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故事賦研究
作者:張鳳玲
作者(外文):CHANG, FENG-LING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時銘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辭賦唐代文學唐賦敘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唐代文學研究雖已蔚然成風,然多數研究者所關注的焦點較集中於詩歌、小說、散文等,對於唐代辭賦文學之討論,仍多停留賦史建構、賦體演變、格律探求,抑或是專論單一作者,較缺乏主題性探索,與漢賦研究不可同日而語。然而主題研究不僅探討之時代較長,所涉及之人物、作品、體制亦廣,對於了解唐賦或更為全面,因此本論文以主題研究為切入點。其次,先唐已產生故事賦,至唐而大盛。唐代故事賦共計一百一十四篇,就數量而言頗為可觀,又其體制、題材、主題、藝術手法等具有時代特徵,委實提供了一個嶄新之研究視野。再者,唐代傳奇小說之豐碩研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與之擁有相同敘事性質的唐代故事賦,卻未曾受到注意。唐代故事賦駢散夾雜的特殊體式,既融合了詩文的特點,又開創詩文未能包涵的表現形式,因此本論文以「唐代故事賦」為研究對象。至於本文界定之「故事賦」,係以故事為內容,以賦體為形式之賦作。內容往往紀錄一件事情,其有前因後果(完整情節),亦常夾雜人物言行,並能闡發事件之道理。
本文採用文本細讀法、文獻分析法、歷史研究法、歸納演繹法,並以「互文性」為潛在理論,分析唐代「故事賦」之形成背景、體制與內容,並探討其特徵與發展。經析論,可歸納出以下結果:一、唐代故事賦之賦題多呈現主謂結構,以故事主角的名字及其作為命題,題目範圍明確,能清楚傳遞作品信息。又其題韻多與賦題相稱,或為劇情概要,或為強化主旨,故事賦通過題目與題韻,使讀者更易掌握作品內容。二、依據賦作屬性,可分為寫實型故事賦與虛構型故事賦二種。寫實型故事賦之書寫對象,泰半取材自史書,作者採放大書寫技巧,豐富故事情節;虛構型故事賦之故事原型,大抵取自先唐寓言故事,並善用問答體,充分發揮辭賦「設辭問答」之書寫傳統。三、受古文運動與新樂府運動之影響,唐代初期的故事賦以虛構型為主,接著寫實型故事賦逐漸增加,最後寫實型故事賦似乎成為主流。四、唐代故事賦具備體物寫志、微言諷諭、詼諧調笑等特質,其精神與傳奇小說、故事詩、戲劇三者相近。然而各個形式披沙揀金,最終以小說與戲劇成為獨立之藝術,開創日後庶民文化之蓬勃發展。
唐代故事賦作者善於利用辭賦的書寫技巧,試行以賦體創作故事,他們不僅掌握歷史史料、寓言故事、神話傳說等,也關心社會現象,期能以不同的書寫方法,創造辭賦的另一種面貌。不過,從其發展軌跡可知,故事賦並未贏得青睞,因此自然衰微。究其原委,辭賦實屬創作難度較高的作品,押韻、對仗,甚至限韻等束縛,多少影響創作者的寫作意願。囿於自身文體特徵,唐代故事賦終未能成為敘事作品中的主要文類,而只是唐代特定風氣下之產物。然而藉由分析唐代故事賦,不僅抉發到與其他文體之關係,也反映出唐代文壇故事書寫的傾向,對於本論文而言,仍頗具研究之價值與意義。
一、古籍(依四部次序排序,原書未署出版時間則從略)
經部
《周易注疏》,三國.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
《尚書注疏》,題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
《毛詩注疏》,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
《韓詩外傳》,漢.韓嬰,《四部叢刊》影印明沈氏野竹齋校刻本
《禮記注疏》,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
《左傳注疏》,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
《論語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清.段玉裁注,經韵樓藏版,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史部
《史記》,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藝文印書館影印武英殿刊本,2005年
《漢書》,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後漢書》,劉宋.范曄,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晉書斠注》,唐.房玄齡,民國.吳士鑑、劉承幹斠注,《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上海辭書藏民國十七年劉氏嘉業堂刻本
《隋書》,唐.魏徵等,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等,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宋史》,元.脫脫等,百衲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清史稿》,民國.趙爾巽等,《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上海辭書藏民國十七年清史館鉛印本
《新校資治通鑑注》,宋.司馬光撰,胡三省注,章鈺校記,臺北:世界書局,2010年
《通志》,宋.鄭樵,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國語》,吳.韋昭注,《四部叢刊》影印杭州葉氏藏明嘉靖翻宋本
《戰國策》,漢.劉向,《士禮居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貞觀政要》,唐.吳兢,《四部叢刊續編》影印明成化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五代史補》,宋.陶岳,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古列女傳》,漢.劉向,《四部叢刊》影印長沙葉氏觀古堂藏明本
《三秦記》,漢.辛氏,《二酉堂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荊楚歲時記》,梁.宗懍,《寶顏堂祕笈》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唐會要》,宋.王溥,《聚珍版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登科記考補正》,清.徐松撰、孟二冬補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千頃堂書目》,清.黃虞稷,《適園叢書》影印十萬卷樓鈔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清.紀昀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史通》,唐.劉知幾,《四部叢刊》印明萬曆刊本

子部
《新序》,漢.劉向,《鐵華館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中說》,隋.王通,《四部叢刊》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
《管子》,《四部叢刊》影印常熟瞿氏藏宋本
