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五四文學語言革新:林語堂散文句組特色評析
書刊名:輔仁國文學報
作者:黃麗容
作者(外文):Huang, Li-rong
出版日期:2012
卷期:35
頁次:頁191-214
主題關鍵詞:句組連詞語法林語堂散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
  • 點閱點閱:89
五四新文學運動鼓勵許多作家以白話書寫;但傳統文章模式沿襲已久,使得革新運動遲滯不前。林語堂於其晚期成熟作品多次陳述新式文學觀;簡潔典雅語法概念及閒適筆調,《語堂文集》、《無所不談合集》也以自然、繫連性強的語法,申論論點。一九一九年前後的文學運動,帶動了中文語法變革,也開啟文學創作新局,現代語法不單是一學問,林語堂認為應落實語意表達及語文寫作。在晚年議論散文中顯見其成果,他研究文體、句法、文法、詞彙,並申論如何落實於實際語用上。林語堂指出語法是專業嚴謹的,也是實用、易懂的。本文即以林語堂晚期《無所不談合集》為觀察對象,探究連詞與句組的作用,並且依連詞與句組作用歸納統計出八個表格。試圖瞭解其作品之句法,及其句組效益及價值。
圖書
1.李臨定(1986)。中國語文.受事成分句類型比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語堂(1978)。《語堂文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力(1977)。中國語法理論。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兆勝(200607)。林語堂的文化選擇。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語堂(1967)。語言學論叢。台北市:文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叔湘(1977)。中國文法要略。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子雲(1991)。漢語句法規則。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志公、孫全洲、劉蘭英(1998)。語法與修辭。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力(1980)。漢語史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鄧守信(20090000)。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臺北市:文鶴。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競存、侯學超(1982)。現代漢語句法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宗陽(2008)。國文文法。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語堂(198505)。無所不談合集。臺北: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語堂(1995)。林語堂名著全集。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麗華(200908)。現代漢語構詞與詞類。臺北:Airiti Press Inc。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