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
作者:林正慧
作者(外文):Cheng-hui Lin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富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客家臺灣客人粵人土客衝突閩粵關係HakkaTaiwanke-langCantoneselocal residents-Hakka conflictsThe Relation of Fujian and Guangdo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78
華南客家的形塑過程,有一個文化共性的形成時期,之後才有第二階段的客方言群意識覺醒期。約於宋元之際,閩粵贛邊區已形成有共同方言與地域文化的一群人,但當時並未被以「客」名之。
明清時期,閩粵贛邊區人口飽合,加上清初遷海復界之後,大量客方言人群向粵東沿海或珠江三角洲一帶流徙,在這些客方言人群外移的邊緣,由於客方言人群的流寓與耕佃身分,加上人數漸增,方音殊異,遂逐漸與當地以廣府方言為主的「本地人」關係緊張,進而在十九世紀以降,頻頻發生「土客衝突」,且在廣府人書寫的志書當中,多被指為「非漢」之種族。
發生於十九世紀初以後華南的土客衝突,以及當地土著屢屢以非漢污蔑客方言移民的情形,引起客方言士子加以關注,並以強調客方言人群乃中原衣冠舊族,方言亦為中原古音的方式為「客」(客方言人群)溯源。在此過程中,恰適西教東傳,於是以客方言地域為傳教重心的巴色會傳教士們也共同參與為「客」溯源的行列,就約在18世紀中葉,中文的「客家」與西文的Hakka有了指涉相同人群的意涵。
客方言士子與西方傳教士為「邊緣客域」的客方言人群溯源美名之後,為「客家」意識回流「中心客區」(嘉應州)舖好了溫床,到了光緒末年的《嘉應州志》,我們已可看出「中心客區」如何思索由文獻中找出「中心客區」為「客」名所出的各種可能,於是「客家」與宋元文獻中的「客戶」增盛說牽扯上關係,也於是之後許多的「客家」溯源,都免不了要在文獻中找「客」蹤。
「客家」意識回流「中心客區」之後,開始讓由「中心客區」向外離散的客家有了認同的媒介,清末民初客家人士積極參與城市活動與革命建國等行動,逐漸累積政經實力的同時,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非漢」污衊,更讓「客家」的意識與認同得以抬頭,也讓海內外客屬有了清楚的以方言認同的媒介。然而,就是由於華南的客家形塑,有這個一個由「邊緣客域」回「中心客區」再向外散播的軌跡,因此在軌跡之外的客方言人群,對「客家」的了解與接受則就可能有所不同,即如清代臺灣的客方言人群。
臺灣客家的形塑,與華南的客家形塑呈雙軌並行的狀況。且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前面有很長一段時期並不稱為「客家」。就已有的文獻加以了解,清代臺灣漢人的認同模式,就廣東省嘉應州與福建省汀州府等純客住區的移民,以及福建省漳泉與廣東省潮州府等閩南方言移民而言,常採取跨省的方言認同;而漳州客方言與潮(州府)饒平縣、惠(州府)海豐、陸豐等縣移民,由於原籍地即處於客方言與閩南方言接觸地帶,來臺移民的方言與嘉應州等地移民的方音有別,加上清代臺灣「閩主粵客」的制度性框架,故多採取「省籍認同」,即漳州客方言人群多認同於閩籍,潮州府饒平縣或惠州府陸豐、海豐等縣客方言人群多認同於粵籍。
雖然清代文獻多以行政界線分類人群,但我們仍能從中文文獻的蛛絲馬跡,及十九世紀西人的記述資料中發現,早在康熙末年,下淡水地區的客方言人群已採取方言認同,自稱「客民」,之後臺灣民間社會逐漸形成「客人」與「福佬」以方言為界的分類樣態。民間社會以方言分別彼此,與雖官方以行政界線劃分人群不同,但卻實際且持續存在於臺灣的民間社會,且在清代的文獻中若隱若現,終於到了光緒末年修志時,出現了《新竹縣采訪冊》中的「客人(ke-lang=) 論述」。
乙未之役後,臺灣島民面臨了一個異族的統治者,這個殖民政府一開始就從西方知識體系中了解臺灣有一群說客方言的人為「哈喀」、「喀家」或「客家」,但之後基於對臺島舊慣的調查,及清代文獻的了解,殖民政府以原先認知的有種族意涵的「客家」,與清代的省籍界線疊合,將臺灣漢人分為廣東人與福建人,且各自對應一種方言,即客方言與閩南方言。此一分類,讓日治時期的人群認同清楚地以方言為界線。但也可能讓閩籍客方言人群與粵籍閩南方言人群面臨如何自我定位的難題。
因此,我們必須了解,1905年以來的臨時戶口調查或國勢調查,統計的數字顯現的是當時說客方言的人,而1926年的鄉貫調查的標的則是漢移民的原籍地,二種調查的標的不同,統計數字背後各有其特殊意涵,這是日後研究者在使用或解釋數字時,需要特別留意的部分。
日治臺灣的客方言人群就這樣從清代的粵人、客人,變成日治的粵族、廣東族。日治期間,臺灣的客方言人群可能會從各種不同管道了解華南有與自己同方言的人叫「客家」,但終日治,「客家」對臺灣的客方言人群而言,尚屬外來詞的概念。從一些日記或檔案資料,我們可以看出臺灣客人在戰後初期面臨了從「客人」到「客家」的轉折及適應過程。亦即戰後臺灣的客方言人群,不僅經歷了由「日本人」變成「中國人」,也同時由「廣東人」變成了「客家人」。亦即一直要到戰後,臺灣客方言人群方與中國華南客家採取同一識別標準,自稱為客家人,也開始嫁接起中原南遷的族群歷史。
由戰後本省外客家的相處情形來看,多少可以看出方言的認同力量,而初步歸納戰後省內外客家彼此能容易產生族群親親感的原因可能有三。其一是由於所屬方言是特殊,且在臺灣是居於少數的,使得彼此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拉近陌生的距離。其二,許多臺灣客家雖經歷次兩次改朝換代,卻仍保有對原鄉及原鄉宗族的認同觀念,這也是戰後省內外客家容易跨越長期隔離的時間作用,而輕易拉近彼此距離的因素之一。其三,由於客家在臺灣是相對的少數,自易接納省外的同方言群的成分,尤其,他們舉著客家是中原正統的旗幟而來。
戰後以來在臺灣進行的「中原客家」論述,以及外省客家與本省客家的互動,經數十年來,對臺灣及客家的研究皆造成深刻的影響。諸如造成客家誤解的層累堆積、中原客家文化質素的雜揉融合及客家族群處境的劣勢化與客語的隱形化等等。由於中原客家在戰後臺灣的宣揚,其實是鑲嵌在符合國家政策的脈絡底下,於是雖言是中原客家論述,重的是中原,是中國,而非客家,遑論臺灣。此一隱伏的矛盾,日後即成為臺灣客家人意識的發軔。
The shaping progress of Hakka in Southern China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one is the period of the formation of common culture, the other is the period of awakening of Hakka consciousness. Nearly in the 13th century, a group of people who had the same dialect and culture gathered together in the border area of Fujian, Guangdong, and Jiangxi provinces, however; they didn’t be called “Hakka” at that time.
From the 14th to 18th century, there was excess population in the border area of Fujian, Guangdong, and Jiangxi, so the Qing government opened up coastal areas for people to live in. As a result, a great number of the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moved to the east coastal areas of Guangdong or the Pearl River Delta. Consequently, they lived away from home and rented out others’ lands that they had conflicts gradually with the local residents, who spoke Standard Cantonese. From the 19th century, local residents-Hakka conflicts broke out frequently. Moreover, in the history written by the people who spoke Standard Cantonese, the immigrants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were described as “fei-han” (not the Han people).
The mentioned local residents-Hakka conflicts and discrimination caused the literati among the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to be concerned about that and to trace back to the source of their history. Hakka elites vigorously asserted that their ancestors were from the Central Plain, the core birthplace of China’s civilization. They emphasized that their dialect was inherited from the ancient language of the Central Plain, too. At the same time, the western missionaries of Basel Missionaries were preaching in the area which the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lived in, and they took part in the shaping progress. From then on, the missionaries started to call them “Hakka”.
The tracing back to the source of Hakka history for the east coastal areas of Guangdong encouraged the people who spoke Hakka and lived in Jiayingzhou (a prefecture of Guangdong) to take the same action. For example, in the chorography of Jiayingzhou writte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many written accounts of tracing back to the source of Hakka history were found. Thereafter, researchers could not trace back to the source of Hakka history without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s in advance.
The new ethnic concept of Hakka made Hakka people who spreaded in Southern China identify themselve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Hakka people actively joined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astal cities and the building of Republic of China in 1912. Therefore, they gradually raised their status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s, as well as their strengthening ethnic concept. Although other ethnic groups continued discriminating them as “fei-han”, that reinforced their ethnic concept. Meanwhile, the Hakka people who lived in other areas started t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an ethnic group by means of Hakka dialect. Yet, the shaping progresses of Hakka ethnic concept were differen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outhern China. The immigration of Hakka people to Taiwan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an example.
