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七友畫會」與臺灣畫壇(1950s-1970s)
作者:邱琳婷
作者(外文):Lin-ting Chiu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葆真
王汎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七友畫會臺灣畫壇文人畫國展省展臺灣美術中國美術Seven Friends Painting AssociationTaiwanese PaintingLiterati PaintingProvincial Art ExhibitionNational Art ExhibitionTaiwanese ArtChinese Ar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3
本論文主要以1955年於臺北成立的「七友畫會」為討論對象,此畫會的重要性,乃在於其透過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創作,成功地結合「藝術價值」與「政治事實」之間的互惠性。換言之,「七友畫會」可視為「價值」與「事實」合一的成功例子。隨著1949年國府的大遷徙,「七友畫會」的七位畫家,或因公職、或因業餘畫家的身份,先後來到臺灣。雖然他們在大陸時並非熟識,但冷戰時期(1950-1970年代)在臺灣的聚合,卻使他們凝聚出一股傳承與延續中國文人畫傳統的使命感。當然,這個文人畫傳統的強調,實與當時國府復興中華傳統的文化政策有關。此政策亦是國府意欲以「文化中國」突顯出其作為「政治中國」正統的代表者。
然而,對於始終處於中國文化邊緣地域,且在國府來臺前受日本統治的臺灣而言,國府的這層用心,則必須面臨到日本殖民文化的挑戰。因此,本論文的第一章,則以國府來臺前,水墨畫在臺灣的發展為主。首先,分析清季時傳入臺灣的中原水墨畫。接著,再探討日治時期,乘著官方美展的優勢而起的東洋畫,及在此局勢之下,逐漸成為民間伏流的水墨畫之特色。此章中,亦會觸及另一個官方美展畫部西洋畫的討論,及其對臺灣本地畫家的影響。從以上討論的基礎,我們發現,1950年代發生在臺灣的「國畫論戰」,實反映出兩個對於「國畫」思考的不同進路。其一為臺灣本地畫家,因著日本殖民經驗的滲透,而以較為曲折的取徑詮釋「國畫」的表現。其二為渡海來臺的大陸畫家,則因受到二十世紀初國畫改革、文人畫復興與政治受挫等歷史記憶的影響,而趨向以較具「權威性」與「現實感」的態度,規範「國畫」的內涵。
接著,本論文的第二章,將以「七友畫會」為例,進一步從此畫會的活動與意義,分析「藝術的價值」如何與「政治的事實」產生互惠的作用。由於「七友畫會」成員與國府高層互動的密切,使得其具有詩書畫合一與筆墨寓意特色的文人畫作品,成為國府文化政策的最佳代言者,甚至足以與中共社會寫實的新國畫相抗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種看似融合「藝術價值」與「政治事實」的表現之下,「七友畫會」對於文人畫價值的提倡,尚具有道德寓意與自況的考量。
最後,由於「七友畫會」成員多身兼國府官方美展的評審工作,而作為美展的公共空間,其政治運作的意圖,亦不容忽視。因此,本論文的第三章,即是透過當時兩個重要的官方美展,「中華民國全國美術展覽會」(即「國展」)與「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即「省展」),思索「七友畫會」對臺灣畫壇的影響。當然,臺灣本地畫家在此影響之下的因應之道,亦是本論文分析的焦點。
總之,透過本論文的討論可知,藝術表現的創新,固然有其研究的價值。但藝術表現的傳統,亦有其力抗世變不容小覷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討。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Seven Friends Painting Association established in Taipei in 1955. This painting association is important in that it combined the “artistic value” with “political reality”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nk painting. With the withdrawal of KMT Government in 1949, the seven painters of the Association, some were civil servants and some amateur painters, came to Taiwan separately. Though they didn''t know each other back in Mainland China, they gathered together during the Cold War Period (1950s-1970s), shaping a shared sense of duty to maintain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literati painting. This emphasis on the literati tradition, of cours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mphasis of the KMT Government on the cultural policy of reviv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 Through this policy of “culturally Chinese,” KMT Government aimed to highlight its own orthodox status of being ''politically Chinese.”
For Taiwan, however, where the land had always been the peripheral for Chinese Culture and was actually under Japanese rule before the arrival of KMT Government, such a policy faced challenges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culture. In this light,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study concent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k painting in Taiwan before the KMT Government. Firstly, the chapter analyses the Chinese ink painting that came to Taiwan during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Secondly, the chapter delineates the rise of Toyo Painting (Japanese painting) through the advantage of Official Artistic Exhibition and the eclipse of Chinese ink painting. This chapter also describes the Western Painting Department of the Official Artistic Exhibition and its influences on Taiwanese painters. On the basis of this discussion, we find that the “debate on the national painting” actually reflects two ways of thinking about the “national painting.” On the one hand, we find that local painters of Taiwan, with their experiences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developed a more intricate way of interpreting the “national painting.” On the other hand, Chinese painters who came to Taiwan after 1949 were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revolu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in early 20th century, the revival of literati painting, and the political defeat and were therefore showing greater “authoritarian” and “realistic” attitude toward regulating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painting.”
