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劉歆議立古文經之因探析--以〈讓太常博士書〉為討論中心(2)
書刊名:孔孟月刊
作者:謝秀卉
作者(外文):Xie, Xiu-hui
出版日期:2011
卷期:49:7/8=583/584
頁次:頁27-34
主題關鍵詞:劉歆古文經讓太常博士書孔子左傳春秋漢代經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8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郜積意(20070600)。宣、章二帝與兩漢章句學的興衰。漢學研究,25(1)=50,6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郜積意(20020900)。論漢代《公羊》、《穀梁》之爭。孔孟學報,80,3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夏長樸(1974)。兩漢儒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班固、顏師古(1974)。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穆(1983)。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予同。經今古文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毛亨、鄭玄、孔穎達(1965)。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1979)。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台北: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復觀(2004)。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良霄(1999)。皇帝與皇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安作璋、熊鐵基(2007)。秦漢官制史稿。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岐、孫奭(2002)。孟子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嚴可均(1995)。全漢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范甯、楊士勛(2002)。春秋榖梁傳。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道勛、徐洪興(1998)。經學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左丘明、杜預、孔穎達(2002)。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金春峰(19971200)。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徐復觀(2001)。兩漢思想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Malinowski, Bronislaw、朱岑樓(1978)。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市: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范曄、李賢(198104)。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許抗生(1997)。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徐復觀(1982)。西漢經學史。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穆(1983)。孔子與春秋。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乾隆(1981)。史部總敘。四庫全書總目。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俊傑(1996)。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