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讀史與述事:馮夢龍作品之歷史意識與政治關懷
作者:劉柏正
作者(外文):Liu, Bo-Zheng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玨
高桂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馮夢龍歷史意識敘述話語政治關懷編輯活動Feng MenglongHistorical Consciousnessnarrative discoursepolitical concernediting activit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43
本研究以馮夢龍的敘事作品為討論對象,討論範圍除白話小說外,亦包含其歷史著述,其中有筆記、方志、科舉書等多樣作品。研究視「閱讀」與「敘述」為貫串馮夢龍作品的兩大主軸:「閱讀」成為馮夢龍汲取經史知識的來源,也是他敘述故事之時的素材;「敘述」涉及他如何構設故事,並且藉此引起讀者認同而參與其中。通過此一視野,本文首先探問:馮夢龍從閱讀歷史進入到敘述歷史的過程中,如何通過編輯活動將其理念推向公眾世界。其次追問,馮夢龍如何藉由敘述將其政治想像投注於他的各類作品之中。針對以上兩個問題,本論文聚焦於「編輯活動」、「歷史意識」、「敘述話語」、「政治關懷」四個層面的開展,並希望由此建構出馮夢龍編輯與著述的動態演變。
論文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研究動機與目的,提出「閱讀」與「敘述」作為馮夢龍研究的合理性。論文第二章聚焦於馮夢龍的「編輯身分」,以晚明出版文化為背景,剖析馮夢龍在此一文化語境選擇「編輯」作為自我定位,實際上具有積極的行動意涵。第三章從馮夢龍各種著述的序文中,爬梳其經史學知識與小說觀念間的互摶與交織,論文主張馮夢龍通過控制意義的方式,在「歷史」與「小說」兩種體裁間交互遊走,二者共享相同的敘述話語卻又隱含界線。論文第四章聚焦於馮夢龍的白話小說作品,藉由剖析小說如何敘述,釐清馮夢龍在小說中敘述歷史所達到之政治批判目的。第五章則以馮夢龍的歷史著述為範圍,通過對馮夢龍「官吏身分」的解讀,探討其中蘊含的政治認同,並以此理解馮夢龍對於《春秋》經學的體悟,如何轉化作為他面對當下政治變遷的理論資源。
本論文選擇馮夢龍作為研究對象,並且從「閱讀」與「敘述」切入他一生著作所反映的四個層面,目的在於填補現有馮夢龍研究的空缺,並且對晚明小說和歷史敘述之間的離合關係進行觀察,期能通過馮夢龍的個案豐富我們對晚明敘述文學的理解與認識。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Feng Menglong’s narrative works as the object of discussion. In addition to fictional narrative works such as vernacular novels, it also includes his historical works, such as notes, chorography, examination aids, etc. This research takes “reading” and “narrating” as the two main axes of Feng’s work: “Reading” became the source of Feng’s knowledge of history, as well as the material of his narrative stories; as for “narrating”, which involves how he constructed a story and used it to get the readers’ approval and participate in it. Through this vision, the first question is from reading to narrating history, how does Feng push his ideas to public through his editing skills and activities? Secondly, how can Feng put his own political imagination into his various works by using his narrative skills? From the view of two questions mentioned,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iting activitie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political concern”, hoping to construct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Feng’s role as editor and wri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first introduction chapter i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motive and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nd proposing “reading” and “narrating” as the rationality of Feng Menglong’s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Feng’s “editing identity”. Based on the publishing culture of late Ming Dynasty, Feng chose “editing” as his self-position in this cultural context, which in fact with positive action meanings. In the third chapter, from the prefaces of Feng’s various works, he explored the intertwined between historiographic knowledge and novel concepts. This chapter argues that Feng interacts between two genres of “history” and “fiction” by controlling the meanings. These two share the same narrative discourse but implied boundaries. The forth chapter focuses on Feng’s vernacular novels. By analyzing the novels’ describing method, it clarifies the purpose of Feng’s political criticism in the novels’ historical narration. The following chapter takes Feng’s historical writings as the scope,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 “bureaucratic identity”, to explore the political identity contained therein, and to understand Feng’s comprehension of the Chun-qiu(《春秋》),which transform into theoretical resources when facing his currently changing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Feng Menglo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uts into the four aspects in his life’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ing” and “narrating”, aiming to fill the gaps in the existing Feng Menglong research and the attached-sepa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e Ming novels and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s. By this, we can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te Ming narrative literature through Feng Menglong’s case.
