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史記》敘事之書法研究
作者:李秋蘭
作者(外文):Chiou-lan Lee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張高評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史記推見至隱書法一家之言藉人明史天人之際抒情境界古今之變敘事The state of emotionPerspective of the wisePerspective of “heaven and man”Narrative methodology and rhetoricReflecting History through historical charactersHistorical changesNarrativeShi-jiExpressing Morals through Historical Even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0
《左傳》與《史記》為中國史傳文學之敘事典範,史傳文學之敘事,講究史料之安排、文獻之剪裁以及結構之設計。司馬遷創立以人為主的紀傳體,藉由描述歷史人物的言行,進行褒貶,寄寓史義,在述史的框架之下,完成敘事與寫人的統一。同時也將自己悲壯慷慨的情感熔鑄於筆端,超越傳統歷史著作的書寫方式。《史記》在進行史料的編纂、剪裁與設計時,獨具匠心,五體之體例,體大思精,總括萬象,以達成述史的目標。在作品的敘述活動中,司馬遷對於敘事筆法的靈活追求,不僅能呈現敘事作品中意蘊豐厚的史家解釋,同時也展示他對於歷史的別識心裁。敘事,正是《史記》解釋歷史的方式。
司馬遷尊孔子為聖,視《春秋》為制作之典範,敘事之中處處本《春秋》書法之原則、方法。錢鍾書以為《春秋》之書法,實為文章之修辭,講求剪裁設計、修辭謀篇之文法。本文承此脈絡,論述司馬遷《史記》編纂史料的方法,講求體裁的選擇與創新,史料取捨與安排的變化隨宜,不主一題。無論是故事選擇,情節安排,主題凸顯,篇章佈局,語言運用,形象塑造等方面,隨著編纂的旨趣和內容而定,敘事之中具見歷史解釋,寄寓史家之敘事意旨及經世資鑑。《史記》在敘事書法上的表現,最終旨趣乃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凸顯史家的歷史解釋,表現自己的史學理想,建立一家之風格。
本文選擇司馬遷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修史旨趣,與藉人明史,推見至隱,隱寓抒情等六大主題,從體例結構、敘事技巧的角度,論述《史記》敘事的書法特色。在歷代學者的研究成果下,結合中國古典文論,同時參考西方敘事理論,探討《史記》敘事書法之特色與成就,詮釋《史記》敘事上的成就─史筆與文筆之會通化成。對於《史記》敘事之書法研究,提供另一種詮釋《史記》的觀點。對於研究、考察二十四史敘事之書法、義例,多少有觸類旁通之借鏡意義。擴而大之,對於中國敘事文學,如唐傳奇、宋話本及明清小說,亦有參考價值。
"Shi-ji" pioneered a human-based chronicling style that subtly insinuated commendations or detestations and drew fables in projecting historic significance by describing the conducts of historic figures, and achieved a uniformed event narration and character description under a history-documenting framework. In the meantime, the narration also concealed the author's emotions. Ssu-ma Ch'ien had successfully tackled the goal of narrating history with his ingenuity, accomplished through arrang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editing history archives and structural design, to form a school of teachings. Narration was exactly the method Ssu-ma Ch'ien had deployed in "Shi-ji"to interpret history.
Ssu-ma Ch'ien revered the Confucius as a saint, and regarded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uals" as a literary holy grail, in how he invariably turned to the writing principle and methodology dictated by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uals" throughout his narratives. Chien Zhong Shu reckoned tha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uals" writing methodology had, in fact, been the grammatical rules for compositional refinement emphasizing on editing the design, and strategizing for literal subject. The thesis extended the assertion by dissecting the narrative methodology and rhetoric Ssu-ma Ch'ien had deployed in compiling and edit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when writing "Shi-ji", emphasizing on the choice of subject and innovation that allowed edit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flexible arrangements without having to stick to a given subject. A wide range of elements whether it be in the choice of story, plot arrangements, subject highlighting, section/chapter deployment, language use, image shaping and so forth had been dictated by compositional intent and content, where the narration told of historic interpretation, and subtly reflected the historian's narrative intention and enduring foresights. The ultimate inten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narrative methodology and rhetoric in "Shi-ji"lied in formatting a school of teaching through "deciphering the heaven and man, and reflecting history through historical characters by discerning the historic changes" which instilled his very own historian ideology and instilled a distinct school of literary style.
