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離騷〉「中正」一詞析義--兼論對〈離騷〉結構之理解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王浩翔
作者(外文):Wang, Hao-hcia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7:2
頁次:頁99-122
主題關鍵詞:楚辭離騷屈原中正結構Chu CiLi-saoQu YuanZhong-zhengStruc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
  • 點閱點閱:132
期刊論文
1.褚斌杰(19930500)。「離騷」「正則」、「靈均」解--兼論對屈「騷」構思的理解。國文天地,8(12)=96,38-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宏躍(1993)。論屈原的「內美」心態。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魏文彬(1997)。淺談《周易》「中正」與「和合」的辯證關係。中華文化論壇,19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于春海、卞良君(1997)。《易經》中的君子觀。東疆學刊,14(3),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仲庚(2001)。舜帝之「耿介」與屈原之「中正」與湘人之「蠻勁」。零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2(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怡良(2000)。離騷的諷刺手法與意涵。中國古典文學研究,4,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又方(2001)。路曼曼其脩遠兮-論《離騷》中的時空焦慮。東華人文學報,3,38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潘嘯龍(2004)。楚辭「結構」研究論略。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2(3),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煒(1993)。論莊子與屈原-在文體與主體之間。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3,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淑香(2001)。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47-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毅(2001)。楚辭中運用神話的類型。臺北。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史墨卿(1992)。楚辭「亂辭」考論稿。高雄。445-4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awkes. D.(1985)。求宓妃之所在。臺北。5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游國恩(1977)。楚辭女性中心說。臺北。191-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中舒(1986)。漢語大字典。漢語大字典。湖北∕四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樹藩(1977)。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讓.皮埃爾.韋爾南、余中先(2001)。神話與政治之間。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沛霖(1994)。屈賦研究論衡。桃園:聖環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62)。中文大辭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西漢)司馬遷(1985)。史記。史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游國恩(1993)。離騷纂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崔富章、李大明(2003)。楚辭集校集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屈原、馬茂元、楊金鼎、王從仁、劉德重、殷光熹(1993)。楚辭注釋。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過常寶(199706)。楚辭與原始宗教。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夫之(1979)。楚辭通釋。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世驤、楊牧(1972)。陳世驤文存。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聞一多(1985)。離騷解詁。離騷解詁。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清)屈復。楚辭新注。楚辭新注。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魯瑞菁(2002)。由離騷論屈原的陳辭。諷刺抒情與神話儀式-楚辭文心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熊良智(2002)。楚辭香草美人傳統的民俗學證明。楚辭文化研究。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清)蔣驥(1987)。楚辭餘論(卷下)。山帶閣註楚辭。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誠(2006)。屈騷中的材料。楚辭論稿。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姜亮夫(2002)。為屈子庚寅日生進一解。姜亮夫全集。昆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姜亮夫(2000)。楚辭通故(第四輯)。楚辭通故(第四輯)。昆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杜松柏(1986)。楚辭彙編。楚辭彙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正明(1984)。論屈原的精氣說。楚史論叢。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段玉裁(1974)。說文解字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吳世尚(1988)。楚辭評論資料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阮元(1965)。十三經注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豐楙(1985)。服飾、服食與巫俗傳說。楚辭研究論文集。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怡良(1992)。離騷的建築結構及其藝術成就。屈原文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