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都‧南疆‧南國──南明(1644-1662)遺民詩中的「南方書寫」
作者:吳翊良
作者(外文):YI-LiangWu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廖美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南明遺民詩南方書寫南都南疆南國1644-1662South-MingSouthern WritingSouthern CitySouthern RegionSouthern Nation1644-1662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8
甲申之變 (1644),順治 (1638-1661) 於北京登基為帝,這一年造成明清鼎革,政權移轉,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天崩地坼、所謂「亡天下」之悽愴時局。清人入關之後,明朝宗室同時也在南方陸續成立了相對於北方的政權,分別是南京的弘光福王 (1644-1645)、浙江的魯王監國 (1646-1653)、福建的隆武唐王 (1645-1646)、廣東的紹武 (1646) 以及西南的永曆桂王 (1647-1661),這也就是本論文所要探討的南明時期 (1644-1662)。南明,在歷史上與清朝抗衡了近二十年 (1644-1662),學界對於這歷史上曖昧模糊的時間點,或稱之為明末清初輕易略過,或指涉為晚明延續不加細辨。
  但事實上,偏安南方的南明,不但在南方擁有軍政、諸王自立、圖謀復興,當時的政權分治、地緣政治、流離奔逃、跨越國境之現象,都在南方展開大規模的離散流亡與書寫行動,如福王北轅、唐藩殞閩、魯國漂泊於海崖、永曆播遷於緬甸,南明遺民詩人則為殘明餘烈,忠義頑民,倉皇逋竄,窮途末路,浮泊洋海,梯山橫海,梯山棧谷,亡命天涯,心懷惓惓故國之心,為了扶危定傾,拯濟崩壞之世,誓志不移,在荊棘榛林中匍匐前進,濺血開路,丹心碧血,徘徊於萬死一生之間,縱使肉身成道,在所不惜與不悔。
  本文以「南明遺民詩中之南方書寫」為考察主軸,所分析的遺民詩人,有賡續堅定不移的心志,抗明殉節者,如夏完淳 (1631-1647)、陳子龍 (1608-1647);有堅定復明者(此特指南明抗清時期),如張煌言 (1620-1664)、瞿式耜(1590-1651)、徐孚遠 (1599-1665)、錢澄之 (1612-1693)、屈大均 (1630-1696);有晚年懺悔贖罪者,如錢謙益 (1582-1664);有乞師日本後播儒學於東亞者,如朱舜水 (1600-1682),有取道安南迷航南海者,如徐孚遠;有終身不仕二朝,著書立言者,如黃宗羲 (1610-1695)、顧炎武 (1613-1682)、王夫之 (1619-1692);有心懷故朝,卻不強加限制子孫應試清廷之舉者,如有風流遺民之稱的冒襄(1611-1693)。南明遺民從熟悉的江南,一路撤退至天之南,來到了南方邊緣的遺民所開展出的「南方書寫」,記錄了他們以不得不然的離心選擇,從北方的故土(江南),流離至八荒之域的閩南、嶺南、滇南,乃至境外的交南(越南),於天南一綫之中存續南明正朔與復明興望,面對政權/疆域/國族/心境/身分/認同的轇轕複雜與反覆拉扯,對抗世變的無情打擊,如何將文本置諸詩人的生命史中進行脈絡式的觀察,見出其流動起伏的生命經驗與複雜情感,處在「南方」的詩人主體,自我如何鑲嵌於他者、時代、世界的結構之中,是本文考索重點。
  本博論總題為《南明 (1644-1662) 遺民詩中之「南方書寫」》,即是透過南方書寫所呈顯的三個主要面向──南都、南疆、南國──來做全面深入的討論。這三個研究向度:「南都」為南明遺民詩中記憶的城邦,而都市又是與國家也就是「南國」至為密切相繫;「南疆」則跨屬於南方境域也是界定「南國」領土的主要條件之一;南明遺民流竄至「南疆」,「南都」則是其流亡之起點與精神之原鄉。故此,南都、南疆、南國三者同為空間向度,彼此聯繫照映,雖各為獨立卻又相互織綜,與遺民的城邦、記憶、地域、身分、認同、家國、國族、民族等複雜問題相互牽引、聚合、辯證,可以統攝在「南方書寫」的網狀脈絡之中。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為「序論:南明文學研究之開展」。概述「南明」的歷史背景、研究現況與文獻回顧,並從中歸納出學界尚未注意的面向,同時闡釋南明、遺民詩、南方書寫的名詞義界,以及本文所欲提出的問題意識與研究向度。
  第二章為「南明遺民詩中的南方視域及其詩學意義」。首先考察抗清、流亡者在空間移動的變遷中,與其遺民意識之間的聯繫與對應;接著,奔赴南方政權的南明遺民,在南方的殘山賸水中保存大明江山的想像,當進入了南方視域之中,所觀察到的「南方野蠻」與「南方異域」之景象,遂開啟自我/他者、先見/實境、中心/邊緣、主體/世界的多重交會與相互融聚,從而反映出深層的「南方意識」與「南方隱喻」。若以南明為基點,考察其立足於南方,觀測世界,或能開展出一條由南方出發,迤邐綿延於中國文學/歷史上,南方視域/南方書寫/南方詩學交錯鎔鑄的知識體系與多元圖譜。
  第三章為「南明遺民詩中的南都圖像與回憶文學」。在這章中討論兩個重點:「南都圖像」與「回憶文學」。以「南都」來說,可以分成明末南都/清初南都,南明遺民詩人在鼎革易代之際,對於南都所引發出的今昔對比之景象。以「回憶」來說,遺民詩中,前朝/新朝、記憶/當下的書寫,因個人情境與際遇而有不同展現與詮釋。此處考釋1657年的秦淮與濟南,冒襄撰《巢民詩集》中的個人記憶,冒襄編選《同人集》卷六《丁酉秦淮倡和》中的集體記憶,王士禛〈秋柳詩四首〉的抒情記憶,乃至南明遺民徐夜、顧炎武、冒襄之同題賦詠〈秋柳詩〉,回應了王士禛模稜如霧的記憶,轉為可被驗證、且真實存在的當下歷史,從而見證南明史事,並紀錄遺民心境。
  第四章為「南明遺民詩中的疆域概念與地理詩學」。在這章中討論兩個重點。「疆域概念」與「地理詩學」。以「疆域概念」來說,南方疆域的地理空間為「海之東,地之南」,神州淪陷後,南明遺民從內陸到海洋,往「海之東」遠航,並不斷往「地之南」造成南而又南的地理向度與疆界版圖;此中又可細分成江南水域、東南沿海、嶺南山系、西南荒江、海上孤島,實可凸顯出「南方疆域」殊異之類型。南明遺民對「南方疆域」之觀念,可如張煌言、瞿式耜二人所表現出之複雜認同,作為詮釋對象,相較學界慣常從「身分認同」、「政治認同」來論述遺民身分之二元對立,從「疆域認同」的角度切入,可以發現張煌言乃「無路可退的認同」,瞿式耜為「身心轇轕的認同」;最後,基於上述之疆域觀念,進一步整構詩中的空間輿圖/人文地理/遺民情懷,所交織出的「地理詩學」,在「異質空間」、「風土草木狀」、「移動的行在」、「無地」等層面上,開展出一套跨越政權/地域/國境之光譜圖景與地理詩學。
  第五章為「南明遺民詩中的南國想像與家/國論述」。在這章中討論兩個重點:「南國想像」與「家/國論述」。以「南國想像」來說,南明遺民詩如何整合南方勢力與分散政權是當時首要課題,「南國」詞彙大量出現在遺民詩中,儼然將南方視為對立於北方之「國」,這種「南國」的文學想像與修辭藝術,提供了南明與遺民一個復興的實體;那麼,如何建構出、想像出這個「南國」,筆者發現可以從「平行的想像」與「垂直的想像」分別討論。「平行的想像」是指將南方勢力整合在一起,塑造出共同的敵人,乃是北方外侵中土的清虜,面對這個外患,南方各政權必須團結齊聚在一起,共同力行「華/夷之辨」;「垂直的想像」是指藉由歷史上的文化道統來替南明政權背書,詩中出現的東晉、唐朝、南宋,都是周彝南遷,承繫漢鼎,其際遇與處境正與宗室亂離,偏安南方的南明,彼此相映互涉,往上溯源歷史,尋求正統,強化了「南國」正朔的合理性。透過這兩種方式──「平行的想像」、「垂直的想像」──從而在文本空間的修辭藝術中,建立起「南國想像」。有了這樣的理解基礎,進一步辨析「家/國論述」。此又可分成「以國為家」、「以家為國」兩點。「以國為家」透顯了國族的南方帝國,錢澄之詩中記載永曆帝與西南邊境的互動,諸如南越王的王霸象徵,吳、楚黨爭的權力競奪,帝國對邊境的凌駕,乃至孫可望封疆,意圖自立為王,都是自居中心的帝/王,對南荒邊疆的權力再現。「以家為國」則是民族的南方願景,以瞿式耜為論述核心,來到西南的瞿式耜,對南方不免有「身心轇轕的認同」,惟相較其他南明遺民對南方劇烈的起伏情緒,他並不急於逃避或排斥南土,在桂林七年的時間,實際提出了邊境策略與軍事規劃,對桂林一地的建設與願景,誠屬「以家為國」的民族願景。