The shaping progress of Hakka history carried on in parallel in Sothern China and in Taiwan. Initially, Taiwan Hakka immigrant didn’t claim to be “Hakka”.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among the Hans who immigrated to Taiwan in Qing dynasty, some people were identified themselves by means of dialects they spoke instead of the provinces they were born in. They were people from Jiayingzhou and Dingzhoufu (a prefecture of Fujian), where people only spoke Hakka dialect; people from Zhangzhou and Quanzhou (prefectures of Fujian) and Chaozhou (a prefecture of Guangdong), where people only spoke Minnan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dialect. However, some people were identified themselves by the provinces they were born in instead of dialects they spoke. They were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from Zhangzhou, Raoping, Huizhou (prefectures of Guangdong). They identified themselves by the provinces they were born because of two reasons. First, people who spoke Hakka and Minnan dialect lived together in the mentioned places, so their Hakka accent was different from the one of the Hakka people from Jiayingzhou and Dingzhoufu. Second, Taiwan authority in Qing dynasty implemented many official systems which regarded the immigrants from Fujian as primary; the immigrants from Guangdong as secondary.
Taiwan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Qing dynasty commented that people in Taiwan were identified by provinces where one was born. Nevertheless, in other historical rec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 in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wrote down that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claimed to be “ke-min” in southern Taiwa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18th century. That indicated that people in Taiwan society at that time divided themselves into two ethnic groups, Hakka people and Holo people, according to dialects they spoke instead of the provinces where they were bor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view of the government.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term “Ke-lang” appeared formally to identify Hakka people in the history of Hsinchu, which was revised by the government.
Qing government ceded Taiwan to Japan in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and Taiwan became a colonial rule. Japanese authority perceived that a group of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and were called Hakka existed in Taiwan through read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s in western languages. Later, the authority did the research on Taiwan tradition and historical records of Qing dynasty. At last, Japan regarded all the immigrants from Guangdong as people who spoke Hakka language, and all the immigrants from Fujian as people who spoke Minnan dialect. Thus, Taiwan people were forced to identify themselves by following the authority’s standard. Two kinds of people faced the problems to identify themselves. Some spoke Hakka dialect but were born in Fujian, the other people who spoke Minnan dialect but were born in Guangdong.
It was worth noting in two kinds of investigations conducted by the authority. One was the Hakka population investigation since 1905, and the other was the investigation in 1926 on provinces where Han people living in Taiwan were born. The objects in the investigations were different, and the results were different consequently. Resear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at.
During Taiwan’s colonial period,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might learn from every channel that there was a group of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in Southern China, and they were called Hakka. Yet, the term of “Hakka” was a loanword to them before the end of WWII when Taiwan returned to China in 1945. Through some diaries and historical records at that time, the people who spoke Hakka in Taiwan adapted themselves from the identity of Japanese to Chinese, and from the title of Cantonese to Hakka. That is to say,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in Taiwan accepted the standard of Hakka in Southern China to identify themselves, to claim to be Hakka, to trace back to the source of their history, and to admit their ancestors who were from the ancient Central Plain. Taiwan-Hakka grafted Hakka history, which described that Hakka people started from the Central Plain and then immigrated to Southern China.
The Hakka people who emigrated from China to Taiwan after 1945 got along very well with the Hakka people who were born in Taiwan. There were three possible reasons. First, that Hakka dialect was special among all ethnic dialects made Hakka people draw close to each other. Second, many Hakka people who were born in Taiwan more or less approve of the ancestors’ hometown and relatives there in spite of their changing nationalities twice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Third, the Hakka people were minority of the population in Taiwan, thereupon they naturally accepted their siblings from other provinces--especially when their siblings proposed that Hakka people were from the Central Plain.
After 1945, the thesis that Hakka people were from the Central Plain and the intimate interaction between Taiwan-Hakka and Hakka people who moved to Taiwan from the continent after WWII brought about deep effect (e.g.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Hakka”, diversity of Hakka culture, weak situation on politics of Hakka ethnic, and fading away of Hakka dialect) on the research on Taiwan and Hakka history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The point that Hakka people were from the Central Plain was proclaimed and emphasized in Taiwan in accordance with Taiwan government’s ethnic policy. As a result, the research on Hakka people’s history in Taiwan was neglected. This unbalanced hidden problem might provoke Taiwan-Hakka to strengthen their local identity.
一、中文資料
(一)史料
1. 方志
王大魯修、賴際熙纂,《赤溪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1920年原刊。
王世懋,《閩部疏》。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以下簡稱文叢〕,1961年;1752年原刊。
王象之,《輿地紀勝》。臺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文叢第146種,1962年;1764年原刊。
仲振履,《興寧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1856年原刊。
光緒《四會縣志》,收入來新夏主編,《中國地方志歷史文獻專輯.災異志》,第61-70冊.廣東省。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
光緒《高明縣志》,收入來新夏主編,《中國地方志歷史文獻專輯.災異志》,第61-70冊.廣東省。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文叢第121種,1962年。
吳道鎔原稿,張學華增補,李棪改編,《廣東文徵》。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年。
李丕煜,《鳳山縣志》,文叢第124種,1961年;1717年原刊。
李紹膺修,謝仲玩纂,雍正《長寧縣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廣東府州縣志》,第一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阮元修、陳昌齊等纂,《廣東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周碩勳,《潮州府志》。高雄:高雄市潮汕同鄉會,1968;1760年原刊。
周鍾瑄,《諸羅縣志》,文叢第141種,1958年;1719年原刊。
周璽,《彰化縣志》,文叢第156種,1962年;1835年原刊。
胡龍寶、陳華宗修,《臺南縣志稿》,卷10。臺南:臺南縣文獻委員會,1960年。
苗栗縣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苗栗縣誌卷首》。苗栗:臺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1960年。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文叢第37種,1959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文叢第65種,1960年;1696年原刊。
乾隆《普寧縣志》,收入來新夏主編,《中國地方志歷史文獻專輯.災異志》,第61-70冊.廣東省。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
屠繼善,《恒春縣志》,文叢第75種,1960年;1894年原刊。
張二果、曾起莘,崇禎《東莞縣志》。東莞: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1995年。
連橫,《臺灣通史》,文叢第128種,1962年。
陳文達,《臺灣縣志》,文叢第103種,1961年;1720年原刊。
陳昌齋,《廣東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1822年原刊。
陳培桂,《淡水廳志》,文叢第172種,1963年;1871年原刊。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文叢第160種,1963年;1852年原刊。
