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方言區域分化演變模式
書刊名:東方文化
作者:侍建國
作者(外文):Shi, Jianguo
出版日期:2014
卷期:47:1
頁次:頁63-76
主題關鍵詞:非語音性分化類比變化方言接觸歷史層次Non-phonological divergenceAnalogical changeContactStratu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4
  • 點閱點閱:21
期刊論文
1.侍建國(1996)。官話德、陌、麥 三韵入聲字音變。方言,3,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勇(1992)。井陘古道幾個歷史問題雛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洪君(2011)。歷史音變面面觀--《歷史語言學:方音比較與層次》評介。語言科學,10(6),664-6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如龍、鄧享璋(2006)。中古全濁聲母字閩方言今讀的歷史層次。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152-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如龍、辛世彪(1999)。晉南、關中的「全濁送氣」與唐宋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99(3),197-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侍建國(19980600)。官話語音的地域層次及其歷史因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2),399-4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秀芳(19891200)。論漢語方言中全濁聲母的清化。漢學研究,7(2)=14,4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侍建國(1996)。官話德、陌、麥三韻入聲字音變。方言,1996(3),201-2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洪君(1986)。文白異讀與疊置式音變(碩士論文)。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珊(2008)。井陘方言語音的調查研究(碩士論文)。河北大學,石家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雙慶(2004)。連州土話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邦新(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雪霞(2006)。河南方言語音的演變與層次。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淑學(2000)。中古入聲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讀音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孟慶惠(1997)。安徽省誌•方言誌。北京:方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曉虹(2009)。北京話入聲字的歷史層次。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淑靜(1990)。獲鹿方言誌。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薛鳳生(1990)。中原音韵音位系統。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本漢、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1889)。中國音韵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清華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侍建國(2011)。歷史語言學:方音比較與層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雙慶(2000)。樂昌土話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曹志耘(2002)。南部吳語語音研究。北京 (Beijing):商務印書館 (The Commercial Press)。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Fox, Anthony(1995)。Linguistic Reconstru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4.侍建國(2011)。歷史語言學:方音比較與層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方桂(1980)。上古音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通鏘(1991)。歷史語言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