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前詩歌中「抒情空間」形成之研究──從空間書寫到抒情空間
作者:許銘全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Ming-chuan Hs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方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抒情傳統抒情空間巧構形似謝靈運謝朓陶淵明空間lyric traditionlyric spaceqiao-gou-xing-si(巧構形似)Hsieh lin-yunHsieh TiaoTao Yuan-mingspa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5)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2
  本論文主要是由空間角度切入,探析唐前詩歌之空間書寫,從一種未進入書寫焦點、少涉情意呈示的場所背景,直到「抒情空間」逐步形成的變化過程。同時,藉由析論、重述此一階段之詩歌與相關觀念之變化發展,嘗試對「抒情傳統」與「抒情詩理論」進行對話與反思。
 
  .「言志」與「緣情」可說是早期最重要的詩論綱領,然而,從早期「言志」「緣情」這種只規範主體內在情意表出的論述,到最後轉到「情景交融」的變化過程中,空間書寫的前景化與抒情化成為文人重要的關懷論述焦點,其間的變化與形成,實是整個抒情傳統相當關鍵的轉折。換言之,抒情傳統中抒情空間的形成,其實正反映了中國古典詩歌抒情詩理論重視空間的面向。
 
  本文緒論分別對「抒情傳統」與西方「抒情詩理論」做一簡要陳述與檢討,並對所謂「抒情空間」做一扼要界義。第二、第三章除了對早期詩論(言志與緣情)做一探析,並整理分析詩騷到早期五言詩(以古詩十九首、阮籍詠懷、郭璞遊仙為例)的空間表現。質言之,此一階段無論在詩歌觀念或作品中,空間尚非其論述與創作的焦點所在。第四章一方面以「巧構形似」詩論與謝靈運、謝朓詩為討論重點,以勾勒出此一階段詩歌文本與觀念轉向空間、逐步形成抒情空間的變化及其成因,另方面分析陶淵明在日常空間書寫選擇上的特殊性。第五章則在前文所得基礎上,對「抒情空間」的形成與理論意涵,嘗試做一理論性的陳述與架構。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writing of space in pre-Tang poetry in which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lyric space" evolves from the unemphatic writing of space as a mere background with little emotional presentation. Meanwhile, by analyzing and revis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e-Tang poetry and notions concerned, this essay endeavors to negotiate with and reflect upon the Chinese lyric tradition and the western theory of lyric poetry.
  Early theory of poetry is thematic of "yan zhi" (言志) and "yuan qing" (緣情). However, from the embryo discourse which only involve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subject''s inner emotions like "yan zhi" and "yuan qing" to the transformation into "qing-jing jiao-rong" (情景交融) at last, the foregrounding and lyricizing in the writing of space becomes the theoretical concern of Chinese literati, which serves as the turning point of lyric tradition. In other words, the formation of lyric space in the lyric tradition mirrors the very dimensions of space in the the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lyric poetr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esent essay summarizes and scrutinizes Chinese lyric tradition and western lyric-poetics respectively. The so-called "lyric space" is outlined as well.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s not only explore the early poetic theory but also review the presentation of space from the Shi Jing and Chu Ci to the early pentasyllabic poems. At this early stage, space had not entered the discoursive and creative focus yet, in terms of poetic ideas or works. The fourth chapter on the one hand probes the theory of "qiao-gou-xing-si"(巧構形似) and poems of Hsieh lin-yun and Hsieh Tiao in order to delineate factors behind the poetic and theoretic transition to space, which further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lyric space. On the other hand, it analyzes the particular choice of Tao Yuan-ming to write about space in everyday life. Premised on the above, the final chapter attempts to organize a theoretical account of the form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lyric space.
引用書目