《管子校正》,清.戴望,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商君書新校正》,清.嚴萬里,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韓非子集解》,清.王先慎,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顏氏家訓集解》,北齊.顏之推撰,民國.王利器注,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容齋續筆》,宋.洪邁,明崇禎三年馬元調序刊本
《容齋三筆》,宋.洪邁,明崇禎三年馬元調序刊本
《日知錄》,清.顧炎武:收入徐得明、吳平主編,《清代學術筆記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風俗通義》,東漢.應劭,《四部叢刊》印書館縮印常熟瞿氏藏元本
《師友談記》,宋.李廌,《百川學海》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鶴林玉露》,宋.羅大經,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少室山房筆叢》,明.胡應麟,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藝文類聚》,唐.歐陽詢,宋紹興本
《錦繡萬花谷》,宋.不著撰人,明嘉靖十四年崇古書院刻本
《世說新語》,南朝.劉義慶,《四部叢刊》影印明嘉趣堂本
《唐國史補》,唐.李肇,《學津討原》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朝野僉載》,唐.張鷟,《寶顏堂秘笈》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嘯園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唐語林》,宋.王讜,《守山閣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山海經》,《經訓堂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山海經圖贊》,晉.郭樸,光緒觀古堂本
《搜神記》,東晉.干寶,《學津討源》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幽明錄》,劉宋.劉義慶,《琳琅秘室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杜陽雜編》,唐.蘇鶚,《學津討原》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開天傳信記》,唐.鄭綮,《百川學海》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太平廣記》,宋.李昉等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夷堅志》,宋.洪邁,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三國演義校注》,明.羅貫中著,吳小林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老子道德經》,題漢.河上公章句,《四部叢刊》影印常熟瞿氏藏宋本
《南華真經》,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四部叢刊》影印明刊本
《莊子集解》,清.王先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淮南子集釋》,何寧: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集部
《李太白文集》,唐.李白,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唐.韓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新刊經進詳註昌黎先生文集》,唐.韓愈,宋.文讜注,宋.王儔補注,《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北京圖書館藏宋刻本
《唐柳河東集》,明.蔣之翹,三徑藏書本
《元次山集》,唐.元結,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白氏長慶集》,唐.白居易,《四部叢刊》影印江南圖書館藏日本活字本
《元氏長慶集》,唐.元稹,《四部叢刊》影印江南圖書館藏明嘉靖刊本
《樊川文集》,唐.杜牧,《四部叢刊》影印江南圖書館藏明翻宋刊本
《讒書》,唐.羅隱,《拜經樓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文藪》,唐.皮日休,《四部叢刊》影印湘潭袁氏藏明刊本
《宮教集》,宋.崔敦禮,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文忠集》,宋.歐陽修,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歐陽文忠公文集》,宋.歐陽修,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灌園集》,宋.呂南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縉雲文集》,宋.馮時行,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蘭軒集》,元.王旭,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陶學士集》,明.陶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空同集》,明.李夢陽,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注,胡克家重雕宋淳熙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文苑英華》,宋.李昉等編,新文豐出版社影印明隆慶本配宋本,1979年
《唐文粹》,宋.姚鉉編,《四部叢刊》影印江安傅氏雙鑑樓藏明嘉靖刊本
《全唐文》,清.徐松等編,中華書局影印嘉慶原刊本,1983年
《全唐詩》,清.曹寅等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歷代賦彙》,清.陳元龍編,康熙四十五年刊本,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年
《古賦辯體》,元.祝堯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文心雕龍》,梁.劉勰,《兩京遺編》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六一詩話》,宋.歐陽修,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荊溪林下偶談》,宋.吳子良,《寶顏堂祕笈》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四溟詩話》,明.謝榛:《海山仙舘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文體明辨序說》,明.徐師曾著,羅根澤校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藝概》,清.劉熙載,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復小齋賦話》,清.浦銑,《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湖北省圖書館藏清乾隆53年刻本
