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四聲等子》與《切韻指掌圖》比較研究
作者:何昆益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新雄
蔡崇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四聲等子切韻指掌圖宋元等韻學中古等韻學等韻圖韻攝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5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旨在探討《四聲等子》及《切韻指掌圖》的源流,因為這兩部韻書有太多雷同之處,因此時代的考究尤須重要,個人認為《四聲等子》之著成時代,當在丁度、賈昌朝等奉詔編撰《集韻》成書的北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之後的北宋朝。至於《切韻指掌圖》的著成年代,個人贊同姚師榮松的看法,認為是書「時代晚於《等子》且當屬於南渡以後之產物。」
  第三章則對於《四聲等子》及《切韻指掌圖》的字母清濁提出討論。
  第四章旨在討論兩部韻圖之歸攝問題。茲考《四聲等子》分為通、效、宕、遇、流、蟹、止、臻、山、果、曾、咸、深十三攝,其中宕、蟹、止、臻、山、果、曾七攝又分開合,因此全書總共為二十圖。在上述十三攝之中,宕攝中包含有江攝、果攝中包含有假攝、曾攝中包含有梗攝,所以實際上共有十六攝。至於《指掌圖》二十圖總目看來,大致也是如此,它的前六圖屬獨韻,不分開合,第七到二十圖則別為開合,兩兩一組,且在併攝的情形亦同《等子》。實際上,它們內部皆是十六攝。
 第五章主要討論兩部韻圖的門法。《四聲等子》提到了「音和」、「類隔」、「雙聲」、「疊韻」、「憑切」、「憑韻」、「寄聲」、「寄韻」八法,是門法進一步的發展。我們再與《切韻指掌圖》所附的「檢例」相互參酌,則《切韻指掌圖》不但是承襲《等子》,又有其創新增加者,其中不但顯示了韻圖歸字的法則,同時亦論及古今語音的差異,甚至更進一步開創了新的門法,總之,《指掌圖》除了在韻圖內部的安排上具有很創新的觀念外,在等韻門法學史上,也跟《等子》一樣,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第六章則是關於歸字比較之討論,茲列舉通、江、止、遇、蟹、效、果、假、宕、流諸攝依序比較其歸字,個人從其中分析出它們的歸字原則:大抵《等子》的歸字較具有韻目四聲相承上的考量,而《指掌圖》卻是呈現無相承、或較不注重韻目四聲相承上的考量。
第七章則是總結《四聲等子》與《切韻指掌圖》之間的關係,個人認為這兩部等韻圖,可以用「承襲」二字來概括說明,當然它本身也有相當程度的「衍生」。要之,《切韻指掌圖》主要是承襲《四聲等子》而來,再參酌相關韻書,以早期韻圖的以四聲統四等的方式排列,為求區別於《等子》,遂在入聲的分配上以實際語音為基礎進行再配置、二十個圖次的歸攝、開合口列置等,顯示出《指掌圖》編圖者雖承襲《等子》,卻有其衍生的開創特質。
參考文獻
(一)韻圖韻書類
《四聲等子》    咫進齋叢書本,台北:藝文印書館。
《切韻指掌圖》   四部叢刊續編本(影宋寫本),台北:商務印書館。
          叢書集成簡編本(影墨海金壺本),台北:商務印書館。
          十萬卷樓本,台北:中研院藏。
          四部集要本(影宋寫本),台北:新興書局。
《等韻五種》    台北:藝文印書館。
《新校宋本廣韻》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校訂本集韻》   台北:學海出版社。
《校訂五音集韻》  北京:中華書局。

(二)專著類
丁邦新
1998 《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大矢透(日)
  1978 《韻鏡考‧隋唐音圖上》,東京:勉誠社。
王 力
  1980 《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1980 《漢語音韻學》,北京:中華書局。
1990 《中國語言學史》(《王力文集》第十二卷),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2 《漢語音韻》,北京:中華書局。
王松木
2000 《明清等韻之類型及其開展》,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應麟
  1971 《小學紺珠》,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方以智
1880 《通雅‧卷五十‧切韻聲原》,桐城方氏1880年重刊本。
方孝岳
1987 《廣韻韻圖》,北京:中華書局。
孔師仲溫
1989 《韻鏡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2002 《孔仲溫教授論學集》,臺北:學生書局。
北京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編
1989 《漢語方音字匯》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李師三榮
1988 《韻鏡新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李存智
1991 《韻鏡集證及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如龍、張雙慶
1992 《客贛方言調查報告》,福建:廈門大學版社。
李師添富
