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勸諭被告認罪陳述在刑事訴訟法上之定位--最高法院99年度臺上字第3747號、第7055號判決探討
書刊名:軍法專刊
作者:劉邦繡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Pang-hsiu
出版日期:2011
卷期:57:4
頁次:頁39-63
主題關鍵詞:勸諭認罪有罪之陳述認罪之答辯利誘任意法則Encouragements of ConfessionGuilty ConfessionGuilty PleaAdvantageous leadingVoluntari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3
  • 點閱點閱:179
期刊論文
1.劉邦繡(20101100)。當事人達成求刑協商在法院量刑上之定位--最高法院97年度臺非字第115號、95年度臺非字第281號判決之探討。法令月刊,61(11),48-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邦繡(20101202)。被告犯後態度作為法院量刑之定位。司法周刊,152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邦繡(20110200)。被告犯後態度在法院量刑上之評價--最高法院95年度臺上字第701號、97年度臺上字第6725號、98年度臺上字第5827號判決探討。軍法專刊,57(1),143-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澤天(20101200)。自白作為有利行為人量刑的犯後訴訟表現。中原財經法學,25,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志龍、林山田(19990900)。刑事訴訟法改革對案系列研討會(3):證據法則之修正方向。月旦法學,52,60-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邦繡(20100200)。貪污、毒品、槍砲案件被告自白減刑之研究--以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度臺上字第四四八號、第三九三○號、第三四九二號三件判決為探討。軍法專刊,56(1),64-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許金釵(2006)。美國聯邦量刑準據之研究--兼論我國建立量刑準據之可行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嘉惠(2010)。法官法庭內言行舉止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冰芬(2006)。刑事訴訟程序之轉換。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春慧(2007)。從協商程序談被告自由意志之保障。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樸生(1995)。刑事證據法。臺北:陳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巡龍(2003)。新刑事訴訟制度與證據法則。台北:新學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邦繡(200810)。檢察官職權行使之實務與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大谷實、黎宏(2000)。《 刑事政策學》。台北: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Roxin, Claus、吳麗琪(1988)。德國刑事訴訟法。台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兆鵬(199903)。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臺北:臺灣大學法學叢刊編輯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山田(2002)。刑法通論。臺北:林山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俊益(200309)。刑事訴訟法概論。台北: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墩銘(2002)。刑事訴訟法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Kerner, Hans-Jürgen、許澤天、薛智仁(2008)。德國刑事追訴與制裁--成年刑法與少年刑法之現狀分析與改革構想。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士帆(2007)。不自證己罪原則。公益信託春風煦日學術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土本武司、董璠輿、宋英輝(1997)。日本刑事訴訟法要義。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钰雄。刑事訴訟法(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Herbert L. Packer (著)、梁根林等(2008)。刑事制裁的界線。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德雷斯勒、邁克爾斯、吳宏耀(2009)。美國刑事訴訟法精解(第二卷刑事審判)。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兆鵬(2000)。《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一書。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學燈(1992)。證據法比較。李學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呂忠梅(2006)。美國量刑指南:美國法官的刑事審判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佛瑞德‧英包、約翰‧萊德、約瑟夫‧巴克來等、高忠義(2001)。刑事偵訊與自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2701號,93年度 台非字第203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2677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高等法院95年度交上訴字第144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高等法院97年度上更(ニ)字第296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4003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701號、第1816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3102號、第5947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10號、第706號、第1655號、第2956號、第6119 號、第6725號判決97年度台非字第 115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5827號、第935號、第3630號、第4286號、第4312 號、第5289號、第6746號、第7050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665號、第3833 號、第4938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540號、第983號、第2539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灣高等法院96年度上訴字第2935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96年度選上更(一)字第17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98年度交上訴字第1320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99年度上訴字第2201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聲再字第124號裁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臺灣高雄地方法院99年度「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法官與轄區律師座談會」會議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臺灣士林地方法院95年度訴字第609號判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