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地方特色產業設計程序研究--以白河鎮蓮產業為例
書刊名:建築學報
作者:余政龍陸定邦 引用關係羅募旋
作者(外文):Yu, Cheng-lungLu, Ding-bunLo, Mu-hsua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72
頁次:頁129-146
主題關鍵詞:產業設計程序地方特色產業產業發展模式Industry design processLocal charm industries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ter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0
  • 點閱點閱:209
期刊論文
1.余政龍、孔憲法、陳其南(2009)。社造型文化産業蛻變現象之研究-以白荷陶坊爲例。建築學報,68,81-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波特、高登第、李明軒(2001)。競爭論(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碧琳(20060600)。臺灣在地社區營造運動與博物館型態之轉型--蘇澳白米木屐村案例之研究。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59(1),91-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榮村(1995)。臺灣東部海岸聚落發展模式之研究-以花蓮沿海地區爲例。建築學報,13,123-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石(2002)。從城鄕互動的觀點探討臺灣鄕村永續發展的空間計畫策略-以桃園台地爲例。建築學報,41,43-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賴杉桂(2007)。在地全球化--地方特色産業發展。硏考雙月刊,31(5),39-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淑容、古宜靈、陳怡萍(20061200)。鄉村觀光之社會影響與社會資本的關連性分析--以白河居民對白河蓮花觀光季的心理認知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9(4),3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璋如(19981200)。臺灣有機農業之產業規劃研究。農業經營管理,4,102-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Hill, E. W.、Brennan, J. F.(2000)。A methodology for identifying the driver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foundation of reg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14(1),65-96。  new window
10.解鴻年、董成鵬(19951200)。從生命週期觀點探討工業園區之發展。建築學報,15,109-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Cox, William E. Jr.(1967)。Product Life Cycle as Marketing Models。The Journal of Business,40(4),375-384。  new window
12.Levitt, Theodore(1965)。Exploit the Product Life Cycle。Harvard Business Review,43(6),81-94。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忠坤(2005)。如何整合産業行銷、塑造魅力臺灣。2005年全國中小企業發展會議,國際會議中心 。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其南(1996)。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台北:文建會。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工業技術研究院(2003)。傳承地方特色、蛻變地方産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鉦琪(2002)。利用新聞討論群文章內容發掘資訊產品之生命週期(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嘉驥(2004)。創意的絕對價値vs.產品的相對價値-視覺藝術創作與產業的結盟。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臺北市: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華經濟研究院(2002)。民國九十一年中小企業之經營動向。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經濟硏究院(2001)。臺北市萬華、大同地區特色産業調査研究。臺北市商業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美玥(2007)。善用特色創造價値-臺灣地方特色産業的發展現況與展望。新港20集體英雄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阿克、許是祥(1986)。企業策略管理。臺北市: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拓墣產業研究所(2006)。顛覆雁行理論:透視亞洲重要國家產業競爭力。臺北市:拓墣科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欣玉(2004)。文化創意産業之空間群聚分析-以中山北路婚紗攝影業爲例。臺北市:國立臺北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溪南(1998)。白河鎭志。白河:白河鎭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華珊(2002)。一個想發展文化産業的社區:竹山鎭富州里的實踐研究。雲林縣斗六市: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景揚(2002)。從『社鲁資源可移轉性』觀點探討臺灣工藝產業轉型-以苗栗陶瓷業爲例。臺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2003)。2003年臺灣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年報。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進丁(2001)。九十年白河蓮花節成果專輯。南縣白河鎭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涂順從(2004)。南瀛產業節慶誌。臺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5)。九十四年中小企業白皮書。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Porter, Michael E.、李明軒、邱如美(1996)。國家競爭優勢。臺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台北:遠足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正澄(1999)。成長或消失-產業的管理經濟分析。成長或消失-產業的管理經濟分析。臺北:華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Becattini, G.(1990)。The Marshal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 as a Socioeconomic Notion。Industrial Districts: A New Approach to Industrial Change。Cheltenham, UK:Edward Elgar。  new window
19.Saxenian, AnnaLee(1994)。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new window
其他
1.蘇瑞蓮(2005)。苗栗縣地方特色産業業者對其特性認知之探討,http://miaoli,nom.com.tw/MasterAdmin/Acaaemic_forum/Memoir/show_student.php?id=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素彎、陳章真(2005)。地方特色產業輔導未來發展方向。九十四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計畫相關議題。臺北市:中華經濟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