The thesis has chosen what Ssu-ma Ch'ien had referred to as the six major subjects of the subtlety in history writing of "deciphering the heaven and man, and reflecting history through historical characters by discerning the historic changes" , reflecting history through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expressing morals through historical events and statements. It dissects the native methodology and rhetoric of "Shi-ji", broaching from the angle of tangible structural examples and narrative skills.
徵引書目

【說明】書目之排列,為清楚見出學術研究的脈絡發展,先依朝代的先後次序,次依出版年代的先後。若有再版、刷,則以最近的日期為排列標準。出版日期相同時,則再依姓氏筆劃作為依據。出版年月,統一以西元為主。

壹、論著類

一、史記及其相關研究
(一)古籍文獻
漢•司馬遷著《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9月第一版 1982年11月第二版 2002年3月北京第十七刷。
漢•司馬遷著,宋•裴駰集解《史記集解》(仁壽本二十五史,據北宋景祐監本影印),台北:二十五史編�c館,1955年10月。
漢•司馬遷著,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史記》,明初豐城游明校刊本,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史部1292號微捲複印本。
漢•司馬遷著,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史記》,明正德戊寅(十三年,1518)建陽令邵宗周刊本十六年(1521)劉氏慎獨齋校訂本,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史部1293號複印本。
漢•司馬遷著,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清•張文虎札記,《史記》,清同治五年(1866)至九年(1870)金陵書局刊本,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史部15759號原版複印。
明•凌稚隆輯校,明•李光縉增補,日本•有井範平補標《補標史記評林》,台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3月第一版。
清•程餘慶著《史記集說》,清光�頞�(1875-1908)陽湖錢氏朱絲欄鈔本,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史部1328號微捲複印本。
清•吳汝綸評點《史記集評》,台北:中華書局,1970年版。
清•郭嵩燾著《史記札記》,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8月三版
清•李景星著,陸永品點校整理《史記評議》,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10月第一版 1986年4月第一刷。
清•吳見思評點《史記評點》,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臺二版
清•汪越輯,清•徐克范補《讀史記十表》,《叢書集成續編》第二六三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臺一版。
清•潘永季著《讀史記札記》,《叢書集成續編》第二七三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臺一版。
清•姚祖恩節評《史記菁華錄》,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2月初版。
清•方苞著《史記評語》,收入張舜徽主編《二十五史三編•第一分冊•史記之屬》,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清•牛運震著《史記評注》,收入張舜徽主編《二十五史三編•第一分冊•史記之屬》,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清•尚鎔著《史記辨證》,收入張舜徽主編《二十五史三編•第一分冊•史記之屬》,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清•王元啟著《史記正訛》,收入張舜徽主編《二十五史三編•第二分冊•史記之屬》(續),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清•湯諧著《史記半解不分卷》,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清•李漁著,李繼芬整理《廣史記訂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清•高嵣集評《高梅亭讀書叢鈔•史記鈔》,收於黃秀文、吳平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叢書匯刊》第十八冊,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年版。
清•梁玉繩著,賀次君點校《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4月第一版 2006年7月北京第二刷。
(二)近人專著
靳德峻編《史記釋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11月初版 1934年4月再版。
孫德謙著《太史公書義法》,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1月臺一版。
陳新雄、于大成編《史記論文集》,台北:西南書局,1978年初版。
白壽彝著《《史記》新論》,北京:求實出版社,1981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吳福助編著《史記解題》,台北:國家出版社,1982年1月版。
賴明德著《司馬遷之學術思想》,台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3月初版 1983年2月增訂再版。
韓兆琦著《史記評議賞析》,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維嶽編《司馬遷與史記新探》,台北:崧高書社,1985年11月版。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郭雙成著《史記人物傳記論稿》,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一版 1986年4月第二刷。
吳汝昱著《史記論稿》,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李少雍著《司馬遷傳記文學論稿》,四川:重慶出版社,1987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范文芳著《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5月初版。
周虎林著《司馬遷與其史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7月三版。
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集》,台北:長安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刷 1991年3月第二版第四刷。
張高評主編《史記研究粹編》,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年4月一版。
陳桐生著《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初版。
張新科著《史記與中國文學》,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陳桐生著《史記與今古文經學》,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施丁著《司馬遷行年新考》,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俞樟華、張大可等著《司馬遷一家言》,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周先民著《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
