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經世之文法:劉勰《文心雕龍》與劉知幾《史通》之比較研究
作者:葉常泓
作者(外文):Chang-Hoong Yap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蓓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劉勰劉知幾文心雕龍史通經世文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本研究以「經世之文法」為考察的基準及論述的主軸,並分六大章,依序比較、剖析劉勰《文心雕龍》和劉知幾《史通》在撰作背景和動機、結構佈局、析論理路、理論內容五大方面的相同、相似和相異之處,從而揭示:在這兩部董理集成了先秦迄齊唐文章學與歷史編纂學的理論鉅作之間,既具有沿革生衍之血緣、由博轉精之變數,又同具並駕齊驅、分天競曜之貢獻,故極具比較研究之價值。劉勰《文心雕龍》與劉知幾《史通》之間的互文性,實非過往一般研究之僅著眼於其中單一文本、單一作者或單一時代之有限視域,所能較顯者也。蓋二劉均欲以文章和史傳,作為銘刻人事、陶育人心、經緯人倫的中介及載器,欲由明「文道」、「史道」而弘「人道」、「天道」,亦即試圖透過總結、提煉古今文史撰作及評論的一系列原理與章法,而闡明文筆與史筆實可發揮治世、治事、治心的深遠功能。
Taking “the statecrafting principles of writings” as a base of observation or an axis of discourse, this study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o compare and analyse the sameness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Liu Xie’s Wen Xin Diao Long and Liu Zhi Ji’s Shi Tong, which manifested all-around in their motivations and backgrounds of composing, the systematic frameworks, the analytic modes and procedures, and the theoretical thoughts of these two masterpieces. As the monumental theories represented a comprehensive generalization of views or ideas of various literary writings and historical writings from Pre-Qin to Southern-Qi and early Tang dynasty, Wen Xin Diao Long and Shi Tong not only had a latent kinship of evolution from origin to change and from extensiveness to specialization, and also kept abreast of times and eath other with their high contributions, it thence appeared a merit of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tertextuallity between these two works which has been neglected by previous single-minded reseaches. Liu Xie and Liu Zhi Ji both devoted their theories to propagating that good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works could be effective mediums or carriers which record human’s matters, edify human’s mind and regulate human’s relationship, and they both believed that the true principle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lect the eternal verities of human and heaven, thus it was necessary to refine overall a series of principles of writings and criticism in domains of literature (in broad sense) and history from past to future.
一、《文心雕龍》與《史通》校注評釋(按校注評釋者姓氏筆劃排序)
〔梁〕劉勰撰,王利器校證:《文心雕龍校證》,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10月
〔梁〕劉勰撰,李曰剛斠詮:《文心雕龍斠詮》,臺北:國立編譯館,1982年5月
〔梁〕劉勰撰,周振甫注釋:《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9月
〔梁〕劉勰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收入《范文瀾全集》第4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梁〕劉勰撰,張立齋考異:《文心雕龍考異》,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4月
〔梁〕劉勰撰,黃侃札記:《文心雕龍札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
〔梁〕劉勰撰,楊明照校注:《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8月
〔梁〕劉勰撰,詹鍈義疏:《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4月
〔梁〕劉勰撰,劉永濟校釋:《文心雕龍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10月
〔唐〕劉知幾撰,〔明〕王惟儉訓故:《史通訓故》,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44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
〔唐〕劉知幾撰,〔明〕郭孔延評釋:《史通評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44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
〔唐〕劉知幾撰,〔清〕紀昀削繁:《史通削繁》,臺南:大孚圖書出版社,2001年1月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通釋:《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唐〕劉知幾撰,〔清〕黃叔琳訓故:《史通訓故補》,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44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
〔唐〕劉知幾撰,姚松、朱恆夫:《史通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唐〕劉知幾撰,程千帆箋記:《史通箋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唐〕劉知幾撰,張振佩箋注:《史通箋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唐〕劉知幾撰,趙呂甫校注:《史通新校注》,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年8月
〔唐〕劉知幾撰,劉占召評注:《史通評注》,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5月

二、其他古籍(按作者時代先後排序)
經部:
〔西漢〕毛亨傳、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詩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東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東漢〕趙岐注,〔北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魏〕何晏等注,〔北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西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西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東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唐〕玄宗御注,〔北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11月

史部:
〔先秦〕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
〔西漢〕劉向輯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
〔西漢〕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
〔東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7年10月
〔劉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9年4月
〔西晉〕陳壽:《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2004年9月
〔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7月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11月
〔梁〕釋慧皎:《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北齊〕魏收,〔清〕謝崑:《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9月
〔隋〕姚察、謝炅,〔唐〕魏徵、姚思廉:《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99年5月
〔隋〕姚察,〔唐〕魏徵、姚思廉:《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10月
〔唐〕房玄齡等:《晉書》,臺北:鼎文書局,2003年1月
〔唐〕李百藥:《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10月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7月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11月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99年5月