1990 《古今韻會舉要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新魁
1982 《韻鏡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1983 《漢語等韻學》,北京:中華書局。
1994 《李新魁語言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2000 《中古音》,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新魁、麥耘
1993 《韻學古籍述要》,陜西:人民出版社。
李 榮
1973 《切韻音系》,臺北:鼎文書局。
何九盈
1995 《中國現代語言學史》,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何大安
1987 《聲韻學中的觀念與方法》,臺北:大安出版社。
1988 《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吳文慧
  2005 《四聲等子與經史正音切韻指南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 尹
1982 《中國聲韻學通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
林炯陽
1979 《廣韻音切探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師慶勳
1971 《經史正音切韻指南與等韻切音指南比較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 《音韻闡微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林師慶勳、竺家寧合著
1989 《古音學入門》,臺北:學生書局。
林師慶勳、竺家寧、孔師仲溫合著
1995 《文字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竺家寧
  1972 《四聲等子音系蠡測》,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6 《古今韻會舉要的語音系統》,臺北:學生書局。
1992 《聲韻學》,臺北:五南書局。
1994 《近代音論集》,臺北:學生書局。
1995 《音韻探索》,臺北:學生書局。
周法高
1983 《讀韻鏡中韻圖之構成原理》,國科會獎助論文。
1984 《中國音韻學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周 春   
1804 《小學餘論》,阮元序本。
周振鶴、游汝杰
1990 《方言與中國文化》,臺北:南天書局。
周廣榮
2004 《梵語悉曇章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邵榮芬
1981 《中原雅音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
1982 《切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姜忠姬
1987 《五音集韻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 固
  1970 《經史正音切韻指南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師榮松
1973 《切韻指掌圖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明雄
1975 《宋元等韻圖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耿振生
1992 《明清等韻學通論》,北京:語文出版社。
徐通鏘
1996 《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陸志韋
1988 《近代漢語音韻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曹述敬主編
1991 《音韻學辭典》,湖南:湖南出板社。
高本漢著‧趙元任等譯
1966 《中國音韻學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
高 明
1971 《四聲等子之研究》,國科會獎助論文。
  1980 《高明小學論叢》,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袁子讓 
1603 《字學元元》,明萬曆三十一年序刻本。
袁家驊
  1989 《漢語方言概要》,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翁慧芳
2008 《韻鏡與七音略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世瑛
  1974 《許世瑛先生論文集》,臺北:弘道書局。
張 琨
1993 《漢語方音》,臺北:學生書局。
張世祿
  1968 《中國音韻學史(上、下)》,臺北:商務印書館。
陳昌儀
1991 《贛方言概要》,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陳師新雄
1973 《六十年來之聲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75 《中原音韻概要》,臺北:學海出版社。