蔡信發著《話說史記:歷史興衰勝負的癥結》,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10月初版。
韓兆琦著《史記博議》,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
張大可著《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 1997年1月第二刷。
(日)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0再版。
鄧鴻光著《史家絕唱─《史記》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楊燕起著《《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 1999年2月第二刷。
李長之著《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4月初版增訂。new window
陳桐生著《史記與詩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2月北京第一版第一刷。
呂培成著《司馬遷與屈原和楚辭學》,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趙生群著《史記文獻學叢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2001年6月第二刷。
可永雪著《史記文學成就論說》,呼河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2001年8月第一刷。
季鎮淮著《司馬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俞樟華著《史記藝術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大可著《史記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王初慶編《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3月初版一刷。
安平秋、張大可、俞樟華主編《史記教程》,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池昌海著《《史記》同義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第一刷。
陳桐生著《儒家經傳文化與史記》,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9月初版一刷。
楊海崢著《漢唐《史記》研究論稿》,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新科著《史記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楊樹增著《史記藝術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一刷。
張大可著《司馬遷評傳》,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一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安平秋等著《史記通論》,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二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韓兆琦、張大可、宋嗣廉著《史記題評與詠史記人物詩》,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三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大可、梁建邦著《史記論贊與世情研究》,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四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大可輯釋《史記精言妙語》,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五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匯輯《史記集評》,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六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王明信、可永雪著《史記人物與事件》,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七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可永雪著《史記文學研究》,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八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閻崇東著《史記史學研究》,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九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王明信、俞樟華著《司馬遷思想研究》,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十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大可、趙生群著《史記文獻與編纂學研究》,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十一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玉春、應三玉著《史家版本及三家注研究》,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十二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新科、俞樟華著《史記研究史及史記研究家》,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十三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俞樟華、鄧瑞全著《史記論著提要與論文索引》,張大可、安平秋、俞樟樺主編《史記研究集成》第十四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強著《司馬遷學術思想探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2005年5月第二刷。
韓兆琦編著《史記箋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2005年5月第二刷。
趙生群著《《史記》編纂學導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逯耀東著《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初版一刷。new window
陳曦著《《史記》與周漢文化探索》,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7月北京第一版第一刷。
李紀祥著《史記五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9月一刷。
韓兆琦著《史記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二、經、史類及其相關研究
(一)古籍文獻
《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十二版。
《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十二版。
《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十二版。
《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十二版。
《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十二版。
《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十二版。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一版 2002年11月北京第11刷。
