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常書寫.書寫日常:戰後初期臺灣女性散文中的日常生活敘事
作者:郭苑平
作者(外文):KUO,YUAN-PI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彭錦堂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戰後初期五○年代女性散文女性寫作日常生活敘事Early Post-War1950sWomen's ProseNarrative of Everyday Lif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5
二次戰後在文化研究思潮興起下,關於日常生活的學術研究著眼於個體如何在日常中對抗資本主義帶來的異化疏離。本文目標即以戰後初期臺灣女性散文中的日常生活敘事為研究對象,藉由日常生活的核心概念,探討戰後初期女性如何以日常生活敘事,建構文學主體身分,及其日常生活書寫所代表的意義。
本文首先探討戰後初期女性寫作的特性與時代意涵,指出大量女性進入文學場域參與寫作,其內在驅力來自於女性主體對於創作態度的轉變所帶來的結構性改變,在主婦新形象的確立下,主婦將寫作視為精神上的避疫與內在轉化的力量,使文藝閱讀、文學創作進入女性的日常生活;其次則參照晚近人文社會學科對於「日常生活」的研究,以女性日常敘事文本做為對應的思考點,強調在臺灣戰後特殊的時空脈絡下,流亡群體在內、外皆處於非日常的生命狀態、文化傳統解體與日常生活細節的缺乏下,女性文學的敘事內容與風格多以積極正面為尚,鋪陳平淡穩定的現時感美感,更重視由非日常到日常、由變動不羈到安定重複的力量,突顯的是亂世中對於生存安定的渴望。
最後,針對日常敘事的空間書寫、物類描述與家敘事為核心,分析女性散文在流亡情境中展現的由非日常的流亡異質旅程到移居、旅居的空間變化;而在物(件)書寫中則藉花草種植象徵生命的希望與家的維護力量,並在食物生產、消費中建構國族認同主體。同時,透過家敘事的梳理,分析女性散文藉家庭生活書寫所展現獨特的「現時感」、群體家庭想像與關係建構,並在家庭人際互動中,逐漸思考性別議題;家敘事關於下女的書寫則反映離鄉、離家、失親的流離群體面對臺灣新土地、新文化與新生活的生存困頓的心理狀態。
女性散文藉日常敘事流露出重視在地、現時的特質,與關懷性別政治與生存問題,更是一種札根於生活的現實/寫實文學形式,在貼近生活、正視日常中,滋生出與當下土地、生活的對話。
Influenced by cultural studies, the study of everyday life focus on how the individual resists the alienation caused by capitalism. Borrowing the concepts of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from de Certeau and th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from Lefebv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everyday in Taiwanese women’s Prose during the early post-wa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negotiating process between the patriarchy, nation-state, and the women’s subject, and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ir everyday writing.
一、文本
《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1949年3月至1959年12月。
《文壇》,1952年6月5日至1959年12月,臺北:中國文壇。
《自由談》,1950年4月1日至1959年12月,臺北:中國自由。
《暢流》,1950年2月16日至1959年12月,臺北:暢流半月刊。
王文漪,《愛與船》,自費出版,1952年。
王文漪,《花棚下》,臺北:聯合出版服務中心,1961年。
艾雯,《青春篇》,臺北:啟文,1951年。
艾雯,《生活小品》,臺北:國華,1955年。
艾雯,《漁港書簡》,高雄:大業,1955年。
艾雯,《艾雯散文選》,臺北:遠東,1956年。
艾雯,《青春篇》,臺北:爾雅,1987年。
何凡、林海音,《窗》,臺北:純文學,1972年。
林海音,《冬青樹》,臺北:重光,1955年。
林海音,《兩地》,臺北:文星,1966年。
林海音,《冬青樹》,臺北:純文學,1980年。
林海音,《剪影話文壇》,臺北:純文學,1984年。
孟瑤,《給女孩子的信》,臺中:中興,1954年。
孟瑤,《孟瑤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1979年。
周夢蝶,《孤獨國》,臺北:藍星,1959年。
姚葳,《籠中讀秒》,臺北:三民,1970年。
姚葳,《姚葳自選集》,臺北:黎明,1982年。
封德屏主編,《張秀亞全集》(十五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5年。
封德屏主編,《艾雯全集》(十冊),臺北:文訊,2012年。
張秀亞,《三色堇》,臺北:爾雅,1952年。
張秀亞,《牧羊女》,臺北:虹橋,1953年。
張秀亞,《凡妮的手冊》,高雄:大業,1956年。
張秀亞,《懷念》,高雄:大業,1957年。
張秀亞,《愛琳的日記》,臺北:三民,1958年。
張漱菡,《風城畫》,高雄:大業,1953年。
張漱菡,《海燕集》,臺北:錦冠,1953年。
張漱菡,《張漱菡自選集》,高雄:黎明,1970年。
徐鍾珮,《英倫歸來》,南京:中央日報,1948年。
徐鍾珮,《我在臺北》,臺北:重光,1951年。
徐鍾珮,《多少英倫舊事》,臺北:文星,1964年。
徐鍾珮,《追憶西班牙》,臺北:純文學,1976年。
徐鍾珮,《靜靜的倫敦》,臺北:大林,1977年。
徐鍾珮,《徐鍾珮自選集》,臺北:黎明,1981年。
徐鍾珮,《我在臺北及其他》,臺北:純文學,1986年。
琦君,《琴心》,臺北:國風,1954年。
琦君,《琦君小品》,臺北:三民,1966年。
琦君,《三更有夢書當枕》,臺北:爾雅,1975年。
琦君,《琦君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1978年。
琦君,《琦君說童年》,臺北:純文學,1981年。
琦君,《燈景舊情懷》,臺北:洪範,1983年。
琦君,《琴心》,臺北:爾雅,1984年。
琦君,《菁姐》,臺北:爾雅,1984年。
劉枋,《女作家的動物園》,臺北:流芳,1977年。
劉枋,《女作家的植物園》,臺北:流芳,1977年。
劉枋,《我及其他》,臺北:三民,1988年。
謝冰瑩,《綠窗寄語》,臺北:力行,1955年。
謝冰瑩,《愛晚亭》,臺北:三民,1969。
謝冰瑩編,《女作家寫作生活與書簡》,臺北:慈暉,1973年。
鍾梅音,《冷泉心影》,臺北:重光,1951年。
鍾梅音,《母親的憶念》,臺北:復興,1954年。
鍾梅音,《海濱隨筆》,臺北:大華晚報,1954年。
鍾梅音,《遲開的茉莉》,臺北:三民,1957年。
鍾梅音,《小樓聽雨集》,大中國圖書,1958年。
鍾梅音,《十月小陽春》,臺北:文星,1964年。
鍾梅音,《塞上行》,臺北:光啟,1964年。
鍾梅音,《摘星文選》,臺北:三民,1966年。
鍾梅音,《我祇追求一個「圓」》,臺北:三民,1968年。
鍾梅音,《風樓隨筆》,臺北:三民,1969年。
