2卷─中國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變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7-23。
鄭文惠:〈杜牧詠史詩之時空結構─以時間空間化為論述主軸〉,《政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4年6月,頁149-192。
吳曉青:〈王弼《老子注》中的生死觀〉,《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頁593-627。
袁濟喜:〈《列子》與六朝文士的演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6期,2005年6月,頁121-128。
劉見成:〈貴身?無身?─《老子》十三章「貴大患若身」之闡析〉,《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台中:弘光科技大學,2005年,頁283-300。
程明震、陳繪:〈中西藝術時空意識之比較〉,《大連大學學報》第27期第5期,2006年10月,頁67-73。
陳文豪:〈書法「觀物取象」理論之形成─漢魏六朝書論之考察〉,《應華學報》第1期,2006年12月,頁197-225。
余開亮:〈論六朝時期自然山水作為獨立審美對象的形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4期,2006年,頁66-71。
王力:〈陸機詩文的時空意識〉,《甘肅理論學刊》總第180期,2007年3月,頁122-125。
孫世民:〈嵇康養生論探析〉,《興大人文學報》第38期,2007年3月,頁121-164。
馬榮江:〈謝朓詩歌唐前接受研究〉,《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2期,2007年3月,頁197-201。
林碧慧:〈時空越界─由「肉體感知」解析時間表述空間方位映射〉,《東海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7月,頁303-320。
鄭毓瑜:〈身體行動與地理種類-謝靈運〈山居賦〉與晉宋時期的「山川」、「山水」論述〉,《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頁37-70。
王玲月:〈從《周易禪解》看生命中的時與位〉,《玄奘人文學報》第8期,2008年7月,頁1-52。
朱雅琪:〈六朝遊仙詩之時空美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6期,2008年4月,頁27-56。
陳榮興:〈〈桃花源記〉探微〉,《康熙文化》,2009年。
楊曉菁:〈五石散考究─兼以《世說新語》為輔,看魏進士人之服散風氣〉,《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第3期,頁79-99。
吳功正:〈時域空間的審美型態及其思維機制〉,《齊魯學刊》總217期,2010年,頁111-118。
楊玉成:〈詩與時:陶詩與中古時間詞語〉,《東華漢學》第11期,2010年6月,頁29-121。
黃健:〈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論中國古典美學的時空觀〉,《人文雜誌》第6期,2010年,頁91-95。
郭本厚:〈六朝「遊」的自覺與山水詩的興起〉,《旅遊科學》第24卷第2期,2010年4月,頁87-94。
林慧真:〈《真誥》降真詩研究〉,《高雄師大學報》,2011年,頁119-134。
葉當前:〈論六朝送別詩的結構〉,《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2011年,頁36-48。
吳政家:〈魏晉六朝思鄉詩的共時性誘因和精神價值〉,《安康學院學報》第23卷第5期,2011年10月,頁48-51。
楊儒賓:〈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第41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587-620。
葉當前:〈六朝送別詩常用地名及文化意義〉,《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5期,2012年9月,頁82-85。
周欣婷:〈王弼《易》注的政治觀探析─以「時」與「位」為研究焦點〉,《淡江中文學報》第27期,2012年12月,頁191-224。
葉當前:〈六朝送別詩與文人生活〉,《北方論叢》總第231期,2012年,頁69-72。
陳滿銘:〈時空定位與章法結構─以遠近、今昔、點染、凡目等章法為例作觀察〉,《應華學報》第11期,2012年,頁1-22。
王妙純:〈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東吳中文學報》第23期,2012年5月,頁73-98。
江建俊:〈魏晉「知解」抉微─由「知解」到「玄解」〉,《台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3年3月,頁197-248。
王爽:〈魏晉六朝玄學之風與書法批評理論〉,《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6卷第5期,2013年9月,頁190-192。
陳淑萍:〈漢魏六朝詩歌中方位詞的句法功能〉,《池州學院學報》第27卷第5期,2013年10月,頁90-93。
葉當前:〈六朝送別詩「感物取象」探論〉,《北方論叢》總第239期,2013年,頁21-25。
楊儒賓:〈游之主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5期,2014年9月,頁1-39。
林文月:〈潘岳、陸機詩中的「南方意識」〉,《文字的魅力》,台北:有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
祁立峰:〈天險悠悠:六朝辭賦中的江海書寫與國家想像〉,《清華中文學報》,2016年6月,頁105-137。
楊儒賓:〈氣的考古學─風、風氣與瑪納〉,《台大中文學報》第57期,2017年6月,頁59-104。