劉宋•范曄著,唐•李賢注,清•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二十五史》第六冊,台北:藝文印書館,未刊出版年。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1993年6月。
宋•朱熹著《四書集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11月初版。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6年7月湖北第6刷。
宋•胡寅著《致堂讀史管見》,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史評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宋•吳縝著《新唐書糾謬二○卷》,《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第九六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一版 北京第一刷。
元•趙汸著《春秋師說》,清乾隆50年(1785)內府刊本,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經部22235-099號原版複印。
明•陳懿典著《讀史漫筆》,收入張舜徽主編《二十五史三編•第一分冊•史記之屬》,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清•徐與喬評輯,清•潘椿重訂《史漢初學辨體》,清代稿本百種彙刊第22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未刊出版年。
清•章學誠著《章氏遺書》,據民國十一年吳興嘉業堂劉承幹輯刻本影印,台北:漢聲出版社,1973年1月初版。
清•顧棟高著《春秋大事表》,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版。
清•吳孟堅著《一草亭讀史漫筆二卷》,《叢書集成續編》第二六五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臺一版。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二十二史劄記校證》(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第一版 2001年11月北京第二刷。
清•王夫之著,舒士彥點校《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7月第一版 2002年6月第五刷。
清•李慈銘著《越縵堂讀史札記全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清•史珥著,《四史勦說》,收於徐德明、吳平主編《清代學術筆記叢刊》,第十二冊,北京市:學苑出版,2005版。
清•馬瑞辰著,陳金生點校《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3月第一版 2005年7月北京第四刷。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5月第一版 2005年11月北京第五刷。
清•劉寶楠著,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3月第一版 2007年6月北京第四刷。
清•王鳴盛著,陳文和、王永平、張連生、孫顯軍校點《十七史商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二)近人專著
張高評著《左傳導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初版。
柳詒徵著《國史要義》,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4年10月八版。
錢穆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三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年7月初版 1985年10月三版。
杜維運著《中西古代史學比較》,台北:東大出版社,1988年版。new window
張高評著《左傳文章義法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初版 1988年8月再版。
周一平著《司馬遷史學批評及其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高評著《左傳之文學價值》,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初版 1990年8月再版。
張高評著《左傳之文韜》,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0月初版一刷。
張高評著《左傳之武略》,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0月初版一刷。
梁啟超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合刊》,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2月初版。
顧頡剛著《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2月初版三刷。
余英時著《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74年9月初版 1995年3月初版第十九刷。
徐復觀著《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5月初版 1996年4月三版。new window
朱自清著《詩言志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 1997年3月第二刷。
張素卿著《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4月一版。new window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著《論語義理疏解》,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6月初版 1998年10月七版。new window
陳其泰著《史學與民族精神》,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一刷。
瞿林東著《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6月第一刷 2000年6月北京第二刷。
梁啟超著《中國歷史研究法─正補編•新史學合刊》,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10月初版 2000年8月初版五刷。new window
錢穆著《中國史學名著》,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2月版。
劉松來著《兩漢經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白壽彝著《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4月第一版第一刷 2001年10月北京第二刷。
杜維運著《史學方法論》(增訂新版),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10月十四版。new window
張高評著《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版一刷。new window
張高評著《黃梨洲及其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10月初版一刷 2002年5月二刷。
韓震、孟鳴岐著《歷史哲學─關於歷史性概念的哲學闡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002年6月第二刷。
徐復觀著《兩漢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79年9月初版 2002年9月五刷。
錢穆著《論語新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9月北京第一版 2003年2月北京第2刷。
R.G.Collingwood著,黃宣範譯,《歷史的理念》,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3月初版 2003年9月初版九刷。
