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單國璽的「第七倫」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示警之「惡的意識形態」:以天主教社會訓導為中心
書刊名:哲學與文化
作者:林湘義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Hsiang-yi
出版日期:2018
卷期:45:8=531
頁次:頁69-88
主題關鍵詞:天主教社會訓導單國璽樞機主教第七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惡的意識形態The social doctrine of the Catholic ChurchCardinal Paul Shan Kuo-HsiThe seventh god relationshipPope John Paul IIEvil ide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6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王昱峰(20010700)。李國鼎先生的未竟志業--談「第六倫運動」。歷史月刊,162,67-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尹明(1992)。社會∕第六倫、白吃午餐和其他。遠見,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熊秉元(1991)。「市場活動」和「政治過程」中的交易成本。政治經濟研討會。臺北:中國經濟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昱峰(2006)。從「社會對體」(socialdyad)看「第六倫」的普遍主義取向:一個本土視域的嘗試(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社會發展委員會(1987)。《社會事務關懷》通諭。台北市: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社會發展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震(2004)。理當如此:企業永續經營之道。台北: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震(2011)。現代經濟成長與傳統儒學。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1979)。人類救主通諭。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滬祥(1991)。環境倫理學:中西環保哲學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若望保祿二世、吳龍麟(2007)。回憶與認同。臺北:上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若望保祿二世、吳龍麟(2008)。教宗回憶錄。臺北:啟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國成、江瑞湖(2000)。環境科學概論。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單國璽(2016)。單國璽樞機主教文集。新北:輔大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單國璽、蘇怡任(2009)。活出愛。臺北:啟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熊秉元(2017)。罪與罰之外:經濟學家對法學的20個提問。臺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1980)。《富於仁慈的天主》通諭。臺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1981)。《人的工作》通諭。臺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1984)。《得救恩的痛苦》牧凾。臺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1986)。《主及賦予生命者:聖神》通諭。臺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1991)。《一百周年》通諭。臺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1994)。第三個千年將臨之際宗座文告。臺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弱水(20050000)。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孫震(2006)。經濟發展的倫理基礎。臺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