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漢祀權思想研究——以《春秋》與《禮記》中郊廟二祭之經典詮釋為例
作者:陳惠玲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聰舜
季旭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祀權郊天宗廟吉禘春秋禮記董仲舒劉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6
如果我們仔細研讀《春秋》,不難發現孔子以片言之史錄述其主張,其一主張誠乃藉由「喪之終始」以申其「祀權思想」。喪有始終,喪之始也,踰年行郊,郊權以正其位,董仲舒主之,《禮記‧王制》條例是其證也,《春秋》是其驗也;喪之終也,三年吉禘,禘權以令天下,劉歆主之,《禮記‧大傳》條例是其證也,《春秋》是其驗也。
《春秋》言祭,重在郊、禘二祭;《禮記》言魯公受賜,內祭則大嘗禘,外祭則郊社,亦以郊、禘二祭為重。《春秋》乃魯之實錄,不論郊禘是成王特賜,抑或魯公僭祀,都無礙於我們對兩漢祀權思想的觀察。郊、禘二祭乃周王以來天子的專屬祀權,《禮記》〈王制〉、〈大傳〉揭之甚明,誠乃透過祭祀禮儀以建尊卑秩序,實踐以尊統親之宗法體制。這一「寓政於祀」的思維,在漢朝時期則成為伸張君權之兩大不可旁落的祀權。「郊天權」乃由「董仲舒」掘其微言大義,以「越喪行郊」,踰年即位郊天,以正天子之名位,成為《公羊》尊王之基本教義;「禘祖權」則由「劉歆」張其宗廟之本,以三年喪畢,「吉禘告終」,五服來朝,新主易世,即位稱王,此乃《左傳》及《國語》之權力主張。
要之,不論董仲舒或劉歆,都亟以祀權掘發君權之大義,因此,「祭主權」,乃帝王政教之寶器,這就是孔子以史鑒誡之主張——「器以藏禮」——禮以建紀,班爵秩序,一寓於名與器中,故不可妄賜,賜之假人,則王政亡矣,乃孔子作《春秋》之真諦也。所以《禮記‧王制》中這十七字箴言:「喪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為越紼而行事」正道出祀權之於王者的唯一性與不可替性。事實上,此乃襲取上古帝王顓頊「絕地天通」一統天下祀權的歷史效用,而此一效用正為兩漢經學家所發揚光大。
一、 經部
晉‧杜 預:《春秋釋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春秋類,經部一四六,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唐‧陸淳撰:《春秋集解纂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春秋類,經部
一四○,台 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家鉉翁:《春秋集傳詳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春秋類,經部一五
八,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沈 棐:《春秋比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春秋類,經部一五三,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黃 奭:《春秋考異郵》,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禮類,經部一二九~
一三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87。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1990。
清‧陳壽祺:《五經異義疏證》,續修四庫全書,群經總義類,經部一七一,
上海,上海古籍,1995。
清‧皮錫瑞:《駁五經異義疏證》,《續修四庫全書》,群經總義類,經部
一七一冊,上海,上海古籍,1995。
清‧金 鶚:《求古錄禮說》,續修四庫全書,禮類,經部一一○,上海:上海
古籍,1995。
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清人注疏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陳 立:《公羊義疏》,清人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鍾文烝:《穀梁補注》,清人注疏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清人注疏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十三經清人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十三經清人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袁 鈞:《鄭玄論語注》,無求備齋論語集成,第二十九函,年社未詳。


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1999。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1999。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1999。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1999。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孝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1999。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周禮注疏》,台北:台灣古籍,2001。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儀禮注疏》,台北:台灣古籍,2001。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台北:台灣古籍2001。
王闓運:《尚書大傳補注》,百部叢書集成七十九輯,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6。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台北:漢京文化,年未詳。
程樹德:《論語集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98。
日‧竹添光鴻:《左傳會箋》,台北:天工書局,2005。