陳鍈等修、鄧廷祚等纂,《澄海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乾隆27年原刊。
馮師元等纂,《恩平縣志》道光五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
黃旺成,《新竹縣志稿》,卷七〈教育志〉。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60年
黃釗,《石窟一徵》。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年。
黃基正編纂,《苗栗縣志卷二人文志氏族篇語言篇》。苗栗:苗栗縣文獻委員會,1969年。
溫仲和,《嘉應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1898年原刊。
葉覺邁修、陳伯陶纂,《東莞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1921年原刊。
熊學源修,《增城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管一清,乾隆《增城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安平縣雜記》,文叢第52種,1959年;1895年原刊。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臺灣府》,文叢第84種,1960年。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文叢第74種,1961年。
劉業勳修、凌魚纂,《揚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劉溎年修,鄧掄斌等纂,《惠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
劉廣聰纂,《康熙程鄉縣志》,卷一,收入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年。
劉德恒等修;吳大猷纂,《四會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1896年原刊。
蔣師轍,《臺灣通志》,文叢第130種,1962年。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文叢第73種,1960年;1894年原刊。
謝金鑾、鄭兼才纂,《臺灣縣志》,文叢第140種,1962年。
羅獻修纂修,《興寧縣鄉土志》,收入倪俊明主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四十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饒宗頤編,《潮州志匯編》。香港:龍門書店,1965年。
龔耿光,《佛岡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1850年原刊。
2. 奏摺、碑文、契據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1980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內閣部院檔.外紀檔》。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道光朝軍機處檔摺件》。
國立臺灣大學藏,《淡新檔案》。
張本政主編,《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郭嵩籌,《郭嵩籌奏議》。岳麓書社,1983年。
陳翰笙主編,《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一輯(二),中國官文書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文叢第43種,195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文宗實錄選輯》,文叢第189種,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輯》,文叢第210種,1965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文叢第247種,1968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宣宗實錄選輯》,文叢第188種,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會典臺灣事例》,文叢第226種,196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經世文編選錄》,文叢第229種,196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德宗實錄選輯》,文叢第193種,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穆宗實錄選輯》,文叢第190種,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欽定平定臺灣紀略》,文叢第102種,196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文叢第288種,197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乙集》,文叢第173種,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己集》,文叢第191種,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丙集》,文叢第176種,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庚集》,文叢第200種,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人事編》,文叢第117種,1961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清耆獻類徵選編》,文叢第230種,1967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編》,文叢第150種,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教育碑記》,文叢第54種,1959年。
錢儀吉彙纂,《碑傳選集》,文叢第220種,1966年。
3. 文集、雜著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文叢第17種,1959年;1867年原刊。
丁紹儀,《東瀛識略》,文叢第2種,1957年。
卞寶第,《閩嶠輶軒錄》。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文叢第70種,1960年;1937年原刊。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文叢第3種,1957年;1763年原刊。
吳子光,《臺灣紀事》,文叢第36種,1959年;1875年原刊。
周凱,《內自訟齊文選》,文叢第82種,1960年;1840年原刊。
林豪,《東瀛紀事》,文叢第8種,1957年。
姚瑩,《中復堂選集》,文叢第83種,1960年。
姚瑩,《東槎紀略》,文叢第7種,1957年;1829年原刊。
思痛子,《臺海思慟錄》,文叢第40種,1959年;1896年原刊。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文叢第30種,1958年。
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文叢第87種,1960年。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文叢第93種,1960年。
張煜南,《梅水詩傳》。臺北:張穎基,1973年;1901年原刊。
陳璸,《陳清端公文選》,文叢第116種,1961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文叢第4種,1957年;1722年原刊。
黃遵憲,《人境盧詩草箋證》。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溫廷敬輯,《茶陽三家文鈔》。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華僑史資料選輯組編,《晚清海外筆記選》。北京:海洋出版社,1983年。
翟灝,《臺陽筆記》,文叢第20種,1958年;1793-1808年間刊本。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采訪冊》,文叢第55年,1959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詩鈔》,文叢第280種,1970年。
劉璈,《巡臺退思錄》,文叢第21種,1958年。
蔣師轍,《臺游日記》,文叢第6種,1957年;1904年原刊。
鄧傳安,《蠡測彙鈔》,文叢第9種,1958;1830年原刊。
龍啓瑞,《經德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藍鼎元,《平臺紀略》,文叢第14種,1958年。
藍鼎元,《東征集》,文叢第12種,1721年原刊。
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文叢第308種,1972年。
4. 檔案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00014-34,〈臺灣人民處分案〉。
00027-12,〈鳳山出張所臨時報告(臺南民政支部)〉。
00058-64,〈警察官司獄官服務心得臺南縣ニ於テ制定ニ付右制定并互報方ニ付通達〉。
00536-10,〈臺中縣下林孝商及林允卿開墾認許地所有認可願聞置ク〉。
04518-9,〈新竹支廳下巡視所見ノ概要臺北縣知事具申〉。
09758-4,〈廣東人廣西人戶口等取調報告(元臺南縣)〉。
09785-8,〈鳳山縣管內治政一班(元臺南縣)〉。
10109-37,〈菅向榮任臺灣總督府師範學校教諭、敘高等官七等、依願免本官、六級俸下賜、補臺北第二師範學校教諭、事務格別勉勵、賞與〉。
11094-10,〈喀家族ニ稱スル戶數人口表〉。
《軍事委員會侍從室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129000099170A,鄒清之。
129000101735A,藍萼洲(藍曉瀾)。
129000102681A,李翼中。
129000104402A,黃國書。
129000104408A,吳鴻森。
129000104770A,吳克英。
129000105319A,翁鈐(翁瑞棠)。
129000115113A,劉偉崧。
《個人史料》(臺北,國史館藏)
1280037170001A,丘式如。
1280021430001A,劉偉崧。
5. 日記
《黃旺成日記》。
《水竹居主人日記》。
《灌園先生日記》。
《吳鴻麒日記》。
6. 報紙
《中央日報》。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
《臺灣新報》。
《徵信新聞報》。
《聯合報》。
(二)專書
Geogre Leslie Mackay原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臺北:前衛出版社,2009年。
John Dodd(陶德)著,陳政三譯,《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臺灣外記》。臺北:臺灣書局,2007年。
Joseph Beal Steere原著,李壬癸編,《福爾摩沙及其住民》。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2年。
Joseph Beal Steere原著,林弘宣譯,《福爾摩沙及其住民: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臺灣調查筆記》。臺北:前衛出版社,2009年。
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著,林金源譯,《福爾摩沙見聞錄──風中之葉》。臺北:經典雜誌,2002年。
Le Gendre(李仙德),《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文叢第46種,1960年。
Pablo Fernandez O. P.著,黃德寬譯,《天主教在臺開教記:道明會士的百年耕耘》。臺北:光啟社,1991年。
Reginald Kann原著,鄭順德譯,《福爾摩莎考察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1905年原刊。
Stephan Corcuff(高格孚),《風和日暖: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
Stephane Ferrero原著,帥仕婷譯,《當Jean遇上福爾摩沙──一名法國小兵的手札(1884-1885)》。臺北:玉山社,2003年。
Theodore Hamburg(韓山文)著,簡又文譯,《太平天國起義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1854年原刊。
W. A. Pickering(必麒麟)原,陳逸君譯,《歷險福爾摩沙》(Pioneering in Formosa, 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 Wreckers & Head-hunting Savages)。臺北: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W. A. Pickering(必麒麟)著,吳明遠譯,《老臺灣》。臺北:臺灣銀行,1959年;1898年原刊。
William Campbell(甘為霖)著,阮宗興譯,《素描福爾摩沙:甘為霖臺灣筆記》。臺北:前衛出版社,2009年。
Williams, S. Wells (衛三畏)著,陳俱譯,《中國總論(上、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丁韙良著,沈弘譯,《中國覺醒:國家地理、歷史與炮火硝煙中的變革》。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
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編,《閩臺社會文化比較硏究工作硏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1994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史料專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東辛亥革命史料》。廣州:廣東省新華書店,196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編,《近代來華外國人名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中國新聞週刊社編,《中國新聞》。南京;臺北:中國新聞週刊社,1947年-。
中華續行委辦會調查特委會編,《1901-1920年中國基督教調查資料》,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尹章義,《臺灣客家史研究》。臺北: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2003年。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8年。new window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1年。new window
王立新,《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近代基督新傳教士在華社會文化和教育活動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有立編,《太平天國官書十種》。臺北:華文書局,1969年。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2003年。new window
王東,《客家學導論》。臺北:南天書局,1998年。
王恢編繪,《新清史地理志圖集》。臺北:國史館,1993年。