吳光明著《歷史與思考》,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9月初版 2003年9月初版第四刷。new window
汪榮祖著《史傳通說─中西史學之比較》,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新一版北京第一刷。
漆俠著《歷史研究法》,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楊燕起、高國抗等編《中國歷史文獻學》(修訂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2005年2月第二刷。
白壽彝主編,許殿才著《中國史學史•第二卷•秦漢時期:中國古代史學的成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刷第一版。
劉師培著《劉師培史學論著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三、子、集類及其相關研究
(一)古籍文獻
漢•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8年4月臺二版。
漢•揚雄著,晉•李軌注《法言》,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8年8月臺二版。
梁•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香港:商務印書館,1960年7月港一版 1979年4月重印。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新校 胡刻宋本),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9月版。
宋•葛立方著《韻語陽秋》,明正德2年(1507)江陰葛諶刊本,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集部15577號微捲複印。
宋•魏慶之編,王仲聞校勘《詩人玉屑》,上海:中華書局,1959年8月新一版 1961年12月上海第二刷。
宋•唐仲友著《悅齋文鈔》,收於嚴一萍選輯《叢書集成三編之十九》第五函,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版。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善本書室083.26614(1)v.19,5,5-7原版複印。
宋•黃震著《黃氏日抄》,據日本立命館大學圖書館藏書影印,台北:大化書局,1984年12月再版。
宋•真德秀編《文章正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二九四,第一三五五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葉適著《習學記言序目》,《叢書集成續編》第十六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臺一版。
宋•王楙著,鄭明、王義耀校點《野客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宋•蘇洵著,曾棗莊、金成禮箋註《嘉祐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宋•陸游著,李劍雄、劉德權點校《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1月第一版 1997年12月湖北第二刷。
明•何景明著《何文肅公文集》,台北:偉文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5月版。
明•葉盛著《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第一版 1997年11月湖北第二刷。
明•羅貫中著,清•毛宗崗評改,穆儔等標點《三國演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2月第一版 2007年6月第六刷。
清•方苞著《方望溪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60年11月初版。
清•汪中著《述學》,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10月初版。
清•曾國藩著《求闕齋讀書錄》,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1月初版。
清•袁枚著《隨園隨筆》,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8月初版。
清•錢大昕著《潛研堂文集》,《四部叢刊正編》集部•第八九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臺一版。
清•葉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9月北京第一版第一刷。
清•劉大櫆著,吳孟復標點《劉大櫆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清•袁文典著《袁陶村文集》,收於《叢書集成續編》集部•第130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版。
清•劉熙載著,薛正興點校《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清•李漁著,《李漁隨筆全集》,成都:巴蜀書局,2003年5月第二版第一刷。
清•錢謙益著,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清•趙翼著,欒保成、呂宗力點校《陔餘叢考》,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2003年12月第二刷。
清•何焯著《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6月第一版 2006年6月第三刷。
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欒保�U、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解》(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二)近人專著
聞一多著《聞一多全集》,台北:里仁書局,1948年8月初版。
劉師培講述《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9月初版。
陳柱著《公羊家哲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1年臺一版。
張文虎著《舒藝室隨筆》,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九十七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
朱謙之著《老子釋譯─附馬王堆帛書老子》,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3月。
陳世驤著《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7月初版。
梁啟超著《要籍解讀及其讀法》,台北:華正書局,1974年9月臺一版。
唐君毅著《人生之體驗續編》,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10月四版(台三版)。new window
馬啼疾編《水滸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6月第一版 1980年11月第二版。
龔鵬程著《詩史本色與妙悟》,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4月初版。new window
蔡英俊著《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5月初版。
錢鍾書著《談藝錄》補訂本,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6年5月版。
葉朗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6月版。
李澤厚、劉綱紀著《兩漢美學史》,台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7月初版。
金健人著《小說結構美學》,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版。
林雲銘著《古文析義》,台北:廣文書局,1985年10月六版 1989年1月七版。
(日)廚川白村著《苦悶的象徵》(台北:志文出版社,1979年11月初版 1989年8月再版。
呂正惠著《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9月初版。
