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非營利組織corps模式分析--以中華民國橄欖球協會為例
書刊名:全民休閒發展學刊
作者:陳韋豪陳寶億
出版日期:2014
卷期:7:1
頁次:頁1-17
主題關鍵詞:非營利組織CORPS模式橄欖球協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
  • 點閱點閱:80
非營利組織為推動體育事業之重要夥伴,中華民國橄欖球協會為我國最早成立之單項協會,肩負我國橄欖球運動發展之責。然而我國橄欖球運動推展困難,協會宗旨難以達成。因此本文欲透過協會內部人員的訪談,以司徒達賢教授提出之CORPS模式對橄欖球協會進行分析討論,了解協會現今以競技運動為主要業務工作,並無進行全民體育的推展,而在經費受限之下,競技水準亦難有效提升,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兩點建議:1.增加橄欖球運動的曝光率以吸引外界企業投入資源贊助橄欖球運動的推展。2.規劃長期培訓計畫,藉由完整的訓練及紮實之培訓計畫以增加我國橄欖球代表隊於國際賽之實力。
期刊論文
1.曹校章(20121200)。臺灣橄欖球運動發展困境與具體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6(4)=103,499-5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宗文(2005)。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現況及其因應策略。國民體育季刊,34,63-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寶億、曹校章(20060200)。從世界盃七人制橄欖球賽談我國發展之契機。大專體育,82,162-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政霖(20081000)。我國橄欖球運動之發展與現況。大專體育,98,55-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志航(2008)。縣市太極拳組織運作之比較研究--CORPS模式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尚鋒(2004)。花蓮在地志願組織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良乾(2001)。橄欖球運動技術報告(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世雨(1992)。非營利部門對公共行政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寶億(2009)。橄欖球制勝戰力模式建構--以大專橄欖球選手為例。新北市:前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與管理。臺北: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華民國橄欖球協會(2010)。中華民國橄欖球協會章程,http ://www.rocrugby.org.tw/ASP/Event/Index, asp?Id=40&lang=tw&hitcount=2540&str-48&SecCheck=True。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華民國橄欖球協會。中華民國橄欖球協會歷史沿革,http://www.rocrugby.org.tw/ASP/Event/Index,asp?Id=41&1ang=tw&hitcount=4626&str=48&SecCheck=True。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法務部(2011)。運動彩券發行條例,http://law.moj.gov. 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200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舒晶晶,張耀光(2004)。橄欖球有望加入奧運大家庭,http://www.sport.org.cn/saishi/fsball/glq/2004-10-06/338960.html, 2005/04/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培章(2007)。橄欖球代表隊參賽報告。中華台北奧會參加2006年第十五屆杜哈亞洲運動會代表團報告書。台北市: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看台老人(1985)。我國橄欖球簡史。中華民國橄欖球協會成立四十週年紀念特刊。台北市:中華民國橄欖球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鎰蔡(1997)。臺灣橄欖球運動的回憶。回憶。臺北市:橄欖球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