  第六章為「結論」。首先,闡釋南明遺民文學的二元結構特徵;再次,歸納本文研究成果;最後,擬議未來研究方向。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south writing of the poetry of south-Ming adherents that records the unwilling exile from Jiang-Nan to the south periphery of Kingdom and the unique south writing developed during 1644-1662. South-Ming, as a partial sovereignty, has set up and fought against Qing Dynasty for almost twenty years since Jia-Shen coup at 1644, and the adherents endured the complicated contradictions in the regime/kingdom/nationality/feeling/identity and struggled for the harsh life experiences and tortures with the slight hope of reviving. Thus, by comparing of the works and life of poets could help us further analyze the subjectivity of poets in terms of other, history, and the structural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To be more exact, I would center on the discussions of the south metropolitan, south kingdom, and south nation respectively which has tight rel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 Because the adherents begin at the south metropolitan and further to the south kingdom and then south nation by procedure, so the city, memory, identity, nation is intertwined into the whole south writing. The six dimensions of thesis are as below,
First, the Introduction elucidat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current research, the research review of south-Ming, and the relatively unexplored dimensions. Then it explicates the definitions of south-Ming, the poetry of adherents, the south writing, and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Second, the south viewpoint and the poetic meaning subvert the traditional angle of view and develops its own south writing. In exile with the nostalgia of Ming Dynasty, these adherents convert the view of Tian Xia into partially south regime, and the observation of this south area opens a path toward the south consciousness and metaphors of self/other, prescience /reality, center/periphery, and subject/world, etc. Third, the image of south metropolitan and the memorial literature indicate the comparisons of the present/the past and the distinctive interpretations of their own. In fact, the memory also possesses the functions describing the pains of adherents and verifying the history.
Fourth, in terms of the conception of Kingdom and geographical poetry, since the south area locates at “east of sea and south of land,” hence, the south-Ming adherents’ “southbound” retreat from inland to sea after the occupation results in the distinctive “south area.” Take Zhang Huang Yan and Ju Shi Si for example, by studying their works from “south area” indicate the progress from the traditional discussion on the identical and political points to the geographical dimension that sheds a light on a brand new geographic poetry analyzing space/geography/emotion within the restrictions of regime/kingdom/nation.
Fifth, the imagination of south kingdom and the discussion of Home/Nation imply the concern of arranging the south forces and regimes. In contrast to the north regime, the great amount words mentioning “south nation” provides a strong anticipation for reviving in parallel and vertical imaginations. Actually, parallel imagination means arranging the whole south regimes to fight against the enemy invaded Ming Dynasty before; Vertical imagination expresses the historical orthodoxy south-Ming possesses and strengthens its legitimate status by citing the migration of East-Chin, Tang, and south-Song. Besides, about the discussion of Home/Nation, one is “regarding nation as home” that implicitly suggests an attempt of setting up a south empire in contrast to the primitive central sovereignty; the other is “regarding home as nation” that shows the adaptation of environment, moreover, Ju Shi Si even develops the martial strategy and the constructional plan for Qui Lin. Sixth, the Conclusion enunciates the bi-structural traits of south-Ming adherent literatur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available dimensions in the future.