魯迅著《漢文學史綱要》,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0年11月初版。
姚漢榮著《楚文化尋繹》,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李澤厚著《美的歷程》,台北:金楓出版社,1991年再版。
成偉均、唐仲揚、向宏業主編《修辭通鑑》,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6月北京第一版第一刷。
鄭文貞編著《篇章修辭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一版一刷。
張淑香著《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韓兆琦主編,陳蘭村、吳鷹鷹、王凱符、吳龍輝編《中國傳記文學史》,石家庄:河北教育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黃慶萱著《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9月增訂六版。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第一刷。
梁啟超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合刊》,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2月初版。
張高評著《宋詩之新變與代雄》,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初版一刷。
胡平著《敘事文學感染力研究》,河北: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蔡英俊主編《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初版 1996年6月初版七刷。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台初版。new window
孫愛玲著《紅樓夢對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王璦玲著《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劃之藝術性》,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3月初版。
陳滿銘著《國文教學論叢》,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1年7月初版 1998年4月初版四刷。
陳曦鍾、侯忠義、魯玉川輯校《水滸傳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9月第二版 1998年8月第三刷。
蕭馳著《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文化,1999年1月初版。
陳蘭村著《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姜亮夫著《楚辭通故》,第一輯,昆明:雲南出版社,1999年。
錢鍾書著《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第一版 1986年6月第二版 1999年11月第七刷。
張高評著《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委員會,2000年8月初版。new window
王文生著《論情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第一刷。
龔鵬程著《文化符號學》,台北:學生書局,2001年2月再版。new window
胡經之主編《中國古典文藝學叢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孫宜康著《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台北:允晨文化,2001年9月初版。
蔡靖泉著《楚文化流變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舒大綱、曾棗莊主編《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王平著《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庄:河北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毛德富、衛紹生、閔虹著《中國古典小說的人文精神與藝術風貌》,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4月第一版第一刷。
朱一玄編《聊齋志異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朱一玄、劉毓忱編《儒林外史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第二版。
王靖宇著《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胡大雷著《中古詩人抒情方式的演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新科著《唐前史傳文學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2003年10月第二刷。
黃霖編《金瓶梅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3月第一版 2004年1月北京第二刷。
金明求著《虛實空間的移轉與流動─宋元話本小說的空間探討》,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2月一版一刷。new window
高友工著《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3月初版。new window
盧瑞容著《中國古代「相對關係」思維探討─「勢」「和」「權」「屈曲」概念溯源分析》,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4年6月一版一刷。
趙峰著《朱熹的終極關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高評著《自成一家與宋詩宗風─兼論唐宋詩之異同》,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趙炎秋著《形象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林明德策畫《中國文學新境界─反思與觀照》,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3月初版一刷。
高小康著《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型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李珺平著《中國古代抒情理論的文化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柯慶明著《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1月二版一刷。new window
劉咸炘著,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四、其他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5月版。
張寅德編選《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高辛勇著《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11月初版。
(美)保羅•蒂利希著,陳新權、王平譯,《文化神學》,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何金蘭著《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8月一版一刷。
佛斯特著《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91年12月再版。
(美)保羅•蒂利希著,徐均堯譯《政治期望》,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第一版 1992年6月第四刷。
