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當代藝術「日常生活風格」批評探訪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謝御婷
作者(外文):Hsieh, Yu-ting
出版日期:2010
卷期:81
頁次:頁68-79
主題關鍵詞:藝術批評日常生活風格社會常民文化次文化卡漫文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7
  • 點閱點閱:83
摘要 近年來,臺灣當代藝術批評所呈現的次文化、臺客文化和俗文化(常民文化)等評論樣貌(即日常生活風格批評)已逐漸成為理所當然的情況;但日常生活風格藝評為何,以及如何產生的發展過程仍少有正面性的解釋與闡述。因此,本論文針對上列的問題,以環境、藝術史和藝術批評的軸線和關聯性作比較。以下為本論文所提出的研究發現: 一、 臺灣當代藝術批評為因應全球化語境的衝擊和當代藝術的發展,因而開始援引社會學或文化理論等詞彙與理論。臺灣在90年代,藝術批評的轉變與轉向──新批評被視為藝術論述生態環境的反省,以及多元社會的需求。 二、 日常生活風格藝評是指藝評透露出含有族群的文化品味與文化形象的分類與歸類意涵,如藝術批評以「臺客」、「次文化」、「常民文化」、「御宅族文化」和「卡漫文化」等文化語彙來談論作品──即常民文化藝評與次文化、卡漫文化藝評。 三、 臺灣日常生活風格藝評的發展脈絡來觀看,可發現臺灣當代的藝術批評轉變與轉向是伴隨著臺灣社會、政治整體的發展與需求。而日常生活風格藝評在臺灣今日的發展,不僅是作為一個藝術評論和文化評論,同時也是一個藝術典範與藝術內容、意義的觀照。
期刊論文
1.陸蓉之(19990000)。臺灣當代藝術在權力迷宮裡掙扎的文化認同。傾向,12,163-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小亭(19960900)。飆出螢光色的青春--新新人類的美感。炎黃藝術,80,37-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宏璋(20040500)。解開「當代藝術」結--跨領域藝術在臺灣的早期發展(1980-1995)。典藏今藝術,140,160-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倪再沁(19911100)。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雄獅美術,249,136-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海鳴(199503)。本土意識、文化認同及臺灣當代藝術之脈動。藝術家,40(3)=238,227-2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梅丁衍(19911100)。臺灣現代藝術本土意識的探討。雄獅美術,249,110-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正華(20010900)。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76-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嘉驥(20030100)。在奇觀社會中突圍--兼論對臺灣當代藝術的期許。典藏今藝術,124,116-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朝明(19940900)。九0年代臺灣藝術市場的發展與分化--「本土化」與「國際化」的幾個可能。雄獅美術,283,3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長俊(20051100)。藝評和歷史的終結,怎樣?。現代美術學報,10,1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連德誠、駱麗真(19910300)。「展望臺灣新美術」六區座談會。雄獅美術,241,141-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廖新田(20040700)。描述、分析、詮釋,藝術評論的基本要則。藝術觀點,23,2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倪再沁(19910400)。西方美術.臺灣製造--臺灣現代美術的批判。雄獅美術,242,114-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嘉驥(2003)。臺灣學院裡的當代藝術狀態。藝術家,337,290-2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石瑞仁(1996)。新新人類當令,新新美感不當道。炎黃藝術,80,54-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石瑞仁(1997)。雜談「豔俗藝術」。山藝術,92,73-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吳介祥(2004)。2004國際藝評人年會議題初探。藝術家,355,278-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幸潔(2008)。燃燒吧!青春,活力,希望:淺談臺灣青少年視覺表現力。藝術認證,22,5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俊賢(2005)。當代臺客的當代圖像。藝術認證,3,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思賢(2007)。次文化與南方味--從「寶島曼波」展看「高雄藝術學」的成形。藝術認證,15,84-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朝明(1994)。解嚴後臺灣美術的本土意識現象。雄獅美術,278,53-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鳳鳴(2006)。神遊卡漫人生--楊茂林vs.陳擎耀。藝術家,375,326-3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沈安明(1996)。非革命的世代。炎黃藝術,80,4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宏璋(2007)。導論:瞧!這個癥狀。典藏今藝術,174,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志鴻(2007)。顯微宅空間的普普意象--超扁平美學的心感交流。藝術家,383,198-2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南方朔(1997)。從文化結構観察臺灣藝評的文化關懷。藝術家,262,382-3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姚瑞中(2002)。90年代臺灣裝置藝術狀況(5)--享樂主義與豔俗風。典藏今藝術,117,7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姚瑞中(1996)。新腥人類。炎黃藝術,80,5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施淑萍(2007)。綠野仙蹤--臺灣當代藝術的奇想世界。藝術家,385,378-3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胡永芬(1997)。兩岸「豔俗藝術」產生的背景與表現之異同。山藝術,92,7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胡永芬(1998)。艷俗臺灣:生活是如此妝扮。中國文物世界,155,13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胡朝聖(2003)。藝術與時尚結盟的新世代。藝術家,341,304-3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高千惠(2000)。天啟壁紙的膜拜--百年藝術末世精神裡的大文化與青年次文化之對辯。藝術家,306,274-2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高千惠(2001)。吠陀的心眼--從印度新本土藝術史観看其他後殖民論述的幻化。藝術家,311,192-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高千惠(1994)。缺憾與優越之間:論民間文化圖象與民族優越的情結。雄獅美術,283,5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高千惠(2007)。御宅族考--從封閉世界到無限人間。藝術家,383,176-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高千惠(1993)。媚俗文化在臺灣。雄獅美術,273,3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高千恵(2000)。關於藝評的神話與預言--談藝評對藝術文化的趨導可能。藝術家,297,312-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張正霖(2008)。探讀七彩電光琉璃花--臺灣常民文化圖像轉譯展。