一、南明歷史文獻(按照作者筆劃排序)

王夫之:《永曆實錄》,《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第44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李天根《嚼火錄》,《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張岱:《石匱書後集》卷五,《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卲廷采:《西南紀事》,《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卲廷采:《東南紀事》,《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計六奇:《明季南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徐鼒:《小腆紀年》,《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年)
徐鼒:《小腆紀傳》,《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年)
溫睿臨:《南疆繹史》,《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年)

二、南明遺民詩文集(按照作者筆劃排序)

方文:《嵞山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40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2年)
朱舜水:《朱舜水集》(臺北:漢京文化,1984年)
吳應箕:《樓山堂集》(北京:中華,1985年)
邢昉:《石臼前集》,《四庫禁燬書叢刊》第51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函可著,嚴志雄、楊權點校:《千山詩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
屈大均著,陳永正主編:《屈大均詩詞編年箋校》(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金堡:《徧行堂集》,《四庫燼燬書叢刊》第12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侯方域:《四憶堂詩集》,《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51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冒襄:《巢民詩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399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夏完淳著,白堅箋校:《夏完淳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徐孚遠:《釣璜堂存稿二十卷交行摘稿一卷徐闇公先生遺文一卷》,《清代詩文集彙編》第1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10年)
徐孚遠《交行摘稿》,《叢書集成新編》第6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張煌言:《張蒼水詩文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4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2年)
陳子龍著,施蟄存、馬祖熙標校:《陳子龍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陳恭尹:《獨漉堂詩集》,《四庫禁燬書叢刊》第18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黃宗羲著,沈善洪、吳光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黃淳耀:《陶菴全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433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黎遂球:《蓮鬚閣集》,《四庫禁燬書叢刊》第18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錢澄之:《田間詩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40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錢澄之撰,湯華泉校點:《藏山閣集》(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12月)
錢謙益著,﹝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瞿式耜:《瞿式耜集》(江蘇師範學院歷史系、蘇州地方史研究室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1年11月)
顧炎武著,王冀民箋:《顧亭林詩箋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顧夢游:《顧與治詩八卷》,《四庫禁燬書叢刊》第51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三、南明史研究(按照出版年月排序)

