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中古音方言層重探《切韻》性質—《切韻》、《玄應音義》、《慧琳音義》的比較研究
作者:周玟慧
作者(外文):Wen-Huei Chou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梅廣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切韻陸法言中古方言Qie-yunFa-yenLuAncient Chinese dialect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56
本文討論重點是有關《切韻》內涵,《切韻》究竟是單一的金陵音或洛陽音還是綜合的音系?若是綜合音系則其中又有哪些成份?這是漢語語言史上一個相當重要課題。由文獻與學者討論,我們目前至少已知《切韻》有金陵與鄴下(洛陽)兩個方言層次,然則此為顏之推等八人「我輩數人,定則定矣。」的論韻成果。身為《切韻》作者的陸法言,對《切韻》的貢獻又是如何?與論韻前賢相較,陸氏在長安活動最久,長安音的成份是否因由陸法言帶入《切韻》?業師梅廣先生提出了此一研究要點:陸法言既為《切韻》作者不可能僅僅只從事記錄和整理工作,必然對《切韻》有特殊的貢獻,此一關鍵應是帶入長安音成份,使《切韻》音系更能全面表現當時的語言實況。本文即藉由《切韻》、《玄應音義》、《慧琳音義》的比較尋繹《切韻》中所含的長安音部份。
本論文共分七章,緒論簡介了研究動機、方法、材料與問題重要性,並介紹音義著作的相關資料。第二章利用目前學者研究相關課題分別討論南北著作特徵與南北方言特徵,並找出長安音特徵作為比較三書音韻的參考基準。第三章討論有關三書方言資料與音系性質,說明《切韻》、《玄應音義》、《慧琳音義》三書提及方言材料的性質與來源。並就《玄應音義》記錄南北方音異同,檢視《切韻》、《慧琳音義》所用方言,分析南北方言差異與音韻遞嬗之跡。第四章至第六章則就個別長安音特徵音變論三書異同,由「濁音清化」、「濁上變去」、「尤侯唇音讀入虞模韻」等相關聲調韻音變研究,發現在《切韻》中這些音變已經開始,是其中帶有長安音成份的證據。並就三書比較可見《切韻》音系與《玄應音義》音系相當接近,而《慧琳音義》音系則相去較遠,與三書所擇取的方言範圍或標準語的變化有關。第七章以《玄應音義》、《慧琳音義》所提及南北方言乃至關中特有方言詞彙為基礎,比對《切韻》中所收錄的詞項與用以釋文的詞彙,發現其中確實有關中方言詞,正是陸法言所帶入《切韻》的長安方言部份。詞彙研究另一部份,則藉由三書比較觀察長安方言詞在唐代的變化,有些俗語用法漸次取代了舊的用法成為當代標準語,有些則與舊詞音義互相融合成新的音義,呈現不同面貌。第八章為結論。
引用書目
一古籍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四部叢刊本。
(隋)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鼎文書局,民61年。
(唐)顏師古《匡謬正俗》,世界書局,民52年。
(唐)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影故宮唐寫本。
(唐)釋道宣《大唐內典錄》,續修四庫全書本。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續修四庫全書本。
(唐)釋道昇《開元釋教錄》、四庫全書本。
(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清莊炘等校,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台北大通書局,1970。
(唐)釋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俞大維文庫。
(唐)李涪《刊誤》,四庫全書本。
(唐)李肇《國史補》,唐代叢書本。
(唐)蘇鶚《蘇氏演義》,世界書局,1963。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陳彭年等,重修校正宋本《廣韻》。台北:藝文印書館。


二、專著論文
丁邦新1975,《魏晉音韻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六十五。
丁邦新1982,〈漢語方言區分的條件〉,《清華學報》新十四卷一、二期合刊:257-283。
丁邦新1985,〈漢語聲調的演變〉,《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丁邦新1986,〈十七世紀以來北方官話之演變〉,《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5-15。
丁邦新1987,〈論官話方言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中研院史語所集刊》58(4):809-841。
丁邦新1992,〈漢語方言史和方言區域史的研究〉,《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1:23-39。
丁邦新1995,〈重建漢語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中國語文》6。
丁啟陣1991,《秦漢方言》,東方出版社。
丁鋒1995,《《博雅音》音系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力1963,《漢語音韻》,香港中華書局。
