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度〈古鏡記〉敘事語言和文學特性評析
書刊名:問學
作者:趙立寰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5
頁次:頁107-125
主題關鍵詞:王度古鏡記唐人小說鏡異題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6
  • 點閱點閱:266
期刊論文
1.薛克翹(1996)。從王度的〈古鏡記〉說起。南亞硏究,74-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譚若麗(2010)。由〈古鏡記〉談鏡的辟邪作用。滄桑,2,103-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光福(2010)。晉人葛洪所記鏡異事與唐人鏡異小說之關係。蒲松齡研究,2,145-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秦榕(2002)。從〈古鏡記〉看鏡子文學意象的流變。福建師專學報,22(1),2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霞飛、孫克霞(2003)。論《古鏡記》的人文情懷。雲南財貿學院學報,19(5),117-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文梅(2006)。論〈古鏡記〉的敘事藝術。安陽工業學報,3,98-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海燕(2008)。王度及其〈古鏡記〉的藝術特色。運城學院學報,26(6),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路凝山(2009)。論〈古鏡記〉中二元結構模式的運用。語文學刊,7,49-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永琴(2009)。淺析〈古鏡記〉的敘事策略和敘事時間。新鄕學院學報,23(2),112-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俐俐(2009)。唐傳奇〈古鏡記〉的敘事學分析。蘭州大學學報,37(4),111-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岳立松(2009)。古鏡記的天命歷史觀。文化學刊,3,152-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錦鋐(2009)。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武光、賴炎元、韓非子(1997)。新譯韓非子。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魯迅(199011)。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志達(199312)。唐人傳奇。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侯忠義(1997)。隋唐五代小說史。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瑛(2006)。唐代傳奇研究。臺北市: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平原(1990)。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宇文所安、賈晉華(2007)。初唐詩。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應麟(1963)。少室山房筆叢。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義(1997)。中國敘事學。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江守義(2006)。唐傳奇敘事。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軍均(2007)。傳奇小說文體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開榮(1997)。唐代小說研究。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珏(2006)。初唐傳奇文鈎沉。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洪邁(2009)。容齋隨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劍國、陳洪(2007)。中國小說通史。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束忱(2008)。新譯唐傳奇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朱永嘉、蕭木(2009)。新譯呂氏春秋。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