王重民編,《太平天國》(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重民輯,《干王洪製太平天國官書十種》。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王雅倫,《法國珍藏早期臺灣影像:攝影與歷史的對話》。臺北:雄獅圖書,2006年。
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實錄編輯委員會編,《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實錄》。臺北: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實錄編輯委員會,1974年。
丘念臺,《我的奮鬥史》。臺北:中華日報社,1981年。
丘昌泰、蕭新煌主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臺北:智勝文化,2007年。
丘權政,《客家與香港崇正總會》。北京:新華書店,1997年。
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
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古直,《客人對》。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1931年原刊。
司徒尚紀,《廣東文化地理》。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
司徒尚紀,《廣東政區體系:歷史.現實.改革》。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
司徒尚紀,《嶺南歷史人文地理──廣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較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
朱峰,《基督教與海外華人的文化適應──近代東南亞華人移民社區的個案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行政院客委會策劃主辦、客家雜誌社協辦,《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何國強,《圍屋裡的宗族社會:廣東客家族群生計模式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
何壽康、葉脈、鍾偉光編,《香港崇正總會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1968年。
吳松弟,《中國移民史》,第四卷,遼宋金元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吳義雄,《在宗教與世俗之間:基督教新教傳教士在華南沿海的早期活動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吳學明,《近代長老教會來臺的西方傳教士》。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吳濁流,《吳濁流致鍾肇政書簡》。臺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
吳濁流,《無花果:臺灣七十年的回想》。臺北:前衛出版社,1990年。
吳濁流,《臺灣連翹》。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年。
宋文薰等著,劉克襄策劃,《探險家在臺灣》。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88年。
宋德釗,《民間文化與鄉土社會》。梅縣:花城出版社,2002年。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11年。
李亦園,《東南亞華人社會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
李如龍,《福建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志剛,《香港基督教會史研究》。香港:道聲出版社,1987年。
李新魁,《廣東的方言》。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筱峯,《臺灣全志卷首.戰後臺灣變遷史略》。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年。
李筱峯,《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
李翼中,《臺灣社政憶述》。臺北:清水商行印刷工廠,1953年。
汪毅夫,《臺灣社會與文化》。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年。
汪彝定,《走過關鍵年代──汪彝定回憶錄》。臺北:商周文化,1991年。
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new window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房學嘉、曾憲恆,《辛亥革命在嶺東》。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東方孝義,《臺日新辭書》。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31年。
林正慧,《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遠流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林孝勝,《新加坡華社與華商》。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5年。
林治平,《臺灣基督教史:史料與研究回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宇宙光,1998年。new window
林金樹主編,《中華心.客家情──第一屆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吉隆坡:馬來西亞客家學研究會,2005年。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
林嘉書,《土樓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邵敬敏主編,《文化語言學中國潮》。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2001年。
邱捷,《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與清末民初的廣東》。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邱權典編,《中國客家民系研究》。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
雨青,《客家人尋「根」》。臺北:武陵出版社,1985年。
俞強,《近代滬港雙城記:早期倫敦會來華傳教士在滬港活動初探》。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臺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施正鋒,《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施正鋒,《臺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翰蘆,2004年。new window
施正鋒,《臺灣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翰蘆,2006年。new window
施正鋒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臺北:臺灣國際硏究學會,2007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師大地理系,1987年。new window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new window
科大衛著、卜永堅譯,《皇帝和祖宗:華南的國家與宗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胡希張等著,《客家風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香港崇正總會編,《香港崇正總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1950年。
香港崇正總會編,《香港崇正總會金禧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1995年。
徐正光,《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年。new window
徐正光、宋文里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1996年。new window
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硏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年。
徐正光、蕭新煌主編,《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1996年。new window
徐正光等,《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年。
徐正光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
徐正光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年。
徐正光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年。
徐松石,《粵江流域人民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徐國章譯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年。
特木勒編,《多元族群與中西文化交流──基於中西文獻的新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珠海文史研究所學會主編,《羅香林教授紀念論文集》。臺北:新文豐,1992年。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2006年。
財團法人陳運棟文教基金會編纂,《三灣鄉志》。苗栗:三灣鄉公所,2005年。
高賢治,《大臺北古契字二集》。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0年。
國學文獻館編,《臺灣研究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聯經,1993年。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編,《香港崇真會立會一百四十周年紀念特刊》。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1987年。
崇正總會金禧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香港崇正總會金禧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1971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1998年。
張炎憲主編,《二二八事件辭典》。臺北:國史館,2008年。
張茂桂主編,《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臺北:群學出版社,2010年。
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張泰祥主編,《中華民國五十年來民眾團體》。臺北:中華民國民眾團體活動中心,1961年。
張博宇編,《臺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新竹:臺灣客家研究學會,2008年。
張衛東、王洪友主编,《客家研究》,第一輯。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89年。
梁方仲編著,《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深町英夫,《近代廣東的政黨.社會.國家──中國國民黨及其黨國體制的形成過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莊英章、簡美玲主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new window
莊英章主編,《華南農村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年。
許佩賢譯,《攻臺見聞──風俗畫報.臺灣征討圖繪》。臺北:遠流,1995年。
許佩賢譯,《攻臺戰記──日清戰史.臺灣篇》。臺北:遠流,1995年。
許雪姬編,《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
郭壽華,《客族源流新志──客家精神及文獻》。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64年。
陳支平,《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1998年。
陳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陳支平主編,《邊際族群:遠離帝國庇佑的客人》。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公司,1992年。new window
陳明通,《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臺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
陳政三,《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臺北:臺灣書局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陳紹英,《一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手記》。臺北:玉山社,2005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92年。new window
陳智勇,《中國古代社會治安管理史》。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逸君主編,《臺灣客家關係書目與摘要〔專書、論文、研究報告類〕》。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陳運棟,《客家人》。臺北:聯亞出版社,1981年。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new window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臺北:時報文化,1995年。new window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喬健等主編,《文化、族群與社會的反思:第八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硏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
曾少聰,《漂泊與根植:當代東南亞華人族群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曾秀氣編,《六堆英華》。屏東:美和出版社,1977年。
森口雄稔編著,《伊能嘉矩の臺灣踏查日記》。臺北:南天書局,1992年。
湯泳詩,《一個華南客家教會的研究:從巴色會到香港崇真會》。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2002年。