1984 《鍥不舍齋論學集》,臺北:學生書局。
1994a 《文字聲韻論叢》,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4b 《音略證補》,臺北:文史哲書局。
1996 《等韻述要》,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9 《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004 《廣韻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2005 《聲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廣忠
2003 《韻鏡通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陳澧   
1984 《切韻考‧外篇》北京:中國書店。
勞乃宣 
1898 《等韻一得‧外篇》,吳橋官廨刊本。
曾運乾 
1996 《音韻學講義》,北京:中華書局。
葉師鍵得
1979 《通志七音略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伯慧
1985 《現代漢語方言》,湖北:教育出版社。
楊耐思
1985 《中原音韻音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 軍
2003 《七音略校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7 《韻鏡校箋》,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楊劍橋
1996 《漢語現代音韻學》,上海:復旦大學。
廣文編譯所編
1994 《國音中古音對照表》,臺北:廣文書局。
董同龢
1953 《中國語音史》,臺北:華岡出版社。
1974 《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6 《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趙元任
1968 《語言問題》,臺北:商務印書館。
趙 誠
1991 《中國古代韻書》,北京:中華書局。

趙蔭棠(憩之)
1985 《等韻源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寧忌浮
1985 《中原音韻表稿》,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2 《校訂五音集韻》,北京:中華書局。
1997 《古今韻會舉要及相關韻書》,北京:中華書局。
熊士伯
1703 《等切元聲》,尚友堂刊本,台灣師大國文系藏本。
潘文國
1996 《韻圖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潘 耒  
《類音‧卷二》,遂初堂藏板本。
潘重規、陳紹棠
1978 《中國聲韻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潘重規
1980 《龍龕手鑑新編》,臺北:石門圖書公司。
1972 《瀛涯敦煌韻輯新編》,香港:新亞研究所。
魯國堯
2003 《魯國堯語言學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龍宇純
1994 《韻鏡校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謝雲飛
1963 《韻鏡與切韻指掌圖之比較研究》,國科會獎助論文。
1964 《四聲等子與切韻指掌圖之比較研究》,國科會獎助論文。
1965 《七音略與四聲等子之比較研究》,國科會獎助論文
應裕康
1972 《清代韻圖之研究》,臺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羅常培
1962 《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選集》,北京:中華書局。
1994 《漢語音韻學導論》,臺北:里仁書局。


(三)單篇論文類
丁邦新
1982 〈漢語方言區分的條件〉,《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p166-187。
于維杰
1968 〈宋元等韻圖源流考索〉,《成功大學學報》:3:p137-150。
1972 〈宋元等韻圖序例研究〉,《成功大學學報》:7:p91-134。
1973 〈等韻圖研究〉,《成功大學學報》:8:p137-214。
王 力
1983 〈漢語語音的系統性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論學新著》1983、8,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7 〈論官話方言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4,p809-841,1987。
1989 〈漢語語音史上的條件音變〉,《王力文集》第十七卷:p80-89,山東教育,1989。
王本瑛
1996 〈莊初崇生三等字在方言中的反映〉,《聲韻論叢》第五輯:p409-432,臺北:學生書局。
王健庵
1989 〈論「內外轉」的真義與《切韻》音系的性質〉,《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p76-85。
王靜如
