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地區登山研究現況與發展趨勢探討--以西元1999~2008年登山學術論文為例
書刊名: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
作者:張宗昌余智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Tsung-changYu, Chih-she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7
頁次:頁109-132
主題關鍵詞:登山研究發展趨勢Mountaineering researchDeveloping tenden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4
  • 點閱點閱:48
期刊論文
1.王瑞麟(20030900)。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Usage and Mountain Climbing Safety in Australia 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s。修平學報,7,75-85。  new window
2.伍元和(20060500)。不連續的等高線--淺談臺灣登山地圖。地圖,1,3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晶(20080600)。氣候變遷對登山健行行為之影響研究。休閒運動期刊,7,45-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夏雄(2007)。走在台灣屋及上--讓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台灣林業,33(1),96-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玫君(20041200)。從「臺灣山岳會」看臺灣人的登山活動。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36,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玫君(2006)。健康、實學與教化--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登山活動的論述分析。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5,69-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玫君、余智生(2007)。日治時期的台灣八景與休閒登山。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5,127-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明瑞(2005)。玉山國家公園高山環境廢棄物及排遣處理問題之登山客意向調查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類,19(2),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青、郭蘭生、方志鵬、李沛軒(20050300)。"Biodiversity-Facility Level" Analysis in Yushan National Park of Taiwan。林業研究季刊,27(1),83-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勁宏(2003)。心血管疾病預測指標與運動時心跳率之關係。北體學報,1,77-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朝欽(20011200)。登山者在登山活動過程中之用火行為:理性行為理論之應用。中華林學季刊,34(4)=125,453-4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朝欽(2001)。Recreation and Forest Fire:Hikers’Attitude toward Forest Fire Use in Yushan and Shei Pa National Parks。臺灣林業科學,16(3),133-141。  new window
13.林衢良、林淑芬(20051200)。大學生社會心理涉入與登山健行活動體驗之關係研究。聯大學報,2,6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高儷嘉、許義忠(20061200)。奇萊宿營地登山客之接觸規範與擁擠知覺關係之研究。國家公園學報,16(2),2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徐欽賢(20040500)。以低衝擊性登山運動理念推動我國生態觀光之初探。屏師體育,8,29-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郭慎(20000100)。認識登山。復興崗體育,6,154-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君如、林志遠、李宜錫(20071200)。登山健行者參與動機之探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6(2),55-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孝銘(20050700)。登山活動參與者參與動機、體驗及正面影響之研究。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3,103-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孝銘、高俊雄(20060600)。不同人口變項遊客登山冒險遊憩行為之差異性研究。運動知識學報,3(2),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宗昌、簡秋暖(20060600)。登山與生命價值需求之探討。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4,63-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宗昌、余智生、解德春(20070500)。以「風險管理」觀點建構登山安全。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5,54-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洸艟、張振崗、吳慧君、蔡宇柔、楊榮森、林正常(20080200)。Subacute Effects of Hematological and Ventilatory Adaptations on Maximal Oxygen Uptake after Expedition to Peak Lenin。明新學報,34(1),4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有傑、張桂嘉、羅紹麟(20070600)。雪霸國家公園雪山登山口入園管理措施調整評估之研究。國家公園學報,17(1),67-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建夫、林大裕(20060600)。山岳旅遊的起源與內涵之探討。立德學報,3(2),55-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宗和(20020000)。愛山者的哲學觀。運動管理季刊,3,64-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程一雄、李寧遠(20000600)。不同健康體適能評估等級民眾血脂肪及登山步道活動前後血壓和脈搏的比較。大專體育學刊,2(1),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黃于庭(20081200)。登山健行者早期戶外遊憩經驗與戶外環境行為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2),60-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明全(20021000)。攀登高山之道德認知。大專體育,62,87-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吉川(20020200)。登山步道概述。臺灣林業,28(1),7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蔡守浦(2002)。淺談中老年人的休閒運動─登山。大專體育,58,118-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蔡衡、駱昌宏、陳光俊(20050300)。臺灣高山地區登山步行速率推估模式之建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35,25-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蘇奉信、彭崑展(20080600)。休閒專業化程度對產品購買意願之影響。文大商管學報,13(1),47-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正平(20041200)。登山健行遊客與登山自行車使用者遊憩衝突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7(4),71-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嚴仁、石明宗(20040600)。由海德格思想探討登山意義的形成。大專體育,72,76-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李晶(20080600)。不同型態的登山健行者對於天氣狀況忍受程度之差異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2),43-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林玫君(20041200)。日治時期臺灣女學生的登山活動--以攀登「新高山」為例。人文社會學報.國立臺中技術學院,3,199-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劉儒淵(20040700)。合歡山區登山步道土壤沖蝕之研究。國家公園學報,14(1),55-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林玫君(20031200)。探險臺灣山岳的起點--清朝時期的「望山」和「登山」活動。人文社會學報. 國立臺中技術學院,2,209-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張孝銘、林士翔、李銘升(20071200)。登山冒險性運動觀光參與行為模式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4(2),95-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良漢(20080900)。建構登山健行者休閒利益與休閒滿意之關係: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體驗所扮演的角色。大專體育學刊,10(3),27-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張良漢(20061200)。建構登山健行者活動涉入與地方依戀影響模式。