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寫意與寫生--論陳澄波和莫內的「撐傘人物」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李淑珠
作者(外文):Li, Su-chu
出版日期:2009
卷期:78
頁次:頁4-27
主題關鍵詞:寫意寫生陳澄波莫內撐傘人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8
  • 點閱點閱:51
摘要 近年來躍居國際上重要的長期展、雙年展、文件展的具鮮明特色的藝術家,其人其作令人目不暇給,這些來自各國的藝術家,其文化背景、歷史傳統都迥然不同,為了在雙年展、文件展這樣的舞臺能向全球展現自己的力作,並且能呼應全球化的風潮,無所不用其極的創新求變,然而一窩蜂的全球化,或過分保守拘泥的本土化,在這些藝術家的作品表現,真的是兩個極端的方向,還是可以互補的兩面? 本文研究探討重點一是這些國際性的藝術展演場所,對當代的藝術家而言,其藝術場域的意義及功能為何?研究探討重點二,以出身中國北京東村最具代表性的行為藝術家張洹的作品為例,他的作品內涵兼容中西文化,在這些當代藝術的國際性的展演場所裏,張洹為了兼顧全球化及本土化的創作方向,並能掌握多元文化的脈動,他的藝術思想、作品展演提供了我們那些創作本質會面對的問題,這包括了全球化的腳步中,他從作品裏如何定位自已,還有他的創作美學的觀點為何?從張洹《12平方公尺》、《65公斤》或《我的美國》這幾件代表作展演過程中,他如何將中國文化、文學、歷史傳統中豐富的意象、象徵、寓言靈活運用到作品的內涵表現上,我們不難了解以上探討問題的答案。
期刊論文
1.(193103)。在上海陳澄波より師範科教官宛。校友會月報,2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松泰(19941000)。外域影響中的臺灣西洋美術--日據時期。臺灣美術,7(2)=26,20-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欽賢(199410)。畫者筆下的觀音山與富士山。臺灣美術,26,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國仁(19941000)。臺灣早期西洋畫發展的過程。臺灣美術,7(2)=26,28-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松(1952)。創始者莫内。激情,7(27/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春德(194006)。私のらくがき。台灣藝術,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里法(19750600)。臺灣美術運動史。藝術家,1,49-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里法(19771200)。臺灣美術運動史。藝術家,31,90-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謝里法(19750700)。臺灣美術運動史。藝術家,2,62-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淑珠(2001)。「サアムシニーグSomething」を描く--陳澄波(1895〜1947)の畫風形成について(碩士論文)。京都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淑珠(2005)。「サアムシニーグSomething」を描く--陳澄波(1895〜1947)とその時代(博士論文)。京部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85)。新潮 世界美術辞典。東京:新潮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6)。交差するまなざし--ヨーロッパと近代日本の美術。東京: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國立西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0)。現代美術。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Palin, Sylvie、高階秀爾(1997)。モネ 印象派の誕生。東京:創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Palin, Sylvie、張容(1995)。莫內:捕捉光與色彩的瞬間。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小倉忠夫(1992)。日本洋畫の道標。京都:京都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淑珠(20050324)。「サアムシニーグSomething」を描く--陳澄波(1895〜1947)の畫風形成について。嘉義市:嘉義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憲金(2004)。歷代山水畫點景圖典。北京:西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92)。台灣美術全集1:陳澄波。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2000)。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臺北:北市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耀庭(1985)。華夏之美--繪畫。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倍雷(2006)。中國山水畫與歐洲風景畫比較研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謝里法(1978)。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謝里法(1995)。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欽賢(19960000)。臺灣美術閱覽。臺北:玉山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育淳(1998)。油彩.熱情.陳澄波。臺北:雄獅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顏娟英(20010000)。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鷗汀生(193310)。今年の台展(二)--努力の作「夕照」、寫生より寫意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230816)。崇文社課題揭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33)。アトリヱ巡り(十)裸婦を描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34)。(アトリエ巡り)夕ツチの中に線を秘めて描く 帝屣を目指す陳澄波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干支(戍歲いぬどし)で迪る洋傘の步み(その1),http://www.kasaya.com/iimes/027.hl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文人水墨畫,http://wwwxrazyhill.com/hung/cciv/cciv20.htm。  new window
7.日本の傘(其の三)日本(紙)の日傘,http://www.kasaya.com/times/013.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皇室と洋傘の閱係事始め,http://www.kasaya.eom/iimes/l3-07.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宮本百合子。ブロレ夕リア美術展を級る,http://www.aozora.gr.jp/cards/000311/files/15967_27934.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倪瓚。跋畫竹。清閟閣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