〔唐〕魏徵等:《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97年10月
〔唐〕吳兢:《貞觀政要》,臺北:宏業書局,1999年5月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2月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281冊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2000年12月
〔北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10月
〔北宋〕王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5月
〔南宋〕徐天麟:《西漢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南宋〕徐天麟:《東漢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12月
〔清〕錢儀吉:《三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清〕朱銘盤:《南朝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清〕朱銘盤:《南朝齊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清〕朱銘盤:《南朝梁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清〕朱銘盤:《南朝陳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12月
〔清〕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清〕趙翼撰,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
〔清〕孫詒讓:《溫州經籍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91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林瑞翰、逯耀東:《晉會要》,臺北:國立編譯館,2010年12月

子部:
〔西漢〕劉安等撰,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5月
〔西漢〕揚雄撰,汪榮寶義疏:《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3月
〔東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月
〔東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
〔魏〕劉邵撰,李崇智校箋:《人物志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1月
〔劉宋〕劉義慶等撰,〔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10月
〔梁〕蕭繹撰,許逸民校箋:《金樓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梁〕庾肩吾:《書品》,民國景印寶顏堂秘笈本,1922年
〔梁〕釋僧祐:《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梁〕釋僧祐:《弘明集》,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第1052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唐〕釋道宣編:《廣弘明集》,四部叢刊初編本,1985年
〔唐〕竇眾:《述書賦》,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8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北宋〕王欽若等:《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10月
〔南宋〕陳思:《書小史》,收入《武林往哲遺著》,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南宋〕王應麟:《玉海》,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第947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唐〕馬總撰,王天海譯注:《意林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

集部:
〔吳〕陸機撰,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6月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梁〕鍾嶸撰,汪中注:《詩品注》,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2月
〔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玉臺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1月
〔北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8月
〔北宋〕黃庭堅:《山谷老人刀筆》,收入《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5月
〔南宋〕章如愚:《群書考索.續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93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南宋〕晁公武撰,趙希弁續輯:《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明〕胡維霖:《胡維霖集》,收入《四部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6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楊慎:《升菴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20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王士禎:《帶經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41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金武祥:《栗香隨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18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陳衍:《石遺室詩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5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錢泰吉:《甘泉鄉人稿》,收入《中國近代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10月
〔清〕臧琳:〈三劉三絕〉,《經義雜記》,臺北:鐘鼎出版社,1965年6月
〔清〕劉錦藻:《皇朝續文獻通考》,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1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劉毓崧:《通義堂文集》,南林劉氏求恕齋本,1918年
〔清〕汪之昌:《青學齋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2月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日〕遍照金剛撰,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12月
李劍國輯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
郭紹虞、王文生編:《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
熊明輯校:《漢魏六朝雜傳集》,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6月
趙超彙編:《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
魯迅輯:《古小說鉤沉》,臺北:盤庚出版社,1978年10月

三、《文心雕龍》與《史通》相關今人論著
(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包括專書、論文集、學位論文)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1月
王更生:《文心雕龍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10月
王更生:《文心雕龍管窺》,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5月
王夢鷗述,高大威編:《文心雕龍講記》,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9年2月
王嘉川:《清前《史通》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8月
方元珍:《文心雕龍與佛教關係之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6月
尤雅姿:《文心雕龍文藝哲學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12月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5月
牟世金:《文心雕龍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5月
牟世金:《劉勰年譜彙考》,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1月
林時民:《劉知幾史通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10月
林時民:《劉知幾史學論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5年4月
林時民:《中國傳統史學的批評主義──劉知幾與章學誠》,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3年11月
林時民:《史學三書新詮──以史學理論為中心的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9月
李平:《《文心雕龍綜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12月
李平:《《文心雕龍》研究史論》,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10月
