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夫之詩學理論重構:思文/幽明/天人之際的儒門詩教觀
作者:曾守仁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ou-Jen Tse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毓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憂患詩學抒情傳統興觀群怨情景交融以樂論詩詩以意為主意與勢misery poeticChinese lyricismstimulating observing express fellowship show resentmentFusion between emotion and sceneDiscussing poetry in musical termsConcept is the dominant factor in poetryconcept and dynamic struc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3
本論文主要在重構王夫之的詩學理論,首先抉發出遺民船山憂患詩學底蘊,由此展開對興觀群怨、情景交融論、詩樂之理一、意與勢等議題的重新討論,凸顯其詩論的重心──情,也據以觀察船山如何透過「正情」來重塑這些老議題,據以重現他心目中的詩學風貌。
詩歌發展至明清之際,原有的抒情性已然面貌不顯,淹沒於詩史、以文為詩等種種體類上的陵越;在創作上則遭以意為主、夾敘夾議等的侵犯;而當世小說的風行,更使得詩歌一道的簡、雅等受到強力挑戰,呈現出抒情與敘事的緊張性;再者,格律、詩法大行其道下,又使得詩人元聲為其所拘滯而不能出,詩歌書寫隱然成為有法可循的摹寫,而非詩人一時一事的展開,讓詩歌的真誠受到質疑。因之船山認為詩歌已然成為質地有染、成色不純的製作,其倡言興觀群怨四者的融通,經由情的收攝與轉進而成為一心之洞燭與朗現,由人之情而得窺天之性,用以超越晚明一片情論的差相彷彿;再者需復之以樂,那是以樂音作為抒情的基底,凸顯其抒情內核,強化其抒情振幅,重新使樂語歸之於樂德,回到秩序與道德未曾崩解的太和之境;而詩人既經由情的觀照與樂的感通提昇至天人之際,詩歌即體現為如此提昇與啟悟的過程,船山以此重寫「詩以意為主」的主張,讓詩意體現出時序中經由思辨與反省過程,而迥非故實引用與案頭上的作意。
船山詩學並非孤立的領域,就其思想的一致與一貫看來,實不離其天人之學的觀照,而同時也是心性論的延伸;而主情的詩歌更是位處天崩地解的年代的遺民,藉著詩歌古老的「詩可以觀」本具有的言志向度,回應世運衰頹據之所由,以及藉著讓詩歌抒情性克服時間的天敵,遺民船山終將此孤忠丹心寄予後世的一線之傳,也讓自身克服當代的天崩地解,在詩歌中得到真正的安頓。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reconstruct the poetic theory of Wang Fu-chih. First of all, it discusses Wang’s misery poetry, from which the author also tries to review topics like “stimulating observing express fellowship show resentment”, “Fusion between emotion and scene”, “Theory of poetry and lyrics” and” concept and dynamic structure” to demonstrate that “affection” is the prerequisite of poetry. Furthermore, how Wang re-shapes the above-mentioned topics through “proper affections” and how he reflects poetry are also observed in the dissertation.
Poetry was not dominated by affection only when developed in Ming and Chin dynasties. At that time, it was overtaken by styles like “Shishi” and “Prose as poetry” . Concept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in composing poetry and narration and comment also appeared. Simplicity and elegance in poetry were severely challenged when novels became popular, and this also led to a conflict between affection and narration. Moreover, poets’ original voice was further refrained by principles and formats. Under this situation, poetry was no more a reflection of poets’ affection; rather, it became a writing style for poets to follow, and its simplicity was questioned.
Therefore, Wang believed that poetry lost its purity. He proclaimed the integration of “stimulating observing express fellowship show resentment”, and turned affection into insight and enlighten in the hope that human affection can observe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His view about affections was different from other poet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He also believed that lyrics must be combined with poetry. In other words, lyrics should be the base for affection to further illuminate human emotion and poetry also needs to combine with morality to lead human beings to the original state of Grand Harmony where order and ethnics are still intact. Inspir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ffection and lyrics, poets were able to reach the state of Grand harmony; poetry therefore served as a medium for their elevation and enlighten. “Concept is the dominant factor in poetry” proclaimed by Wang then demonstrated that a good concept is a process of thinking and reflection neither just a quotation of others’ works nor imagination.