1941 〈論開合口〉,《燕京學報》:29,p143-192。
白滌洲
1931 〈北音入聲演變考〉,《女師大學術季刊》,2:2,p1-42。
平山久雄
1991 〈中古脣音重紐在《中原音韻》齊微韻裏的反映〉,《中原音韻新論》,河北:北京大學,p28-34。
1996 〈辯四聲輕清重濁法失落字項復原嘗試〉,《語言研究》增刊,p315-324。
向惠芳
1999 〈潘耒《類音》反切的局限及影響〉,第十七屆聲韻學會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台灣大學,p1-20。
李方桂
1984 〈論開合口〉,《史語所集刊》,55:1,1984,p1-7。
李存智
  1993 〈論內外轉〉,《中國文學研究》:7,p129-144。
李新魁
1986a 〈近代漢語介音的發展〉,《古文字學與語言學論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p273-298。
1986b 〈論內外轉〉,《音韻學研究》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p251-253。
1988 〈宋代漢語韻母系統研究〉,《語言研究》:1(總:14),p51-65。
1994a 〈漢語各方言的關係和特點〉,《語言文字學》, p87-93。
1994b 〈論近代漢語照系聲母的音值〉,《李新魁語言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p163-176。
1994c 〈論近代漢語共同語的標準音〉,《李新魁語言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p177-200。
李 榮
1985 〈官話方言的分區〉,《方言》:1, p2-5。
杜其容
1968 〈釋內外轉名義〉,《史語所集刊》:40(上),p281-294。
1981 〈輕脣音之演變條件〉,《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文字組,臺北:中央研究院編,1981、10,p213-222。
何大安
1987 〈論贛方言〉,《漢學研究》,5:1,p1-28。
1988 〈「濁上歸去」與現代方言〉,《史語所集刊》第59本第1分, p115-139。
1990 〈語言史研究中的層次問題〉,《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p261-271。
吳聖雄
1986 〈《同文韻統》所反映的近代北方官話〉,《國文學報》15:p195-222。
1998 〈張麟之《韻鏡》所反映的宋代音韻現象〉,《聲韻論叢》8:p245-274。
1975 《明代等韻學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
林師慶勳
1986 〈論《音韻闡微》的入聲字〉,《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與文字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6、6,p267-295。
1993 〈《中州音韻輯要》的反切〉,《第一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741-765。
1994 〈論《磨光韻鏡》的特殊歸字〉,《聲韻論叢》:1:p297-320。
1995 〈論《詩詞通韻》與《等切元聲》的合聲切〉,《第四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p481-496。
1995 〈論《等切元聲‧韻譜》的兩對相重字母〉,《聲韻論叢》第六輯,台灣:學生書局,p663-682。
1999 〈《中州音韻輯要》的聲母〉,《第六屆國際暨第十七屆中華民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台灣大學,p1-26。
竺家寧
1986 〈《韻會》陰聲韻音系擬測〉,《中華學苑》:33,p1-45
1992a 〈宋元等韻圖入聲探索〉,《第一屆國際漢語語言學會議論文》,新加坡國立大學。
1992b 〈宋元等韻圖入聲排列所反映的音系差異〉,《中國音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山東大學。
1993 〈宋元韻圖入聲分配及其音系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4:1,p1-36。
1994a 〈近代漢語零聲母的形成〉,《近代音論集》,台灣:學生書局,p125-137。
1994b 〈宋代入聲的喉塞音韻尾〉,《聲韻論叢》:2,臺北:學生書局,1994、5,p1-25。
1994c 〈近代音史上的舌尖韻母〉,《近代音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4、8,p223-240。
邵榮芬
  1991 〈中原音韻音系的幾個問題〉,《中原音韻新編》,北京:北京大學。
周法高
1948 〈切韻魚虞之音讀及其流變〉,《史語所集刊》第十三本,1948,p71-104。
1983 〈《韻鏡》中韻圖之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1:p169-186。
1984 〈論切韻音〉,《中國音韻學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p1-24。
周祖謨
1966 〈顏氏家訓音辭篇注補〉,《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p405-433。
