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初探風險刑法在我國的實踐--從ezPeer案和威旭案出發
書刊名:科技法學論叢
作者:張國華 引用關係蔡岳勳 引用關係李侊倫
作者(外文):Chang, Kuo-huaTsai, Yueh-hsunLi, Guang-lu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7
頁次:頁91-116
主題關鍵詞:風險刑法附屬刑法犯罪論體系客觀歸責理論間接正犯RisikostrafrechtAdministrative subordinated cirminal lawSystem of criminal theoryTheory of the Objective Imputability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1
  • 點閱點閱:95
期刊論文
1.李茂生(20091000)。風險社會與規範論的世界。月旦法學,173,145-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姜濤(2010)。風險社會之下經濟刑法的基本轉型。現代法學雜誌,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宗翰(2006)。風險與功能--論風險刑法的理論基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宏彬(2009)。法益理論的憲法基礎(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凡聖(2007)。間接正犯相關理論之研究。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蘇俊雄(19970700)。刑法總論. II. 犯罪總論。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鈺雄(2011)。新刑法總則。林鈺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uman, Zygumunt、王乾任(2002)。立法者與詮釋者。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東茂(19990000)。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東茂(19960000)。危險犯與經濟刑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eccaria, Cesare、黃風(2008)。論犯罪與刑罰。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乃彥(2008)。作為犯罪論根基的行為規範與制裁規範之考察。法學理論與文化—李岱教授祝壽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逸哲(199702)。德國刑法學者與納粹主義。現代刑事法與刑事責任--蔡教授墩銘先生六秩晉五壽誕祝壽論文集。臺灣刑事法雜誌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