王力1980,《漢語史稿》(修訂本),中華書局。
王力1982a,<玄應《一切經音義》反切考>,《語言研究》1:1-5又《王力文集》卷18頁186-198。
王力1982b,〈朱熹反切考〉,《龍蟲並雕齋文集》第三冊中華書局。
王力1984,〈《經典釋文》反切考〉,《音韻學研究》第一輯p23-77,中國音韻學研究會。
王力1985,《漢語語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力1991,<《經典釋文》反切考>,《王力文集》卷18頁93-185。
王士元1982,語言變化的詞匯透視,《語言研究》2。
王士元1983,況爭性演變是剩餘的原因,《語言學論叢》第十一輯,商務印書館119-120。
王立達1958,〈太原方言中的文白異讀現象〉,《中國語文》1:29-30。
王吉堯 石定果1986,漢語中古音系與日語吳音漢音音系對照,《音韻學研究》第二輯。
王吉堯1987,〈從日語漢音看八世紀長安方音〉,《語言研究》2。
王洪君1987,〈山東聞喜方言的白讀層與宋西北方音〉,《中國語文》2。
王顯 1961,〈《切韻》的命名和《切韻》的性質〉,《中國語文》4。
王顯 邵榮芬1962,〈再談切韻音系的性質-與何九盈、黃淬伯兩位同志討論〉,《中國語文》12。
史存直1981,《漢語語音史綱要》,北京商務書館。
史存直1986,日譯漢音吳音的還原問題,《音韻學研究》第二輯。
史金波、白濱、黃振華1983,《文海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平山久雄1990,〈《切韻•序》與陸爽〉,《中國語文》,1期。
平山久雄1987,〈日僧安然《悉曇藏》裡關於唐代聲調的記載〉,香港中國語文學會編《王力先生紀念文集》中文分冊1-20,香港,三聯書局。
田范芬2003,幾組全濁上聲字未變去聲探因,《古漢語研究》2:29-31。
何九盈1961,〈《切韻》音系的性質及其他--與王顯、邵榮芬同志商榷〉,《中國語文》9。
何大安1981,《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台灣大學博士論文。
何大安1988b,〈濁上變去與現代方言〉,《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9.1。
李如龍 辛世彪1999,〈晉南關中的「全濁送氣」與唐宋西北方音〉,《中國語文》3。
李存智 1994,〈四縣客家話通霄方言的濁聲母「g」〉,《中國文學研究》8:23-38。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new window
李范文1994,《宋代西北方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新魁1979,《古音概說》,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新魁1987,〈吳語的形成和發展〉,《學術研究》5:122-127。
李新魁1991a,〈近代漢語全濁聲母的演變〉,《中國語言學報》4:109-124。
李新魁1991b,《中古音》,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榮1956,《切韻音系》,北京。
李榮1957,〈陸法言的《切韻》〉,《中國語文》。
李榮1973,《切韻音系》,台北:鼎文書局。1982,《音韻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榮1982,隋韻譜,《音韻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榮1985,〈論李涪對切韻的批評及其相關問題〉,《中國語文》1:1-9。
那宗訓1995,〈全濁上聲字是否均變為去聲〉,《中國語文》1:61-64。
周法高1948/1975,〈玄應反切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359-444又氏著《中國語言學論文集》153-238,197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周法高1968,〈論切韻音〉,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一卷89-112。
周法高1970 〈論上古音和切韻音〉,《香港中文大学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3.2:321-457。
周法高1980,《論中國語言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民69年。
周法高1984,〈玄應反切再論〉,《大陸雜誌》69.5:1-16。
周祖庠1995,《原本玉篇零卷音韻》,貴州:貴州出版社。
周祖謨1939,〈論文選音殘卷之作者及其方音〉,收入《問學集》。
周祖謨1940,〈騫公楚辭音之協韻說與楚音〉,收入《問學集》。
周祖謨1942,〈宋代汴洛語音考〉,《輔仁學誌》12:221-285又見《問學集》北京。
周祖謨1946,四聲別義釋例,《問學集》上冊中華書局1966。