一、 古籍文獻
〔漢〕司馬遷撰,〔唐〕司馬貞索隱,(日)瀧川龜太郎編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書局,2007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南朝宋〕范瞱撰,〔唐〕李賢等注:《新校後漢書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南朝梁〕皇侃:《論語義疏》,嚴靈峰編:《無備齋論語集成》,臺北:藝文,1966年。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通釋:《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唐〕歐陽詢等:《藝文類聚》,臺北:新興書局,1960年。
〔唐〕魏徵、令狐德棻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司馬光:《傳家集》,《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集部第28冊,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
〔宋〕司馬光撰,〔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新校資治通鑑注》,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宋〕司馬光撰,鄧廣銘、張希清整理:《涑水記聞》,收入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筆記》第1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宋〕朱熹:《朱子語類》,收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資治通鑑綱目》,收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第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撰,〔清〕聖祖批:《御批資治通鑑綱目》,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呂大圭:《春秋或問》,〔清〕徐乾學等輯:《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
〔宋〕岳珂撰,吳企明點校:《桯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姚寬:《西溪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宋〕胡安國著,錢偉彊點校:《春秋胡氏傳》,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馬端臨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明〕于慎行:《穀山筆塵》,臺北:學海出版社,1969年。
〔明〕方以智:《浮山文集前編》,四庫禁毀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11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明〕方岳貢修,陳繼儒等纂:《松江府志》,收入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圖書館稀見方志叢刊》第15冊,北京:國家圖書館,2011年。
〔明〕王守仁撰:《王文成公全書.年譜》,臺北:台灣中華書局據明謝氏刻本校刊,1979年。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艾南英:《天傭子集》,四庫禁毀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7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吳承恩著,陳先行等校:《西遊記:李卓吾評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李日華:《紫桃軒雜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8冊,臺南:莊嚴文化,1995年。
〔明〕李開先:《李中麓閒居集》,收入山東文獻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山東文獻集成》第3輯第24冊,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李贄:《四書評》,收入張建業等編:《李贄文集》第5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李贄:《藏書》,收入張建業等編:《李贄文集》第2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李贄著:《焚書.續焚書》,北京:中華書局校訂重印本,1975年。
〔明〕沈國元:《二十一史論贊》,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48冊,臺南:莊嚴文化,1996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穫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明〕祁彪佳:《祁彪佳文稿》,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
〔明〕姜寶:《姜鳳阿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27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
〔明〕施耐庵、羅貫中著,凌賡、恆鶴、刁寧校點:《水滸傳:李卓吾評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明〕洪楩輯,程毅中校注:《清平山堂話本》,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
〔明〕郎瑛:《七修類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2冊,臺南:莊嚴文化,1995年。
〔明〕祝允明:《懷星堂集》,〔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袁黃:《鼎鍥趙田了凡袁先生編纂古本歷史大方綱鑒補》,四庫禁毀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6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
〔明〕張居正等修纂:《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84年。
〔明〕許自昌:《樗齋漫錄》,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6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明〕陳繼儒重校:《陳批列國志傳》,收入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主編:《古本小說叢刊》第40輯,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馮夢龍:《天許齋批點平妖傳》,收入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主編:《古本小說叢刊》第33輯,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馮夢龍著,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全18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馮夢龍著,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全4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馮夢龍編著,胡萬川校註:《新列國志》,臺北:聯經,2010年。
〔明〕黃宗羲編《明文海》,〔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楊士奇:《東里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葉向高等修纂:《明光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明〕董斯張:《廣博物志》,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83年。