古典文獻

《毛詩正義》,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藝文印書館。
《周禮注疏》,鄭玄注,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本,藝文印書館。
《周易正義》,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藝文印書館。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集注,台北,長安出版社,1990。
《詩經集傳[附斠補]》,朱熹著,台北,學海出版社,1992。
《楚辭集注》,朱熹集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詩經評註讀本》凡二冊,裴普賢撰,台北,三民書局,1982。
《楚辭補註》,洪興祖補註,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
《莊子集釋》,郭慶藩集釋,台北,世界書局,1989,12版。
《史記會注考證》,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1986。
《漢書》,班固撰,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
《晉書》,房玄齡撰,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
《宋書》,沈約撰,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
《南齊書》,蕭子顯撰,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
《南史》李延壽撰,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嚴可均輯,西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文選》,蕭統編纂,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逯欽立輯,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樂府詩集》,宋•郭茂倩編撰,台北,里仁書局,1999。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紀昀總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張溥題辭,殷孟倫輯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文史通義校注》,章學誠著,北京,中華書局,1985。
《古詩十九首集釋》,劉履等著,楊家駱編,台北,世界書局,1997。
《古詩十九首探索》,馬茂元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8。
《曹植集校注》,趙幼文校注,台北,明文書局,1985。
《阮籍集校注》,陳伯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
《王弼集校釋》,樓宇烈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
《郭象注莊》,郭象撰,台北,金楓出版公司,1987。
《高僧傳》,梁•釋慧皎著,湯用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維摩詰經》,賴永海釋譯,台北,佛光文化公司,1997。
《陸機集》,金濤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
《文賦集釋》,張少康集釋,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潘岳集校注》,董志廣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修訂版。
《陶淵明集》,逯欽立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5。
《陶淵明集校箋》,楊勇校箋,台北,正文書局,1987。
《陶淵明詩箋證稿》,王叔岷,台北,藝文印書館,1999。
《謝靈運集校注》,顧紹柏校注,台北,里仁書局,2004。
《謝靈運集》,李運富注,長沙,岳麓出版社,1999。
《謝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謝宣城集注》,李直方集注,香港,龍門書店,1968。
《謝宣城全集》,陳冠球編注,大連,大連出版社,1998。
《沈約集校箋》,陳慶元校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李白集校注》,瞿蛻園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1。
《杜詩鏡銓》,楊倫箋,台北,天工書局,1988。
《王維集校注》,陳鐵民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孟浩然詩集箋注》,佟培基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白居易集箋校》,朱金城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柳宗元集》,柳宗元著,台北,華正書局,1990。
《李賀詩集》,葉蔥奇疏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永嘉四靈詩集》,徐兆、徐璣、翁卷、趙師秀撰,陳增杰校點,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斐然集》,胡寅著,《四庫全書》本,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
《山海經校注》,袁珂校注,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
《紅樓夢校注》,馮其庸等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
《抱朴子內篇校釋》,葛洪著,王明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
《顏氏家訓集解》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3。
《文心雕龍》,劉勰著,范文瀾注,台北,開明書局,1992台17版。
《詩品集注》,鍾嶸著,曹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鍾嶸詩品箋證稿》,王叔岷撰,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2。
《世說新語箋疏》修訂本,余嘉錫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西京雜記校注》,劉歆撰,葛洪集,向新陽、劉克任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文鏡秘府論校注》,遍照金剛撰,王利器校注,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張伯偉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詩式校注》,皎然著,李壯鷹校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滄浪詩話校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台北,河洛圖書公司,1979。
《苕溪漁隱叢話》,胡仔,台北,長安出版社,1978。
《詩藪》,胡應麟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新1版。
《四溟詩話•薑齋詩話》,謝榛;王夫之著,宛平、舒蕪校點,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古詩評選》,王夫之著,張國星點校,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
《采菽堂古詩選》,陳祚明評選,李金松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帶經堂詩話》,王士禛著,張宗柟纂集,戴鴻森點校,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池北偶談》,王士禎著,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柳亭詩話》,宋長白著,《叢書集成續編》第二零一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說詩晬語》,沈德潛著,輯於丁福保編《清詩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昭昧詹言》,方東樹著,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
《歷代賦話校證》,浦銑著,何新文,路成文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歷代詩話》,何文煥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
《歷代詩話續編》,丁福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詩話》,丁福保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清詩話續編》,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林泉高致》,郭熙著,鄧實輯《中國美術叢書》第九冊,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3。
《校本 歷代名畫記》,[日]谷口鐵雄編,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81。
《唐代四大類書》,童治安主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中國畫論類編》,俞崑編著,台北,華正書局,1984。
《園冶全釋》,計成著,張家驥釋,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
《陶淵明研究資料詩文彙評》明倫出版社編輯,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