湯錦台,《千年客家》。臺北:如果出版社,2010年。
程美寶,《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大雁文化,2006年。
黃宇和,《兩廣總督葉名琛》。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黃卓權,《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04年。new window
黃金文,《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1年。new window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2001年。new window
黃昭堂,《臺灣那想那利斯文》。臺北:前衛,1998年。
黃家教等編,《漢語方言論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年。
黃挺,《潮汕文化源流》。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黃桂,《潮州的社會傳統與經濟發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黃淑聘,《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黃德寬譯,《天主教在臺開教記:道明會士的百年耕耘》。臺北:光啟文化事業,2003年。
黃應貴、葉春榮主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所。new window
黃麗霞等編,《戀戀庄情事──萬巒人的老照片》。屏東: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1999年。
楊多默著;陳嘉陸譯,《天主教來臺傳教一百年簡史:1859-1959》。高雄:天主教道明會,1960年。
楊恭恆,《客話本字》。新莊:客家臺灣文史工作室,1997年重刊。
楊國光,《一個臺灣人的軌跡》。臺北:人間出版社,2001年。
楊國樞、瞿海源編,《變遷中的臺灣社會》。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詹伯慧主編,《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雷雨田編,《近代來粵傳教士評傳》。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年。
廖倫光,《臺北縣汀州客尋蹤》。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年。
彰化縣文化局,《彰化縣客家族群分布調查》。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2005年。
臺北市大埔同鄉會,《大埔會訊》。臺北:臺北市大埔同鄉會,1964年-。
臺北市五華同鄉會編,《臺北市蕉嶺同鄉會二二週年特刊》。臺北:臺北市五華同鄉會,1977年。
臺北市梅縣同鄉會,《臺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臺北:臺北市梅縣同鄉會,1987年-。
臺北市惠州同鄉會編,《臺北市惠州同鄉會會刊》。臺北:臺北市惠州同鄉會,1985年-。
臺北市嘉應五屬同鄉會編,《嘉應五屬年刊》。臺北:臺北市嘉應五屬同鄉會,1986-1998年。
臺北市福建長汀同鄉會編,《長汀文獻》。臺北:臺北市福建長汀同鄉會,1974年-。
臺北市興寧同鄉會會刊編輯委員會,《臺北市興寧同鄉會會刊》。臺北:臺北市興寧同鄉會,1985年-。
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新个客家人》。臺北:臺原,1993年。
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臺灣客家人新論》。臺北:臺原,1991年。
趙春晨、雷雨田、何大進,《基督教與近代嶺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劉平,《被遺忘的戰爭──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劉佐泉,《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克襄,《後山探險》。臺北:自立晚報社,1992年。
劉克襄,《探險家在臺灣》。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88年。
劉克襄,《福爾摩沙大旅行》。臺北:玉山社,1999年。
劉義章主編,《香港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劉聖宜、宋德華,《嶺南近代對外文化交流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劉鎮發,《香港原居民客語──一個消失中的聲音》。香港:香港中國語文學會,2004年。
廣西僮族自治區通志館編,《太平天國革命在廣西調查資料匯編》。南寧: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出版社,1962年。
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蔡慧玉編著,《走過兩個時代的人──臺籍日本兵》。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1997年。
鄭順德譯,《孤拔元帥的小水手》(Le Moussede L’Amiral Courbet)。臺北:南天書局,2004年。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臺灣身影》。臺北:如果,2006年。
鄧迅之,《客家源流研究》。臺中:天明出版社,1982年。
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1999年。
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臺北:中研院社科所,1998年。
蕭新煌,《臺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臺北:立緒出版社,2002年。
蕭新煌、黃世明,《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1年。
賴碧霞編著,《臺灣客家民謠薪傳》。臺北:樂韻,1993年。
賴際熙主編,《崇正同人系譜》。香港:香港崇正總會,1995年。
賴澤涵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年。
錢鴻鈞編,《臺灣文學兩鍾書》。臺北: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1992年。new window
戴昭銘,《文化語言學導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
戴國煇,《史學與臺灣研究》,卷一,境界人的獨白,戴國煇全集1。臺北:遠流,2011年。
戴國煇,《史學與臺灣研究》,卷九,戴國煇全集9。臺北:遠流,2011年。
戴國煇,《史學與臺灣研究》,卷二,戴國煇全集2。臺北:遠流,2011年。
戴國煇,《史學與臺灣研究》,卷四,戴國煇全集4。臺北:遠流,2011年。
戴國煇,《臺灣史研究集外集》,戴國煇文集5。臺北:遠流、南天,2002年。
戴國煇,《臺灣史探微──現實與史實的相互往還》,戴國煇文集6。臺北:遠流、南天,2002年。new window
戴國煇,《臺灣史對話錄》。臺北:遠流、南天書局,2002年。new window
戴國煇,《臺灣近百年史的曲折路──「寧靜革命」的來龍去脈》,戴國煇文集7。臺北:遠流、南天,2002年。new window
戴寶村、溫振華,《大臺北都會圈客家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6年。
謝重光,《客家形成發展史綱》。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
謝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謝新樹主編,《中原文化叢書》,第1-7集。苗栗:苗友中原雜誌社,1965年。
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海外華人研究社,1995年。
鍾壬壽,《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出版社,1973年。
鍾理和,《鍾理和日記》。高雄: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1996年。
鍾肇政,《肝胆相照:鍾肇政、張良澤往返書信集》。臺北:前衛,1999年。
鍾肇政,《原鄉人:作家鍾理和的故事》。高雄: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1993年。
鍾肇政,《臺灣客家族群史.總論》。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年。
鍾肇政、徐正光編,《客家文化論叢》。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1994年。
鍾獨佛,《粵省民族攷原》(1921年)。
鍾艷攸,《政治性移民的互助組織(1946-1995)──臺北市之外省同鄉會》。臺北:稻鄉,1999年。
檳榔嶼客屬公會四十週年紀念刊編輯委員會編,《檳榔嶼客屬公會四十週年紀念刊(1939-1979)》。馬來西亞:檳榔嶼客屬公會,1979年。
簡又文,《太平天國典制通考》。香港:簡氏猛進書屋,1958年。
藍萼洲主編,《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實錄》。臺北: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實錄編輯委員會,1974年。
魏永竹主編,《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羅光,《天主教在華傳教史集》。臺中:光啟社,1967年。
羅志飛,《七十回憶錄》。出版資料不詳。
羅卓英將軍紀念編輯委員會編,《羅卓英將軍紀念集》。臺北:羅卓英將軍紀念編輯委員會,1971年。
羅香林,《乙堂文存》。香港:中國學社,1965年。
羅香林,《客家史料匯篇》。臺北:南天書局,1992年。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1992年。new window
羅香林,《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香港:中國學社,1961年。new window
羅香林著,有元剛譯,《客家研究導論》,上冊。臺北:吉村商會印刷所,1942年。new window
羅香林編,《崇正總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1950年。
羅敬之,《羅香林先生年譜》。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new window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綱》。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叢考》。正中書局,1947年。
羅肇錦,《臺灣的客家話》。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年。
羅肇錦,《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臺投:臺灣省文建會,2000年。new window
羅濟立,《日治後期之殖民警察與臺灣客語、民俗文化的學習──以《警友》雜誌為資料》。臺北:五南圖書,2011年。new window
羅鏑樓,《羅卓英先生年譜》。臺北:羅偉郎,1995年。
羅翽雲,《客方言》。臺北:古亭書屋,1972年重刊。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上海:地圖出版社,1987年。
譚隸華,《廣東歷史問題論文集》。臺北:稻禾出版社,1993年。
竇季良,《同鄉組織之研究》。上海:正中書局,1946年。
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顧衛民,《基督教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1996年。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8)》。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年。
(三)學位論文
王和安,〈日治時期南臺灣的山區開發與人口結構:以甲仙六龜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任育德,〈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利天龍,〈屏東縣前堆地域的社會空間結構與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2007年。
吳中杰,〈臺灣福佬客分布及其語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李效玲,〈民間社會之研究:以臺北地區同鄉會組織為例〉。臺北: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李麗玲,〈五O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臺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新竹: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林吉洋,〈敘事與行動:臺灣客家認同的形成〉。新竹: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秀昭,〈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臺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林佩欣,〈日治前期臺灣總督府對舊慣宗教之調查與理解(1895-1919)〉。臺北: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信丞,〈從客家雜誌分析臺灣客家形象之變遷〉。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林彥亨,〈客家意象之形塑:臺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勝偉,〈政治算術:戰後臺灣的國家統治與人口管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邱苡芳,〈花蓮地區之族群分布及族群關係──晚清迄日治時期〉。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邱珮萱,〈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阿部由理香,〈日治時期臺灣戶口制度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年。
徐智德,〈從政治過程論的觀點探討臺灣客家運動〉。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高怡萍,〈徘徊於聚族與離散之間──粵東客家的族群論述與歷史記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崔末順,〈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張正田,〈從族群關係看清代臺灣桃竹苗地區義民信仰區域差異──以清代苗栗堡為觀察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張志惠,〈閱讀中國:《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 1832-1851)與新教傳教士關於中國的理解及書寫〉。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張柏仲,〈外省族群的社會心理分析──族群觀點、我群認同與社會距離〉。臺北:東吳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97年。