汪春泓:《《文心雕龍》的傳播和影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6月
沈謙:《文心雕龍批評論發微》,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9月
周振甫:《《文心雕龍》二十二講》,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孫蓉蓉:《劉勰與《文心雕龍》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1月
馬鐵浩:《史通與先唐典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馬鐵浩:《《史通》引書考》,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11月
張三夕:《批判史學的批判──劉知幾及其史通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9月
張少康:《劉勰及其《文心雕龍》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張少康、汪春泓、陶禮天、陳允鋒:《文心雕龍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張利群:《《文心雕龍》體制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陸侃如、牟世金:《劉勰和文心雕龍》,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年7月
戚良德編:《儒學視野中的《文心雕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5月
許凌雲:《劉知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
莊萬壽:《史通通論》,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9年12月
郭鵬:《《文心雕龍》的文學理論和歷史淵源》,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7月
陳建郎:《《文心雕龍》佛論辭源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6月
曾凡英:《史家龜鑒──《史通》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溫光華:《文心雕龍「以駢著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9年2月
華仲麐:《文心雕龍要義申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10月
傅振倫:《唐劉子玄先生知幾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5月
彭雅玲:《史通的歷史敘述理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6月
楊明:《劉勰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
詹鍈:《劉勰與《文心雕龍》》,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
詹鍈:《文心雕龍的風格學》,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4月
蔡宗陽:《劉勰文心雕龍與經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5月
簡良如:《《文心雕龍》研究──個體智術之人文圖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12月
簡良如:《《文心雕龍》之作為思想體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9月

四、其餘今人論著
(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包括專書、論文集、工具資料彙編)
王文進:《南朝邊塞詩新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12月
王文進:《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6月
王永平:《六朝家族》,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3月
王永平:《東晉南朝家族文化史論叢》,揚州:廣陵書社,2010年4月
王志剛:《家國、夷夏與天人──十六國北朝史學探研》,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
王京州:《魏晉南北朝論說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
王能憲:《世說新語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
王振紅:《中國古典史學的求真精神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6月
王運熙:《中古文論要義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11月
王鵬廷:《建安七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王澍:《魏晉玄學與玄學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2月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6月
丁紅旗:《魏晉南北朝駢文史論》,成都:巴蜀書社,2012年5月
于涌:《北朝文學南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8月
方壯猷:《中國史學概要》,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6月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6月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6月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6月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甘懷真:《身份、文化與權力──士族研究新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2月
林安梧:《中國人文詮釋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10月
朱希祖:《中國史學通論.史館論議》,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8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
江建俊編:《竹林名士的智慧與詩情》,臺灣:里仁書局,2008年7月
江建俊編:《竹林風致之反思與視域拓延》,臺灣:里仁書局,2011年7月
江建俊:《漢末人倫鑒識總理則──劉邵人物志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3月
江建俊:《于有非有,于無非無──魏晉思想文化綜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9年8月
江建俊:《建安七子學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2月
任繼愈編:《中國藏書樓》,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李丹:《唐代前古文運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1月
李宗侗:《史學概要》,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11月
李福長:《唐代學士與文人政治》,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6月
李審言:《李審言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呂思勉:《史學與史籍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1月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

何炳松:《通史新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何新文:《中國賦論史稿》,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年4月
何詩海:《漢魏六朝文體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何善蒙:《魏晉情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1月
何德章:《魏晉南北朝史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吳夏平:《唐代文館文士社會角色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2月
沈凡玉:《六朝同題詩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11月
沈剛伯:《史學與世變》,北京:海豚出版社,2015年3月
汪高鑫:《中國史學思想通論.經史關係論卷》,福州:福建人民年版社,2011年1月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7月
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80年3月
冷衛國:《漢魏六朝賦學批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12月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3月
祁立峰:《論南朝文學集團的書寫策略》,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年4月
祁立峰:《遊戲與遊戲之外:南朝文學題材新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5年6月
昌彼得、潘美月:《中國目錄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9月
佴榮本:《文學史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1月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
孟慶雷:《鍾嶸《詩品》的概念內涵與文化底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2月
胡大雷:《中古詩人抒情方式的演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
胡大雷:《玄言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