典藏今藝術,192,149-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晴文(2004)。藝評的轉向與區域化。藝術家,355,272-2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陳小亭(1996)。藝術新新主張。炎黃藝術,80,47-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文瑤(2002)。高千惠,聚焦於文化的批評意識。大趨勢,3,36-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永賢(2008)。異質與震驚--臺灣新世代藝術的切面觀察。藝術家,403,276-2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秀薇(2006)。多彩繽紛的臺灣社會意象:洪易《十二生肖》。藝術認證,9,60-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陳惠玉、朱苓尹(1990)。藝評環境觀察--座談會。雄獅美術,228,144-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陳瑞文(1991)。臺灣文化與本土文化所引出的片段思考。雄獅美術,245,116-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郭繼生(1981)。淺談藝術批評。藝術家,74,76-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郭繼生(1989)。當代藝術發展與藝術批評的實踐。藝術家,175,94-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黃文勇(2008)。七彩電光琉璃花--臺灣常民文化圖像轉譯。藝術認證,19,44-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黃海鳴(2008)。兩岸不同的草莓果凍--閲讀「果凍時代j的作品及論述。藝術家,395,290-2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黃海鳴(1991)。臺灣美術評論環境座談會。雄獅美術,242,96-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楊宣勤(2004)。藝術評論的現況與探索[座談會]。藝術家,355,266-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楊智富(1993)。美術文字論述的瓶頸與危機--建構一種有效的、多元的文字生態。雄獅美術,264,46-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路況(1996)。在脱節的時間中--臺灣文化的主體性問題。現代美術,64,17-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劉文三(1991)。如何發展臺灣觀點:對「臺灣新美術」的回應。雄獅美術,244,96-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劉維公(2006)。臺客次文化與文化經濟競爭力:臺風眠,新臺風。藝術家,371,295-2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蔣伯欣(2001)。未完成的絕望--後90年代臺灣美術的新世代。典藏今藝術,101,3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蔣伯欣(2007)。藝術評論芻議。藝術觀點,31,56-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鄭慧華(2001)。Superflat--扁平的深度:日本流行及次文化進軍國際藝壇。典藏今藝術,111,164-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蕭瓊瑞(1996)。臺灣美術「本土化」現象。藝術家,254,275-2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謝東山(199712)。臺灣藝評的文化認同。藝術家,45(6)=271,315-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簡子傑(2007)。頓挫、文件、Q、喃喃自語:關於年輕藝術家的政治--藝術。典藏今藝術,174,130-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魏瑛慧(2005)。當臺灣常民文化碰上臺灣當代藝術家。藝術認證,3,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Alloway, Lawrence、洪淑華(1980)。普普藝術與大眾文化。藝術家,56,42-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Ckerman, James S. A.、蕭勇強(1981)。藝術史家的藝術批評。藝術家,74,8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Feldman, Edmund Burke、倪伯羣(1981)。藝術評論的要義。藝術家,74,90-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Johanson, P.(1979)。An Art Appreciation Teaching Model for Visual Aesthetics Education。Studies in art education,20(3),4-44。  new window
68.Lowry, Bates、賴瑛瑛(1981)。藝術品好壞的判断。藝術家,74,83-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Munro, Thoma、鄭碧英(1981)。批評的批評:分析藝術評論的要點。藝術家,74,79-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Myers, Bernard S.、蕭惠卿(1981)。如何建立藝術評價的標準。藝術家,74,102-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Osterwold, Tilman、吳瑪悧(1989)。藝術創作和次文化的關係。藝術家,173,136-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羅中峰(2009)。試論藝術與日常生活之疏離與復合:藝術的社會結構。第四屆臺灣社會理論工作坊研討會,佛光大學 。宜蘭:佛光大學社會學系。119-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紀蕙(2006)。文化的視覺系統 (2) : 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秀雄(2006)。藝術批評的視野。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東山(2006)。藝術批評學。臺北: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繼生(1991)。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台北:書林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Feldman, E. B.(1994)。Practical art criticism。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new window
6.陳光興(2001)。文化研究在台灣。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玉靜(1994)。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前九〇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台北:雄獅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宏璋(2005)。後當代藝術徵候:書寫於在地之上。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Barker, Chris、羅世宏(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東山(2002)。臺灣當代藝術1980-2000。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賴瑛瑛(20030000)。臺灣前衛:六〇年代複合藝術。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Highmore, Ben、周群英(2005)。分析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Alexander, Victoria D.(2003)。Sociology of the Arts: Exploring Fine and Popular Forms。Malden, MA。  new window