Wang’s poetry theory actually is not an isolated territory. Judging from its consistency of thoughts, it is indeed the study of Heaven and Human Nature, also an extension of Theory of Human Nature. For folks living in the change of Ming and Chin dynasties, Wang’s affection-oriented poetry appropriately served as their response to the chaotic political environment. Wang could also attached his loyalty to Ming and found his redeem and a peaceful final settlement in his own poetry.
參 考 文 獻
一、古籍
〔梁〕劉勰撰、范文瀾註《文心雕龍注》(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3年5月,台17版。)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注《文選》(台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12月十二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11月)。
〔宋〕朱熹《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12月)。
〔宋〕朱熹《詩集傳》(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1月)。
〔明〕《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仇兆鰲輯《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4月,四刷)。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10月,2刷),共十六冊。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10月)。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9月)。
〔清〕何文煥編訂《歷代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清〕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9月,七刷)。
〔清〕梁章鉅《制義叢話》(台北:廣文書局,1976年3月)。
〔清〕劉熙載《藝概》(台北:華正書局,1988年9月)。
〔清〕錢謙益《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頁760。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7月)。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1月,二刷)。
二、專著(依著者姓名筆畫遞增排列)
方珊編:《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北京︰三聯書店,1989年3月)。
厄爾•邁納(Miner E.)著,王宇根、宋偉傑譯《比較詩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1月)。
巴赫金(M. M. Bakhtin)著,曉河等譯:《巴赫金全集》(山東: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王光祈編《中國音樂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時報出版社,1995年11月)。new window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城邦文化,2007年11月)。new window
卡西勒(Ernst Cassirer)《人文科學的邏輯》(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12月,四刷),頁47。
弗朗索瓦.于連(François Jullien)、杜小真譯:《迂迴與進入》(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2月)。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王柏華、陶慶梅翻譯《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1月)。
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e)編,蔡鴻賓譯:《俄蘇形式主義論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3月)。
托多洛夫著,蔣子華、張萍譯《巴赫金、對話理論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朱自清《詩言志辨》(台北:開今文化事業,1994年6月)。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台北:樂學書局,2003年7月)。new window
余虹《中國文論與西方詩學》(北京:新華書店,1999年8月)。
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8月)。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9月)。
周積寅編著《中國畫論輯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論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拉瓦爾(Sarah N. Lawall)、馬樂伯(Robert R. Magliola)著,李正治譯《意識批評家》(台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8月)。
林庚《中國文學史》(台北:廣文書局,不註出版年月)。
施友忠《二度和諧及其他》(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7月)。new window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1月)。new window
迦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迦達默爾集》(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年12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2月,全集校訂版)。new window
埃米爾 施塔其爾(Emil Staiger)著,胡其鼎譯《詩學的基本概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3年)。
孫立《明末清初詩論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修訂2刷)。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74年5月,四版)。new window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高名凱中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4月)。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3月)。new window
馬積高《清代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文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張立文《船山哲學》(台北縣:七略出版社,2000年12月)。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11月)。
強納森.卡勒(Jonathan Culler)《結構主義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10月)。
張高評、黃永武編:《宋詩論文選輯》﹝一〜三冊﹞(高雄:復文書局,1988年5月。)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3月)。
張隆溪《道與邏各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張暉《詩史》(台北:學生書局,2007年3月)。
淺見洋二著,金程宇、岡田千穗譯《距離與想像──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莫礪鋒編《誰是詩中疏鑿手──中國詩學研討會論文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7月)。
陳文新《明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台北縣:佛光文化,2000年7月)。
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陳望道《因明學概略》(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5月)。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集註集評》(1992年10月,修訂版二刷),頁248。new window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10月,修訂二刷)。new window