鍾梅音,《夢與希望》,臺北:三民,1975年。
鍾梅音,《這就是春天》,臺北:皇冠,1978年。
羅蘭,《歲月沉沙第二部.蒼茫雲海》,臺北:聯經,1995年。


二、專書
王志弘譯,《性別、身體與文化譯文集》,臺北:明文,1995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1992年。
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性別與文化、再現》,臺北:心理,1999年。
王鼎鈞,《文學江湖》,臺北:爾雅,2009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1998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2007年。new window
中國文藝協會編,《文協十年》,臺北:中國文藝協會,1969年。
中國婦女寫作協會編著,《泱泱女聲1:我們的一百年──中國婦女寫作協會史料集》,臺北:中國婦女寫作協會,2011年。
中國論壇主編,《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國論壇社,1985年。
尹雪曼,《中國新文學史論》,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
丹扉,《婦人之見》,臺北:平原,1968年。
予宛玉主編,《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臺灣篇》,臺北:谷風,1988年。
包亞明主編,《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2001年。
司徒衛,《五十年代文學論評》,臺北:成文,1979年。
永和鎮公所,《永和鎮志》,臺北:永和鎮志編纂委員會,1965年。
朱熹,《四書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朱徽,《中英比較詩藝》,成都:四川大學,1996年。
冰心,《冰心選集》,北京:人民文學,1979年。
吉廣輿,《孟瑤讀本》,臺北:幼獅文化事業,1994年。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1992年。
呂正惠,《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臺北:人間,2002年。
李又寧、張玉法主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臺北:龍文,1995年。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臺北:萬卷樓,2002年。new window
李豐楙主編,《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籌備處,2003年。
李瑞騰主編,《永恒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琦君研究中心,2006年。
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年。
李歐梵,《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啟示》,香港:牛津,2006年。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41輯》,臺北:文海,1977年。
吳寧,《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2007年。
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臺北:聯經,2010年。
邱天助,《布爾迪厄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1998年。new window
邱貴芬,《日據以來臺灣女作家小說選讀(上)》,臺北:女書文化,2001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3年。new window
邱貴芬、蕭立君,《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後現代主義》,臺北:文建會,2010年。
周作人,《藥堂雜記》,北京:北京十月文藝,2012年。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臺北:麥田,1995。new window
周芬伶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2:琦君》,臺南:臺灣文學館,2011年。
林芳玫,《解構瓊瑤愛情王國》,臺北:時報,1994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叢書第一種)》,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合校本,1950年。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臺北:臺灣商務,2003年。
星雲法師,《迷悟之間 (11) 成功的理念》,臺北:香海文化,2005年。
俞琰,《歷代詠物詩選》,臺北:淸流,1976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2002年3月。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2008年。new window
施懿琳等編,《全臺詩》,臺南:國家文學館,2004年。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2年。
張品興主編,《梁啟超全集》第一冊,北京:北京,1999年。
張素貞,《北宋文人的飲食書寫:以詩歌為例的考察》,臺北:大安,2007年。
張瑞芬,《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臺北:麥田,2002年。
張瑞芬,《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年。
張瑞芬,《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上/下,臺北:麥田,2006年。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2007年。new window
張瑞芬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3:林海音》,臺南:臺灣文學館,2011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
翁玲玲,《麻油雞之外:婦女坐月子的種種情事》,臺北:稻香,1994年。
高郁雅,《國民黨的新聞宣傳與戰後中國政局變動 (1945-194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5年。
夏祖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臺北:天下文化,2000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1994年。new window