〔明〕劉若愚:《酌中志》,收入周光培編:《明代筆記小說》第22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明〕錢希言:《獪園》,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
〔明〕錢德洪編,羅洪先考訂:《陽明先生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42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據明嘉靖四十三年刻本影印,1998年。
〔明〕羅洪先:《念菴文集》,〔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羅貫中著,〔清〕毛綸、毛宗崗評:《三國志演義》,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明〕羅貫中編次,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蘭陵笑笑生著,梅節校注《夢梅館校本金瓶梅詞話》,臺北:里仁書局,2012年。
〔明〕蘭陵笑笑生著,劉輝、吳敢輯校:《會評會校金瓶梅》,香港:天地圖書,2010年。
〔明〕顧炎武:《亭林文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4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明〕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明〕顧秉謙等修纂:《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清〕永瑢等:《合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四庫未收書目焚燬書目》,臺北:臺灣商務,1971年。
〔清〕朱彞尊著,姚祖思編:《靜志居詩話》,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清〕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臺北:開明書局,1974年
〔清〕查繼佐:《罪惟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手稿本,1981年。
〔清〕范光宙:《史評》,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81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
〔清〕計六奇撰,魏得良、任道斌點校:《明季北略》,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清〕乾隆赦編:《御選明臣奏議》,〔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4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張廷玉等撰、鄭天挺等點校:《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曹雪芹:《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臺北:商務印書館,1961年。
〔清〕梁章鉅:《制義叢話》,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清〕陳焯輯:《湘管齋寓賞編》,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鈕琇:《觚賸續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50冊,臺南:莊嚴文化,1995年。
〔清〕趙廷機、柳上芝等修纂:《壽寧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1974年。
〔清〕魏禧:《魏叔子日錄》,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9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易堂刻寧都三魏全集本,1981年。
二、 近人專著
(一) 古典小說研究
丁錫根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985-1945》(臺北:巨流,2007年。
王利器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王清源、牟仁隆、韓錫鐸編:《小說書坊錄》,北京:北京圖書館,2002年。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
王慶華:《話本小說文體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朱一玄、劉毓枕編:《《水滸傳》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宋若雲:《逡巡於雅俗之間:明末清初擬話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李玉蓮:《中國古代白話小說戲曲傳播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志宏:《「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2011年。
李志宏:《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李忠明:《17世紀中國通俗小說編年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修生、趙義山:《中國分體文學史.小說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周英雄:《小說.歷史.心理.人物》,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
林 辰:《明末清初小說述錄》,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
金明求:《宋元明話本小說入話之敘事研究》,臺北:大安,2009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胡萬川:《平妖傳研究》,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徐志平:《明清小說敘事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4年。
馬幼垣:《實事與構想:中國小說史論釋》,臺北:聯經,2007年。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康來新:《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臺北:大安,2000年。
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2005年。
張 勇:《中國近世白話短篇小說敘事發展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許麗芳:《傳統書寫之特質與認知:以明清小說撰者自序為中心》,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陳文新:《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程國賦:《明代書坊與小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黃大宏:《唐代小說重寫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黃霖、韓同文選注:《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黃瓊慧:《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為例的考察》,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
劉勇強、潘建國、李鵬飛合著:《古代小說研究十大問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劉勇強:《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劉勇強:《話本小說敘論:文本詮釋與歷史建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劉彥彥:《明代大眾信仰與《三遂平妖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1992年。