周祖謨1958,〈關於唐代方言中的四聲讀法〉,《語言學論叢》第二輯,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祖謨1963,〈切韻的性質和它的音系基礎〉,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學論叢》7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祖謨1966a,《問學集》,中華書局。
周祖謨1966b,〈校讀玄應一切經音義後記〉,收入《問學集》。
周祖謨1966c,〈萬象名義中之原本玉篇音系〉,《問學集》。
周祖謨1966d,<《萬象名義》中之原本《玉篇》音系>,《問學集》271-404 。
周祖謨1966e,〈校讀玄應一切經音義後記〉,收入《問學集》。
周祖謨1982,齊梁陳隋時期詩文韻部研究,《語言研究》1。
周祖謨1983,唐五代韻書集存,北京:中華書局。
周祖謨1988a/1993,〈唐五代的北方語音〉,《語言學論叢》第十五輯,北京商務印書館。I又《周祖謨學術論著自選集》頁311-327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
周祖謨1988b,〈敦煌變文與唐代語音〉,《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p207-224。
周祖謨1993a,<齊梁陳隋時期詩文韻部研究>,《周祖謨學術論著自選集》頁224-250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
周祖謨1993b,<切韻與吳音>,《周祖謨學術論著自選集》頁290-299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
林炯陽1993,〈切韻系韻書反切異文形成的原因及其價值〉,《東吳文史學報》,民82年3月。
竺家寧1979,〈九經直音的濁音清化〉,《木鐸》8:289-302。
竺家寧1980b,〈《九經直音》聲調研究〉,《淡江學報》17。
邵榮芬1961,〈《切韻》音系的性質和它在漢語語音史上的地位〉,《中國語文》4。
邵榮芬1963,〈敦煌俗文學中的別字異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國語文》3。收入《邵榮芬音韻學論集》首都師大出版社1997。
邵榮芬1980,《《切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邵榮芬1982,《切韻研究》,中國社會出版社。
邵榮芬1985,〈明代末年福州話的聲母系統〉,《中國語文》2:121-129。
邵榮芬1995,《《經典釋文》音系》,台灣學海出版社。
邵榮芬1997,〈《晉書音義》反切的語音系統〉,《邵榮芬音韻學論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金德平1989,〈唐代長安方音聲調狀況試探〉,陝西師大學報(哲社板) 4:75-79。
施向東1983,〈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語言研究》1:27-48。
范新幹2000,濁上變去發端於三國時代考,四川大學漢語史研究所編
《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二輯,巴蜀書社。
馬伯樂1920,〈唐代長安方音的聲母系統(姚彝銘譯)〉,《音韻學研究通訊》總14。
馬希寧1996,〈再談徽州方言古全濁聲母〉,《清華學報》新二十六卷第三期:297-321。
高本漢1987,《中上古漢語音韻綱要》,聶鴻音譯,齊魯出版社,民76年。
高本漢1940,《中國音韻學研究》,趙元任譯,長沙商務印書館,民29年。
尉遲治平1982,〈周隋長安方音初探〉,語言研究 2。又王云路、方一新編《中古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頁255-280。
尉遲治平1984,〈周隋長安方音再探〉,語言研究 2。
尉遲治平1985,〈論隋唐長安音和洛陽音的聲母系統—兼答劉廣和同志〉,語言研究 2。
尉遲治平2003,〈欲賞知音非廣文路──《切韻》性質的新認識〉,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 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張清常1963,〈唐五代西北方音一項參考資料──天城梵書金剛經對音殘卷〉,《內蒙古大學學報》1。收入張清常《語言學論文集》1993商務印書館。
張福平1996,〈天息災譯著的梵漢對音研究與宋初語音系統〉,《薪火編》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張雙慶 萬波1996,〈贛語南城方言古全濁上聲字今讀的考察〉,中國語文 5。
張雙慶 萬波1998,〈樂昌(長來)方言古全濁聲母今讀音的考察〉,《方言》3。
梅祖麟1980,〈四聲別義中的時間層次〉,中國語文6。
梅祖麟1993,〈南北朝的江東方言和現代方言〉,手稿。
梅祖麟2001,〈現代吳語和「支脂魚虞,共為不韻」〉,《中國語文》1:3-15。
許世瑛1973,〈從《詩集傳》音注及叶音中考中古聲母的合併情況〉,《淡江學報》11。
許世瑛1975,〈《廣韻》全濁上聲字朱熹口中所讀聲調考〉,《幼獅學志》9。
許寶華1991,〈中古全濁聲母在現代方言裡的演變〉,《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的現代思考》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寅恪1936,〈東晉南朝之吳語〉,《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金明館叢稿二編。