1966 〈宋代汴洛語音考〉,《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p581-655。
姚師榮松
1994 〈《中原音韻》入派三聲新探〉,《聲韻論叢》:2,臺北:學生書局,1994,p25-51。
高 明
1970 〈《韻鏡》研究〉,《中華學苑》:5:p1-40。
1978 〈《四聲等子》之研究〉,《高明小學論叢》,p360-399。
1978 〈《經史正音切韻指南》之研究〉,《高明小學論叢》,p400-444。
耿振生
1989 〈明清語音學例說〉,《古漢語研究》,1989:3(總4),p8-15。
許世瑛
1966 〈評羅董兩先生釋內外轉之得〉,《淡江學報》:5,p1-28。
許寶華、潘悟雲
1994 〈釋二等〉,《音韻學研究》:3,1994、4,北京:中華書局,p119-135。
唐作藩
1989 〈《四聲等子》研究〉,《語言文字學術論文集》:291-312,上海。
1991 〈《中原音韻》的開合口〉,《中原音韻新論》:p167-179,北京大學。
1994 〈關於“等”的概念〉,《音韻學研究》3:158-161。
陸志韋
1985 〈《切韻》的音值〉,《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1985、5,北京:中華書局,p1-60。
1988a 〈釋《中原音韻》〉,《陸志韋近代漢語音韻論集》,1998,北京:商務印書館,p1-34。
1988b 〈記邵雍《皇極經世》的“天聲地音”〉,《陸志韋近代漢語音韻論集》,1998,北京:商務印書館,p35-44。
1988c 〈國語入聲演變小注〉,《陸志韋近代漢語音韻論集》,1998,北京:商務印書館,p128-134。
莊嘉廷
1969 〈《切韻指掌圖》廣篇〉,《慶祝瑞安林景伊先生六秩誕辰論文集》(上),p851-100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莊嘉廷
自印本,無出版年月 《切韻指掌圖》廣篇總論
陳昌儀
1997  〈贛語止攝開口韻知、章組字今讀的歷史層次〉,《南昌大學學報》,28:2,1997、6,p54-61。
陳貴麟
1995 〈論《韻鏡》重紐的邏輯原型及其重估之現象〉,《第四屆國際暨第十三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日昇、張群顯
1992 〈從現代方言看內外轉〉,《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一輯‧漢語方言)。
張世祿
1936a 〈中國語音系統的演變〉,《張世祿語言學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p145-155。
1936b 〈國語上輕唇音的演化〉,《張世祿語言學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p56-175。
1981 〈漢語語音發展的規律〉,《語文論叢》,第一輯,上海教育出版社,p44-50。
張玉來
1991 〈近代漢語官話入聲的消亡過程及相關的語音性質〉,《語言文字學》1991、8,p33-38。
1998 〈論近代漢語官話韻書音系的複雜性〉,《山東師大學報社科版》,1998:1,p90-94。
2000 〈論近代漢語共同語的構成特點及其發展〉,《古漢語研究》,2000:2,p24-30。
張清常
1983 〈《中原音韻》新著錄的一些異讀〉,《中國語文》:1,p51-56。
1987 〈關於一字多音的一些問題〉,《語言研究論叢》:4,1987、1,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p1-13。
張 琨
1992 〈漢語方言的分類〉,《中國境內語言及語言學》:1,p1-21,1992。
1993a 〈漢語方言中聲母韻母之間的關係〉,《漢語方音》,臺北:學生書局,p1-22。
1993b 〈漢語方言中鼻音韻尾的消失〉,《漢語方音》,臺北:學生書局,p23-64。
1993c 〈切韻的前*和後*在現代方言中的演變〉,臺北:學生書局,p65-126。
1995 〈《切韻》侯韻明母字在現代方言中的演變〉,《中國語文》:5,第248期,1995,p353-356。
張衛東
1998 〈試論近代南方官話的形成及其地位〉,《深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5:3,1998、8,p72-78。
1998 〈北京音何時成為漢語官話標準音〉,《深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5:4,1998、11,p93-98。
葉師鍵得
1990 〈《韻鏡》與《七音略》之比較〉,《復興崗學報》:43:p345-358。
2000 〈如何填等韻圖〉,《應用語文學報》:2:p115-127。
葉寶奎
1994 〈《洪武正韻》與明初官話音系〉,《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1,p89-93。
1998 〈談清代漢語標準音〉,《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3,p82-88。
馮 蒸
1987 〈北宋邵雍方言次濁上聲歸清類現象試釋〉,《北京師院學報》:1,1987,p80-86。
1989 〈中古果假二攝合流性質考略〉,《古漢語研究》:4,61-67,1989。
1994 〈《爾雅音圖》音注所反映的宋代知莊章三組聲母演變〉,《漢字文化》:3,p24-33,1994。
董同龢