近人論著

方瑜:《不隨時光消逝的美──漢魏古詩選》,台北,洪建全基金會,2001。
────《唐詩論文集及其他》,台北,里仁書局,2005。
────《昨夜微霜》,台北,九歌出版社,1980。
王家葵:《陶弘景叢考》,濟南,齊魯書社,2003。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台灣,正中出版社,1984。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
王建元:《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再版。
朱光潛:《詩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學專集》,台北,宏業書局,1983。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1993,8th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
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統》,台北,里仁書局,2006。new window
吳國盛:《希臘空間概念的發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
─────《杜甫與六朝詩人》,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
李直方:《謝朓詩研究》,香港,龍門書店,1968;此書與《謝宣城集注》合輯。
李珍華:《王昌齡研究》,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4。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台北,文津,2000。new window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96。
周勛初:《魏晉南北朝文學論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台北,洪範出版社,1981。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
─────《中古文學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
林庚:《中國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5。
────《唐詩綜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new window
─────《境界的探求》,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66。new window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台大出版社,2004。new window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有限公司,1997。new window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禪與詩學》,台北,揚智文化,1995。
許文雨:《文論講疏》,台北,正中書局,1937。
許抗生:《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1989。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
陳昌明:《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台北,里仁書局,2005。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凡三冊,台北,里仁書局,1981。
陳傳席:《六朝畫論研究》,台灣,學生書局,1996
彭毅:《楚辭詮微集》,台北,學生書局,1999。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漢聲出版社,1973。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4。new window
楊牧:《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
────《失去的樂土》,台北,洪範書局,2002。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葉嘉瑩:《迦陵談詩二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
─────《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
─────《漢魏六朝詩講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葉維廉:《比較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
葛兆光:《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
─────《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new window
─────《中古詩人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5。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南京,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杜國清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
─────《傳統文學論衡》,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7。
劉躍進:《門閥士族與永明文學》,北京,三聯書店,1996。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台北,里仁書局,2000。
蔣述卓:《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蔣寅:《大歷詩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
─────《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台北,學生書局,2001。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台北,學生書局,1996。
─────《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鄭樹森:《文學理論與比較文學》,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2。new window
鄭騫:《從詩到曲》,台北,順先出版社,1976,2nd版。
────《清晝堂詩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
鄧仕樑:《兩晉詩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2。
鄧國光:《摯虞研究》,香港,學衡出版社,1990。
蕭望卿:《陶淵明批評》,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66台二版。
蕭馳:《佛法與詩境》,北京,中華書局,2005。
────《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9。
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樂府詩詞論藪》,濟南,齊魯書社,1985。
錢鍾書:《管錐篇》凡五冊,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第五冊1996)。
─────《談藝錄》,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88。
─────《七綴集》,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
魏耕原:《謝朓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王運熙、楊明編:《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台北,學生書局,1992。
李澤厚、劉綱紀編:《中國美學史》第一卷,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
敏澤主編:《中國文學思想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陶文鵬、韋鳳娟撰:《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顧易生、蔣凡編:《先秦兩漢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翻譯書籍