謝國楨:《南明史略》(長春:吉林出版,2009年)
黃典權:《南明大統曆》(臺南:景山書林發行,1964年)
﹝美﹞司徒琳著,李榮慶、郭孟良、卞師軍、魏林譯,嚴壽澂校訂:《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書店,2007年)
朱希祖:〈南明三朝史官及其官修史籍考〉,《國史館館刊》1947年8月,頁54-57。
胡秋原:〈復社與南明諸王朝之抗清運動〉,《中華雜誌》1968年第6卷第1期,頁21-27。
楊雲萍:《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北縣:臺灣風物出版,1993年)
柳亞子:《南明史綱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陳永明:〈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論南明堅持抗清諸臣的抉擇〉,《九州學刊》1994年12月,頁61-76。
秦慰儉:〈南明永曆政權在廣西的五年〉,《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黃君萍:〈廣州紹武政權的建立與南明政治的腐敗〉,《史學集刊》1996年第3期
顧誠:《南明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
南炳文:《南明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建軍:〈南明永曆朝廷與雲南沐氏家族關係考〉,《南開學報》2000年第6期,頁61-65。
陳文源:〈南明永曆政權與澳門〉,《暨南學報》2000年11月第22卷第6期,頁61-65。
吳航、馬小能:〈查繼左的南明史書寫〉,《古籍整理學刊》2001年5月第3期,頁29-36。
牛軍凱:〈南明與安南關係初探〉,《南洋問題研究》2001年第2期,頁91-97。
劉曉東:〈南明士人「日本乞師」敘事中的「倭寇」記憶〉,《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頁157-165。
南炳文:〈南明首次乞師日本將領之姓名考〉,《史學月刊》2002年第1期,頁47-52。
大木康〈宣爐因緣──方拱乾と冒襄──〉,《日本中國學會報》第55集,2003年
汪榮祖:〈桃花扇底送南明〉,《歷史月刊》2003年,頁28-32。
南炳文:〈南明政權對日通好求助政策的形成過程〉,《南開學報》2003年第2期
熊宗仁:〈南明時期抗清的歷史正當性辨析──兼論孫可望領導的大西軍餘部與永曆王朝的「聯合恢剿」〉,《貴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黃玉齋:《明鄭與南明》(臺北:海峽學術出版,2004年)new window
錢海岳:《南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劉中平:〈南明弘光政權與清朝幾種政策的比較研究〉,《遼寧大學學報》2006年1月34卷第1期
金宇平:《清廷與南明弘光政權關係研究》(湖南: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李瑄:〈南明抗清運動中明遺民的失落〉,《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5卷第4期
徐立望:〈重現史實:傅以禮與南明史研究〉,《浙江學刊》2009年第2期
張西平:〈關於卜彌格與南明王朝關係的文獻考辨〉2009年第2期
張暉:〈詩歌中的南明祕史〉,《文史百題》2010年第6期
簡又文:〈南明民族女英雄張玉喬考証〉,《大陸雜誌》1970年9月第41卷第6期,頁169-186。
葉高樹:〈徐鼒 (1810-1862) 的南明史研究〉,《輔仁歷史學報》1994年12月
萬睽一:〈南明永曆時期「御滇營」的覆滅〉,《雲南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4月第27 卷第2期
何冠彪:〈清高宗對南明歷史地位的處理〉,《新史學》,1996年3月第7卷new window
翁洁:〈試論南明政權抗清的性質〉,《右江民族師專學報》1997年3月第10卷
林觀潮:〈隱元禪師和南明抗清士人的關係〉,《韶關學院學報》2003年1月24卷1期,頁66-74。
陳華林:〈南明地主降清集團的心理探究〉,《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4月第23卷第2期
曹增友:〈耶穌會士與南明王朝基督化〉,《中西文化研究》2003年6月
李建軍:〈孫可望、李定國等部農民軍與南明永曆朝廷關係考〉,《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9月第32卷第5期
陳文源:〈西方傳教士與南明政權〉,《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11月第25卷第6期
祝求是:〈南明馮京第日本乞師一次考〉,《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報》2004年3月第2卷第1期
陳華林:〈道德和利益的衝突──南明各社會群體複雜心態的原因探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8月第24卷第4期
吳元豐:〈南明時期中琉關係探實〉,《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6年12卷第2期
張麗珠:〈「一代賢奸托布衣」──萬斯同之明史修撰與浙東史學的聯繫〉,《成大中文學報》2009年7月new window
陳永明:〈從「為故國存信史」到「為萬世植綱常」──清初的南明史書寫〉,《新史學》2010年3月21卷1期new window
孫景堯、龍超雲:〈天主教與南明永曆王朝關係蠡測──以安龍碑為中心〉,《學術月刊》2010年9月第42卷