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1994年。
徐耀焜,《舌尖與筆尖的對話:臺灣當代飲食書寫研究》,臺北:萬卷樓,2007年。
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近代中國,2000年。
陳青生,《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1995年。
陳芳明,《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1998年。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上/下,臺北:聯合文學,2011。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上海:商務,1928年。new window
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 (1945~1949) 臺灣文學論集》,臺北:五南,2006年。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年。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年》,臺北:重光,1977年。
陳紹馨,《臺灣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79年。new window
陳惠雯,《大稻程查某人地圖》,臺北:博揚,1999年。
陳義芝編,《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1998年。
陳獨秀,《民國叢書.獨秀文存》,上海:亞東,1933年。
尉天聰,《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臺北:聯合報社,2001年。
國立臺灣文學館編,《永不凋謝的三色堇:張秀亞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5年。
連橫,《臺灣通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2000年。new window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小說論》,臺北:麥田,2004年。
彭小妍主編,《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9年。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40年》,臺北:自立,1991年。
曾秋美,《臺灣媳婦仔的生活世界》,臺北:玉山社,1998年。new window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2007年。
黃嘉樹,《國民黨在臺灣1945-1988》,臺北:大秦,1988年。
黃嫣梨,《妝臺與妝臺以外──中國婦女史研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1999年。
焦桐、林水福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1999年。
舒國治,《水城臺北》,臺北:皇冠,2010年。
游鑑明、羅梅君、史明等編,《共和時期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2007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87年。
葉啟政,《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臺北:三民,2004年。new window
楊明,《鄉愁美學:1949年大陸遷臺作家的懷鄉文學》,臺北:秀威,2010年。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臺北:東大,1998年。
楊照,《霧與畫: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臺北:麥田,2010年。
趙一凡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研究,2007年。
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臺北:巨流,2001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臺北:麥田,2003年。
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主編,《二十年來的臺灣婦女》,臺北: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65年。
臺灣教授協會編,《中華民國流亡臺灣60年暨戰後臺灣國際處境》,臺北:前衛,2010年。
劉人鵬,《罔兩問景︰酷兒閱讀攻略》,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7年。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臺北:正中,1971年。
劉心皇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臺北:天視,1981年。
劉禾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劉枋,《非花之花:當代作家列傳》,臺北:采風,1985年。
劉紀蕙主編,《文化的視覺系統Ⅱ: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臺北:麥田,2006年。
劉詠聰,《女性與歷史》,香港:香港教育圖書,1993年。
劉勰著,黃叔琳注,《文心雕龍》,臺北:商務,1965年。
劉懷玉,《現代性的平庸與神奇──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哲學的文本學解讀》,北京:中央編譯,2006年。
齊如山,《北平懷舊》,臺北:中國新聞,1952年。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1980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長安,1986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1987年。new window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1989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1992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1993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1997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臺北:三民,1999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2005年。new window