The second chapter will describe the activ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even Friends Painting Association and analyse the interaction of “artistic value” and “political reality.” With the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members of the Seven Friends Painting Association and higher echelons of KMT Government, the Association''s production of literati ink paint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unification of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nd by the symbolization of brush and ink, becomes the best advocate of the Government''s cultural policy and provides the artillery against the “new national painting” of social re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worth noting, however, that under the seemingly combination of “artistic value” and “political reality” the Association''s promotion of literati painting is also informed by the members'' ethical and personal consideration.
Lastl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n Taiwanese painting through the two important governmental artistic exhibitions, namely “the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of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Taiwan Provincial Art Exhibition.” Members of the Association were mostly judges for these governmental artistic exhibitions. These exhibitions, being public arena for art, become important channels for the Association''s political intention. Of course, this chapter will also address and focus on how local painters of Taiwan reacted to this influence.
To sum up, the discussion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tradition, like the innovation, of artistic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sist the revolution of epoch and provides a rich mine for further researches.
一、傳統文獻

北宋,蘇軾,《東坡全集》卷二十五,詩八十六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7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頁1107-360。
南宋,趙希鵠,《洞天清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1冊,頁871-27。
元,馮子振、釋明本撰,《梅花百詠》,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6冊,頁1366-560。
明,陳第,《屈宋古音義》卷三,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19冊,頁519-593。
明,沈括,《夢溪筆談》,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2冊,頁862-798。
明,朱謀垔,《畫史會要》卷二,頁3。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6冊,頁816-448。
清,仇兆鼇,《杜詩詳註》卷十一,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0冊,頁1070-472。
清,孫岳頒等撰,《佩文齋書畫譜》卷十三,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9冊,頁819-393。


二、近人論著

中日文部份

小山天舟,〈張穀年伉儷東京書畫展開幕詞〉,《藝壇》,1981.6,頁13。
木下靜涯,〈臺展日本畫的沿革〉,《東方美術》,1939.10,收入顏娟英《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美術,2001),頁275。
五十殿利治,《大正期新興美術運動の研究》(東京:株式会社スカイドア,1995)。
王士杰,〈序〉,《教育部第二次全國美展覽會專集目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頁1。
王白淵,〈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文物》,3卷4期(1955.3),頁42-43。
王汎森,〈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民國的新史學及其批評者〉,《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頁389-446。new window
------,〈近代知識分子自我形象的轉變〉,《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頁275-302。
------,〈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傳統因素—兼論思想的本質與思想的功能〉,《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聯經出版社,2003),頁133-159。
王玉路、陳慧娟編,《中華民國全國美術展覽會概覽(1929-2005)(上)》(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6)。
王世民,〈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歷程〉,《商周銅器與考居學史論集》(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頁251-301。
王正華,〈呈現「中國」:晚清參與1904年美國聖路易萬國博覽會之研究〉,《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頁421-475。new window
王秀雄,〈臺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中國.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兼論日韓現代美術論文集》(臺北巿︰北巿美術館,1991),頁137-174。