四、(南)明遺民文學研究(按照出版年月排序)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臺北:允晨文化,1986年)
潘重規:《亭林詩考索》(臺北:東大,1992年)
廖肇亨:《明末清初遺民逃禪之風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廖肇亨:〈金堡『徧行堂集』による明末清初江南文人の精神樣式の再檢討〉,《日本中國學會報》1998年第51集
廖肇亨:〈金堡之節義觀與歷史評價探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9年12月第9卷第4期new window
林俊宏:〈南明盧若騰詩歌風格研析〉,《臺灣文獻》2003年9月54卷3期new window
王楚文:《明季僧人釋澹歸及其詞研究》(新竹:華梵大學東方人文與思想碩士論文,2003年)
嚴志雄 (Lawrence C. H. Yim):〈體物、記憶與遺民情境——屈大均一六五九年詠梅詩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3年9月第21卷new window
嚴志雄 (Lawrence C. H. Yim):〈牢籠世界蓮花裡──錢謙益〈病榻消寒〉詩初探〉,《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系,2003年)
潘承玉:〈「更考遺民刪作伴,不須牛儈辱牆東」——清初「遺民錄」編撰與遺民價值觀傳播新考〉,《成大中文學報》11期,2003年11月new window
謝明陽:《明遺民的「怨」「群」詩學精神──從覺浪道盛到方以智、錢澄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吳盈靜:〈南明遺民流亡情境考察──以張蒼水其人其文為例〉,《文學新鑰》2004年7月new window
潘承玉:《清初詩壇:卓爾堪與《遺民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孔弘:《張煌言詩「亂離書寫」義蘊之研究》(臺北:師大國文系碩論,2005年)
孔定芳:〈明遺民的身分認同及其符號世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5年第3期
楊敦堯:《景象、記憶與遺民情境:龔賢《攝山棲霞圖》在清初金陵社會網絡中的意涵》(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嚴志雄 (Lawrence C. H. Yim):Traumatic Memory,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in Wu Zhaoqian’s Early Exile,Zhongguo wenzhe yanjiu jikan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No. 27 (Sept. 2005): 123-65.
嚴志雄 (Lawrence C. H. Yim):〈自我技藝與性情、學問、世運──從傅柯到錢謙益〉,收入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嚴志雄 (Lawrence C. H. Yim):Political Exile and the Chan Buddhist Master:A Lingnan Monk in Manchuria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tion,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33(2005):77-124.
嚴志雄 (Lawrence C. H. Yim):“Qian Qianyi’s Theory of Shishi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錢謙益之「詩史」說與明清易鼎之際的遺民詩學), Occasional Papers,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No. 1 (2005): 1-77.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國文哲論叢》第一號,頁1-77。
嚴志雄 (Lawrence C. H. Yim) “Loyalism,Exile,Poetry: Revisting the Monk Hanke, in Wilt Idema, Wai-yee Li, and Ellen Widmer, eds.,Trauma and Tr- ranscendence in Early Qing Literature (MA: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6),pp.149-198.
王學玲:〈是地即成土──清初流放東北文士之「絕域」紀游〉,《漢學研究》2006年12月第24卷第2期new window
潘承玉:〈一個完整的南明文學觀〉,《學術論壇》2006年第9期
林香伶:〈時代感懷與國族認同──柳亞子「南明書寫」研究〉,《政大中文學報》2006年6月第5期new window
林香伶:〈鄉邦意識與族群復興──陳去病「南明書寫」研究〉,《東華人文學報》2007年1月第10期new window
潘承玉:〈南明文學文獻的當代傳播考略〉,《西北師大學報》2007年9月第44卷第5期
謝明陽:〈錢澄之的遺民晚景──以《田間尺牘》為考察中心〉,《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嚴志雄:〈陶家形影神:錢謙益的自畫像、反傳記行動與自我聲音〉,《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張智昌:《南方英雄的旅程:屈大均 (1630-1696) 自我形象釋讀》(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嚴坤:《明清之際北方儒學發展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王學玲:〈一個流放地的考察──論清初東北寧古塔的史地建構〉,《文與哲》2007年12月第11期new window
廖肇亨:〈金堡之節義觀與歷史評價探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9年第9卷第4期new window
廖肇亨:〈天崩地解與儒佛之爭:明清之際逃禪遺民價值系統的衝突與融合〉,《人文中國學報》2007年12月第13期new window
王學玲:〈從鼎革際遇重探清初遣戍東北文士的出處認同〉,《淡江中文學報》2008年6月第18期new window
郭瑞林:〈黃鐘大呂,末世強音──淺論南明詩〉,《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9月第11卷第5期
李欣錫:《錢謙益明亡以後詩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李瑄:《明遺民群體心態與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黃毓棟:〈統而不正──對魏禧〈正統論〉的一種新詮釋〉,《漢學研究》2009年3月第27卷第1期new window
胥若玫:《胡不歸?杜濬詩及其形象探析》(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劉威志:《明遺民錢澄之返鄉十年詩研究 (1651-1662)》(臺北: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嚴志雄 (Lawrence C. H. Yim), 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大木康:〈順治十四年的南京秦淮──明朝的恢復與記憶〉,《文學新鑰》2009年12月第10期new window
謝明陽:《雲間詩派的詩學發展與流衍》(臺北:大安出版社,2010年3月)new window
嚴志雄:〈流放、帝國與他者──方拱乾、方孝標父子詩中的高麗〉,「行旅、離亂、貶謫與明清文學》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10年6月第20卷第2期new window
張暉:〈詩與史的交涉──錢澄之《所知錄》書寫樣態及其意涵之研究〉,「行旅、離亂、貶謫與明清文學》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10年6月第20卷第2期new window