二、史部
漢‧班 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晉‧陳 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
晉‧袁 宏:《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5。
南朝宋‧范 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南朝梁‧沈 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北朝齊‧魏 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杜 佑:《通典》,湖南:岳麓書社,1995。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中 敕:《大唐開元禮》,北京:民族,2000。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上海:上海古籍,1981。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
元‧脫 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1965。
清‧趙 翼:《二十二史劄記》,瀋陽:遼寧教育,2000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宏業書局,1990。
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2005。
鮑思陶點校:《國語》,山東:齊魯書社,2005。
黃懷信:《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2008。

三、子部
漢‧崔 寔:《四民月令》,《漢魏遺書鈔》,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
宋‧李 昉:《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1994。
宋‧朱 熹:《朱子語類》,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
2004。
清‧汪繼培:《潛夫論箋》,台北:漢京文化,1984。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88。
清‧陳 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2。
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8。
王 淮:《老子探義》,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張濤、傅根清:《申鑑、中論選譯》,台北:錦繡,1992。
趙善詒:《說苑疏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5。
汪榮寶:《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7。
何 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陳飛龍:《抱朴子內篇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2001。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黃 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



四、集部
隋‧杜台卿:《玉燭寶典》,百部叢書集成七五,古逸叢書第六函,台北:
藝文印書館,1966。
明‧黃淮、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1989。
清‧顧炎武:《日知錄》,《原抄本日知錄》,台北:文史哲,1979。
清‧董 浩:《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楊方晃:《至聖先師孔子年譜》,山東:山東友誼書社,1989。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1。
清‧狄子奇:《孔子編年》,《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三冊,清光緒
十三年刻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1999。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


五、當代中文著作:以姓氏筆畫為序
周 何:《春秋吉禮考辨》,台北:嘉新水泥,1970。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台北:東大,1994。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
東大圖書,1995。
王柏中:《神靈的世界:秩序的建構與儀式的象徵——兩漢國家祭祀制度研
究》,北京:民族,2005。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new window
大學出版社,2008。
江紹原:《髮鬚爪——關於它們的風俗》,上海:上海文藝,1987。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台北:華崗,1977。
李文海、夏明方主編:《中國荒政全書》(第二輯),北京:北京古籍,
2004。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1980。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93。
呂思勉、童書業:《古史辨——古史傳說統論》,台北:明倫,1970。
吳榮光:《歷代名人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吳雁南:《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2001。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的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台北:文津,
1997。
林素英:《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台北:
文史哲,2000。
林素英:《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以服喪思想為討論基點》,台北new window
萬卷樓,2003。
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濟南:山東人民,1999。
高國藩:《中國巫術史》,上海:三聯書店,1999。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
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2002。
袁 珂:《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2004。
荊云波:《文化記憶與儀式敘事——《儀禮》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
日報,2010。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92。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秦漢卷),長沙:湖南教育,2002。
康 樂:《從西郊到南郊》,台北:稻鄉,1995。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郭淨、陳星譯,new window
台北:稻鄉,1993。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1990。new window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台北:稻鄉,1999。new window
張一兵:《明堂制度源流考》,北京:人民,2007。
張端穗:《西漢公羊學研究》,台北:文津,2005。new window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台北:萬卷樓,1995。
黃彰健:《周公孔子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new window
梁滿倉:《魏晉南北朝五禮制度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9。
葉國良:《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台北:大安,2004。new window
萬國鼎編,萬斯年、陳夢家補訂:《中國歷史紀年表》,北京,中華書局,
2007。
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
鄭振鐸:《鄭振鐸全集》,石家莊:花山文藝,1998。
盧曉輝:《地母之歌:中國彩陶與岩畫的生死母題》,上海:上海文化,
2001。
魏建震:《先秦社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六、當代外文著作
日‧白川靜:《中國古代文化》,加地伸行、范月嬌合譯,台北:文津,
1983。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北京:河北人民,1994。
日‧金子修一:《古代中國と皇帝祭祀》,東京:汲古書院,平成十四年
(2002)。
日‧金子修一:《中國古代皇帝祭祀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2006。
日‧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日中比較史的視角出
發》,徐沖譯,北京:中華書局,2008。
德‧馬丁‧海德格:《存在與時間》(Martin Heidegger, Being &;
Time),陳嘉映、,台北:唐山,1989。
德‧卡西爾:《國家的神話》(Ernst Cassirer, The Myth of the
State,范進等譯,台北:桂冠圖書,1992。
德‧馬克斯‧韋伯:《儒教與道教》(Max Weber,Konfuzianismus und
Taoismus),,南京:江蘇人民,2008。
法‧列維-布留爾:《原始思維》,丁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法‧伊利亞德(耶律亞德):《聖與俗——宗教的本質》(Mircea
Eliade, The Sacred &; The Profane:The Nature of
Religion),楊素娥譯,台北:桂冠,2000。
法‧耶律亞德(伊利亞德):《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Mircea
Eliade, Le Mythe de l’ é ternel retour: arch é types
et r é p é tition),楊師儒賓譯,台北:聯經,2000。
英‧愛德華‧泰勒:《人類學——人及其文化研究》(Edward Burnett
Tylor, Anthrop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man and civilization),連樹聲譯,上海:上海文藝,1993。
英‧弗雷澤:《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J.G. Frazer, 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汪培基譯,台北:
桂冠,1996。
美‧E. Washburn Hopkins,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Relig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23。
美‧巫鴻:《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Wu Hung ,
ART IN ITS RITUAL CON TEXT——Essays on Ancient Chinese
Art by Wu Hung),鄭岩等譯,北京:三聯書店,2005。
美‧亨利‧富蘭克弗特:《王權與神祇》(KINGSHIP AND GODS),郭子林
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