鐘麗慧,《織錦的手》,臺北:九歌,1987年。
蔡玫姿,《從性別觀點閱讀類型文學》,臺北:巨流,2009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1990年。
黎湘萍,《文學臺灣:臺灣知識者的文學敘事與理論想像》,北京:人民文學,2002年。
賴進貴、徐美玲、林靜怡、廖偉國、陳玉文、張月昭著,《臺北河川橋樑之旅》,臺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2001年。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
應鳳凰,《文學風華——戰後初期13著名女作家》,臺北:秀威,2007年。
顏忠賢,《不在場:顏忠賢空間學論文集》,臺北:田園城市文化,1998年。new window
藍佩嘉,《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臺灣新富家庭》,臺北:行人,2008年。new window
藍鼎元,《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41輯》,臺北:文海,1977年。
羅鋼、劉象愚,《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
顧燕翎,《女性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臺北:聯經,1989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1996年。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女書文化,1999年。
龔鵬程,《臺灣文學在臺灣》,板橋:駱駝,1997年。




三、譯本與外文書目
Bachelard, Gaston著,徐德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2003年。
Benjamin, Walter著,張旭東、王斑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臺北:臉譜,2003年。
Bourdieu, Pierre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2001年。
Cloke, Paul等編,王志宏、李延輝等譯,《人文地理學概論》,臺北:巨流,2006年。
Crang, Mike著,王志弘、徐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3年。
Cresswell, Tim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年。
de Beauvoir, Simone著,陶鐵柱譯,《第二性》,臺北:貓頭鷹,1999年。
Duras, Marguerite著,桂裕芳譯,《寫作》,臺北:聯經,2006年。
Farquhar, Judith(馮珠娣)著,郭乙瑤、馬磊、江素俠譯,《饕餮之欲:當代中國的食與色》,南京:江蘇人民,2009年。
Friedan, Betty著,李令儀譯,《女性迷思》,臺北:月旦,1995年。
Georg, Simmel(齊美爾)著,劉小楓譯,《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臺北:聯經,2001年。
Habermas, Jurgen(哈伯瑪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2002年。
Henderson, Karla A., M. Deboran Bialeschki, Susan M. Shaw & Valeria J. Freysinger著,劉耳、季斌、馬嵐譯,《女性休閒──女性主義的視角》,昆明:雲南人民,2000年。
Highmore, Ben(海默爾)著,周群英譯,《分析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臺北:韋伯,2009年。
Ko, Dorothy(高彦頤)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蘇:江蘇人民,2004年。
Lanser, Susan S.著,黃必康譯,《虛構的權威──女性作家與敘述聲音》,北京:北京大學,2002年。
Lee, Leo Ou-fan(李歐梵)著,王宏志等譯,《中國現代作家浪漫的一代》,北京,新星,2005年。
Mann, Susan(曼素恩)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2005年。
Meyer-Fong, Tobie(梅爾清)著,朱修春譯:《清代揚州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Owen, Stephen(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2006年。
Shakespeare, William著,梁實秋譯,《哈姆雷特》,臺北:聯經,1999年。
Shih, Shu-mei(史書美)著,何恬譯,《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 (1917-1937)》,南京,江蘇人民,2007年。
Soja, Edward W.著,王文斌譯,《後現代地理學──重申批判社會理論中的空間》,北京:商務,2004。
Storey, John著,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巨流,2001年。
Taylor, Charles著,韓震譯,《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南京:譯林,2001年。
Urry, John著,葉浩譯,《觀光客的凝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von der Heyden-Rynsch, Verena著,張志成譯,《沙龍:失落的文化搖籃》,臺北:左岸,2006年。
Woolf, Virginia(吳爾芙)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臺北:天培文化,2000年。
Yi-fu Tuan(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下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1997年。
Young, Iris Marion著,何定照譯,《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臺北:商周,2007年。
淺見洋二著,金程宇、岡田千惠譯,《距離與想像—中國詩歌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2005年。
Certeau, Michel de.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y :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Welter, Barbara, The Cult of True Womanhood: 1820-1860. American Quarterly 18.2 (1966), pp151-174.