徐岱著《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胡亞敏著《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美)浦安迪教授講演《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羅鋼著《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1999年7月第三刷。
傅修延著《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韋勒克(Wellek)、華倫(Austin Warren)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年10月初版 2000年11月再版。
譚學純、朱玲著《廣義修辭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日)野家啟一著,畢小輝譯,陳化北校《庫恩:範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海登•懷特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著,顏一、崔延強譯《修辭術•亞歷山大修辭學•論詩》,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申丹著《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 2001年5月第二版 2004年5月第三版 2005年1月第三版第二刷。
孔恩(Thomas S. Kuhn)著,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譯《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7月二版一刷 2002年1月二版六刷。
李幼蒸著《歷史符號學》,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荷)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學導論》(第二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4月第二版 2005年5月第二刷。
申丹、韓加明、王麗亞著《英美小說敘事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2006年7月第二刷。
李冲鋒著《語文教學範式研究》,北京:華齡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刷第一版。

貳、學位論文

一、博士學位論文
張添丁《司馬遷春秋學》,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周何先生,1985年6月。new window
金苑《史記列傳義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呂凱、李威熊先生,1989年6月。new window
朴宰雨《史記漢書傳記文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葉慶炳先生,1990年7月。new window
李寅浩《史記文學價值與文章新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李鍌先生,1991年6月。new window
魏聰祺《太史公「成一家之言」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賴明德先生,1998年1月。new window
簡松興《西漢天人思想研究─以《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記》為中心》,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陳麗桂先生,1998年6月。new window
高禎霙《《史》《漢》論贊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羅敬之先生,2001年6月。new window
王齊《《史記》在明代的傳播與接受》,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指導教授:郭英德先生,2005年5月。
金利湜《《史記》及其傳記文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賴明德先生,2005年1月。new window
劉寧《《史記》敘事學研究》,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張新科先生,2006年5月。
郭瓊瑜《史記人物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田博元先生,2006年7月。new window
陳致宏《《左傳》之敘事與歷史解釋》,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張高評先生,2006年7月。
董焱《清代《史記》研究》,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張濤先生,2007年5月。
陳民裕《凌稚隆《史記評林》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周虎林先生,2007年6月。

二、碩士學位論文
金聖日《史記的修辭技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周虎林先生,1984年5月。
郭瓊瑜《史記的褒貶義法》,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田博元先生,1995年6月。
陳玲華《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聰舜先生,1995年7月。
巫淑如《千姿百態的人物畫卷-《史記》人物形象塑造技法論析》,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吳福助先生,1996年6月。
蔡雅惠《史記悲劇人物與悲劇精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張高評先生,2000年6月。
安敏《《史記》敘事結構系統研究》,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劉興林先生,2002年5月。
應朝華《《史記》在唐代的接受》,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指導教授:俞樟華先生,2003年5月。
毛金霞《《史記》敘事研究》,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呂培成先生,2004年5月。
葉佳《司馬遷敘事美學研究》,湖南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毛宣國先生,2005年4月。
胡豔惠《史記之春秋書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張高評先生,2005年8月。

參、期刊論文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通古今之變」〉,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三)》(台北:華世出版社,1980年3月初版),頁185-223。new window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的體系關聯〉,《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七期(1980年12月),頁1-30。new window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史學評論》第六期(台北:華世出版社,1983年9月版),頁39-79。
楊星映〈中國古典小說批評中的人物塑造理論初探〉,《中國文藝思想史論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第一輯,頁327-342。
蔡信發〈析論韓信不造反〉,《孔孟月刊》(1984年6月)第二十二卷第十期,頁40-45。new window
王健文〈有盛德者必有大業─「德」的古典義〉,《大陸雜誌》(1992年7月)第八十五卷第一期,頁33-46。
過常寶〈司馬遷批判精神探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一期,頁107-112。
陳桐生〈重評司馬遷的「通古今之變」〉,《人文雜誌》(1994年)第四期,頁80-86。
王健文〈歷史解釋的現實意義─以漢代人對秦政權興亡的詮釋與理解為例〉,《新史學》(1994年12月)第五卷第四期,頁79-123。new window