魯 迅:《中國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魏子雲:《金瓶梅探原》,臺北:臺灣巨流圖書,1979年。
羅小東:《話本小說敘事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譚正璧:《三言兩拍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日)大塚秀高:《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改訂稿》,東京:汲古書院,1984年。
(日)小川陽一:《三言二拍本事集成考》,東京:新典社,1981年。
(日)磯部彰:《西遊記受容史の研究》,東京:多賀出版社,1995。
(美)呂立亭(Tina Lu)著,白華山譯:《人物、角色與心靈:《牡丹亭》與《桃花扇》中的身分認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著,沈亨壽譯:《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美)商偉,嚴蓓雯譯:《禮與十八世紀的文化轉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美)華萊士.馬丁(Martin, W.)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美)黃衛總著,張蘊爽譯:《中華帝國晚期的欲望與小說敘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美)魯曉鵬,王瑋譯:《從史實性到虛構性:中國敘事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美)韓南(Patrick Hanan)著,尹慧珉譯:《中國白話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美)韓南(Patrick Hanan)著,尹慧珉譯:《中國白話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美)韓南(Patrick Hanan)著,王青平、曾虹譯:《中國短篇小說》,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美)韓南(Patrick Hanan)著,王秋桂等譯:《韓南中國小說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二) 馮夢龍研究
王 凌:《畸人.情種.七品官──馮夢龍探幽》,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2年。
王小岩:《馮夢龍曲學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王鴻泰:《「三言二拍」的精神史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1994年。
胡萬川:《平妖傳研究》,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夏春錦:《山城臥治:「三言」馮夢龍宦遊福建壽寧文獻考論》,臺北:秀威資訊,2013年。
高洪鈞:《馮夢龍集箋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陸樹侖:《馮夢龍散論》,上海:上海古籍,1993年。
傅承洲:《明代文人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傅承洲:《馮夢龍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傅承洲:《馮夢龍與通俗文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
趙景深:《趙景深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劉君(王告):《馮夢龍傳奇劇本改編藝術──《墨憨齋定本傳奇》研究》,高雄:高雄復文圖書,2006年。
繆詠禾:《馮夢龍與三言》,臺北:木鐸,1983年。
聶付生:《馮夢龍研究》,上海:學林,2002年。
謬詠禾:《馮夢龍與三言》,臺北:木鐸,1983年。
(日)大木康著,上海復旦大學主持翻譯:《馮夢龍山歌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
(日)大木康:《明末のはぐれ知識人:馮夢龍と蘇州文化》,東京:講談社,1995年。
(日)大木康:《馮夢龍"山歌"の硏究:中国明代の通俗歌謠》,東京:勁草書房,2003年。
(三) 其他專著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允晨文化,2015年。
王重民:《中國善本書目提要》,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里仁,2009年。
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義與社會──文學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4年。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1997年。
吳 漫:《明代宋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呂妙芬:《成聖與家庭人倫:宗教對話脈絡下的明清之際儒學》,臺北:聯經,2017年。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2006年。
李歐梵等著,樊善標等編:《墨痕深處:文學.歷史.記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
沈 津:《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
沈俊平:《舉業津梁:明中葉以後坊刻制舉用書的生產與流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沈清松:《呂格爾》,臺北:東大,2000年。
來新夏:《中國地方志》,臺北:臺灣商務,1995年。
孟 森:《明清史講義(下)》,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6年。
林穎政:《明代春秋著述考》,臺北:致知學術,2014年。
林穎政:《明代春秋學研究》,臺北:致知學術,2014年。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2015年。
高嘉謙、鄭毓瑜主編:《從摩羅到諾貝爾:文學.經典.現代意識》,臺北:麥田出版社,2015年,頁209-223。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序跋集錄.經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92年。
康凱淋:《胡安國《春秋傳》研究》,臺北:致知學術,2014年。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郭孟良:《晚明商業出版》,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0年。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2005年。
陳寶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賀次君:《史記書錄》,臺北:地平線出版社,1972年。
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
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黃進興:《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廉 敏:《明代歷史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楊訥編:《元史研究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楊燕起等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廖炳惠:《里柯》,臺北:東大,1996年。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趙 園:《想像與敘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蔡英文:《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臺北:聯經,2002年。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2010年。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2012年。