體育學報,39(4),163-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良漢、吳崇旗、王偉琴(20061200)。登山健行經驗對活動參與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4),37-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劉儒淵、曾家琳、沈介文(20040600)。從遊憩衝擊觀點探討登山步道之規劃設計--以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步道為例。朝陽設計學報,4,107-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歐雙磐、侯錦雄(20071200)。登山者遊憩專門化與登山類型偏好。戶外遊憩研究,20(4),5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李素馨、蘇群超(19991200)。大坑登山步道遊憩環境與選擇行為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2(4),2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黃淑為、林晏州(19991200)。影響遊客對登山步道環境屬性偏好因子之探討--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國家公園學報,9(2),166-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高偉君、曾春典、陳秀熙、馬惠明、陳俊忠、高偉峰(20060600)。以玉山登山口與平地血氧飽和度差異預測急性高山病。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雜誌,17(2),47-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林玫君(20030600)。日治時期學生的登山活動。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27,10-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蕭振邦(20060700)。TOCHING THE VOID的登山哲學反省。鵝湖,32(1)=373,47-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張良漢、蘇士博、王偉琴(20061200)。不同活動涉入程度對地方依戀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3(2),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安晞(2004)。如何重編台灣登山學叢書:一個山友的意見。2004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南投縣:玉山國家公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蕙芳(2000)。逃避與追尋--登山的社會學研究(以兩個登山團體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勝民(2007)。臺北市登山健行活動參與者對於智慧型服飾功能需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文樑(2007)。我國入山管理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義文(2003)。年齡、心血管疾病預測指標與登山時心跳反應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俊熹(2008)。<台灣山岳>雜誌內容分析及讀者閱讀動機、閱讀行為、閱讀滿意程度相關性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健中(2004)。太魯閣國家公園嚴重高山症、山難與醫療資源耗用之個案系列探討(碩士論文)。長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一之(2008)。大坑登山步道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遊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世英(2002)。不同背景群發生山難世故的變項之差異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俞任(2004)。玉山國家公園登山級路線安全資訊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梁仲偉(2005)。登山攀岩在學校本位課程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程詩馨(2007)。從山屋反思台灣的登山體驗(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麗螢(2007)。越過生命的那一座山--女性的登山體驗與登山對其生命經驗的影響(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彭崑展(2007)。台灣與北美消費者專業化程度對產品購買意願之影響(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元卉(2003)。北部地區登山者之個人特質與休閒自由感間的關係(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葉美君(2007)。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以大學登山隊山難事件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駱昌宏(2003)。臺灣登山步行速率推估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蔡文科(2006)。臺灣高山地區原住民挑夫工作經驗傳承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鄭朝雄(2005)。登山者環境態度之調查研究-以雪霸國家公園雪山東峰線為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石洧昱(2005)。華山登山步道參與者動機、服務品質與參與者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芫任(2008)。登山冒險遊憩持續涉入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何孟軒(2007)。以冒險為本的登山活動對青少年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洒鋒(2008)。登山者對登山風險及危機處理的認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曼儀(2006)。生態登山培訓課程之歷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許惠玲(2008)。參與登山健行之高齡者其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市郊山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雅婷(2008)。大社觀音山風景區步道登山健行者之休閒涉入與地方依戀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邱明宗(2007)。登山健行者人格特質、休閒滿意對登山行為及生活滿意度的影響--以臺中市大坑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歐雙磐(2005)。登山者遊憩專門化程度、情境偏好與場所依戀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佩瑜(2005)。登山者的休閒活動動機和社會支持對登山承諾及登山行為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郭明洲(2003)。有無規律登山老年人體適能與睡眠品質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如玉(2008)。影響登山者認真休閒特質之要素探討--計畫行為理論與認真休閒理論之應用(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郭淑菁(2003)。登山社員休閒涉入、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明全(2003)。登山者對高山登山風險認知之研究--以休閒教育之觀點(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林玫君(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登山活動(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陳嘉雯(2006)。登山健行活動之登山客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褔感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馬上鈞(2002)。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郊山登山者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孝銘(2006)。登山冒險遊憩行為模式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洪維忼(2008)。臺灣地區登山活動指導員專業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吳科驊(2006)。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何妍璘(2000)。陽明山國家公園登山步道吸引力影響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梅棹忠夫、山本紀夫、賴惠鈴(2007)。山的世界。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建夫(2001)。台灣的山脈。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bbie, Earl R.、陳文俊(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建和(2002)。觀光研究方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大玄(2009)。臺灣地理--自然、社會與空間的圖像。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玫君(20080000)。臺灣登山一百年。臺北:玉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涍榮(1989)。內容分析。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市:東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用生(1991)。內容分析法。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