葉勝年〈準結構主義批評:20世紀西方小說若干隱喻模式探微〉,《當代外國文學》(1996年)第二期,頁134-140。
阮芝生〈貨殖與禮儀〉,《臺大歷史學報》(1996年6月)十九期,頁1-49。
紀麗真〈《史記》的敘事話語:追求和創造整體藝術效果〉《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頁51-56。
張新科〈六朝新文學理論的先聲─司馬遷對魏晉南北朝文論影響三題〉,《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6月)第26卷第二期,頁88-94。
紀麗真〈《史記》的敘事結構-通體關照的紀傳體〉《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頁12-16。
徐復芝、高海清〈簡論歷史認識的思維方式〉,《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二期(總第85期)),頁52-54。
敏澤〈論錢學的基本精神與歷史貢獻〉,《文學評論》(1999年)第三期,頁43-59。
章益國〈史與詩─論中國傳統史學的詩性〉,《學術月刊》(1999年)第十期,頁64-71。
葉嘉瑩〈神龍見首不見尾─談《史記•伯夷列傳》的章法與詞之若隱若見的美感特質〉,《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3月)第1卷第1期,頁1-5。
阮芝生〈論史記中的孔子與春秋〉,《台大歷史學報》(1999年6月)第二十三期,頁1-58。new window
蔡信發〈《史記•酷吏列傳》析論〉,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編《先秦兩漢論叢》第一輯,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7月初版,頁117-130。new window
王慧、馬寶記〈「通變」理論與《史記》藝術結構〉,《鄭州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12月)第18卷第四期,頁46-49。
施丁〈司馬遷寫西漢官場風氣〉,《史學史研究》(2001年)第1期總101期,頁22-31。
趙成林〈"詩可以怨"源流〉,《中國韻文學刊》(2001年)第2期,頁101-107。
趙明正〈史記的小說性〉,《山西大學學報》(2001年)第24卷第1期,頁60-64。
黨大恩、黨藝峰〈《史記》隱喻敘述研究綱要〉,《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7月)第28卷第三期,頁33-38。
張淑香〈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12月編印),頁47-74。
高萍〈《史記》人物傳記敘事視角模式〉,《唐都學刊》(2002年)第1期第18卷,頁39-41。
童慶炳〈略談「典型」與「傳神寫照」〉,《浙江社會學報》(2002年)第3期,頁150-153。
陳桐生〈《史記》與春秋公羊學〉,《文史哲》(2002年)第5期(總第272期),頁53-57。
高萍〈《史記》人物傳記敘事時間模式研究〉,《社會科學研究》(2002年)第6期,頁153-156。
劉生良〈《史記》乃「無韻之離騷」的文本闡釋〉,《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3月)第31卷第2期,頁89-95。
林淑貞〈擬譬與寓寄─從《鴟鴞》辨析「比」、「比興」與「寓言詩」義涵之異同〉,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研究叢刊》(2002年7月北京第一版第一刷)第三輯,頁92-105。new window
蔡信發〈《史記》合傳析論〉,《國文天地》(2002年7月)第8卷第2期,頁56-60。new window
何春環、何尊沛〈《史記•酷吏列傳》之我見〉,《貴州社會科學》(2003年1月)第1期總181期,頁110-112。
吳子林〈敘事:歷史還是小說─金聖嘆:「以文運事」、「因文生事」辨析〉,《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第一期,頁166-170;5。
高萍〈《史記》人物傳記敘事結構模式解析〉,《唐都學刊》(2003年)第3期第19卷,頁22-24。
楊義〈中國敘事學的文化闡釋〉,《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頁27-35。
紀麗真〈特異性追求:《史記》的敘事策略〉《齊魯學刊》(2003年)第4期,頁70-72。
鄧鴻光〈人的自我意識覺醒─《史記》在史學上劃時代意義的再認識〉,鄧鴻光、李曉明主編《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武漢:崇文書局,2002年10月第一版 2003年5月第二刷)第一輯,頁65-78。
鄭毓瑜〈詮釋的界域─ 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2003 年9 月)第二十三期, 頁1-32。
黨藝峰〈《伯夷列傳》與隱逸敘事〉,《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3 年11 月)第
18 卷第6 期, 頁3-5, 9。
李紀祥〈中國史學中的兩種「實錄」傳統〉,《漢學研究》(2003 年12 月)第
21 卷第二期, 頁367-390。
賴明德〈司馬遷的歷史哲學〉,《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2003 年12 月)
第十一期, 頁1-17。
李鳳亮〈隱喻:修辭概念與詩性精神〉,《中國比較文學》(2004 年)第三期(總
第56 期), 頁140-150。
趙彩花〈《史記》對「《春秋》筆法」的淵承與創作〉(上),《湘南學院學報》
(2004 年6 月)第25 卷第三期, 頁44-49。
趙彩花〈《史記》對「《春秋》筆法」的淵承與創作〉(下),《湘南學院學報》
(2004 年8 月)第25 卷第四期, 頁40-43; 48。
孫世民〈《史記》中的兩個世界〉,《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六期(2004 年9 月),
頁9-37。
張慧敏〈淺析「為仁由己」之主體自由〉,《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
年5 月)第19 卷第三期, 頁104-106。
王長順〈“ 春秋筆法" 與“ 太史公筆法" 之比較〉,《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2005 年10 月)第25 卷第5 期, 頁68-71。
張高評〈《史記》敘事藝術與詩歌語言〉,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
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2005 年12 月初版), 頁181-215。
蔡信發〈《史記•李將軍列傳》體例之平議〉,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
《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2005 年12 月初版), 頁339-348。
李洲良〈春秋筆法的內涵外延與本質特徵〉,《文學評論》(2006 年)第一期,
頁91-98。
高志明〈從「詩言志」到「史言志」─ 《史記》文學發生論〉,《襄樊學院學
報》(2006 年1 月)第27 卷第一期, 頁58-63。
葉政欣〈談《史記》「鴻門宴」並澄清幾項誤解〉,《國文天地》(2006 年2 月)
第21 卷9 期,頁32-38。
王緒霞〈《史記》中“ 酷吏" 詞義的文化解讀〉,《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2006 年3 月)第39 卷第2 期, 頁144-147。
辛麗麗〈試析孔子「為仁由己」的主志思想〉, 載於《社會科學論壇》, 2006
年6 月, 頁16-19。
童慶炳〈中國敘事文學的起點與開篇─《左傳》敘事藝術論略〉,《北京師範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年)第五期(總第197 期), 頁43-48。
鄭垣玲〈《史記》援引“ 歌謠" 之意蘊探析〉,《第五屆先秦兩漢學術兩岸研
究生論文發表會》(新莊: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 年11 月),頁119-131。
魏榮〈試析《史記》人物傳記敘事的空間化思維〉,《第五屆先秦兩漢學術兩
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新莊: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 年11 月),頁
335-34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