錢茂偉:《明代史學的歷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魏小虎編撰:《四庫全書總目彙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浙江杭州本《總目》、武英殿刻本《總目》校訂,2012年。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龔鵬程:《六經皆文—經學史╱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丹麥)克斯汀.海斯翠普(Kirsten Hastrup)編,賈士蘅譯:《他者的歷史:社會人類學與歷史製作》,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日)大木康著,王言譯:《明清文人的小品世界》,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
(日)大木康著,周保雄譯:《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日)井上進著,李俄憲譯:《中國出版文化史》,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日)岸本美緒著,底艷譯:〈崇禎十七年的江南社會與關於北京的信息〉,《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頁25-32。
(日)溝口雄三著,孫軍悅、李曉東譯:《李卓吾.兩種陽明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日)溝口雄三著,鄭靜譯:《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日)溝口雄三著,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以)里蒙.凱南(Shlomith Rimmon-Kenan)著,姚錦清譯:《敘事虛構作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年。
(加)卜正民(Timothy James Brook)著,方駿等譯:《明代的社會與國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法)米歇爾.德.賽爾托(Michel de Certeau)著,倪復生譯:《歷史書寫》,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法)保羅.利柯(Paul Ricoeur)著,王文融譯:《虛構敘事中時間的塑形:時間與敘事第二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法)保羅.利柯(Paul Ricoeur)著,汪堂家、李之喆譯:《承認的過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法)保羅.利柯(Paul Ricoeur)著,夏小燕譯:《從文本到行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法)保羅.利柯(Paul Ricoeur)著:汪堂家、李之喆譯:《承認的過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法)保羅.利科(Paul Ricoeur)著,J.B.湯普森(John B. Thompson)編譯,孔明安、張劍、李西祥譯:《詮釋學與人文科學:語言、行為、解釋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法)熱拉爾.熱奈特(Gerard Genette)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選,批評譯文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美)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美)卡勒(Jonathan Culler)著,李平譯:《文學理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美)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著,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美)司徒琳(Lynn A. Struve)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書店,2007年。
(美)本杰明.艾爾曼(Benjamin Elman)著,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譯:《經學.科舉.文化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美)李惠儀著,文韜、許明德譯:《《左傳》的書寫與解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
(美)周紹明著(Joseph P.McDermott)著,何朝暉譯:《書籍的社會史:中華帝國晚期的書籍與士人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美)柯文(Paul A. Cohen)著,杜繼東譯:《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柯馬丁(Martin Kern)、李紀祥主編:《史記學與世界漢學論集續編》(臺北:唐山出版,2016年。
(美)茉莉.安德魯斯(Molly Andrews)著,陳巨擘譯:《形塑歷史:政治變遷如何被敘述》,臺北:聯經,2015年。
(美)韋恩.布斯(Wayne C. Booth)著,華明、胡蘇曉、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
(美)韋恩.布斯(Wayne C. Booth)著,穆雷等譯:《修辭的復興:韋恩.布斯精粹》,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年。
(美)韋勒克、華倫著,王夢鷗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
(美)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劉倩、王國軍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臺北:聯經,2017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董立河譯:《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北京:文津,2005年。
(美)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曾凡慈譯:《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臺北:群學,2010年。
(美)麥金泰爾(MacIntyre, Alasdair)著,宋繼杰譯:《追尋美德:道德理論研究》,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年。
(美)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江政寬譯:《後現代歷史學:從卡耳和愛爾頓到羅逖與懷特》,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美)費修珊(Shoshana Felman)、勞德瑞(Dori Laub)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美)詹姆斯.費倫(James Phelan)著,陳永國譯:《作為修辭的敘事:技巧、讀者、倫理、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美)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著,林宏濤譯:《人的條件》,臺北:商周出版,2015年。
(美)露思.貝哈(Ruth Behar)著,黃珮玲、黃恩霖譯:《傷心人類學》,臺北:群學出版社,2010年。
(德)哈拉爾德.韋爾策(Welzer, Harald)編:《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Denzin, Norman K., Interpretive biography, Newbury Park : Sage 1989.