Chatterjee, Partha, 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Histori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Felsk, Rita, Doing Time: Feminist Theory and Postmodern Cultur.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0).
Friedman, Susan S., Beyond Gender: The New Geography of Identity and Future of Feminist Criticism, in Mappings: Feminism and the Cultural Geographies of Encount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8), pp.17-35.
Larson, Wendy(文隸),Women and Writing in Modern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Lefebvre, Henri.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London:Verso(1991).
Van Gennep, Arnold , Rites of Passage. London: Routledge Press(1960).
Wolf, Margery,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Wu, Nai-The(吳乃德),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7).

四、論文
力耕,〈珍愛臺灣〉,《中央日報.副刊》,1949年3月13日。
王甫昌,〈光復後臺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 (1994),頁43-96。
王鈺婷,〈流亡主體、臺灣語境與女性書寫──以徐鍾珮和鍾梅音五○年代的散文創作為例〉,收於《2006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臺南:臺灣文學館 (2006),頁293-320。
王鈺婷,〈國族論述、主婦文學及其性別政治──以《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 (1949.3~1955.4) 為考察對象》,收於《2007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臺灣現當代文學媒介研究》,臺北:文訊雜誌社 (2007),頁324–344。
王鈺婷,〈多元敘述、意識型態與異質臺灣:以五○年代女性散文集《漁港書簡》、《我在臺北及其他》、《風情畫》、《冷泉心景》為觀察對象〉,《臺灣文學研究學報》4 (2007),頁41-73。new window
王鈺婷,〈語言政策與女性主體之想像──解讀《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中女性散文家之美學策略〉,《臺灣文學研究學報》7 (2008),頁48-75。new window
王鈺婷,〈報導者的「中介」位置──談五○年代林海音書寫臺灣之發言策略〉,《臺灣文學學報》17 (2010),頁133-158。new window
王鈺婷,〈「摩登女郎」的展演空間:談《海燕集》(1953) 中女作家現身與新女性塑造〉,《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2 (2011),頁164-185。new window
司徒衛,〈三十年來自由中國的文學〉,《幼獅文藝》314 (1980)。
朱西甯,〈豈與夏蟲語冰〉,《中國時報》39版,1994年1月3日。
朱崇儀,〈性別與書寫的關連──談陰性書寫〉,《文史學報》30 (2000.6),頁33-51。new window
朱嘉雯,〈女性散文與流亡書寫──以渡海作家徐鍾珮、羅蘭為例〉,文化大學「回顧兩岸五十年文學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2003年11月。
何杏楓,〈記憶.歷史.流言──重讀張愛玲〉,《臺大文史哲學報》66 (2007),頁53-92。
呂芳上,〈抗戰時期的女權論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 (1994),頁81-115。new window
呂潤璧,〈編後〉,《臺灣新生報》第4版,1948年7月18日。
何春蕤,〈女性主義與「女性小說」〉,《臺灣文藝》(新生第五期)145 (1994.10),頁7-11。
李棟明,〈光復後臺灣人口社會增加之探討〉,《臺北文獻》9/10 (1969),頁215-249。
吳復華,〈戰爭,一個被遺忘的背景〉,《文化研究》網路版第6期 (2001.8),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29.htm。
沈睿,〈她者的眼光──兩本女性主義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著作〉,《二十一世紀》69 (2002),頁142-148。new window
林育群,〈再說一次,紀州庵的故事〉,《文訊》311 (2011.9),頁60-66。
林果顯,〈日常生活中的反共知識建構──以《廣播雜誌》為中心〉,《國史館學術集刊》14 (2007),頁181-214。new window
林開世,〈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臺灣人類學刊》1:2 (2003.12),頁1-38。new window
林遠澤,〈克己復禮為仁──論儒家實踐理性類型學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重構〉《清華學報》42: 3 (2002),頁401-442。new window