五、古籍專著(按照古籍時代排序)

張亨:《詩經今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土城,頂淵出版,2005年)
﹝明﹞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臺北:文津,1979年)
﹝清﹞丁福保編纂:《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臺北:藝文,1975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1983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文出版社,未注出版年月)
﹝漢﹞司馬遷:《史記》(四庫備要本,臺北:中華,1970年)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漢﹞班固:《漢書》(四庫備要本,臺北:中華,1970年)
﹝唐﹞房玄齡、褚遂良等奉勑撰:《晉書》(四庫備要本,臺北:中華,1970年)
﹝晉﹞郭璞《爾雅郭注》(四庫備要本,臺北:中華,1970年)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梁﹞庾信:《庾子山集》(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8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1991年)
﹝唐﹞姚思廉:《梁書》(臺北:新文豐,1975年)
﹝唐﹞姚思廉:《陳書》(臺北:新文豐,1975年)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臺北:九思出版,1979年)
﹝清﹞仇兆鰲:《杜詩詳註》(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臺北:漢京文化,1982年)
﹝清﹞王文誥,馮應榴輯注:《蘇軾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明﹞萬壽祺、閻爾梅:《徐州二遺民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明﹞王秀楚:《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紀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清﹞孫靜庵:《明遺民錄》,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余懷著,李金堂校注:《板橋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貳臣傳》第二十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出版,1985年)
﹝清﹞王鴻緒等撰:《明史稿列傳》,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清﹞錢曾著,謝正光箋校,嚴志雄編訂:《錢遵王詩集箋校增訂版》(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
﹝清﹞王士禛著,李毓芙、牟通、李茂肅整理:《漁洋精華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周興陸編:《漁洋精華錄匯評》(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清﹞孔尚任著,王季思等校注:《桃花扇》(臺北:里仁,1996年)
﹝清﹞全祖望著,朱鑄禹彙校集注:《鮚埼亭集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張其淦撰、祁正注,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明代千遺民詩詠》第66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六、今人專(編)著(按照出版年月排序)