陳寅恪1949,〈從史實論切韻〉,嶺南學報9卷2期。
陳新雄1979/1984,〈《切韻》性質再檢討〉,《中國學術年刊》第三期,又《鍥不舍齋論學集》,臺灣學生書局。
陳慶延1989,〈古全濁聲母今讀送氣清音的研究〉,《語文研究》4。
陸志韋1946,〈記邵雍皇極經世的天聲地音〉,《燕京學報》31,71-80。
麥耘1991,〈古全濁聲母清化規則補議〉,《中國語文》4。
傅根清2001,〈從景寧畬話古全濁聲母的今讀看畬話的性質〉,《中國語文》3:230-235。
馮蒸1987,〈北宋邵雍方言次濁上聲歸清類現象試釋〉,北京師院學報1:80-86 40。
馮蒸1991,〈《爾雅音圖》音注所反映的宋代濁音清化〉,《語文研究》2。
馮蒸1993,〈《爾雅音圖》音注所反映的宋初濁上變去〉,《大陸雜誌》87卷第2期。
黃典誠1994,《《切韻》綜合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
黃振華1983,《文海》反切系統的初步研究,《文海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笑山1994,〈試論唐五代全濁聲母的「清化」〉,《古漢語研究》3期頁38-40。
黃笑山1995,《切韻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統》,台北:文津出版社。
黃笑山1998,〈中古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古汉语研究》4期。
黃淬伯1962,〈關於《切韻》音系基礎的問題--與王顯、邵榮芬兩位同志討論〉,《中國語文》2。
黃淬伯1998,《唐代關中方言音系》,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
楊秀芳1987,〈論《交泰韻》所反映的一種明代方音〉,《漢學研究》5.2:329-374。
楊秀芳1989,〈論漢語方言中全濁聲母的清化〉,《漢學研究》第7卷第2期。
楊耐思1958,〈北方話「濁上變去」來源試探〉,《學術月刊》2。
楊時逢1974,《湖南方言調查報告》,中研院史語所專刊之六十六。
趙振鐸1962,〈從《切韻》序論切韻〉,《中國語文》10。
劉綸鑫1997,〈濁上變去見於南宋考〉,中國語文1:63-66。
劉廣和1984,〈唐代八世紀長安音聲紐〉,《語文研究》3。又《漢語論集》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頁1-11。
劉廣和1985,〈試論唐代長安音重紐-不空譯音的討論〉,《語言研究》3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7.6。
劉廣和1991,〈唐代八世紀長安音的韻系和聲調〉,《河北大學學報》3:32-39。
潘文國2002,〈漢語音韻研究中難以迴避的論爭〉,《古漢語研究》4:2-12。
潘柏年2001,《《切韻》性質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魯國堯1988,〈《南村輟耕錄》與元代吳方言,《中國語言學報》3。
魯國堯2003,〈“顏之推謎題”及其半解〉上,《中國語文》1。
魯國堯2003,〈“顏之推謎題”及其半解〉下,《中國語文》2。
黎新第1994,〈官話方言全濁清化的一顆活化石〉,《古漢語研究》2。
黎新第1999a,〈從量變看朱熹反切中的濁上變去〉,《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
黎新第1999b,〈從量變看朱熹反切中的全濁清化〉,《語言研究》1:47-60。
黎新第2001,〈對朱熹反切中的全濁清化例證的再探討〉,《古漢語研究》1:20-24。
賴江基1982,〈從白居易詩用韻看濁上變去〉,《暨南學報》(哲社版)4:97-109。
賴江基1986,〈從《詩集傳》看朱熹音的韻系〉,《音韻學研究》第2輯中華書局。
錢曾怡1981,〈文登榮成方言中古全濁聲母平聲字的讀音〉,《中國語文》4:294-296。
錢學烈1984,〈寒山詩韻部研究〉,《語文研究》3。
鮑明煒1981,〈白居易元稹詩的韻系〉,《南京大學學報》2:36-42。
鮑明煒1990,《唐代詩文用韻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龍宇純1968,《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
儲泰松1996,〈施護譯音研究〉,《薪火編》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藍小玲1998,〈析濁音清化送氣〉,《古漢語研究》2。
羅常培1931,〈《切韻》魚虞之音值及其所據方音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三分。
羅常培1933,《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十二。
龔煌城1981,〈十二世紀末漢語的西北方音(聲母部份)〉,《中研院史語所集刊》52(1):37-38。
董志翹2000,〈切韻諸家說之我見〉,《中古文獻語言論集》成都巴蜀書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