陳贇《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的哲學闡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8月,增訂七版)。
彭仁郁譯、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恐怖的力量》(台北縣:桂冠圖書公司,2003年5月)。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台北:遠景出版社,1983年2月)。new window
程抱一著、涂衛群譯《中國詩畫語言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著、汪堂家譯《論文字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12月)。
黃強《八股文與明清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頁24。
楊松年《王夫之詩論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0月)。
溝口雄三、小島毅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葛達瑪(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台北:時報出版社,1996年11月)。
葉嘉瑩:《迦陵談詩》(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8月六版)。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台北:桂冠圖書,1994年3月)。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趙謙:《唐七律藝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9月)。new window
劉自強譯,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夢想的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5月二刷)。
劉志盛、劉萍《王船山著作叢考》(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劉春建《王夫之學行繫年》(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4月)。
劉梁劍《天.人.際:對王船山的形而上學闡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台北:學生書局,2001年4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3月,三刷)。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3月)。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城邦文化,2005年12月)。new window
鄧輝《王船山歷史哲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5月)。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文化,1999年1月)。
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
蕭馳《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王夫之詩學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6月)。
錢鍾書《管錐編》(台北:書林出版社,1990年8月)。
戴鴻森《薑齋詩話箋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4月)。
謝明陽《明遺民的「怨」「群」詩學精神──從覺浪道盛到方以智、錢澄之》(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2月)。
譚承耕《船山詩論及創作研究》(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10月)。
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2002年)。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1月﹚。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2月增訂1版)。new window
三、期刊/學位論文
何定生〈從詩經本身看樂歌關係〉,收入林慶彰編《詩經研究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11月),頁1~18。
李錫鎮《王船山詩學的理論基礎及理論重心》(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new window
李鐘武《王夫之詩學範疇研究》(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11月)。
孟澤〈安身之所 立命之據──王夫之〈船山記〉、〈龍舟會〉發微〉,(《古典文學知識》,1997年no.4)。
孫書磊〈從龍舟會雜劇看王夫之的歷史觀與戲劇觀〉,(《東南大學學報》,2007年1月,九卷no.1)。
袁愈宗《詩廣傳詩學思想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張淑香〈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臺灣大學中文系編印,2001)。
陶水平〈神於詩者,妙合無垠——王夫之詩學情景相生論的美學詮釋〉(《衡陽師範學院學報》,廿七卷no.2,2006年4月)。
陳章錫《王船山詩廣傳義理疏解》(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曾守仁《金聖嘆評點活動研究──擬結構主義的重構與解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1998年)。
曾守仁〈試論船山思想中之智識成分:一個學術史面向的考察〉,收入(《中國文化月刊》卷300,2005年12月)。
楊儒賓〈公孫尼子的養氣說〉,《清華學報》(卷22 no.3,1992年)。
楊儒賓〈水月與記籍──理學家如何詮釋經典〉,見《人文學報》(廿、廿一期合刊,1999年9月〜2000年6月)。new window
鄒元江〈試論船山詩學的內在矛盾性〉(武漢:《哲學研究》,2003年,no.7)。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卷34:2,2005年7月)。new window
蔡英俊〈「詩史」概念再界定──兼論中國古典詩中「敘事」的問題〉,收入《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年6月)。
蔡振豐〈對王船山詩論中「以意為主」說的一點看法〉,(《臺大中文學報》卷四,1991年6月)。new window
鄭毓瑜〈明清之際辭賦作品的「哀江南」論述──以夏完淳〈大哀賦〉為端緒的討論〉一文,(《清華學報》卅一卷,1、2期合刊,2001年3月)。new window
四、外文書籍
Alison Harley Black, Man and nature i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Wang Fu-chih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c1989
Cecile Chu-chin Sun Peal from the Dragon’s Mouth: Evocation of Scene and Feeling in Chinese Poestry Ann Arbor: Chinese Studies Center, Universaity of Michigan, 1995.
Lindley, David, Lyric London; New York: Methuen, 1985.
Theodor W. Adorno ; edited by Rolf Tiedemann Beethoven: the philosophy of music: fragments and texts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1998.
Owen, Stephen,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 omen of the world Madison, Wis.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5。
Yu-Kung Kao“The Nineteen old poems and the aesthetics of self-reflection”in The power of Culture: 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ed. Willard J. Peterson, Andrew H. Plaks, and Ying-shih Yü (Hong-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4),pp.80-10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