《賦話》,清.李調元,《函海》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四六叢話》,清.孫梅,《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天津圖書館藏清嘉慶三年吳興舊言堂刻本

二、專書(依姓名筆劃排序)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考識變異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尤雅姿:《中國敘事理論與實際批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7年
尹占華:《律賦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輯:《道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王士祥:《唐代試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王良友:《中唐五大家律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
王佺:《唐代干謁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王冠:《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王瑾:《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白化文、周紹良主編:《敦煌變文論文錄》上冊,臺北:明文,1985年
任半塘:《唐戲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伏俊璉:《俗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伏俊璉:《敦煌文學文獻叢稿》,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朱光潛:《詩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江守義:《唐傳奇敘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余江:《漢唐藝術賦》,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余秋雨:《中國戲劇史》,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余秋雨:《觀眾心理學》,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呂思勉:《歷史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李宗為:《唐人傳奇》,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李殿魁:《傳統戲劇中的丑角》,臺北: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
李歐梵:《中國文化傳統的六個面向》,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6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
汪辟疆:《唐人傳奇小說》,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林淑貞:《中國寓言詩析論》,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武金銘、顏吾芟、楊西岩:《中國隋唐五代經濟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祁連休:《中國民間故事史──先秦至隋唐五代篇》,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邱燮友:《中國歷代故事詩》,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姜宗妊:《談夢──以中國古代夢觀念評析唐代小說》,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
柯慶明:《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胡亞敏:《敘事學》,臺北:若水堂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胡適:《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胡適:《白話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袁閭琨、薛洪勛主編:《唐宋傳奇總集.唐五代》,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書版,1983年
張庚、蓋叫天:《戲曲美學論文集》,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張國星:《六朝賦》,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4年
張燕瑾:《中國俗文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張錫厚:《敦煌賦彙》,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張鴻勳:《敦煌話本詞文俗賦導論》,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莊萬壽:《史通通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許結、郭維森:《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郭建勛:《辭賦文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郭箴一:《中國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金現:《宋詩與白居易的互文性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
傅修延:《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傅錫壬:《牛李黨爭與唐代文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
彭紅衛:《唐代律賦考》,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彭雅玲:《史通的歷史敘述理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曾棗莊、吳洪澤主編:《宋代辭賦全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