施丁:《中國史學之精華與傳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2月
秋敏:《六朝史學》,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11月
封野:《漢魏晉南北朝佛寺輯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2月
柳詒徵:《國史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柳詒徵撰,柳曾符、柳定生選編:《柳詒徵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柳詒徵撰,柳曾符、柳定生選編:《柳詒徵史學論文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姚維:《才性之辨:人格主題與魏晉玄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柯慶明:《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3月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1月
馬立軍:《北朝墓誌文體與北朝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5月
袁行霈編:《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袁濟喜:《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唐明士:《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唐明元:《魏晉南北朝目錄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7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3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4月
張宏:《秦漢魏晉遊仙詩的淵源流變論略》,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
張廷銀:《魏晉玄學詩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0月
張越:《中國史學史資料滙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史學三書平議》,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張榮芳:《唐代的史館與史官》,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高明士:《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高路明:《古籍目錄與中國古代學術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
高晨陽:《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徐公持:《浮華人生:徐公持講西晉二十四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
徐國榮:《玄學和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倉修良編:《中國史學名著評介》,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秦躍宇:《六朝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揚州:廣陵書社,2008年4月
啟功:《中國法帖全集》,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年
陳引弛:《文學傳統與中古道家佛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
陳昌明:《沉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11月
陳垣述,陳智超編:《中國史學名著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1月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收入《陳寅恪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9月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收入《陳寅恪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9月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收入《陳寅恪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9月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收入《陳寅恪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9月
陳國球:《文學史書寫型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陳順智:《東晉玄言詩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9年10月
陳德弟:《秦漢至五代官私藏書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6月
黃少英:《魏晉人物品題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3月
黃亞卓:《漢魏六朝公宴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出版社,2006年12月
黃念然:《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3月
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6月
許冠三:《史學與史學方法》,臺北:萬年青書廊,無年月
許殿才:《秦漢史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7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
曹道衡:《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4月
陸雙祖:《唐代文質論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2016年3月
12程相占:《文心三角文藝美學──中國古代文心論的現代轉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程建虎:《中古應制詩的雙重觀照》,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童岭:《南齊時代的文學與思想》,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9月
童岳敏:《唐代的私學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0月
童慶炳:《中華古代文論的現代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湯用彤:《湯用彤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賀昌群:《賀昌群史學論著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2月
董乃斌、陳伯涵、劉揚忠編:《中國文學史學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10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6月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臺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2月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1月
逯耀東:《魏晉史學及其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年2月
楊秀英:《陸機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2月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
楊翼驤:《增訂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先秦至隋唐五代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10月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以題材及主題為範圍》,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9月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3月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12月
廖蔚卿:《中古詩人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3月
廖蔚卿:《中古樂舞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5月
蓋曉明:《佛學與六朝文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
趙毅衡、胡易蓉:《符號學:傳媒學辭典》,臺北:新銳文創出版社,2014年10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6月
劉文勇:《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論講疏》,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10月
劉咸炘撰,黃曙輝編:《劉咸炘學術論集.史學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劉家和:《史學、經學與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對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思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劉苑如編:《遊觀:作為身體技的中古文學與宗教》,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11月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劉紹瑾:《復古與元復古:中國復古文學理論的美學探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劉湘蘭:《中古敘事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劉運好:《魏晉哲學與詩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