------,〈戰後臺灣現代中國水墨畫發展的兩大方向之比較研究—劉國松、鄭善禧的藝術歷程與創造心理探釋〉,《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4),頁65。
王朝聞,《王朝聞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1)。
------,〈為政策服務與公式主義〉,《新藝術創作論》(1949),收錄於簡平編,《王朝聞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一集,頁44。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2007)。new window
------,〈一種逝去的文學?--反共小說新論〉,《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臺北:麥田出版,1998)。
王耀庭,〈從南張北溥論雅俗、摹古及筆墨之變〉,《張大千溥心畬詩書畫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4),頁499-518。
------,〈林玉山的生平與藝事〉,《臺灣美術全集︰林玉山》(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
------,《國畫山水畫研究》(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4)。
------,〈原鄉的風格.戀鄉的題材—近百年中原水墨畫與臺灣之關係〉,《新世紀臺灣水墨畫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年),頁83-103。
王家誠,《馬白水繪畫藝術之硏究硏究報告展覽專輯彙編》(臺中市 : 臺灣省立美術館,1993)
水中天,〈「中國畫」名稱的產生和變化〉,《中國現代繪畫評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頁55。
文華,〈第一座國家畫廊落成馬壽華書畫精作展覽〉,《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創刊號(1961.12),頁14-15。
方聞,邱士華譯,〈感念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文物月刊》,271期(2005.10),頁24。new window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毛澤東文藝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尹雪曼,<論中國國民黨的文藝運動>,《中國新文學史論》(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
石川欽一郎,〈臺灣風景的鑑賞〉,《臺灣時報》大正15年(1926)3月號,頁52-58。〈臺灣の山水〉,《臺灣時報》昭和7年(1932)7月號,頁110-116。
石守謙,〈人世美的記錄者—陳進畫業研究〉,《臺灣美術全集︰陳進》(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
------,〈清室收藏的現代轉化--兼論其與中國美術史研究發展之關係〉,《故宮學術季刊》23卷1期 (2005),頁1-34。
------,〈中國文人畫究竟是什麼?〉,《從風格到寓意》(臺北︰石頭出版社,2010),頁53-66。
白雪蘭,〈春風化雨是師恩—石川弟子敍述二三事〉,《石川欽一郎》(臺北︰臺北巿立美術館,1986),頁17。
古原宏伸,〈近八十年來的中國繪畫史研究的回顧〉,《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1992),頁545。
仕伯,〈評『自由中國美展』〉,《新藝術雜誌》,2卷2期(1952.2),頁27。
北浦大介編,《中華民國教育部美術展覽會日本出品冊》。
北澤憲昭,《境界の美術史》(東京︰株式会社星雲社,2000)。
吉見俊哉,《博覧会の政治学:まなざしの近代》(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1)。
佐藤道信,《明治國家と近代美術—美の政治學》(東京:吉川弘文館,2007)。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激進與保守〉,《猶記風吹水上鱗》(臺北︰三民書局,1991),頁230-231。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出版社,2008),頁10-68。
------,〈士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頁199-212。
------,〈傳統文化與現實政治〉,《聯合月刊》,23期(1983.6),頁69-75。
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臺北:中華書局,1969)。
江兆申,《雙谿讀畫隨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談中國文人畫〉,《故宮文物月刊》4卷4期(1986.7),頁14-29。
------,〈藍蔭鼎其人其畫〉,《中央月刊》5卷7期,頁154。
朱靜華,〈溥心畬繪畫風格的繼承〉,《張大千溥心畬詩書畫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故宮
博物院,1994),頁282。
------,林品樺譯,〈故宮與有關中國藝術的敍述〉,《八徵耄念︰國立故宮博物院八十年的點滴懷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頁151-160。new window
安輝濬,《韓国絵画史》(東京:吉川弘文館,1987)。
江豐,《江丰美術論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
李欽賢,〈漫談帝展、鮮展、臺展〉,《臺北市立美術館刊》,12期(1986.10),頁11。
李鑄晉、萬青力,《中國現代繪畫史—民初之部》(臺北︰石頭出版社,2001)。
------,《中國現代繪畫史:當代之部》(臺北:石頭出版社,2003)。
------,〈民國以來對中國近代美術史的研究〉,《藝術家》,173號(1989.10),頁97。
李奇茂,〈張榖年其人其畫〉,《國魂》,1981.6,頁55。
李淑珍,<徐復觀論現代藝術—就臺灣文化生態及儒家人性論雙重脈絡的考察>,收入李維武編,《徐復觀與中國文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頁544-584。
李樺,〈改造中國畫的基本問題—從思想的改造開始進而創造新的內容與形式〉,《人民美術》,創刊號(1950),頁39-41。
李濟,〈我與中國考古工作〉,《李濟學術隨筆》(上海:人海人民出版社,2008),頁133-141。
李霖燦,〈文同墨竹的雙胞案〉,《故宮文物月刊》1卷3期(1983.6),頁75-80。new window
------,〈中國墨竹畫法的斷代研究〉,《故宮季刊》,1卷4期,頁26-27。
------,《國寶赴美展覽日記》(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李奇茂,〈高逸鴻其人其畫〉,《國魂》,1977.3,頁34。
杜正勝編撰,《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硏院史語所,1998)。
------,〈藝術、政治與博物館〉,《藝術殿堂內外》(臺北:三民書局,2004),頁3-20。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2005)。new window
呂澂,〈美術革命〉,《新青年》6卷1期(1918.1),頁18。
呂壽琨,〈第七屆全國美展專輯讀後談國畫(上)〉,《雄獅美術》,1975.6,頁24-27。
呂佛庭,〈七友畫展與當前畫風〉,《暢流》47卷11期(1973.7),頁11。