[日]一海知義著,彭佳紅譯:《陶淵明•陸放翁•河上肇》,北京,中華書局,2008。
[日]小尾郊一著,劭毅平譯:《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日]小川環樹:《論中國詩》譚汝謙,陳志誠,梁國豪合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6。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日]白川靜著,杜正勝譯:《詩經研究》,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4。
[日]吉川幸次郎著,高橋和巳編,蔡靖泉、陳順智、徐少舟譯:《中國詩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日]古田敬一著,李淼譯:《中國文學的對句藝術》,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日]興膳宏著,彭恩華譯:《六朝文學論稿》,長沙,岳麓書社,1986。
[日]淺見洋二著,金程宇,岡田千穗譯:《距離與想象──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亞德烈(V. C. Aldrich)著,周浩中譯:《藝術哲學》,台北,水牛出版社,1994。
[法]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03。
[美]哈洛•卜倫(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北縣,立緒文化公司,1998。
───《影響的焦慮》,北京,三聯書店,1989。
───《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圖示》,台北,駱駝出版社,1992。
[美] W. C. 布斯(Wayne C. Booth)著,華明、胡蘇曉、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吳潛誠校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6。
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出版社,1990。
───《人文科學的邏輯》關子尹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
程抱一著,涂衛群譯:《中國詩畫語言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艾柯(Umberto Eco)等著,柯里尼編,王宇根譯:《詮釋與過度詮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艾略特著,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論文集》,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
方聞(Wen Fong)著,李維琨譯:《心印──中國書畫風格與結構分析研究》,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加] 諾思羅普•弗萊(Northrop Frye):《批評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
[法] 葛蘭言(Marcel Granet)著,趙炳祥、張宏明譯:《古代中國的節慶與歌謠》,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羅曼•英格登(Roman Ingarden)《對文學藝術作品的認識》,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
[法]弗朗索瓦•于連(François Jullien)著,杜小真譯:《迂迴與進入》,北京,三聯書店,1998。
[德] 顧彬(Wolfgang Kubin)著,馬樹德譯:《中國文人的自然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著,張總等譯:《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生產》,北京,三聯書店,2005。
[德] 萊辛(J. G. Lessing),朱光潛譯:《詩與畫的界限(《拉奧孔》)》,板橋,蒲公英出版社,1986。
[法]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出版社,2001。
[美]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王柏華、陶慶梅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盛唐詩》,賈晉華譯,北京,三聯書店,2004。
───《中國「中世紀」的終結》,北京,三聯書店,2006。
博藍尼(Michael Polanyi)著,彭淮棟譯:《意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
[美]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反對闡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著,曾堉、王寶連編譯:《中國藝術史》,台北,南天書局,1985。
[美]雷貝嘉•索爾尼(Rebecca Solnit)著,刁筱華譯:《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台北,允晨出版公司,2001。new window
[荷] 許里和(Erich Zürcher)著,李四龍、裴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外文書籍

戶倉英美:《詩人たちの時空──漢賦から唐詩へ》,東京,平凡社,1988。
M. H. Abrams,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 1999, 7th ed.
Edward C. Casey, Remembering: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Blomminton , Indiana Universtiy press, 1987。
Michael de Certeau ,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trans. by Steven Randal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Stanley Fish, Is There a Text in This Class? The Authority of Interpretive Communit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Joseph Frank , The Idea of Spatial Form,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1。
David Lindley, Lyric , London and New York: published by Methuen, 1985。
Donald Holzman(侯思孟), Landscape Appreciation in 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China: The Birth of Landscape Poetry ,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思想文化史研究室,1996。
Stephen Owen(宇文所安),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Omen of the World,台北,南天書局,1988。
Raman Selden 、 Peter Widdowson ,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 2003, 3rd ed.。
Michael Sullivan , 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a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2。
Yi-Fu Tun(段義孚), 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7。
Burton Watson, Chinese Lyric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isty Press,1971。
Wu Hung(巫鴻), 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6
C. H. Wang(王靖獻), The Bell and the Drum :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tion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74。


單篇論文:

王文進:〈陶謝並稱對其文學範型流變的的影響──間論陶謝「田園」、「山水」詩類空間書寫的區別〉,《東華人文學報》第九期,2006年9月。
───〈詠懷的本質與形似之言〉,載於蔡英俊主編:《意象的流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
何寄澎:〈從美學風格典範之變易論元和詩歌的文學史意義〉,《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修訂一版。new window
呂興昌:〈阮籍詠懷詩析論〉,《中外文學》,台大外文系出版,6卷7期,1977年。new window
宋紅:〈論謝靈運山水詩「極貌寫物」的藝術特色〉,收於臧維熙主編:《中國山水的藝術精神》,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
李佩璇〈謝靈運山水詩中的「靈域」書寫〉,《中國文學研究》第二十八期,台大中文所,2009。
杜曉勤:〈從永明體到沈宋體──五言律體形成過程之考察〉,載於《唐研究》第二卷,榮新江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周策縱:〈詩詞的『當下』美──論中國詩歌的抒情主流和自然境界〉,《周策縱自選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
[香港]韋金滿:〈郭璞《遊仙詩》探析〉,收於葛曉音主編《漢魏六朝文學與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張國星:〈佛學與謝靈運的山水詩〉(著於1986),收於葛曉音編選《謝靈運研究論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張淑香:〈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大中文系,2001年11月23、24日。
彭毅:〈阮籍詠懷詩中矛盾意念的糾結與實際〉,《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3。
Craig Fisk(費維廉):〈主觀與批評理論──兼談中國詩話〉,《中外文學》,六卷11期,1978。new window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34卷,2期,台大外文系出版,2005年7月。new window
錢志熙:〈謝靈運辨宗論和山水詩〉(著於1989),收於葛曉音編選《謝靈運研究論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伯梅著,谷心鵬、翟江月、何乏筆譯:〈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載於《當代》188期,2003年4月。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中外文學》第四卷第7期、第8期、第9期,1976年7月-9月。new window
───〈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中外文學》第一卷第10至12期,1973年10月至12月。
陳世驤著,古添洪譯:〈論時:屈賦發微〉,收於葉維廉編《中國古典文學比較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
劉若愚著,陳淑敏譯:〈中國詩中的時間、空間與自我〉,《書目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三期,1987年。
[日]小川環樹著,張桐生譯:〈中國魏晉以後(三世紀以降)的仙鄉故事〉,收於幼獅月刊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一輯》,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75。
[日]小西昇著,宋紅譯:〈謝靈運山水詩考──自然素材的選擇與審美意識〉(著於1977),收於宋紅編譯《日韓謝靈運研究譯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謝靈運山水詩續考──其審美意識與山水畫之關係〉(著於1977),收於宋紅編譯《日韓謝靈運研究論文集》。
[日]小尾郊一著,宋紅譯:〈謝靈運的山水詩〉(著於1968),同上書。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六卷四期、五期,1977年9月、10月。new window
[日]志村良治著,宋紅譯:〈通向山水詩的契機〉(著於1973),收於宋紅編譯《日韓謝靈運研究譯文集》。
───〈謝靈運與宗炳──圍繞《畫山水序》〉(著於1976),何楠譯,《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一九八八年第二期。
[日]牧角悅子,宋紅譯:〈謝靈運詩中的「理」與自然──以《辨宗論》及始寧時代的詩為中心〉(著於1988),收於宋紅編譯《日韓謝靈運研究譯文集》。
[日]高木正一著,鄭清茂譯:〈六朝律詩之形成(上)〉,《大陸雜誌》第十三卷第九期,1956年11月。
───〈六朝律詩之形成(下)〉,第十三卷第十期,1956年11月,頁330-338。
[日]高津孝:〈中國的山水詩和外界認識〉,蔣寅譯,收於蔣寅編譯《日本學者中國詩學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日]塚本信也:〈謝靈運的《山居賦》與山水詩〉(著於1991),收於宋紅編譯《日韓謝靈運研究譯文集》。
[日]福永光司,宋紅譯:〈謝靈運的思想〉(著於1958)收於收於宋紅編譯《日韓謝靈運研究譯文集》。
J. D. Fordsham著,鄧仕樑譯:〈中國山水詩的起源〉,收於《英美學人論中國古典文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3。
[法]Donald Holzman(侯思孟):〈論阮籍二題〉一文,錢南秀譯,收於錢林森編《牧女與蠶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山水在中國思想史上的作用〉,武佩榮譯,臧維熙主編:《中國山水的藝術精神》。
David Hwakes,黃兆傑譯:〈求宓妃之所在〉,收於《英美學人論中國古典文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3。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地:金陵懷古〉收於樂黛雲、陳珏編選《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自我的完整映象──自傳詩〉,同上書。


Lothar Ledderose(雷德侯):“The Earthly Paradise: Religious Elements in Chinese Landscape Art”, Theories of the Arts China, edited by Susan Bush and Christian Murc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165-183.
Richard Mather(馬瑞志):“The Landscape Buddhism of the Fifth-Century Poet Hsieh Ling-yü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18, no. 1,(Nov. 1958), pp.67-79。
Wen Fong(方聞), Summer Mountains: The Timeless Landscap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75。
Northrop Frye(弗萊):“Approaching the Lyric”, in Lyric Poetry: Beyond New Criticism, edited by Chaviva Hosek and Patricia Parker, Ithaca: Cornell Univeristy Press, 1985, pp.31-37.
Wolfgang Iser:“Interaction between Text and Reader”, in The Reader in the Text, edited by Susan R. Suleiman and Inge Crosma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 106-119

學位論文

王文進:《論六朝詩中巧構形似之言》,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1978年6月。
許銘全:《杜甫詩追憶主題研究》,台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