美‧馬麗加‧金芭塔絲:《活著的女神》(Marija Gimbutas, The
Living Goddesses: Religion in Pre-Patriarchal Europe),
葉舒憲等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8。

七、期刊論文:以姓氏筆畫為序
甘懷真:〈「舊君」的經典詮釋——漢唐間的喪服禮與政治秩序〉,new window
《新史學》,十三卷二期(2002.06),頁1-44。
甘懷真:〈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制為中心〉,《新史學》,
十六卷四期(2005.12),頁13-56。
江乾益:〈漢儒論明堂制度〉,《興大中文學報》,六期(1993.01),new window
頁99-115。
林聰舜:〈傳統士大夫與經學——經學權威是如何形成的〉,《中華文化復興
月刊》,第二十卷第十二期(1987.12),頁41-46。
林聰舜:〈「禮」世界的建立——賈誼對禮法秩序的追求〉,《清華學報》,new window
新二十三卷第二期(1993.06),頁149-174。
林聰舜:〈叔孫通「起朝儀」的意義——劉邦卡理斯瑪支配的轉變〉,new window
《哲學與文化》,二十卷第十二期(1993.12),頁1154-1162。
林聰舜:〈帝國意識型態的建立——董仲舒的儒學〉,《大陸雜誌》,
第九十一卷第二期(1995.08),頁13-29。
林聰舜:〈帝國意識型態的重建——扮演「國憲」基礎的《白虎通》思想〉,
國科會八十二~八十五年度哲學學門專題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編輯委員會
主編:《哲學論文集》,1998.12,頁187-227。
林聰舜:〈西漢郡國廟之興廢——禮制興革與統治秩序維護之關係之一例〉,
《先秦‧秦漢史》雙月刊,第五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7),
頁75-95。
季旭昇:〈《上博二‧民之父母》四論〉,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10,頁1-15。
季旭昇:〈《上博二‧昔者君老》簡文探究及其與《尚書‧顧命》的相關問
題〉,《中國哲學研究集刊》,第二十四期(2004.03),頁253-292。
季旭昇:〈上博二小議(三):魯邦大旱、發命不夜〉,《中國文字》
新第二九期,頁177-192。
季旭昇:〈《柬大王泊旱》解題〉,《哲學與文化》,34:3=394
(2007.03),頁55-65。
季乃禮:〈論中國傳統社會關係的擬宗法化——“宗統”與”君統”的分與
合〉,《天津社會科學》,(2003.03)第二期,頁72-78。