呂澎,《20世紀中國藝術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吳世全,〈淺酌吟唱畫鄉情—藍蔭鼎的水彩風格分析〉,《真善美聖:藍蔭鼎的繪畫世界》(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頁22。
吳方正,〈中國近代初期的展覽會—從成績展到美術展覽會〉,《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2010),頁477-544。
------,〈挑戰與回應〉,《水墨正典—劉國松作品集》(中壢︰中央大學藝文中心,2000),頁7。
吳同,〈陳慧坤的藝術與東亞的西畫運動〉,《百慧藏坤:陳慧坤百歲誕辰特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6),頁17。
吳兆棠,〈前言〉,《臺灣省第十八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十八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63),頁1。
谷鳳翔等合著,《現代化建設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印,1978)。
尾崎秀真,《臺灣史料集成︰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臺南︰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1931)。
--------,1930年7月30日〈書道繪畫界之一瞥〉,《臺灣日日新報》,1930.7.30。
青木正兒,〈詩酒雅集〉,《中華文人の生活》(日本︰春秋社,1965,增補版),頁114-117。
林永發,《七友畫會及其藝術之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年)。new window
林玉山,〈藝道話滄桑〉,《臺北文物》3卷4期(1954.4),頁77。
------,〈追憶老畫友郭雪湖—兼記其舊作與新畫〉,《藝術家》173期(1989.10),頁254。
------,〈與陳澄波先生交遊之回憶〉,《雄獅美術》1979.12,頁64-65。
林柏亭,〈中原繪畫與臺灣的關係〉,《明清時代臺灣書畫》(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4),頁428-430。
------,〈「寫生」在畫史上之轉變〉,《中原流韻—戰後初期臺灣美術之研究》(臺中:臺灣美術館,2009),頁16-23。
------,<臺灣東洋畫的興起與臺、府展>,《藝術學》,3期(1989.3),頁100-101。
------,《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典雅與鄉土兼融—郭雪湖的膠彩世界〉,《臺灣美術全集︰郭雪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
------,〈中原繪畫與臺灣的關係〉,《明清時代臺灣書畫作品》(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4),頁428-429。
------,〈三位傑出的畫家〉,《明清時代臺灣書畫作品》(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4),頁438。
林保堯,〈臺灣美術的「澱積者」—楊三郎〉《臺灣美術全集︰楊三郎》(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
林文海編,《省展一甲子紀念專輯》(南投︰臺灣省政府,2006)。
林振莖,〈傅狷夫對臺灣戰後「官辦美展」評審影響力之研究—以「全省美展」與「全國美展」
為例〉,《視覺藝術》7期,頁1-34。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鄉出版社,1995)。new window
------,《一九五O年代反共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部博士論文,2009)。
〈「東方畫會」第一屆展出時畫家簡介〉,《現代繪畫先驅李仲生》(臺北︰時報出版,1984),頁83-84。
林默涵,〈序〉,《江丰美術論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
林衡道譯,《故宮博物院と中國文化》(臺北:青文出版社,1974)。
林宜靜,〈雄偉、莊嚴與詩意—許深州山岳畫的興起與發展〉,《花香、人和、山頌:許深州膠彩畫紀念展》(桃園市:桃園縣文化局,2006),頁12。
邱琳婷,《1927年「臺展」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前後資料為主》(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風景與文化︰張榖年與省展國畫中的臺灣橫貫公路圖探析〉,《省展一甲子紀念專輯》(臺灣省政府,2006年),頁64-81。
------,〈1927年《臺灣日日新報》「臺展畫室巡禮」資科(稿)〉,《藝術學》19期(1998.3),頁139-185。
------,〈廖繼春繪畫中本土現象初探〉,《炎黃藝術》54期(1994.2),頁42。
------,〈水墨與傳統︰1960年代臺灣的文化中國語境〉,《圖象臺灣》(臺北:藝術家出版,2011),頁119-145。
周密,《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建制與沿革》,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6),頁110-111。
Hanah Pakula,林添貴譯,《宋美齡新傳》(臺北:遠流出版,2011),頁606-607。
俞劍華,〈教育部全國美術展覽會古畫參考部出品總目錄〉,《俞劍華美術史論集》(南京:東南
大學出版社,2009),頁32-50。
------,〈現代中國畫壇狀況〉,《俞劍華美術史論集》(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頁3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
施翠峰,〈復興中國美術之路—為第十二屆美術節而作〉,《聯合報》,1955.3.25〔6〕。
〈美術運動座談會〉,《臺北文物》,3卷4期(1955.3),頁13-14。
胡厚宣,〈中央研究院殷墟出土展品參觀記〉,《中國藝術論叢》(上海︰商務印書館,1938),頁157。
姚夢谷,〈一代大家鄭曼青〉,《中央月刊》8卷2期,頁103-104。
------,〈七友書畫〉,《姚夢谷藝術評論集》(臺北︰海洲文獻雜誌社,1997),頁119。
------,〈高逸鴻融書入畫〉,《中央月刊》,5卷9期(1973.7),頁143-145。
邵大箴,〈寫實主義和二十世紀中國畫〉,《美術史論》,3期(1993)。
板倉聖哲,《花鳥画—中国・韓国と日本》(日本:奈良縣立美術館,2010)。
《東寧墨蹟》(出版地不詳,1933)。
〈美術運動座談會〉,《臺北文物》,3卷4期(1955.3),頁5-6。
郎紹君、水中天編,《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
〈美術座談會〉,《臺灣文化》,1卷3期(1946.12),頁24。
〈1950年臺灣藝壇的回顧〉,《新藝術雜誌》,1卷3期(1951),頁54-57。
馬壽華,〈跋〉,《自由中國美術選集》(臺北︰二十世紀社,1952),頁113。
------,《臨廉州仿古山水冊》,1924年。
《馬壽華書畫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
------,《服務司法界六十一年》(臺北︰馬氏思上書屋,1987)。
------ ,《馬壽華先生七秩大慶祝賀論文集》(臺北市︰馬壽華先生七秩大慶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1964)。
------,〈蔣夫人的五幅國畫—婦聯會救助難胞奬品展覽會觀後記〉,《小靜齋言論集》,頁245-246。
------,〈張穀年先生畫展評述〉,《小靜齋言論集》,頁292-293。
------,〈題蔣夫人畫竹冊〉,《小靜齋言論集》,頁422。
------,〈述嶺南聯合畫展〉,《小靜齋言論集》,頁284-285。