張容嘉,〈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嘉文,〈客家傳統山歌三大調在花蓮地區的傳承與現況〉。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許瑛玳,〈雲林詔安客家文化圈的歷史形成──以崙背、二崙兩鄉鎮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如君,〈乙未之前恆春地區開發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秀琪,〈臺灣漳州客家話的研究──以詔安話為代表〉。新竹:國立新竹師院臺灣與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佳慧,〈臺灣地方派系與宗親會互動關係之研究──桃園縣個案分析〉。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香如,〈多元文化主義實踐的考察:臺灣本土化潮流下的客家運動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國家事務與管理碩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
陳雪玉,〈桃園閩客族群與地方政治關係的歷史探討(1950-1996)〉。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彭芊琪,〈外省客家人的本土化:以廣東陸豐莊氏宗親會為例〉。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2005年。
曾金玉,〈臺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黃一民,〈文化與商品:擂茶的社會學考察〉。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黃子寧,〈天主教在屏東萬金的生根發展(1861-1962)〉。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育嵐,〈東部客家?花蓮玉里二個客家社區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辰濤,〈爭取海外力量:中華民國外交、僑務、黨務在新馬的運作(1945-1957)〉。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黃詩涵,〈由古書契論北淡地區客家移墾-以汀州客江、潘二氏為例〉。臺北: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楊名暖,〈彰化、雲林地區客家人的語言轉換〉。臺北: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臺灣的中國化〉。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葉日嘉,〈兩岸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政治分析──以「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為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葉蓉,〈臺北市宗親組織的研究──由傳統的宗法到現代的宗親會〉。臺北: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2年。new window
劉惠玲,〈臺灣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建構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蔡主恩,〈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擴展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new window
蔡明賢,〈戰後臺灣的語言政策(1945-2008)──從國語運動到母語運動〉。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蔡芳玲,〈一九四九年前後遷臺作家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賴文慧,〈臺灣汀州客二次移民研究:以苗栗縣造橋鄉平興村謝姓家族為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賴旭貞,〈佳冬村落之宗族與祭祀──臺灣客家社會個案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年。
賴秀真,〈臺灣都市型地方派系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薛雲峰,〈臺灣客家史觀:以義民與1895乙未抗日戰爭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謝文華,〈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鍾怡彥,〈鍾理和文學語言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藍清水,〈被遺忘的外省客家移民──戰後河婆客的集體記憶與認同之分析〉。桃園: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清華大學人類所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蘇裕玲,〈族群社區與族群書寫──當代臺灣客家意識展現的兩個面向〉。臺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四)期刊及研討會論文
中原客家聯誼會,〈臺北市中原客家聯誼會成立緣起〉,《中原文獻》,第3卷第10期。
王日根、張學立,〈清代科場冒籍與土客衝突〉,《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1期(2005年1月),頁69-73。
全漢昇、王業鍵,〈清代的人口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61年7月),頁143-155。new window
池子華,〈土客衝突的文化學考察──以近代江南地區為例〉,《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0年2月),頁2-6。
冷劍波,〈羅香林客家源流觀的再認識〉,《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4期(2007年8月),頁13-17。
吳學明,〈清代頭前溪中上游地區的開墾〉(下),《臺北文獻》,直字第109期(1994年9月),頁19-67。
李文良,〈從「客仔」到「義民」:清初南臺灣的移民開發和社會動亂(1680-1740)〉,《歷史人類學學刊》,第5卷第2期(2007年10月),頁1-38。new window
李文良,〈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臺大歷史學報》,第31期(2003年6月),頁141-168。new window
李西勳,〈臺灣光復初期推行國語運動情形〉,《臺灣文獻》,第46卷第3期(1995年9月),頁173-208。new window
李坤錦,〈詔安客家人在臺灣的開墾與分佈〉,《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1期(1998年10月),頁85-90。
李新魁,〈二百年前的潮州音〉,《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9卷第1期(1993年),頁74-78。
李廣均,〈什麼是族群身份?三種不同取徑的提出和討論〉,《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9期(1999年),頁67-94。
李廣均,〈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臺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社會文化學報》,第3期(1996年),頁367-390。
李慶恭,〈臺灣客家特殊的一支──詔安客〉,《臺灣月刊》,第218期(2001年2月),頁22-25。
周雪香,〈從客畬混化到「純粹自體」──羅香林客家源流觀的演變〉,《貴州民族研究》,第27卷第3期(2007年),頁81-86。
周樹聲,〈中原文獻與臺灣關係之感想〉,《中原文獻》,第4卷第5期。
林正慧,〈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0期(2006年12月),頁1-62。new window
林正慧,〈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例〉,《國史館學術集刊》,第6期(2005年9月),頁1-60。new window
林立芳、莊初升,〈粵北地區漢語方言概況〉,《方言》,2000年第2期(2000年5月),頁126-137。
林吉洋,〈「臺灣客家認同」與其承擔團體──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1990-1995)的發展與政治參與〉,臺灣客家研究學會、國立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等主辦,「臺灣客家運動2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12月8、9日,頁1-31。
林泉忠,〈「祖國」的弔詭──「現代衝擊」下沖繩身份的「脫中入日」現象〉,《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1期(2007年3月),頁47-67。new window
林倫倫,〈廣東揭西縣方音研宄〉,《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0卷第3期(1994年),頁82-83。
林倫倫,〈廣東閩方言的分布及語音特徵〉,《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8卷第2期(1992年)。
林浩,〈客家文化新論〉,《客家研究輯刊》,1997年第1期(1997年3月),頁1-43。
林偉盛,〈清代淡水廳的分類械鬥〉,《臺灣風物》,第52卷第2期(2002年6月),頁17-56。new window
邱彥貴,〈新街三山國王與五十三庄:管窺北港溪流域中游的一個福佬客家信仰組織〉,《臺灣宗教研究》,第3卷第2期(2005年4月),頁1-56。new window
邱彥貴,〈試掘舊嘉義縣(1723-1887)下平原客蹤〉,《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998年),頁91-97。
思菱,〈歷史上客家人的大遷徙〉,《臺北市興寧同鄉會會刊》,第12期(1996年1月),頁17-18。
施添福,〈從「客家」到客家(二):客家稱謂的出現、傳播與蛻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究會」,2011年9月23-24日。
施添福,〈從「客家」到客家:一個族群稱謂的歷史性與地域性分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究會」,2011年9月23-24日,專題演講二附錄。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第55卷第4期(2004年),頁144-201。new window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文獻》,第56卷第3期(2005年9月),頁182-242。new window
施添福主持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子計畫二十五:〈清代臺灣新苗地區的粵人與粵莊〉。
洪惟仁,〈宜蘭地區的語言分佈與語言地盤的變遷〉,《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3卷第3期(2010年秋季號),頁1-42。new window
范雅梅,〈「代理」的祖國?從在地知識與冷戰結構論國民黨與僑務政策(1949-1990)〉,「臺灣社會學會年會暨研討會:社會學與臺灣社會的反思」,臺北:臺灣社會學會,2005年11月19日。
唐立宗,〈清代廣東方志的「客民」、「客匪」與「客家」論述〉,「第四屆青年學者論壇」,北京,2005年,頁93-107。
唐立宗,〈敬恭桑梓:近代廣東志書的編纂活動與「客家」途述〉,「第二屆客家研究研究生論文研討會」,2002年,頁83-118。
高怡萍,〈客家族群意識與歷史的文化建構──客家社區在原鄉與移民地之比較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3期(2000年7月),頁50-72。
張妙娟,〈從廈門到臺灣──英國長老教會在華傳教事業之拓展〉,《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第31期(2001年12月),頁479-510。new window
張妙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史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以近二十年來學位論文為中心〉,《史耘》,第6期(2000年9月),頁133-150。
張侃,〈從社會資本到族群意識:以胡文虎與客家運動為例〉,《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73-77。
張英明、周璐,〈西方學者早期對客家與太平天國關係之研究〉,《廣東教育學院學報》,第25卷第6期(2005年12月),頁77-83。
張強,〈客家文化傳揚者──謝樹新先生〉,《苗栗文獻》,第8期,頁151-154。
張應斌、謝友祥,〈黃遵憲的客家源流觀〉,《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6卷第4期(2000年),頁77-84。
張雙慶、莊初昇,〈廣東方言的地理格局與自然地理及歷史地理的關係〉,《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8期(2008年),頁407-423。new window
張鏞彰,〈客屬同鄕會(附照片)〉,《滬江年刊》,1926年第11期,頁228。
曹樹基,〈清代前期浙江山區的客家移民〉,《客家學研究》,第四辑(歷史教學問題雜誌社出版,1997年),頁1-13。
梁曉興,〈何謂「閩南人」?何謂「客家人」?──以林姓、張姓族譜為例〉,《僑光學報》,第32期(2009年10月),頁95-110。new window
梅家玲,〈戰後初期臺灣的國語運動與語文教育──以魏建功與臺灣大學的國語文教育為中心〉,《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7期(2010年2月),頁125-160。new window
笠夫,〈王爺壇的皮影戲〉,《六堆集刊》,第2集(1978年7月),頁77。
莊初升、劉鎮發,〈巴色會傳教士與客家方言研究〉,《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7期(2002年3月),頁1-8。
莊初昇,〈粵北客家方言的分布和形成〉,《韶關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頁13。
莊英章,〈客家研究之我見〉,《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6期(2003年12月),頁33-40。
許文雄,〈林爽文起事和臺灣歷史發展〉,《故宮學術季刊》,第19卷第1期,頁108。new window
許馨文,〈戰後臺灣客家音樂的建制化歷程:以《中原(苗友)》月刊(1962-1981)的再現為例〉,《民俗曲藝》,第171期(2011年3月),頁121-179。new window
連文希,〈客家入墾臺灣地區考略〉,《臺灣文獻》,第23卷第3期(1972年9月),頁1-25。
連文希,〈客家之南遷東移及其人口的流佈──兼論述其開拓奮鬥精神〉,《臺灣文獻》,第23卷第4期(1972年12月),頁1-23。new window
連瑞枝、莊英章,〈社群、聚落與國家:以苗栗三灣地區街庄的形成為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20-21日。