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校注:《全漢賦校注》,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馮奇:《林紓》,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年
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楊承祖:《元結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臺北: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葉乃嘉:《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從知識管理進入研究工作的遊戲規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稿》,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董乃斌主編:《中國文學敘事傳統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廖藤葉:《中國夢戲研究》,臺北:學思出版社,2000年
臧知非等撰,田昌五等主編:《中國歷代經濟史》,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趙成林:《唐賦分體敘論》,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趙靖主編:《中國經濟思想通史》,臺北: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8年
劉象愚主編:《外國文論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劉瑛:《唐代傳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鄭色幸:《柳宗元辭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錢谷融、魯樞元:《文學心理學》,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年
錢基博:《韓愈志》,臺北:河洛圖書,1975年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蘭臺網路出版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韓格平、沈薇薇、韓璐、袁敏:《全魏晉賦校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簡宗梧、李時銘主編:《全唐賦》,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
羅根澤:《隋唐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譚君強:《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到後經典敘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譚達先:《中國動物故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顧建華:《寓言:哲理的詩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龔克昌等:《全漢賦評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3年
〔日〕廚川白村著,魯迅譯:《苦悶的象徵》,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著,劉效鵬譯:《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美〕安奈特.西蒙斯(Annette Simmons)著,陳智文譯:《說故事的力量:激勵、影響與說服的最佳工具》,臺北:臉譜出版,2008年
〔美〕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查理.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著,郝明義、朱衣譯:《如何閱讀一本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法〕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ae Sarnovault)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三、期刊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序)
王家仁:〈《商君書》之作者及其學問性格〉,《問學集》第5期,1995年9月,頁1-20
伏俊璉:〈敦煌俗賦之研究範疇及俗賦在文學史上的意義〉,《政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12年12月,頁35-59
伏俊璉:〈雜賦與樂府詩的關係〉,《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2期,2007年3月,頁29-31
朱恒夫:〈戲曲與賦〉,《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1年8月,頁24-31
朱棟、雷一帆:〈唐代試律詩詩題用典與唐代史鑒思想〉,《現代語文》第31期,2014年11月,頁6-7
何沛雄:〈漢賦問答體初探〉,《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1994年,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頁43-50
吳儀鳳:〈唐賦的帝國書寫特質探討〉,《東華漢學》第4期,2006年9月,頁67-111
李小榮:〈唐豪俠小說的興盛與中晚唐社會現象〉,《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2期,2010年6月,頁64-69
李玉平:〈互文性批評初探〉,《文藝評論》第5期,2002年,頁11-16
李玉平:〈互文性新論〉,《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6年,頁111-117
李建昆:〈譎諫與垂訓──羅隱《讒書》探析〉,《東海中文學報》第23期,2011年7月,頁23-28
李時銘:〈論中古時期石磬與銅磬之遞嬗〉,《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第9期,2013年7月,頁1-20
李健祥:〈唐傳奇「秦夢記」探微〉,《通識教育年刊》第4期,2002年11月,頁1-7
林保淳:〈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女俠」形象〉,《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1期,1997年9月,頁43-87