邱貴芬,〈評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女學學誌》24 (2007.12),頁195-203。
卓意雯,〈清代臺灣婦女的社會地位〉,《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3 (1992),頁7-12。
周憲,〈日常生活批判的兩種路徑〉,《社會科學戰線》1 (2005),頁114-119。
唐宏峰,〈日常生活、視覺經驗與文學敘事:近代文學中的新式交通工具 (1870s~1910s)〉,《東華人文學報》20 (2012),頁107-136。new window
張必瑜,〈有國無家的地理想像:戰後初期臺灣小學地理教育中的家鄉與異鄉、我族與他者〉,《臺灣文學研究集刊》8 (2013.1),頁85-123。new window
張素貞,〈五○年代臺灣新文學運動〉,《中外文學》14:1 (1985),頁129-149。new window
張高評,〈海洋詩賦與海洋性格──明末清初之臺灣文學〉,《臺灣學研究》5 (2008.6),頁1-15。new window
張啟彬,〈回憶與希望──慶臺版『中副』創刊」〉,《中央日報.副刊》,1949年3月12日。
張連舉,〈論《詩經》中的舟船意象〉,《商洛學院學報》21: 3 (2007.9),頁65-68。
張淑麗,〈日常生活研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 3 (2009),頁22-28。
張淑麗,〈日常生活〉,《英美文學評論》18 (2011.06),頁Ⅴ-Ⅷ。
張會,〈放翁詞中〝船〞意象的原型分析〉,《安康學院學報》20:1 (2008.2),頁50-55。
張瑞芬,〈鞦韆外的天空──學院閨秀散文的特質與演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 (2001),頁73-96。new window
張蜀蕙,〈現實經驗與文本經驗的真實──由歐陽修、蘇軾作品探究北宋地誌書寫與閱讀〉,《東華人大學報》11 (2007.7),頁85-117。new window
張道藩,〈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文藝創作》21 (1953.1),頁1-6。
郭侑欣,〈瘴癘與魑魅之島──清初臺彎詩歌中的文學地景〉,發表於2012文化研究會議 (2012.1)(未出版)。
陳建忠,〈流亡者的歷史見證與自我救贖──由「歷史文學」與「流亡文學」的角度重讀臺灣反共小說〉,《文史臺灣學報》2 (2010),頁9-44。new window
陳紀瀅,〈泛論五四及新文藝運動〉,《文藝創作》49 (1955.5),頁15-40。
許甄倚,〈平凡中的非凡:吳爾芙的日常生活書寫與瑣碎政治〉,《英美文學評論》20 (2012),頁97-129。new window
許珮馨,〈當娜拉走出家庭──五○年代以降臺灣女性散文之流變〉,《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年報》,3 (2007),頁59-78。
黃子平,〈「故鄉的食物」:現代文人散文中的味覺記憶〉,《中外文學》31: 3 (2002.8),頁41-53。new window
黃至誠,〈回憶克難運動〉,《世界新聞報》,2011年2月11日,網路版。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lit/11296240/article-%E5%9B%9E%E6%86%B6%E5%85%8B%E9%9B%A3%E9%81%8B%E5%8B%95?instance=lit。
游勝冠,〈戰後的第一場臺灣文學論戰〉,《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7 (1993),頁26-41。
游鑑明,〈當外省人遇到臺灣女性:戰後臺灣報刊中的女性論述 (1945-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7 (1995),頁165-224。new window
游鑑明,〈是為黨國抑或是婦女?1950年代的《婦友》月刊〉,《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 (2011.12),頁75-130。new window
楊佳嫻,〈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與女性寫作──從《天地》說起,1943-1945〉,《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8 (2010.12),頁215-258。new window
楊彬彬,〈「自我」的困境──一部清代閨秀詩集中的疾病呈現與自傳欲望〉,《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7 (2010.9),頁95-130。new window
葉曉青,〈園林植物與中國文化認同〉,《二十一世紀雙月刊》76 (2003.4),頁111-117。new window
趙友培,〈論文藝教育〉,《文藝創作》37 (1954.5),頁13-35。
蓋琦紓,〈論蘇門唱和詩在宋代詩史上的價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9 (2003.6),頁1-14。
廖朝陽,〈災難與希望:從〈古都〉與《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看政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3 (2001),頁1-39。new window
歌雷,〈刊前序語〉,《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7年8月1日。
劉心皇,〈自由中國五十年代的散文〉,《文訊》9 (1984.3),頁54-82。