陳世松,〈中國近代以來學術建構對客家研究的影響──以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為例〉,《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第6期,頁162-166。
陳世松、劉義章,〈劇烈社會變動下都市客家文化走向探討──以成都沙河客家為中心兼與香港客家作對比考察〉,中央大學客家學院主辦,「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人物與地域研究」研討會,2006年。
陳秀琪,〈語言接觸下的方言變遷──以臺灣的詔安客家話為例〉,《語言暨語言學》,第7卷第2期(2006年),頁417-434。new window
陳明宏,〈臺灣客家擂茶初探〉,《客家雜誌》,第126期(2000年),頁16-19。
陳炎正,〈建構「漳州客」的省思〉,《臺灣源流》,第22期(2001年),頁52。
陳春聲,〈地域社會史研究中的族群問題──以「潮州人」與「客家人」的分界為例〉,《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2期(2007年),頁73-74。
陳康宏,〈被遺忘的客家人──臺灣外省客家人及其社團〉,《客家縱橫》,第37期(2004年),頁37-39。
陳康宏,〈臺灣客家社團的概況研究(上)〉,《客家雜誌》,第93期(1998年3月),頁11-16。
陳康宏,〈臺灣客家社團的概況研究(下)〉,《客家雜誌》,第94期(1998年4月),頁50-52。
陳運棟,〈五十年來的臺灣客家研究〉,《臺灣文獻》,第49卷第2期(1998年6月),頁171-189。new window
陳運棟,〈赤手空拳入山城──清代客家人入墾臺中地區之概況〉,《三臺雜誌》,第15期(1987年12月),頁12-30。
陳運棟,〈桃竹苗地區早期族群關係與開發初探〉,《苗栗文獻》,第8期(1993年6月),頁90-121。
陳澤泓,〈愛國未有不愛鄉──試析黃節編著廣東鄉土教科書〉,《廣東史志》,1999年第1期,頁50-54。
傅仰止,〈臺灣族群的意象與位階:比較他群與我群〉,《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第78期(1995年)。
曾運乾、朱希祖,〈審查客方言報告書〉,《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第1卷第4期(1933年4月)。
黃秀政、李昭容、郭佳玲,〈羅香林與客家研究〉,《興大歷史學報》,第18期(2007年6月),頁291-314。new window
黃卓權,〈廣泰成總墾號對大湖、卓蘭地區之拓墾初探〉,《苗栗文獻》,第1卷第5期(1989年),頁186-205。
黃榮洛,〈有關清代閩粵械鬥的一件民間古文書〉,《臺灣風物》,第40卷第4期(1990年12月),頁139-143。new window
楊紹琮,〈臺灣通訊(二):親愛的朋友:千言萬語,叫我從何說起〉,《新兒童》,第13卷第5期(1947年),頁38-39。
楊聰榮,〈從族群關係史看臺灣客家的分類範疇與獨特性〉,發表於「臺灣史學客家研究研討會」,2004年5月26日。new window
溫振華,〈客家鄉新社之歷史與產業變遷〉,《臺灣風物》,第55卷第4期,頁11-35。new window
詹伯慧,〈廣東省饒平方言記音〉,《方言》,1993年第2期(1993年5月)。
詹素娟,〈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12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121-166。new window
詹素娟計畫主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子計畫二十六:新苗地區客家族群與原住民互動歷史之研究。
鄒魯、張煊,〈漢族客福史〉,《大聲月刊》,第94-95期(1933年),頁10-18。
劉正元,〈福佬客的歷史變遷及族群認同(1900年迄今):以高雄六龜里、甲仙埔之北客為主的調查分析〉,《高雄師大學報》,第28期(2010年)。new window
戴寶村,〈大臺北地區客家族群史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1輯(1998年10月),頁38。
謝樹新,〈本刊創刊已八個週年〉,《中原》,第76期(1970年6月)。
鍾孝上,〈臺灣史與客家〉,《六堆》,第6期(1979年9月)。
鍾秉光,〈茄苳腳之戰〉,《六堆》,第11期(1981年10月)。
鍾政華,〈粵東先民遷臺事跡瑣記〉,《臺北市蕉嶺同鄉會年刊》,第23期(2004年1月)。
簡單,〈姚雨平傳略〉,《廣東文史資料》,第38輯。
藍植銓,〈大溪的詔安客──從福仁宮的定公古佛談創廟的兩個家族〉,《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2期(1999年6月),頁59-73。
羅定球,〈同鄉會成立三十週年祝詞──光輝的回憶〉,臺北市興寧同鄉會編,《臺北市興寧同鄉會會刊》,第1期(1985年2月)。
羅肇錦,〈漳泉鬥的閩客情結再探〉,《臺灣文獻》,第54卷第1期(2003年3月)。new window
嚴忠明,〈「豐湖雜記」與客家民系形成的標誌問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5卷第9期(2004年)。
饒偉新,〈區域社會史視野下的「客家」稱謂由來考論──以清代以來贛南的「客佃」、「客籍」與「客家」為例〉,《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頁92-110。
黄志繁,〈什麼是客家?──以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為中心〉,《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4期(2007年)。
(五)網路資料
張德南,〈竹塹研究記(1) 王世傑開墾竹塹埔年代的商榷〉,《竹塹文獻雜誌》:http://media.hcccb.gov.tw/manazine/2002-01-22/magazine2.htm(2013/1/17點閱)。
曹如秀,〈初探清代閩粵械鬥及其空間分布演變──以道光朝李通事件為例〉,《竹塹文獻雜誌》:http://media.hcccb.gov.tw/manazine/2003-08-27/magazine2-2.htm(2013/1/5點閱)。
許楓萱,〈從涯家到阮兜──談胡焯猷的臺灣經驗〉,網路資料。
陳平原,〈鄉土情懷與民間意識——丘逢甲在晚清思想文化史上的意義〉,網址:http://www.chaorenwang.com/channel/cxyj/select02.htm(2013/1/5點閱)。
陳春聲,〈韓江流域的社會空間與族群理念〉:http://isites.harvard.edu/fs/docs/icb.topic276877.files/Chen%20Chunsheng%20abstract.doc(2013/1/11點閱)。
陳秋坤、利天龍、曾坤木、莊天賜主編,《屏東地域的人群分類與聚落街庄發展(1623-1930)》(2012年5月),「屏東縣志數位典藏」:http://digital.cultural.pthg.gov.tw/chapter_list.php?no_id=101(2012/11/24點閱)。
楊長鎮,〈民族工程學中的客家論述〉,網址:http://taup.yam.org.tw/PEOPLE/961116-3.htm(2010/8/2點閱)。
楊長鎮,〈認同的辨證──從客家運動的兩條路線談起〉,網址: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274956510474(2010/8/2點閱)。new window
楊聰榮,〈為什麼香港缺乏客家認同?從語言政策的歷史分析到身份認同的政治社會學〉,網路資料。
葉高華,〈再探福建─廣東與福佬─客家的關係〉,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2012 臺師大場)(2012年6月30日)。
劉曉春,〈民俗學問題與客家文化研究──從民間文化研究的普同性與線性視野之困境反思客家研究〉,網路資料。
鄭政誠,〈日治初期臺灣舊慣調查事業的開展(1896-1907)〉,網路資料。
二、日文資料
(一)史料、專書
小川尚義,《日臺大辭典》。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學務課,1907年。
小川琢治,《臺灣諸島誌》。東京:東京地學協會,1896年。
小林新作,《華僑ノ研究》。東京:海外社,1931年。
山根勇藏,《臺灣民族性百談》。臺北:杉田書店,1930年。
末成道男編,《中原と周辺:人類学的フィルドからの視点》。東京都:風響社,1999年。
田代安定,《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1900年。
矢沢利彥,《イエズス会士中国書簡集4 社会編》。平凡社,東洋文庫230,1973年。
寺川喜四男,《北部臺灣に於て福建系本島人の使用する國語のアクセント研究》。東京:早稻田大學言語學會,1939年。
宋文炳著,小口五郎譯,《支那民族史.附廣東客家民族の研究》。東京市:大東出版社,1940年。
足立栗園,《臺灣志》。東京:哲學書院,1894年。
河野登喜壽,《廣東語の研究》。新竹:新竹州警察文庫,1933年。
長尾景德編,《臺湾匪亂小史》。臺北:臺灣總督府法務部,1920年。
香坂順一,《廣東語の研究》。臺北:古亭書屋,1974年。
參謀本部,《臺灣誌》。東京:八尾書店,1895年。
張耀堂,《新選臺灣語教科書(上)》。臺北:新高堂書店,1935年。
野田岳陽生,《新撰臺灣會話問答》(出版資料不詳)。
菅向榮,《標準廣東語典》。臺北:古亭書屋,1974年;1933年原刊。
飯島典子,《近代客家社會の形成:「他称」と「自称」のはざまで》。東京都:風響社,2007年。
落合泰藏編纂,《明治七年征蠻醫誌》。臺北:編者,1885年。
臺北州警察務部保安課,《臺灣戶口事務捷徑》。臺北:臺北州警察務部保安課,1926年。
臺南廳編,《南部臺灣誌》。臺南:臺南廳,1902年。
臺灣事務局,《臺灣事情一班》,下卷。臺北:臺灣事務局,1898年。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常住戶口統計/昭和十一年末》。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7年。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編,《大正四年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結果表》。東京都:文生書院,2000年。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編,《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要覽表》。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22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臺湾產業調査錄》。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1896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8年。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專賣局臺灣語典》,第一篇語法。臺北:臺灣總督府專賣局,1922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臺灣舊慣制度調查一班》。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1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諸法規問答錄》。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戸口調査部,出版年不詳。
臺灣總督府鐵路部,《臺灣鐵道史》。臺北:臺灣總督府鐵路部,1910年。
橋本萬太郎編,《漢民族と中国社会》。東京都:山川出版社,1983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三回事業報告》。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3年。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明治三十八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臺北: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8年。
瀨川昌久,《中囯人の村落と宗族:香港新界農村の社会人類学的研究》。東京都:弘文堂,1991年。
瀨川昌久著,《客家:華南漢族のエスニシティ──とその境界》。東京都:風響社,1993年。
權藤震二,《臺灣實况》。東京:東京法學社,1896年。
(二)期刊論文
溫子衡,〈廣東語捷徑:廣東語(四縣音)の研究に就いて〉,《語苑》,第20卷第5期。
〈英領北ボルネオ國勢調查概要〉,《內外情報》,第74期(1923年6月),頁36-48。
〈下淡水沿岸の古今〉,《蕃情研究會誌》,第2號(1899年),頁97-98。
〈高雄支所〉,《臺灣刑務月報》,第4卷第11期(1938年11月1日)。
〈潮州郡概要〉,《高雄州時報》4(1928)。
〈福建人と廣東人──警務局側の調查に拘る〉,《統計週報》,第35期(1921年5月)。
〈蘭印華僑の經濟的地位〉,《臺灣警察時報》,第319期(1942年6月),頁48-61。
〈廣東語練習〉,《法院月報》,第4卷第12期(1910年12月),頁62-63。
〈廣東族の研究:廣東人と使用語〉,《警友》,第172號(1937年6期),頁87-88。
〈廣東族の研究:廣東族の少年〉,《警友》,第176號(1937年10期),頁101-102。
〈廣東族の研究〉,《警友》,第174號(1937年8期),頁117-118。
〈廣東族の研究〉,《警友》,第177號(1937年11期),頁94-95。
〈臺灣民族分布圖〉,《臺灣慣習記事》,第4卷第1號(1904年1月23日),頁78-79。
海島洋人,〈續大稻埕童歌抄〉,《民俗臺灣》,第3卷第7期(1943年7月)。
岩崎敬太郎,〈臺灣語語法〉,《語苑》,第18卷第1期,頁13-14。
持田利貞,〈客家民族の研究(第一回)〉,《南方》,第4卷第6號(1942年6月),頁67-74。
持田利貞,〈客家民族の研究(第二回)〉,《南方》,第4卷第7號(1942年7月),頁41-49。
持田利貞,〈客家民族の研究(第三回)〉,《南方》,第4卷第8號(1942年8月),頁45-53。
持田利貞,〈客家民族の研究(第四回)〉,《南方》,第4卷第10號(1942年10月),頁39-47。
鹿野忠雄,〈臺灣に於ける本島人の出身地別人口分布に關する調查〉,《拓殖論叢》,第4卷第3號(昭和18年3月),頁1-53。
西岡英士,〈臺灣と方言(一)〉。
戴炎輝,〈赤山地方の平埔族(三)〉,《民俗臺灣》,第1卷第3期(1941年9月),頁10-13。
中村生,〈廣東語特科生の入所を希望す〉,《臺灣警察時報》,第152期(1930年2月)。
町田則文,〈臺灣に於ける創業時代の教育(承前)──言語研究の創始(承前)〉,《臺灣協會會報》,第53期(1903年2月)。
梅陰子,〈臺灣島民の原籍地及び其の殊風特習の發生〉,《臺灣慣習記事》,第1卷第4號(1901年4月22日),頁55-59。
白岳子,〈臺灣に於ける言葉〉,《語苑》,第16卷第12期,頁45-50。
富田哲,〈臺湾総督府の「種族」.言語認識──日本統治初期の人口.戶口センサス調查.通訳兼掌手当〉,頁120-121。
林淑美,〈清代臺湾灣移住民社会と科舉受驗秩序の構築──特に閩.粵関係をめぐって〉,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EINCE, vol. 50, No. 1,頁137-160。
林淑美,〈清代臺灣移住民社會と童試受驗問題〉,《史學雜誌》(東京),第111編第7號(2002年7月),頁60-84。
連溫卿,〈福老媽その他〉,《民俗臺灣》,第3卷第1期(1943年1月),頁14-16。
彭阿木,〈客家に就いての研究〉,《支那研究》,第22號(1930年1月),頁77-183。
彭阿木,〈客家に就いての研究(續)〉,《支那研究》,第23號(1930年7月),頁113-217。
賴阿龍,〈客家の婦人〉,《民俗臺灣》,第4卷第9號(1944年9月),頁39-43。
三、西文資料
(一)史料、專書
Ch’en, Ch’iu-K’un, Landlord and Tenant: Varieties of Land Tenure in Frontier Taiwan, 1680-1900.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Stanford University, 1987.