------,〈談美術教育〉,《教育通訊》3卷8期(1952.3),頁12。
------,〈論國畫的幾個重點〉,《東西文化》,27期(1969.9.1)。
------,〈論國畫中之山水畫〉,《美術》,3卷6、7期(1959.8),頁2。
馬衡,〈故宮博物院參加美展會之書畫〉,《中國藝術論叢》(上海︰商務印書館,1938),頁70。
夏敬觀,〈為馬木軒題其臨古墨竹十四幀〉,《忍古樓詩續》(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卷三,頁49。
梁尚勇,〈美術生命的再拓展與再創造〉,《臺灣省第三十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三十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76),頁1。
梁又銘,〈現代國畫應走的路向—鼓起勇氣迎接新題材〉,《聯合報》,1955.1.17〔6〕。
孫旗,〈自由中國美術界回顧與前瞻〉,《新藝術雜誌》2卷1期(1952),頁9。
袁同禮,〈我國藝術品流落歐美之情形〉,《中國藝術論叢》(上海︰商務印書館,1938),頁155。
高琇瑩等編撰,《山徑百年》(太魯閣國家公園,2000年),頁15-46。
高逸鴻,〈追求詩書畫的諧和性〉,《藝壇》47期(1972.2),頁14-15。
容天圻,〈風華高美—馬壽華的書與畫〉,《藝術家》,1979.1,頁140-141。
高居翰,王靜靈譯,〈國立故宮博物院在我學術生涯中的位置〉,《故宮文物月刊》,272期(2005.11),頁94。new window
浦崎永錫,《日本近代美術發達史(明治篇)》(東京︰東京美術,1974)。
郭禎祥,〈膠彩畫的發展與「臺展三少年」〉,《藝術家》,173期(1989.10),頁264-268。
------、黃冬富,〈光復以來臺灣膠彩畫風格之發展〉,《膠彩畫之淵源、傳承及其影響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5),頁9-41。
張其昀,〈鄭曼青先生名書畫欣賞會序言〉,《中華畫報》,47期(1957.3),頁3。
------,〈全國美術人才之大結合〉,《教育與文化》,147期(1957.10.17),頁33-34。
張相,〈旅臺七友國畫忻賞會〉,《中華畫報》,98期(1958.2),頁4。
張大千,〈陳方畫展引言〉,《暢流》7卷6期,頁13。
張瀚云,《鄭午昌研究—兼論民初上海美術團體與民初美術史著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1998。
張羣,〈國家畫廊落成及馬木軒先生畫展之觀感〉,《聯合報》,1961.6.24。
張穀年,〈感言〉,《臺灣省第二十三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二十三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68)。
------,〈自序〉,《張穀年畫集》(臺北︰連雲精舍,1970)。
------,《中國山水畫法圖解》(臺北︰正中書局,1985)。
------,《張穀年陳書蓁書畫集》(東京:日本書道美術館,1987)。
黃可,〈上海的美術院校和美術團體〉,《朵雲》,47期(1997.12),頁145。
黃冬富,《臺灣全省美展國畫部門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1988)。
------,<日據時期臺灣東洋畫的筆線意趣>,《臺灣東洋畫探源》(臺北:巿立美術館,2000),頁55。
黃專、嚴善錞,〈理想模式與現實困境〉,《文人畫的趣味、圖式與價值》(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頁1-51。
黃美娥,《古典臺灣 : 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黃光男,鄭純音,王素峰著,《黃君璧繪畫風格與其影響》(臺北:巿立美術館,1987)。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出版,2007)。
黃才郎,〈精煉而美麗的感情—論郭柏川的生平與繪畫藝術〉,《臺灣美術全集︰郭柏川》(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6)。new window
------,《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郭立誠,〈贈禮畫研究〉,《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論文集》(臺北︰故宮博物院,1992),頁765。
許志浩,《中國美術社團漫錄》(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
------,《1911-1949中國美術期刊過眼錄》(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
許逖,〈劉延濤先生事略〉,《中原文獻》,31卷1期(1999.1),頁109-110。
許智偉,〈美化人生改造社會〉,《臺灣省第二十七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二十七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73),頁1。
曹慶暉,〈革命!?保守!?--民國文人畫辨之剖析〉,《文藝研究》,12期(2005),頁101-111。
《清潤高潔—劉延濤百歲紀念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
尉天聰,〈一個畫家的剖白—與劉國松的一席對談〉,《劉國松研究文選》(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頁279。
啟功,〈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張大千溥心畬詩書畫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4),頁251。
陳小蝶,〈從美展作品感覺到現代國畫畫派〉,《美展滙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編輯組發行,1929)。
陳方,〈永嘉鄭曼青先生畫展弁言〉,《中央日報》,1953.10.1〔6〕。
陳芳妹,〈藝術史與考古學的交會—殷商青銅器藝術史研究方法的省思〉,《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頁181-248。new window
陳青松,〈本市第一位「詩、書、畫、印」的文人畫家—陶芸樓〉,《基隆第一︰人物篇》(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4),頁76。
陳獨秀,〈美術革命—答呂澂〉,《新青年》,6卷1期(1918.1),頁21。
陳師曾,〈文人畫之價值〉,收入黃賓虹、鄧實合編,嚴一萍續編,《美術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第二十一冊。
陳芳明,《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2007)。
------,〈臺灣文學史論:白色歷史與白色文學—葉石濤與藍博洲筆下的臺灣五O年代〉,《典範的追求》(臺北:聯合文學,2008),頁280-304。
陳夏生,〈老裝老運好—重回莊尚嚴先生隨文物遷徙西南的歷史現場〉,《八徵耄念︰國立故宮博物院八十年的點滴懷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頁7-22。new window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臺北︰重光文藝,1977)。
陳葆真,《洛神賦圖與中國古代故事畫》(臺北:石頭出版社,2011)。new window
------,〈中國繪畫研究的過去與現在〉,《漢學研究通訊》,28卷3期(2009.8),頁1-16。
------,〈一九七O年代故宮寫真〉,《八徵耄念︰國立故宮博物院八十年的點滴懷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頁93-108。