蘇雪林:《南明忠烈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臺北:仲信出版社,1981年)
丁原基:《清代康雍乾三朝禁書原因之研究》(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臺北:允晨文化,1986年)
錢仲聯:《夢苕盦詩話》(濟南:齊魯書社出版,1986年)
錢仲聯編:《清詩紀事‧明遺民卷》(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謝正光編著,王德毅校訂:《明遺民傳記資料索引》(臺北:新文豐,1990年)
﹝美﹞牟復禮,﹝英﹞崔瑞德編:《劍橋中國明代史》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潘重規:《亭林詩考索》(臺北:東大出版,1992年)
陳香編著:《晚唐詩人韓偓》(臺北:國家出版社,1993年)
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張榮芳、黃淼章著:《南越國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陳乃乾、陳洙輯:《徐闇公先生年譜》,《臺灣文獻叢刊》第123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7年)
李德超:《嶺南詩史稿》(基隆:法嚴寺,1998年)
嚴迪昌:《清詩史》(臺北:五南,1998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王文進:《南朝邊塞詩新論》(台北:里仁,2000年)new window
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2001年)
謝正光《清初詩文與士人交遊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new window
Mike Crang 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
廖炳惠編:《關鍵詞》(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
﹝美﹞魏斐德 (Frederic Wakeman) 著,陳蘇鎮、薄小瑩等譯:《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徐興慶:《新訂朱舜水集補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陳繼龍:《韓偓事迹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顧立誠:《走向南方──唐宋之際自北向南的移民與其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4年)new window
謝明陽:《明遺民的「怨」「群」詩學精神:從覺浪道盛到方以智、錢澄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美﹞梅爾清著、朱修春譯:《清初揚州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5年)new window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新竹:清大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陳祖武編:《清初名儒年譜‧先公田間府君年譜(錢澄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發行 : 新華經銷,2006年
和辻哲郎著,陳力衛譯:《風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高洪鈞編:《明清遺書五種》(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年)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趙一凡、張中載、李德恩主編:《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
大木康著,辛如意譯:《風月秦淮─中國遊里空間》(臺北:聯經出版,2007年)
王利民:《王士禛詩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陳芳明編:《臺灣文學的東亞思考──臺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2007年)
張暉:《詩史》(臺北:臺灣學生,2007年)
廖美玉師:《回車:中古詩人的生命印記》(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王文進:《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台北:里仁,2008年)new window
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出版,2008年)new window
周煥卿:《清初遺民詞人群體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廖肇亨:《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關懷》(臺北:允晨文化,2008年)
林香伶:《南社文學綜論》(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new window
楊念群:《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new window
龔顯宗、王儀君、楊雅惠主編:《移居、國家與族群》(高雄市:中山大學人社科學研究中心,2010年)new window
陳永明:《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七、專著論文(按照出版年月排序)

陳寅恪:〈明季黔滇佛教考序〉,《陳援菴先生全集》(臺北:新文豐,1993年)
王汎森:〈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年)new window
王泰升:〈臺灣人民的「國籍」與認同──究竟我是哪一國人或哪裡的人?〉,《東亞視域中國籍、移民與認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王成勉:〈再論明末士人的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三)(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2007年new window
廖美玉師:〈身與世的頡頏──吳梅村詩中的秦淮舊識〉,《近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清代文學與學術》(臺北:新文豐,2007年)
廖美玉師:〈反清復明與立國東瀛──鄭成功蹈海的兩岸詩情〉,《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吳密察:〈鄭成功於閩南的抗清活動〉,陳益源主編:《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成大中文系,2009年)
陳春聲:〈16世紀閩粵交界地域海上活動人群的特質──以吳平的研究為中心〉,陳益源主編:《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成大中文系,2009年)
王璦玲:〈論清初劇作時空建構中所呈現之意識、認同與跨界現象〉,《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國家圖書館,2009年)new window
廖肇亨:〈以忠孝作佛事:明末清初佛門節義觀論析〉,鍾彩鈞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
曹淑娟:〈從寓山到寧古塔──祁班孫的空間體認與遺民心事〉,《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國家圖書館,2009年10月)
龔顯宗:〈浩氣長吟天地間──論瞿式耜的精神與功業〉,龔顯宗、王儀君、楊雅惠主編:《移居、國家與族群》(高雄:中山大學人社科學研究中心,2010年)new window

八、期刊論文(按照出版年月排序)