劉鶯釧,謝嘉雯,〈女性勞動參與的決定因素:1905-1940年的臺灣實證〉,《經濟論文叢刊》25 (1997),頁183-205。new window
蔡玫姿,〈太太客廳?民國初年文人雅集模式 (salon) 以及女性作者初探〉,《中國文學研究》20 (2005.6),頁287-318。new window
鄭穎,〈自逃遁到身心安頓──沈從文、汪曾棋文學與文物書寫軌跡〉,《中國現代文學》16 (2009.12),頁235。new window
賴維菁,〈觀景‧景觀:檢視三部維多利亞時期遊記如何書寫「番邦」的自然景物〉,《中外文學》29: 6 (2000.11),頁100-119。new window
藍佩嘉,〈母職──消滅女人的制度〉,《當代》62(1991),頁84-88。
應鳳凰,〈林海音的女性小說與臺灣文學史〉,淡江大學中文系「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1999年。
應鳳凰,〈五○年代女性小說與臺灣文學場域:從「市場性」到「政治性」的小說光譜〉,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中國文學系「臺灣女性小說史論壇」,2004年。
應鳳凰,〈五○年代女性文學及其傳播模式〉,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系「臺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2006年。
應鳳凰,〈美麗耐寒冬青樹──林海音的第一本書〉,《自由時報.副刊》,2010年5月17日。
羅崗,〈性別移動與上海城市空間的建構——從《海上花列傳》中的「馬車」談開去〉,《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 (2003),頁89-97。
蘇生文、趙爽,〈近代交通工具與「男女之大防」的突破〉,《文史知識》12 (2008),頁83-86。
顧敏耀,〈重現城南文學風華──林海音文學展開幕座談會〉,《文訊》296 (2010.8)。
顧燕翎,〈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中國論壇》23 (1987),頁41-54。


五、碩博士論文:
王鈺婷,《抒情之承繼,傳統之演繹-五○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學風格及其策略運用》,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吳復華,《反共/懷鄉:戰爭中國家對分類秩序(集體認同)的重構-以1949年版中央日報臺灣版為分析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柯惠鈴,《性別與政治: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 (1900s-1920s)》,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林秀麗,《來去臺灣洗Benz:從臺中地區菲籍家戶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實踐談起》,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康芳,《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臺灣五十年代的反共文學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許珮馨,《五○年代遷臺女作家散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許芳庭,《戰後臺灣婦女運動與女性論述之研究 (1945~1972)》,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許詩萱,《戰後初期 (1945.8-1949.12) 臺灣文學的重建:以「臺灣新生報」「橋」副刊為主要探討對象》,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蔡玫姿,《閨秀風格小說歷時衍生與文學體制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張毓芬,《女人與國家──臺灣婦運史的再思考》,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98年。
張毓如,《乘著日常生活的列車前進──以戰後二十年間的《暢流》半月刊為考察中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碧純,《逯耀東飲食散文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馮忠恬,《食話食說—臺灣美食家的探索性研究 (1995-2008)》,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系碩士論大,2009年。
唐玉純,《反共時期的女性書寫策略-以「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為中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游鑑明,《日據時期的職業變遷與婦女地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1995年。new window
楊晶晶,《反共抗俄聲中的女性身影—以《中華婦女》為考察對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楊雅慧,《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婦女(1937-1945)——日本殖民政府的教化與動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