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唐代公舉的形成
書刊名:輔仁歷史學報
作者:施淳益
作者(外文):Shi, Chun-yi
出版日期:2015
卷期:35
頁次:頁31-72
主題關鍵詞:公舉中唐政局安史之亂江南士人Kung-JuPolitical situations during the mid-Tang DynastyAn-Shih RebellionSouthern Yangzi River gentr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9
  • 點閱點閱:122
期刊論文
1.黃清連(19840300)。唐代的文官考課制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1),139-2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ee, John(1988)。The Dragons and Tigers of 792: The Examination in T'ang History。T'ang Studies,6,25-47。  new window
3.彭萬隆(2000)。唐代科舉與文學的個案研究:貞元八年「龍虎榜」。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寅(2010)。權德輿與唐代贈序文體之確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7(2),59-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瑞和(2007)。論唐代的州縣「攝」官。唐史論叢,9,66-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甘懷真(2009)。從科舉制論中國文化中的公平概念。第五屆「科舉制與科舉學」研討會。札幌:北海道大學。115-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希清(2009)。「禁公薦」,「罷公卷」,「一切以程文為去留」。第五屆「科舉制與科舉學」研討會。北海道大學。57-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施淳益(2009)。唐代的清官(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毛漢光(1968)。唐代統治階層的社會變動:從官吏家庭背景看社會流動(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錢穆(1979)。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Twitchett, Denis C.(1970)。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T'ang Dynas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陸贄、王素(2006)。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懷宏(1998)。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柳宗元、《柳宗元集》組(2006)。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禹錫、卞孝萱、《劉禹錫集》組(2000)。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獨孤及、劉鵬、李桃、蔣寅(2006)。毘陵集校注。瀋陽:遼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定保、黃壽成(2011)。唐摭言。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昫(1987)。舊唐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歐陽修、宋祁(2001)。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光興、孫歌、劉雅芳(2010)。重新思考中國革命:溝口雄三的思想方法。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錢穆(1981)。國史新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錢穆(1987)。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Twitchett, Denis、Fairbank, John K.、中國社會科學院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1990)。劍橋中國隋唐史589-906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權德輿、郭廣偉(2008)。權德輿詩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佺(2011)。唐代干謁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全漢昇(1995)。唐宋帝國與運河。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呂思勉(2006)。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金瀅坤(2009)。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國剛(2010)。唐代藩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程千帆(2008)。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蔣寅(2007)。大曆詩人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嚴國榮(2006)。權德輿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龔鵬程(2007)。唐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McMullen, David(1988)。State and Scholars in T'ang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6.胡戟、張弓、李斌城、葛承雍(2002)。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Bol, Peter K.、劉寧(2001)。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傅璇琮(2003)。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鄧小南(1993)。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孫光憲、賈二強(2002)。北夢瑣言。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白居易、朱金城(2003)。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吳宗國(1992)。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溥、方詩銘(2006)。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黃永年(1998)。唐代史事考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德權(20120000)。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臺北:政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石雲濤(2003)。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夫之、舒士彥(1975)。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弱水(20050000)。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閻步克(2009)。察舉制度變遷史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洪邁、孔凡禮(2005)。容齋隨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杜佑、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1988)。通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徐松、孟二冬(2003)。登科記考補正。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蘇軾、茅維、孔凡禮(1986)。蘇軾文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王欽若、楊億、周勛初(2006)。冊府元龜。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清連(2005)。唐代的文官考課制度。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制度與國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