劉濤:《南朝散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3月
鄭先興:《漢代史學思想史》,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
鄭毓瑜:《六朝文氣論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988年6月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12月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8月
鄧國光:《文章體統:中國文體學的正變與流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11月
鄧廣銘:《隋唐五代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11月
黎文麗:《唐代校書郎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7月
衛紹生:《魏晉文學與中原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11月
潘慧瓊:《南朝文學批評意識的兩個維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年4月
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7月)
錢志熙:《漢魏樂府的音樂與詩》,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9月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1月
錢穆:《中國史學發微》,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9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11月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版出版社,2011年6月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9月。
盧盛江:《魏晉玄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4月
駱鴻凱:《文選學》,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3月
謝志勇:《逡巡於文與史之間──唐代傳記文學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2月
魏宏利:《北朝碑志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3月
瞿林東:《史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歸青:《士族審美趣和中古文壇風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2月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編》,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2月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嚴耀中:《魏晉南北朝史考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
嚴耀中:《晉唐文史論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
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6月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6月
蘇士梅:《唐代誠信思想研究》,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五、外國譯著
〔英〕杜希德(Denis C. Twitchett)撰,黃寶華譯:《唐代官修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撰,王柏華、陶慶梅譯:《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1月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撰,胡秋蕾、王宇根、田曉菲譯:《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6月
〔美〕蔡宗齊(Zong-Qi Cai)撰,陳婧譯:《漢魏晉五言詩的演變:四種詩歌模式與自我呈現》,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
〔美〕蔡宗齊(Zong-Qi Cai)編:“A Chinese Literary Mind: Culture, Creativity, and Rhetoric in WENXIN DIAOLONG”,Ca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年
〔美〕劉若愚撰,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日〕小尾郊一撰,邵毅平譯:《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以魏晉南北朝文學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1月
〔日〕吉川忠夫撰。王啟發譯:《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日〕岡村繁撰,陸曉光譯:《文選之研究》,收入《岡村繁全集》第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2月
〔日〕岡村繁撰,陸曉光譯:《漢魏六朝的思想與文學》,收入《岡村繁全集》第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2月
〔日〕興膳宏撰,蕭燕婉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12月

六、單篇論文
(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包括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專輯論文)
田曉菲:〈諸子的黃昏:中國中古時代的子書〉,《中國文化》 2008年1月,第27期,頁64-75
朱大渭:〈魏晉南北朝的官俸〉,《中國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4期,頁61-64
朱文民:〈劉勰家族門第考論〉,《文學前沿》,2009年,第1期,頁48-61
朱曉海:〈《文心雕龍》的通變論〉,《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007年7月,第31期,頁1-35
朱曉海:〈「文賦」通釋〉,《清華學報》,2003年2月,第33卷第2期,頁313-340
朱曉海:〈魏晉時期文學自覺說的省思〉,《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004年12月,第22期,頁59-101
朱曉海:〈魏晉玄學對文學影響的另類觀察〉,《六朝學刊》,2004年12月,第1期,頁61-80
朱曉海:〈「綺錯」「綺靡」解〉,《清華學報》,1995年3月,第25卷第1期,頁27-49
周紹恆:〈劉勰出身於庶族說獻疑──與王元化先生商榷〉,《懷化師專社會科學學報》,1989年,第8卷第1期,頁29-31
高慧斌:〈南朝中央官學探微〉,《殷都學刊》,2006年,第4期,頁39-43
孫蓉蓉:〈劉勰與定林寺考述〉,《古典文獻研究》,2004年,頁114-131
張小穩:〈魏晉南朝時期的秩級〉,《史學月刊》,第5期,2004年,頁42-47。
張蓓蓓:〈從中國子學傳統重探《文心雕龍》〉,《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編,2013年9月5-6日,頁57-84
張蓓蓓:〈從《史通》看中古史學〉,《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年9月,頁1-40
張蓓蓓:〈唐修《晉書》論衡〉,《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1月,第4輯,頁323-364
馬鐵浩:〈文學的歷史觀與歷史的文學觀──《史通》文史關係析論〉,《蘭州學刊》,2008年,第1期,頁190-196
陶禮天:〈《文心雕龍》與佛教關係再探〉,《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1月,第38卷1期,頁60-70。
程千帆:〈《史通》讀法〉,《文史知識》, 1982年,第5期,頁24-28
曾凡英:〈《史通》的性質與理論體系〉,《自貢師專學報》,1998年,第1期,頁18-25
葉常泓:〈劉勰少學方徑考──釋補劉勰生平研究的一個缺口〉,《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2014年3月,第59卷第1期,頁95-122。
葉常泓:〈《史通》篇章存闕釋疑〉,《書目季刊》,2017年9月,第51卷第2期,頁65-81。
楊光輝:〈官品、封爵及門閥士族〉,《杭州大學學報》,1990年12月,第20卷第4期,頁90-97
楊春旭:〈論《文心雕龍》對《史通》的影響〉,《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6月,第12卷第12期,頁102-104
楊緒敏:〈《史通》與《文心雕龍》的比較研究〉,《貴淮學刊》,1989年,第4期,頁15-20
趙峻:〈《史通》理論體系的結構和邏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2005年,第5期,頁110-119
趙躍鋒:〈論佛學對《文心雕龍》的影響〉,《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頁91-95
閻鴻中:〈義例、名教與實錄──劉知幾史學思想溯義〉,《臺大歷史學報》,2003年6月,第31期,頁77-122
劉淑芬:〈東晉南朝建康佛教的文化生態──以鍾山地區為主〉,宣讀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5年第15次學術講論會,頁1-46
賴瑞和:〈劉知幾與唐代的書和手抄本:一個物質文化的觀點〉,《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011年12月,第46期,頁111-140
賴瑞和:〈唐史臣劉知幾的「官」與「職」〉,《唐史論叢》,2011年12月,第13輯頁138-150
饒宗頤:〈文心與阿毗昙心〉,《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89年,第1期,頁19-2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