  1948 〈《切韻指掌圖中的幾個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7:p195-212。
1961 〈聲母韻母的觀念和現代的語音分析理論〉,《歷史語言所集刊》外編第四種,p681-691,1961、4。
1974 〈等韻門法通釋〉,《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p33-82。
楊秀芳
1989 〈論漢語方言中全濁聲母的清化〉,《漢學研究》,7:2,p41-74,1989、12。
1987 〈論交泰韻所反映的一種明代方音〉,《漢學研究》5:2,p329-373,1987、12。
楊耐思
1958 〈北方話〝濁上歸去〞來源試探〉,《近代漢語音論》,16-26,北京:商務印書館。
1959 〈八思巴字對音-讀龍果夫〈八思巴字與古官話〉後〉,《中國語文》,p582-587,1959、12。
1988 〈元代漢語的濁聲母〉,《中國語言學報》第三期:p96-106,1988、12。
1990 〈《中原音韻》兩韻并收字讀音考〉,《王力先生紀念論文集》:p114-129,1990、7,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7a 〈論元代漢語的開合口〉,《近代漢語音論》,p188-191,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997b 〈漢語“知、章、莊、日”的八思巴譯音〉,《近代漢語音論》,p75-86,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楊時逢
1969 〈南昌音系〉,《史語所集刊》39上,p125-204。
1982 〈江西方言的內部紛歧現象〉,《清華學報》,1982:14,p307-326。
寧忌浮
1998 〈《洪武正韻》支微齊灰分併考〉,《古漢語研究》,1998:3,總40期,p3-8。
劉文錦
1931 〈《洪武正韻》聲類考〉,《史語所集刊》,3:2,1931,p237-247。
劉勛寧
1983 〈古入聲在清澗話中的分化與廣州話的長短入〉,《語言學論叢》:10,p61-76。
1998 〈中原官話與北方官話的區別及《中原音韻》的語言基礎〉,《中國語文》,1998:6(總267),p463-469。
劉綸鑫
2001 〈客贛方言的聲調系統綜述〉,《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31:4,2001、10,p100-106。
潘悟云、朱曉農
1982 〈漢越語和《切韻》脣音字〉,中華文史論叢增刊,《語言文字研究專輯》,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中古漢語方言中的魚和虞〉,《語文論叢》第二輯,1983、12,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喉音考〉,《民族語文》第5期,1997,p10-24
蔣希文
1982 〈從現代方言論中古知莊章三組聲母在《中原音韻》裏的讀音〉,《中國語言學報》第一期,1982、12,p139-159。
1984  〈徐邈反切聲類〉,《中國語文》,1984、3,p216-221。
黎新第
1995 〈明清時期的南方系官話方言〉,《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5:4,p81-117。
1995 〈南方系官話方言的提出及其在宋元時期的語音特點〉,《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1995,p115-123,下轉87。
1999 〈科際整合與近代音研究爭論三題〉,1999、5,第十七屆聲韻學學術論文研討會會議論文,p1-19。
趙蔭棠
1937 〈明清等韻之北音系統〉,《輔仁學誌》:6,第一、二期合刊,1937、6,p1-63。
熊正輝
1979 〈南昌方言的聲調及其演變〉,《方言》,1979:4,p275-287。
1985 〈南昌方言的文白讀〉,《方言》,1985:3,p205-213。
1989 〈南昌方言的同音字匯〉,《方言》,1989:3,p182-195。
鄭錦全
1980 〈明清韻書字母的介音與北音顎化源流的探討〉,《書目季刊》,14:2,1980、9,p77-87。
應裕康
1965 〈論《五音集韻》與宋元韻圖韻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1,p165-200。
1968 〈論宋代韻書〉,《慶祝高郵高仲華先生六秩誕辰論文集(上)》,p495-544。
1970 〈《洪武正韻》韻母音值之擬訂〉,《許世英先生六秩誕辰論文》p275-313,臺北:驚聲文物供應公司。

薛鳳生
1979 〈論入聲字的演變規律〉,《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p407-433,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980 〈論“支思”韻的形成與演進〉,《書目季刊》,14:2,p53-75。
1985 〈試論等韻學之原理與內外轉之含義〉,《語言研究》: 1,p38-56。
顏 森
1985 〈咸山兩攝字在廣昌方言中的異同〉,《語言研究》,1985:2,p102-105。
1986 〈江西方言的分區(稿)〉,《方言》,1986:1,p19-38。
羅常培
1932 〈中原音韻聲類考〉,《史語所集刊》第二本第四分,p423-44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