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安南使節阮忠彥北使詩中的異域書寫
書刊名:文與哲
作者:李嘉瑜
作者(外文):Lee, Chia-yu
出版日期:2021
卷期:38
頁次:頁81-142
主題關鍵詞:安南使節阮忠彥北使詩異域書寫介軒詩集Annam envoyRuan ZhongyanPoems about being an envoy to northern ChinaWriting of foreign landsPoetry Collection of Jie Xu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78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詹志和(2011)。越南北使漢詩與中國湖湘文化。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5(6),147-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刑義田(20050900)。漢代畫象胡漢戰爭圖的構成、類型與意義。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9,63-132+226+a8-a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藍弘岳(20110900)。「神州」、「中國」、「帝國」--會澤正志齋的國家想像與十九世紀日本之亞洲論述。新史學,22(3),71‐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國良(2012)。從「域外(東亞)漢學」到「國際『漢學研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3(4),107-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焯然(2008)。越南史籍對「中國」及「華夷」觀念的詮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10-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彭丹華(2011)。越南使者詠柳宗元。湖南科技學院學報,32(3),27-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寅(2012)。宋代安南使節廣西段所經路線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7(2),95-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崑將(20150600)。越南「史臣」與「使臣」對「中國」意識的分歧比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2(1)=23,167-1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金蓮(2006)。略論元代的中越交通。蘭州學刊,2006(3),4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益源(2015)。范仲淹《岳陽樓記》對清代越南使節岳陽樓詩文的影響。長江學術,2015(1),19-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國良(2014)。越南北使詩文反映的中國想像與現實。域外漢籍研究集刊,10,227-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玉珺(2012)。越南北使文獻總說。華西語文學刊,2012(2),146-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邢義田(20000900)。古代中國及歐亞文獻、圖象與考古資料中的「胡人」外貌。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9,15-99+2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益源(20170600)。清代越南使節於中國刻詩立碑之文獻記載。中正漢學研究,2017(1)=29,173-2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默書民、閻秀萍(2010)。元代湖廣行省的站道研究。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滕蘭花(2013)。清代越南使臣眼中的伏波將軍馬援形象分析--以《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為視角。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3),137-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玉珺(2019)。越南詩人阮忠彥《介軒詩集》考論。域外漢籍研究集刊,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金蓮(2012)。古代中越道路發展變遷的社會影響因素。廣西社會科學,2012(6),98-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孫振濤(2016)。唐詩作品中的「寺鐘」意象考釋。集寧師範學院學報,2016(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范嶸嶸、郭志剛(2017)。越南阮忠彥所著《介軒詩集》初探。晉中學院學報,34(1),96-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阮公黎(2013)。越南出使詩之面貌與阮忠彥的出使詩。胡志明市立師範大學科學雜誌,49,95-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沈金浩(2007)。「一枝藤杖平生事」--宋代文人的杖及其文化蘊涵。中國社會科學,2007(1),157-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嘉瑜(20161200)。《交州藁》中的安南書寫。漢學研究,34(4)=87,63-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何露、隋春花(2012)。六祖惠能真身像考論。韶關學院學報,33(1),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吳迪(2010)。從麓山寺到岳麓寺考。中國地名,2010(7),1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元林(2011)。國家祭祀與地方秩序構建中的互動--以唐宋元伏波神信仰地理為例。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161-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頲(2001)。元代兩江及其與安南的邊界爭端。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英(2002)。元朝與安南之關係(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黨寶海(2006)。蒙元驛站交通研究。北京:昆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韓愈、錢仲聯、馬茂元(1997)。韓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黎貴惇。全越詩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嘉瑩(2008)。迦陵論詩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永常(1987)。漢文文學在安南的興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唐曉峰(2012)。文化地理學釋義--大學講課錄。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嘉瑩、陳邦炎(1996)。清詞名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振甫(1993)。周易譯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杉山正明、周俊宇(2014)。顛覆世界史的蒙古。八旗文化事業股份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修生(2004)。全元文。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岑參、廖立(2004)。岑嘉州詩箋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袁桷、李軍、施賢明、張欣(2010)。袁桷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范仲淹(1965)。范文正公集。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柳宗元、曹明綱(1997)。柳宗元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蘇軾(2006)。東坡全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廖宜方(20110000)。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蕭啟慶(19990000)。元朝史新論。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蕭麗華(2014)。東亞漢詩及佛教文化之傳播。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史衛民(1996)。元代社會生活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杜甫、楊倫(2000)。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衣若芬(20130000)。