台灣學位論文
劉漢初:《六朝詩發展述論》,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王文進:《荊壅地帶與南朝詩歌關係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楊玉成:《陶淵明文學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楊濟襄:《秦漢以前「四方」觀念演變及發展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楊芮芳:《元嘉登臨詩之時空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田秀鳳:《六朝悲美詩風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蘇曼如:《《山海經》時空觀探索》,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郭璟瑩:《魏晉名士養生思想研究─以養生成仙思想為中心》,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黃政卿:《古典詞的時空特質及其運用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楊士瑩:《南朝到初唐邊塞詩中時空結構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郭維茹:《指示趨向詞「來」、「去」之句法功能及歷時演變》,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許聖和:《「博物思維」與六朝文學》,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沈宗霖:《芝蘭玉樹生階庭:南朝家學現象之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王岫林:《魏晉士人之身體觀》,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魏采如:《《洛陽伽藍記》之時空敘事與記憶認同》,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敏勝:《六朝「大地」之多元思想及其詮釋》,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謝秀卉:《山海經郭璞注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孫世民:《魏晉身體修養論》,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高秋芬:《《周易》的時間觀念與生命週期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莊千慧:《心慕與手追─中古時期王羲之書法接受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魏玉潔:《六朝隱士與中國山水畫》,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碩士論文,2009年。
吳星瑩:《「徘徊將何見」─阮籍詩賦時空意識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秋宏:《從「氣感遷化」到「興會體物」─論六朝詩歌中知覺觀感之轉移》,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詹筌亦:《先秦漢初五行思維方式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何維剛:《六朝哀挽詩文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張可葳:《從《列子‧力命篇》論力與命的交涉》,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張億平:《六朝仙道身體觀與修行理論探討》,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
楊佩瑩:《六朝詩「傷春」的連類譬喻》,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郭哲佑:《晉宋「山水」觀的形成─以地理空間為視角的討論》,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林廣一:《氣候變遷對漢末三國的影響——以文學為探討核心》,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大陸地區學位論文
徐國榮:《中古文士生命觀及其文學表述》,南京: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1998年。
陳婉:《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兼及死亡意識》,金華:浙江師範大學中文系文藝學碩士論文,2002年。
楊紀榮:《魏晉士人生命意識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6年。
張宇:《兩漢生死觀與兩漢文學關系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蘇燕:《中國文人的桃源情節》,長春: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年。
陳先濤:《魏晉南北朝送別詩研究》,蕪湖: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年。
卜冬雪:《六朝節日研究》,甘肅:蘭州大歷史系碩士論文,2010年。
劉明輝:《魏晉士人政治心態類型研究》,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10年。
李蓉:《魏晉南北朝隱士田園文化研究》,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孫晨:《陶淵明「桃花源」故事誕生的文化闡釋》,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5年。
秦婭婭:《中國式烏托邦的意象研究》,貴陽:貴州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網路資料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zh

中國近現代思想及文學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http://digibase.ssic.nccu.edu.tw/

CEPS(思博網)華藝圖書館中文電子期刊
http://www.airitilibrary.com/

國學數典
http://bbs.gxsd.com.cn/forum.php

愛問共享資料
http://ishare.iask.sina.com.cn/

愛如生
http://er07.co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