------,〈懷念莊老師申慶先生〉,收入莊申,《畫史觀微—莊申教授逝世三週年紀念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頁9。
------,〈文人畫的延伸—郎靜山的攝影藝術〉,《故宮文物》,238(2003.1),頁42-57。
------,〈廬山高—記江兆申先生和他的藝術史學〉,《江兆申的藝術》(臺北:巿立美術館,1992),頁17-34。
陳振濂,《近代中日繪畫交流史比較研究》(安徽美術出版社,2000)。
陳履生,《新中國美術圖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陳瞻園,〈七友圖咏和鄭曼青〉,《藝壇》,66期(1963.9),頁10。
陳書蓁,〈前言〉,《張穀年畫集》(臺北︰連雲精舍,1970)。
莊素娥,〈揚州八怪對臺灣早期水墨畫的影響〉,《藝術學》,24(2008.1),頁89。new window
傅申,〈略論日本對國畫家的影響〉,《「中國.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兼論日韓現代美術論文集》(臺北巿︰北巿美術館,1991),頁42-43。
----,《張大千的世界》(臺北︰羲之堂,1998)。
----,〈海外中國文物的收藏與研究〉,《雄獅美術》1982.8,頁30-39。
----,〈美國的中國書畫收藏與研究〉,《傳統、現代藝術生活》(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頁205-256。
----,〈我的學研機緣〉,《典藏古美術》(2008.12)。
傅立萃,〈網絡與認同—嶺南畫派的傳播與延續〉,《區域與網絡》(臺北:臺大藝術史研究所,2001),頁701-724。
傅振倫,《傅振倫文錄類選》(北京︰學苑,1994)。
惲茹辛,《民國書畫家彙傳》(臺北:商務印書館,2008),頁189。
馮國光,〈彷徨的時代、堅挺的風格—中華民國第七屆全國美術展覽會獻辭〉,《中華民國第七屆
全國美術展覽會專輯》(《藝術雜誌季刊》,8:3、4合刊),頁15-16。
------,〈文化復興與精神加盟—第八屆全國美展獻辭〉,《中華民國第八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專輯》(臺北︰國立臺灣藝術館,1977),頁13。
------,〈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中華民國第六屆美術展覽會獻詞〉,《中華民國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專輯》(《藝術雜誌季刊》,6:1、2合刊),頁16。
曾得標,〈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從傳承、正名探索膠彩畫存滅暨發展〉,《臺灣膠彩畫之父
林之助》(臺中:臺中巿文化局,2008),頁10。
楊智雄,〈為而不爭一畫師,略述「草如仙」畫路歷程〉,《蔡草如八十回顧展》(臺南:臺南巿立文化中心,1998),頁30。
萬青力,〈文人畫與文人畫傳統—對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史研究中一個概念的界定〉,《畫家與畫史》(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
------,《萬青力美術文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葉維廉,〈與虛實推移,與素材佈奕—劉國松的抽象水墨畫〉,《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臺北︰東大圖書,1987)。
詹前裕,《張榖年繪畫藝術之研究》(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6)。
楊仁愷,《國寶沉浮錄 : 故宮散佚書畫見聞考略》(上海人民美術,1991)。
雷德侯著、陳葆真譯,〈柏林收藏的中國繪畫〉,《故宮學術季刊》,11卷3期(1994),頁1-18。new window
蔡玫芬,〈北溝的故宮—從一封未及寄出的信說起〉,《八徵耄念︰國立故宮博物院八十年的點滴懷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頁39-56。new window
編者,〈中國畫與日本畫問題〉,《新藝術雜誌》,1卷4-5期(1951),頁76-79。
----,〈中國繪畫的新路向〉,《新藝術雜誌》 ,2卷1期(1952.1),頁11。
----,《中華民國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專輯》(臺北︰國立臺灣藝術館,1971),頁723。
----,「中華民國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審查委員會組織章程」(中華民國五十九年十月),《中華民
國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專輯》(臺北︰國立臺灣藝術館,1971),頁723。
----,《中華民國第七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專輯》(《藝術雜誌季刊》,8卷3、4期合刊)。
----,《自由中國美術選集》(臺北︰廿世紀社印行,1952)。
----,〈自由中國美術作家傳略〉,《自由中國美術選集》(臺北︰二十世紀社印行,1952),頁101。
----,《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
----,《故宮跨世紀大事錄要—肇始、播遷、復院》(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
----,《故宮書畫集》,第1期(北平︰北平故宮博物院,1930)。
----,《詩人畫家陶芸樓百年紀念展》(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97)。
----,《朝鮮美術展覽會圖錄》(京城府︰朝鮮寫真通信社,1922)。
----,〈張大千夫人行大禮拜馬壽華為師〉,《中央日報》,1968.2.29〔5〕。
----,〈張穀年的藝業歷程〉,《大觀》,4期(2010.1),頁43。
----,〈臺灣省美術教育概況—為中華民國第一屆美術教育展覽專輯而作〉,《全國美術教育展覽專輯》(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1974),頁9-10。
----,《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美展彙編》。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收入張研、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980(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頁354。
----,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編),《中央改造委員會會議決議案彙編》。
----,《陳芷町書畫作品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鄭曼青先生墓表》,此份資料由鄭曼青學生徐憶中提供。
----,《聯合報四十年》(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
----,《魏清德舊藏書畫》(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
----,〈藝壇糾紛真象︰自由中國全國美術家組織的中國藝術學會(自由中國美術作家協進會改名)將成立〉,《新藝術雜誌》,2:5-6(1954.1-2),頁100。
----,臺灣省政府策劃編輯,《全省美展四十年回顧展專集》(南投:中興新村省政府出版,1985
年)。
----,〈臺灣省第十五屆全省美術展覽會辦法〉,《臺灣省第十五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