14.Lewis, Jeff、邱誌勇、許夢芸(2005)。文化研究的基礎。臺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Bürger, Peter、蔡佩君、徐明松(1998)。前衛藝術理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謝東山(20050000)。臺灣美術批評史。臺北:洪葉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Alexander, Jeffrey C.、Seidman, Steven、吳潛誠、古佳豔(1997)。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辯。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文叡(20020000)。現代藝術啟示錄。臺北:藝術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Ashcroft, Bill、Griffiths, Gareth、Tiffin, Helen(1995)。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Routledge。  new window
20.謝東山(1995)。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台北市: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蕭新煌(20020000)。臺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臺灣大轉型的歷史和宏觀記錄。臺北:立緒。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Wolff, Theodore F.、Geahigan, George、滑明達(1998)。藝術批評與藝術教育。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Edles, Laura Desfor、陳素秋(2006)。文化社會學的實踐。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泰瑞.伊格頓、林志忠(2002)。文化的理念。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Brooker, Peter、王志弘、李根芳(2003)。文化理論詞彙。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天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Danto, Arthur C.、林雅琪、鄭惠雯(2010)。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吉莉恩.蘿絲、王國強(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Bourdieu, Pierre、Nice, Richard(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1.李欽賢(1996)。臺灣美術閲覧。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姚一葦(2005)。藝術批評。台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倪再沁(1995)。臺灣美術的人文観察。台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馬欽思(2002)。卡通一代與消費文化。長沙:湖南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陳盈瑛(2004)。開新:80年代臺灣美術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楊智富(1997)。臺灣藝評檔案1990-1996:第二屆藝術評論獎。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賴香伶(1996)。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第一屆藝術評論獎。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Alloway, Lawrence(2006)。Imagining the Present Context, Content, and the Role of the Critic。London and New York:Rout I edge。  new window
39.D'Alleva , Anne(2005)。Methods and Theories of Art History。London:Laurence King。  new window
40.Dant, Tim、曾佳捷(2009)。社會批評與文化。台北:韋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Inglis, David、Hughson, John(2005)。The Sociology of Art: Ways of Seeing。New York:Pa lgrave。  new window
42.Smagula, Howard(1991)。Re-Visions new perspectives of art criticism。NJ:Prentice-Hall。  new window
43.Smith, Philip、林宗德(2008)。文化理論面貌導論。台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林小雲(1997)。跨界域的對話與整合:1997臺北香港藝評會議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ndersen, M. J.(2004)。Reflections of An Outsider Critic,http:// www.najp.org/publications/conferencereports/140-167criticalpers.pdf, 2009/03/29。  new window
3.王聖閎(2007)。一個更為滿盈與匱乏的生活世界:或從「新世代藝術家」的詮釋問題談起(一),http://news.deoa.org.tw/lndex_show.asp?Post_ ID=270&Forum_id=1, 2010/04/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聖閎(2007)。一個更為滿盈與匱乏的生活世界:或從「新世代藝術家」的詮釋問題談起(二),http//news.deoa.org.tw/lndex_show.asp?Post_ ID=269&Forum_id=6, 2010/04/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聖閎(2007)。一個更為滿盈與匱乏的生活世界:或從「新世代藝術家」的詮釋問題談起(三),http://news.deoa.org.tw/lndex_Show.asp7Post_ ID=268&Forum_id=6, 2010/04/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南西.阿姆斯壯、吳雅鳳(2006)。影像與帝國--視覺文化的簡要系譜。文化的視覺系統(1):帝國-亞洲-主體性。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旭光(2004)。試論當代藝術研究方法的「文化研究轉向」。藝術學研究:方法與前景。上海: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新田(2010)。台灣當代藝術評論中的當代思潮介入:朝向--個文化研究的理念探祈。藝術的張力:臺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臺北:典藏藝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蓉之(2005)。1990年代臺灣當代藝術中的内省式自我認同。立異:九○年代臺灣美術發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晏山農(199907)。在70與90年代之間--楊澤vs.楊照。狂飆8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長俊(1999)。藝評淺説。臺灣藝評研究1997-1998。台北:帝門藝術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黄海鳴(1998)。解嚴後的臺灣藝評探察--藝評辯證上的縮影。跨界域的對話與整合:1997臺北香港藝評會議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東山(1997)。論述中的修辭策略:藝評中的藝評理論。臺灣藝評檔案1990-1996。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unro, Thomas(2004)。批評的批評。《現代藝術理論》。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