林素英:〈論特殊祭祖之內蘊——禘郊祖宗〉,《中國學術年刊》,第十七期new window
(1996.03)頁69-96。
周德良:〈論《白虎通》與東漢經學之關係〉,《經學研究》(2005),
頁102-115。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上)——以董仲舒、《白虎通》為中心之察考〉,
《鵝湖》(1999.11),頁16-23。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下)——以董仲舒、《白虎通》為中心之察考〉,
《鵝湖》(1999.12),頁45-54。
胡紅波:〈東漢的郊廟樂舞〉,《成大中文學報》,第六期,頁101-115。new window
凌純聲:〈中國祖廟的起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七
(1959.03),頁141-184。
凌純聲:〈中國古代社之源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十七
(1964.03),頁1-14。
凌純聲:〈卜辭中社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二十五new window
卷二十六期(1965.11),頁1-15。
陳貴麟:〈管窺「西漢石渠閣會議」〉,《中國學術年刊》,十五期
(1994.03),頁23-59。
陳惠玲:〈漢晉《論語‧先進》注本--「孔子與點之志」疑問疏證〉
(上),《孔孟月刊》第四十三卷第十一、二期(2005.08)頁5-18。
陳惠玲:〈漢晉《論語‧先進》注本--「孔子與點之志」疑問疏證〉
(下),《孔孟月刊》,第四十四卷第一、二期(2005.10)頁7-15。
陳惠玲:〈”夏社”源流疏證〉,呂培成、徐衛民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
第八輯》,西安:陝西人民,2007,頁456-483。
陳惠玲:〈兩晉荒禮禮情之觀察〉,《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new window
(2007,03),頁121-150。
陳惠玲:〈湯說演繹〉,《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第六期
(2007.06),頁61-92。
陳惠玲:〈湯大旱”翳髮斷爪”之巫詛解讀〉,安平秋、趙生群等編:《史記
論叢‧第四集》,蘭州:甘肅人民,2008,頁191-199。
曹春平:〈明堂發微〉,《建築學報》,第九期(1994.03),頁65-84。new window
黃銘崇:〈明堂與中國上古之宇宙觀〉,《城市與設計學報》第四期new window
(1998,3),頁133-195。
黃彰健:〈釋《春秋》左氏經傳所記魯國禘禮並釋《公羊傳》「五年而再殷
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五本,第四分(2004.12)699-743。

黃忠天:〈從《中庸‧達孝章》談宗廟祭祀與治國的關係〉,《經學研究集
刊》,第一期(2005.10),頁101-111。
葉國良:〈二戴禮記與儀禮的關係〉,《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第六期
(1998.12),頁1-10。
葉達雄:〈西周王權的成立及其相關之制度〉,《臺大歷史學報》21期new window
(86.12),頁1-17。
張端穗:〈西漢《春秋經》成為五經之首之原由〉,《東海大學文學院學
報》,第41卷(2000.07),頁1-58。
張書豪:〈從奏議到經義--西漢晚期廟數之爭析論〉,《政大中文學報》,new window
第十五期(2011.06),頁169-196。
駱文琦:〈吉禘于莊公解〉,《孔孟學報》,第五十五期(1988.04),new window
頁89-111。
駱文琦:〈春秋魯郊考〉,《幼師學誌》,第二十卷第四期(1989.10),
頁1-28。
鄭憲仁:〈銅器銘文禘祭研究〉,《大陸雜誌》,第一○四卷第三期,
頁22-28。
蔡宜靜:〈周至漢「酺」義的轉變〉,《中興史學》,第五卷(1999.01),
頁1-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