第十五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60)。
----,〈臺灣省第二十二屆全省美術展覽會辦法〉,《臺灣省第二十二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
灣省第二十二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68)。
----,〈臺灣省第十五屆全省美術展覽會辦法〉,《臺灣省第十五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十五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60)。
熊宜敬,《筆歌墨舞抒情意 : 渡海來臺書畫名家系列(一)》(臺北 : 典藏藝術家庭, 2002),頁66-279。
------,〈書畫百年在臺灣系列5—書畫雅集切磋砥礪〉,《經濟日報》,2001.5.12〔25〕。
〈七友畫會小史〉,《藝壇》,38期(1971.5),頁16。
臧振華,〈中國考古學的傳承與創新—從「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說起〉,《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頁151-171。new window
廖瑾瑗,〈畫家鄉原古統〉,《藝術家》,298期(2000.3),頁405。
------,<鄉原古統與木下靜涯>,《臺灣東洋畫探源》(臺北:巿立美術館,2000),頁38-39。
------,〈臺展東洋畫部的「地方色彩」〉,《臺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國
立臺灣美術館,2001),頁48-49。
蔡元培,〈在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上的演說〉,《繪學雜誌》1919年10月。
蔣中正,〈總統於民國四十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總統元旦國慶文告專輯》(臺北︰國防研究院,1970,三版),頁23-24。
蔣宋美齡作,李喚燊譯,〈鄭曼青畫集序〉,《中央日報》,1963.9.1〔7〕。
蔣復璁《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77)。
蔣勳,〈抽象表現從西方到東方—劉國松的1960年代〉,《劉國松研究文選》(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頁209。
----,〈勞動者的頌歌—礦工畫家洪瑞麟〉,《臺灣美術全集:洪瑞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3),頁17-35。
滕固,〈初印本編輯弁言〉、〈重印弁言〉,《中國藝術論叢》(上海︰商務印書館,1938)頁1-2,
潘挈茲,〈讓花兒開的更美更盛〉,《美術》,8(1956)。
潘振球,〈前言〉,《臺灣省第十九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十九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64),頁1。
------,〈前言〉,《臺灣省第二十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二十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65),頁1。
------,〈前言〉,《臺灣省第二十一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二十一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65),頁1。
------,〈前言〉,《臺灣省第二十二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二十二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67),頁1。
------,〈前言〉,《臺灣省第二十三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頁1。
閻振興,〈前言〉,《臺灣省第七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十七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63),頁1。
劉啟祥等,《南部展第二十週年紀念》(高雄縣:臺灣南部美術協會,1972)。
劉太希,〈國畫大師高逸鴻〉,《書畫家》,1981.11,頁6。
劉海粟,《中國繪畫上的六法論》(臺北︰齊雲出版社,1976),頁31。
劉曉路,〈大村西崖和陳師曾—近代為文人畫復興的兩個異國苦鬥者〉,《故宮學術季刊》,15卷3期(1998.4),頁120。new window
劉瑞寬,〈中國美術的現代化︰美術期刊與美展活動的分析(1911-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劉國松,〈談筆墨〉,《中國現代畫的路》(臺北:文星書店,二版,1967),頁47。
劉真,〈前言〉,《臺灣省第十五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十五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60),頁1。
----,〈前言〉,《臺灣省第十六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十六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62),頁1。
----,〈前言〉,《臺灣省第十四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臺灣省第十四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1959),頁1。
鄧昌國,〈館慶談館務〉,《藝術雜誌》,1卷5期(1959.3),頁1。
蔡草如,〈第三十五屆省展國畫第二部評審觀感〉,《臺灣全省美展文獻彙編》(臺中:臺灣美術館,2009),頁16。
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臺北︰東大圖書,1991)。
------,〈「現代水墨畫」在戰後臺灣的生成、開展與反省〉,《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臺北︰東大圖書,1997),頁160。
------,〈新藝術的萌芽與現代繪畫運動的展開〉,《臺灣美術史綱》(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頁399-400。
簡平編,《王朝聞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謝里法,〈中國左翼美術在臺灣(1945-1949)〉,《臺灣文藝》,101期(1986.7),頁129-156。
------,〈從第一屆省展創立過程探討終戰後臺灣新文化之困境〉,《全省美展一甲子紀念專輯》(南投︰臺灣省政府,2006),頁12-13。
鍾皎光,〈序言〉,《第六屆全國美展》,《中華民國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專輯》(《藝術雜誌季刊》6卷1、2期合刊)(臺北︰國立臺灣藝術館,1971),頁14。
顏娟英,〈美術〉,《臺灣近代史文化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頁69-135。
------,《臺展東洋畫地方色彩回顧》,(1999年度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日臺交流センタ—歷史研究者交流事業報告書)。
------,〈殿堂中的美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二分(1993.6),頁498。
------,〈畫家的左手--江兆申先生的藝術史成就〉,《江兆申的藝術》(臺北:巿立美術館,1992),頁7-15。