林淑貞:〈情境連類──唐詩「以女為喻」審美心理析論〉,《興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8年6月,頁67-96
林毓莎:〈徐寅名號及生卒年考辨〉,《莆田學院學報》,第18卷第4期,2011年8月,頁97-100
祁立峰:〈「假託人物」與「呼應前作」:論歷代物色賦的「設辭問對」與「互文性」〉,《東吳中文學報》第16期,2008年11月,頁29-52
祁立峰:〈論南朝「詠物題材」詩賦的文化脈絡──以「梧桐」、「舞馬」、「燭」為例〉,《興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2年12月,頁1-22
俞鋼:〈唐代舉子行卷文體考論〉,《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1期,2010年月,頁59-64
姜守誠:〈「送窮」考〉,《成大歷史學報》第40號,2011年6月,頁175-233
柯慶明:〈「哀」「弔」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頁191-238
孫津華:〈「窮則獨善其身」──「送窮」節俗與「送窮」系列作品〉,《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3期,2009年5月,頁105-108
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外國文學評論》第3期,2004年,頁19-30
高明士:〈歷史教育與教育目的〉,《歷史教育》第14期,2009年6月,頁21-34
張雯迪〈孝武李夫人的心態史學分析與史事辨疑〉,《德州學院學報》,第31卷第3期,2015年6月,頁83-87+93
張鴻勳:〈抽刀刺石壁志感飛泉湧──唐代敦煌貳師泉傳說尋水故事的考察〉,《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3期,2008年5月,頁1-6
曹俊杰:〈唐代小說與行卷之間是否存在必然聯系?——20世紀以來本選題研究綜述〉,《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9卷第3期,2016年5月,頁82-87
梁淑媛:〈唐賦敘事對話主角類型研究〉,《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55卷第2期,2010年9月,頁1-28
莊蕙綺:〈唐代小說跨文類敘事模式初探──以述夢作品為中心〉,《玄奘人文學報》第8期,2008年7月,頁249-278
莊蕙綺:〈唐代小說跨文類敘事模式初探──以述夢作品為中心〉,《玄奘人文學報》第8期,2008年7月,頁249-278
許東海:〈李、杜鳥獸賦之特色及其風格異同──以《大鵬賦》、《雕賦》、《天狗賦》為主的討論〉,《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3期,2000年9月,頁83-114
許東海:〈從李白賦論李白詩歌的時空特色〉,《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期,1997年12月,頁253-279
陳文成:〈從「唐無賦」到「賦莫盛於唐」──唐賦評價變遷之考察〉,《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4期,2008年7月,頁115-148
陳松青:〈論漢賦的小說化敘事〉,《天中學刊》第22卷第1期,2007年2月,頁57-61
陳節:〈論賦與唐傳奇的關係〉,《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14期,2002年1月,頁40-44
傅延修:〈賦與中國敘事的演進〉,《江西社會科學》第9期,2007年,頁25-38
游適宏:〈限制式寫作測驗源起之一考察──唐代甲賦的測驗型態與能力指標〉,《考試學刊》第3期,2007年12月,頁1-26
陽清:〈漢魏六朝辭賦與志怪〉,《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7卷3期,2010年6月,頁116-122
馮樹勳:〈從《商君書》輯定年代看古籍整理的幾項要素〉,《書目季刊》第38卷第3期,2004年12月,頁69-90
黃水雲:〈試論唐宋辭賦中娛樂遊戲題材〉,《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7期,2002年3月,頁141-158
劉生良:〈《莊子》與象徵型文學〉,《中州學刊》第6期,2014年7月,頁157-162
蔡文榮、盧翁美珍:〈《韓朋賦》之體製與故事衍化意義──從《搜神記》「韓憑妻」與敦煌本《韓朋賦》比較談起〉,《東吳中文學報》第18期,2009年11月,頁61-84
龍文玲:〈論漢武帝《李夫人賦》及其文學史意義〉,《學術論壇》第5期,2006年5月,頁132-135
薛天緯:〈干謁與唐代詩人心態〉,《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82期,1994年1期,頁17-23
簡宗梧:〈生鏽的文學主環──賦〉,《國文天地》第14卷第6期,1998年11月,頁7-11
羅聯添:〈唐代文學史兩個問題的探討〉,《書目季刊》第11期第3期,1977年,頁11-21
羅聯添:〈唐代進士科試詩賦的開始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17期,1985年,頁9-20
蘇淑貞:〈論敦煌本《韓朋賦》的敘述與故事特色〉,《應華學報》第8期,2010年12月,頁157-194
〔美〕柏夷:〈《賦譜》略述〉,《中華文史論叢》第49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149-164

四、學位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序)
博士論文
王欣慧:〈歷代京都賦的文化審視〉,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胡淑貞:〈初盛唐樂府詩與辭賦相互融攝之考察〉,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陳芳汶:〈中晚唐詠史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陳耔伶:〈賦與戲關係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歐天發:〈俗賦類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碩士論文
吳艷玲:〈《六十種曲》用賦現象研究〉,山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崔末順:〈唐傳奇與辭賦關係之考察〉,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陳耔伶:〈「俗賦」的淵源與演化〉,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黃維安:〈送窮習俗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鄒星旺:〈古代戲曲中的用賦研究〉,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劉子芳:〈唐代寓言賦的藝術特色及地位研究〉,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