雲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辛文房、周本淳(1988)。唐才子傳校正。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阮宗窐(2010)。使華叢詠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高步瀛(2004)。唐宋詩舉要。臺北市: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田曉菲(2007)。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阮攸(2010)。北行襍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殷寶寧(20060000)。情欲.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臺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清聖袓(1978)。全唐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孚(2014)。陳剛中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傅若金、史傑鵬、趙彧(2010)。傅若金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楊鐮(2013)。全元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阮忠彥(2010)。介軒詩集。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杉山正明、周俊宇(2012)。忽必烈的挑戰:蒙古與世界史的大轉向。廣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宋濂(1997)。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方回、李慶甲(2005)。瀛奎律髓彙評。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辛棄疾、鄭騫、林玫儀(2013)。稼軒詞校注附詩文年譜。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荊和(1984)。校合本大越史記全書。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附屬東洋文獻センター刊行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潘輝益(2010)。星槎紀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阮偍(2010)。華程消遣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莊周、郭象(2000)。莊子。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王文進(20000000)。南朝邊塞詩新論。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聰、李文鋒(2015)。行萬里路:宋代的旅行與文化。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Goscha, Christopher E.、譚天(2018)。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李修生(1998)。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阮公沆(2010)。往北使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胡士棟(2010)。花程遣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武希蘇(2010)。華程學步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許倬雲(20150000)。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臺北:遠見天下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班固、顏師古(1983)。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宋褧(1983)。燕石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李昉(1987)。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潘孚先(1729)。越音詩集。河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王充、張宗祥、鄭紹昌(2010)。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王文進(20080000)。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李商隱、馮浩(1997)。玉谿生詩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謝久復(2006)。湘山志。廣陵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王文治(2016)。快雨堂題跋。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阮忠彥。介軒詩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黎澄、陳益源(1987)。南翁夢錄。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武輝珽(2010)。華程詩。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鄭維寬(2014)。歷代王朝治理廣西邊疆的策略研究--基於地緣政治的考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鄭永常(2020)。越南史:堅毅不屈的半島之龍。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劉玉珺(2019)。越南漢籍與中越文學交流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廖宜方(20200000)。王權的祭典:傳統中國的帝王崇拜。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陳玉添、武梅白雪、阮玉詩、陳維康(2019)。探索越南本色:從系統及類型論的視角。亞細亞國際傳播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商偉(2020)。題寫名勝:從黃鶴樓到鳳凰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高莉芬(2013)。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夏應元、夏琅(2016)。策彥周良入明史蹟考察記及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段義孚、志丞、劉蘇(2018)。戀地情結。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阮泰燦(1998)。阮忠彥詩歌與詩語言中的漢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潘輝注(2010)。輏軒隨筆。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裴汝惜。明都詩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裴輝璧(1825)。皇越詩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楊德顏、梁如鵠。精選諸家律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黃德良。摘艷詩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葛兆光(2017)。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有關「中國」與「周邊」概念的再澄清。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唐曉峰(2010)。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朱熹(1994)。四書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田曉菲(2009)。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鄭毓瑜(20050000)。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葛兆光(2014)。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段玉明(2014)。論中國早期寺院空間神聖性的獲得--以《高僧傳》為中心的考察。神聖空間:中古宗教中的空間因素。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熊夢祥(2001)。天下站名。析津志輯佚。北京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苑如(2013)。三靈眷屬:劉裕西裕的神、聖地景書寫與解構。旅遊文學與地景書寫。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崑將(20170000)。朝鮮與越南的中華意識比較。東亞視域中的「中華」意識。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耿慧玲(2015)。佛耶?儒耶?儒學在安南陳朝的困境。東亞視域中的越南。中研院文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