Cohen, Myron L.,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 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Davison, James W., The Island of Formosa: Historical View from 1430 to 1900 (London & New York: 1903).
Freedman, Maurice,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New York: Humanities Press Inc, 1966.
Gutzlaff, Charles, China opened, or, A display of the topography, history, customs, manners, arts, manufactures, commerce, literature, religion, jurisprudence, etc. of the Chinese Empire. London : Smith, Elder and Co., 1838.
Gutzlaff, Charles, Journal of three voyag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in 1831, 1832, & 1833, with notices of Siam, Corea, and the Loo-Choo islands. London : Frederick Westley and A. H. Davis, 1834.
Hamberg, Theodore, The visions of Hung-Siu-tshuen: and origin of the Kwang-si insurrection. Hong Kong, 1854.
LeGendre, C. W., Reports on Amoy and the island of Formosa.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871.
Leong, Sow-The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Taipei: cSMC Publicing Inc, 1998.
Mackay, George Leslie (馬偕), 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s and Missions, edited by the Rev. J. A. MacDonald. Fleming H. Revell Compang, 1896.
Pickering, W. A., Pioneering in Formosa: 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 wreckers, & head-hunting savages. Taipei, Taiwan, R.O.C.: SMC Publishing Inc., 1993.
Thomson, John, China and its people in early photographs : an unabridged reprint of the classic 1873/4 work (New York : Dover Publications, 1982).
Thomson, John,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A series of two hundred photographs, with letterpress descriptive of the places and people represented. London: Sampson Low, Marston, Low, and Searle, 1873-1874.
Thomson, John, The Straits of Malacca, Indo-China and China or Ten years'' travels, adventures and residence abroa . London: Sampson Low, Marston, Low, & Searle. 1875.
Thomson, John, Thomson’s China: travels and adventures of a nineteenth-century photographer. Hong Kong; Oxfor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Yung, Wing,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 .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 1909.
(二)期刊論文
Cohen, Myron L., “The Hakka or ‘Guest People’: Dialect as a Social-cultural Variable in Southeastern China.” Ethnohistory 15(3), pp. 237-292.
Compbell, George. “Origin and Migration of the Hakkas.” China Recorder XVII (Shanghai).
Corner, Arthur, “A tour through Formosa, from south to north.”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22 (1878), pp. 53-63.
Eitel, E. J., “An Outline History of Hakkas.” China Review, vol. II, No. 3 (1873), pp. 160-164.
Eitel, E. J., “Ethnographical Sketches of the Hakka Chinese, ARTICLE II., The Hakka Dialect compared with the dialects of the. other races inhabiting the Canton Province.” Notes and Queries on Chna and Japan, Vol. 1, No. 6 (1867/6), pp. 65-67.
Eitel, E. J., “Ethnographical Sketches of the Hakka Chinese, ARTICLE V., Popular Songs of the Hakkas.” Notes and Queries on Chna and Japan, Vol. 1, No. 10 (1867/10), pp. 129-130.
Eitel, E. J., “Ethnographical Sketches of the Hakka Chinese, ARTICLE VI., The Religion of the Hakkas.” Notes and Queries on Chna and Japan, Vol. 1, No. 12 (1867/10), pp. 161-163.
Eitel, E. J., “Ethnographical Sketches of the Hakka Chinese.” China Review, vol. 20, No. 4 (1893).
Hughes, T. F., “Visit to Tok-e-Tok, chief of the eighteen tribes, southern Formos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London 16 (1872), pp. 265-271.
Ibis, Paul, “Auf Formosa: Ethnographische Wanderungen.” [On Formosa: Ethnographic travels] Globus 31 (1877), pp. 149-52, 167-71, 181-87, 196-200, 214-19, 230-35.
Le Monnier, Franz Ritter von. “Die Insel Formosa.” [The island Formosa]. Deutsche Rundschau fur Geographie und Statistik 7, iii (December 1884), pp. 97-103, 106-108; 7, v (February 1885), pp. 210-221.
Lechler, Rudolf, “The Hakka Chinese.” The Chinese Recorder 9 (1878), pp. 352-359.
Panchow, Hellmuth, “Die Bevolkerung Formosas.” [The population of Formosa]. Aus allen Welttheilen XXVII (1895), pp. 33-40, 65-76.
Pickering, W. A., “Among the savages of central Formosa, 1866-1867.” The Messenger and Missionary Record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n.s. 3 (1878), pp. 15-16, 29-31, 69-71; 29-30.
Piton, Charles, “On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the Hakkas.” The China Reivew 2 (1874), pp. 222-226.
Piton, Charles, “The Hia-k’ah in the Chekiang Province, and the Hakka in the Canton Province.”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2 (1870), pp. 218-220.
Steere, J. B., “An American naturalist in the Far East.” Michigan Alumnus Quarterly Revies 9 (1938), pp. 47-52.
Steere, J. B., “Formos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New York 6 (1876), pp. 302-334.
Steere, J. B., “Letters from Formosa, published in the Ann Arbor Courier: LXXV (#74) Tamsui, Formosa, December 1st, 1873” (published in 22 May 1874 Ann Arbor Courier).
Swinhoe, Robert, “Additional notes on Formos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London 10 (1866), pp. 122-128.
Swinhoe, Robert, “Narrative of a visit to the island of Formosa.” 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 (1858-1859), pp. 145-164.
Swinhoe, Robert, “Notes on the Island of Formosa.” Journal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London, Vol. 34 (1864), pp. 6-18.
Thomson, J., “Notes of a Journey in Southern Formosa.” Journal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London, Vol. 43 (1873), pp. 97-107.
Warburg, O., “Ueber seine Reisen in Formosa (12 October 1889)” [On his travels in Formosa]. Verhandlungen der Gesellschaft fur Erdkunde zu Berlin 16 (1889), pp. 374-387.
Warburg, O., “Ueber seine Reisen in Formosa.” [On his travels in Formosa.] Verhandlungen der Gesellschaft fŸr Erdkunde zu Berlin 16 (1889), pp. 374-387.
四、網站
「Formosa」:http://academic.reed.edu/formosa/formosa_index_page/Formosa_index.html
「JSTOR」(西文過刊資料庫):http://www.jstor.org/
「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
http://enews.db.sinica.edu.tw/ttscgi/ttsweb?@@4100175186
「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系列數據庫」:
http://cnki50.csis.com.tw/kns50/single_index.aspx。
「中國時報全文影像資料庫(民國39年10月-88年12月)」:
http://enews.db.sinica.edu.tw/ctnewsc/ttsweb?@0:0:1:ctnews:GO_HOME:http|//aslib.sinica.edu.tw/database/database1.html@@0.16552410279524587。
「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1911-1949)」:
http://www.cnbksy.cn/shlib_tsdc/product/detail.do?productCatId=6。
「申報(1872-1949)資料庫」:http://spas.egreenapple.com/WEB/INDEX.html。
「晚清期刊全文數據庫(1833至1910年)」:
http://www.cnbksy.cn/shlib_tsdc/product/detail.do?productCatId=6。
「臺灣日日新報(大鐸)」:
http://enews1.db.sinica.edu.tw/ddnc/ttswebx?@0:0:1:ttsddn@@0.3794379082657677#JUMPOINT。
「臺灣日日新報(漢珍)(日文)」:
http://rrxin.hslib.sinica.edu.tw:8000/LiboPub.dll?Search1。
「臺灣日日新報(漢珍)(漢文)」:
http://rrxin.hslib.sinica.edu.tw:8001/LiboPub.dll?Search1。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library/。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ji.sinica.edu.tw/。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lcome.htm。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資料庫」:http://db1n.th.gov.tw/sotokufu/。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http://thdl.ntu.edu.tw/。
國立臺灣圖書館的「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國立臺灣圖書館的「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資料庫: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資料庫」: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