------,〈勇者的畫像—陳澄波〉《臺灣美術全集︰陳澄波》(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
------,《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美術,2001年)。
------,〈傳統與學習之間—日治時期林玉山的素描作品〉,《觀物之生—林玉山的繪畫世界》(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頁10-13。
------,《上海美術風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
------,〈官方美術文化空間的比較—1927年臺灣美術展覽會與1929年上海全國美術展覽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4分(2002.12),頁628-640。
羅覃(Thomas Lawton)文,林品樺譯,〈人生難得的機遇〉,《八徵耄念—國立故宮博物院八十年的點滴懷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頁69-76。new window
鶴田武良,〈民国期における全国規模の美術展覽会—近百年来中国絵画史研究一〉,《美術研究》,349(1991),頁116。


英文部份

Chuang Shen, “Art and Politics: Study of a Special Relationship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Craig Clunas , Elegant Debts :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 (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2004)
Craig Calhoum, “Introduction :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 Mass.,MIT Press, 1992),1-48.
Ellen Johnston Laing , The Winking Owl:Ar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Laura Tyson Li, Madame Chiang Kai-shek: China’s Eternal First Lady (New York : Groove Press, 2006 )
Jane C. Ju, The Life and Art of P''u Hsin-yü (1896-1963) Ph.D diss., University of Kansas, 1989 .
Jane C. Ju , Chinese Art ,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 and Cold War Politics , in Anna Brzyski ed., Partisan Canons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 2007 ), 115-134.
James Cahill, The Compelling Image: Nature and Styl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Third Printing,1993)
James Cahill,Hills Beyond a River:Chinese Painting of the Yüan Dynasty, 1279-1368(New York︰Weatherhill Press,1976).
Jerome Silbergeld, “Chinese Painting Studies in the West : A State-of-the-Field,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6, no.4(Nov.1987),849-897.
Julia F. Andrews and Kuiyi Shen , A Century in Crisis: Modernity and Tradition in the Art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New York︰ 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 1998),228-237.
Michael Sullivan, Chinese A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9)
Michael Sullivan, “Orthodoxy and Individual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Art,” in Artists and Traditions︰Uses of the Past in Chinese Culture (Princeton,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4 ), 201-205
Michael Sullivan, Art and Artists of Twentieth- century Chin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96)
Richard C. Kraus, Brushes with Power: Modern Politics and the Chinese Art of Calligraphy(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Pao-chen Chen, The Goddess of the Lo River︰a Study of Early Chinese Narrative Handscrolls,Ph.D diss., Princeton University , 1987 .
Susan Bush, The Chinese Literati on Painting—Su Shih(1037-1101) to Tung Ch’i-ch’ang (1555-1636)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Shen C.Y. Fu, Challenging the Past : the Paintings of Chang Dai-chien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1)
Shou-ch’ien, Shih,Eremitism in Landscape Paintings by Ch’ien Hsüan (ca.1235-before 1307) , Ph.D diss., Princeton University , 1984.
Wen-chien Cheng, Tradition Transformed : Chang Ku-nien , Master Painter of the 20th Century (Michigan :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 2010).
Wen C. Fong , Between Two Cultures(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of Museum of Art, 2001).


三、網路文章與資料庫


孟壽椿,〈全國美展幕典禮紀盛〉,《申報》,1929.5.3,〔12〕。
《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1928-2000)
《聯合知識庫》(1951-)
臺灣省政府官網http ://www.tpg.gov.tw/tpg/chief01.php.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