廖美玉師:〈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自我放逐意識──由幾首「佳人」詩談起〉,《成大中文學報》第1期(1992年11月)
林香吟:〈時代感懷與國族認同──柳亞子「南明書寫〉研究〉,《政大中文學報》第5期(2006年6月)
張蜀蕙:〈北宋文人飲食書寫的南方經驗〉,《淡江中文學報》第14期(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2006年6月)new window
黃俊傑:〈論東亞遺民儒者的兩個兩難式〉,《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1期,總第5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陳美朱:〈「以意逆志」說在清初杜詩評註本中的實踐〉,《成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王學玲:〈是地即成土──清初流放東北文士之「絕域」紀游〉,《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施懿琳:〈憂鬱的南方──孫元衡《赤嵌集》的臺灣物候書寫及其內在情蘊〉,《成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林香伶:〈鄉邦意識與族群復興──陳去病「南明書寫」研究〉,《東華人文學報》第10期(2007年1月)new window
王學玲:〈一個流放地的考察──論清初東北寧古塔的史地建構〉,《文與哲》第11期(2007年12月第11期)new window
廖肇亨:〈天崩地解與儒佛之爭:明清之際逃禪遺民價值系統的衝突與融合〉,《人文中國學報》第13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王學玲:〈從鼎革際遇重探清初遣戍東北文士的出處認同〉,《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蕭敏如:〈由「尊王」向「攘夷」的轉化──清初遺民士人《春秋》學中的民族意識〉,《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5期(2008年9月)
黃毓棟:〈統而不正─對魏禧〈正統論〉的一種新詮釋〉,《漢學研究》第27卷第1期(2009年3月)new window
王璦玲:〈亂離與歸屬──清初文人劇作家之意識變遷與跨界想像〉,《文與哲》第14期(2009年6月)new window
大木康:〈順治十四年的南京秦淮──明朝的恢復與記憶〉,《文學新鑰》第10期(2009年12月)new window
蔡英俊:〈典故、意象與符號化的生活世界:關於明清詩文研究在方法上的思考〉,《清華中文學報‧明清詩文特輯》(2009年11月)
陳學霖:〈明朝「國號」的緣起及「火德」問題〉,《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2010年1月)new window
黃語:〈論清初丁酉世盟高會〉,《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2010年)
廖美玉師:〈錢牧齋論學杜在建構詩學譜系上的意義〉,《文與哲》第15期(2010年4月)
汪榮祖:〈文筆與史筆──論秦淮風月與南明興亡的書寫與記憶〉,《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new window
嚴志雄:〈流放、帝國與他者──方拱乾、方孝標父子詩中的高麗〉,「行旅、離亂、貶謫與明清文學》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卷第2期(2010年6月)new window
廖美玉師:〈漫遊與漂泊──杜甫行旅詩的兩種類型〉,《臺大中文學報》第33期(2010年12月)
廖美玉師:〈唐代江南〈諸曲〉的轉化、記憶與書寫〉,《文與哲》第19期(2011年12月)
曹淑娟:〈江南境物與壺中天地──白居易履道園的收藏美學〉,《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new window
廖美玉師:〈浪跡窮荒──唐代詩人的邊境書寫與天下想像〉,《詩話學》第11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編:臺中:文聽閣出版公司,2012年)

九、會議論文(按照出版年月排序)

施懿琳:〈後殖民史觀詮釋臺灣古典文學的一個嘗試──以明鄭時期為分析對象〉(臺南:成大臺文所舉辦臺灣文學史國際研討會,2002年4月)
王璦玲:〈桃花扇底送南朝──論孔尚任劇作中之記憶編織與末世想像〉,《清代文學與學術:近世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之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7年)
廖美玉師:〈蹈海與立國──《全臺詩》所建構的東亞海洋詩學〉,《第五回東方詩話學會國際學術大會──東方詩學傳統與文化特性之現代性變容論文集》(韓國:韓國外國語大學校,2007年7月3-6日)
嚴志雄:〈王士禛〈秋柳詩四首〉新探〉(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主辦物質與抒情學術研討會,文學典範的建立與轉化研究計畫,2009年10月16日)
王璦玲:〈「實踐的過去」──論清初劇作中之末世書寫與遺民情結〉(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舉辦行旅、戰亂、貶謫與明清文學學術研討會,2009年12月3、4日)

十、碩博士論文(按照出版年月排序)

廖美玉師:《錢牧齋及其文學》(臺北:臺灣大學博士論文,1983年)
許淑敏:《南明遺民詩集敘錄》(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黃繼立:《「神韻」詩學譜系研究──以王漁洋為基點的後設考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廖淑慧:《清初唐宋詩之爭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潘承玉:《南明文學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博士後研究出站報告」,2005年)
郭秋顯:《海外幾社三子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陳雅欣:《唐詩中的嶺南書寫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智昌:《南方英雄的旅程:屈大均 (1630-1696) 自我形象釋讀》(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李欣錫:《錢謙益明亡以後詩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高嘉謙:《漢詩的越界與現代性──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簡孝儒:《東晉南北朝淮水軍事戰略地位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十一、外文譯著(按照出版年月排序)

狄更斯著,齊霞飛譯:《雙城記》(臺北:志文出版社,1984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起義的起源與散佈》(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
嚴志雄 (Lawrence C. H. Yim):Traumatic Memory,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in Wu Zhaoqian’s Early Exile,Zhongguo wenzhe yanjiu jikan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No. 27 (Sept. 2005)
嚴志雄 (Lawrence C. H. Yim):“Qian Qianyi’s Theory of Shishi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錢謙益之「詩史」說與明清易鼎之際的遺民詩學), Occasional Papers,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No. 1 (2005): 1-77.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國文哲論叢》第一號
﹝英﹞邁克、克朗 (Mike Crang) 著,楊淑華、宋慧敏譯:《文化地理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Wai-yee Li,“Introduction In Trauma and Transcendence in Early Qing Literatur.Ed.Wilt L. Idema, Wai-yee Li, and Ellen Widmer.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6)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年)
嚴志雄 (Lawrence C. H. Yim), 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