Jonathan Rieder and Steven Steinlight, eds., The Fractious Nation? : Unity and Division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Kai-wing Chow,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aul Ricoeur, Time and Narrativ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Ringmar, Eric, Identity,Interest and Action: A Cultural Explanation of Sweden’s Intervention in the Thirty Years War,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三、 學位論文
尤麗雯:《爭鳴出版業──晚明文人馮夢龍的個案研究》,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王世明:《〈三言〉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三言〉中明代小說為主體的考察》,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王芊月:《三言果報觀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王淑均:《三言主題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79年。
王瑞宏:《《「占花魁」故事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石朝菁:《《三言》娼妓故事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吳俐雯:《馮夢龍《古今譚概》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6月。
宋隆枝:《馮夢龍詼諧寓言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李壽菊:《東周列國志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阮 寧:《明清新倫理論述的建構──以「三言」等小說文本為場域的分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林艾齡:《智囊補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怡君:《明代新思潮下文人的婦女觀-以歸有光、李贄、馮夢龍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林真瑜:《「三言」他界書寫的時空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林裕肱:《《三言》《二拍》僧侶形象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漢彬:《[關鍵意象]在小說結構中的地位研究--以〔三言〕為觀察文本的探討》,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漢彬:《「三言」福禍始微觀念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邱韶瑩:《馮夢龍《情史類略》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金明求:《《三言》的死亡故事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咸恩仙:《三言愛情故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2年
柳喜在:《三笑姻緣故事研究(以唐解元一笑姻緣為主)》,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6年。
胡萬川:《馮夢龍生平及其對小說之貢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73年。
凌亦文:《新列國志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6年。
徐貞姬:《兩種「三遂平妖傳」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7年。
張仁淑:《馮夢龍雙雄記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8年。
張情雯:《「三言」小說中的民俗題材研究──以節日、婚俗、數術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張惠嵐:《創傷、記憶與儀式—後二二八紀念性文化的敘事及建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張詩萱:《《三言》的青樓故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張穗芳:《馮夢龍「情史類略」情論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7年。
許雪珠:《《三言》中儒釋道思想與庶民文化試探》,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許麗芳:《古典短篇小說中之韻文運用及其相關意義──以唐傳奇、話本小說為主》,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許懿丰:《《三言》幻異故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郭姿吟:《明代書籍出版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郭靜薇:《三言獄訟故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9年。
陳妙如:《古今小說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0年。
陳秀珍:《《三言》、《兩拍》情色探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陳薏安:《馮夢龍《三言》裡的士子與商人》,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2004年。
游棨淞:《馮夢龍作品中的姦僧淫尼──以《三言》為例的一個分析》,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
馮翠珍:《《三言二拍一型》之戒淫故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年。
黃玉君:《《三言》娼妓故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7年。
黃昭憲:《三言二拍中的官吏形象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2009年。
楊凱雯:《《三言》幽媾故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年。
廖珮芸:《邊緣人物的功能與意義──馮夢龍三言中的配角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劉文婷:《馮夢龍《三言》商人形象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劉柏正:《才學與情懷:清中葉(1791-1849)才子佳人小說承衍之文化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劉柏正:《才學與情懷:清中葉(1791-1849)才子佳人小說承衍之文化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劉翊群:《「三言二拍」佛道人物形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劉景湘:《列國志傳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4年。
盧世達:《從《列國志傳》到《東周列國志》的歷史敘事與相關意義》,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戴為淑:《城與人-《三言》中的臨安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5年。
謝佳瀅:《明末世變中的神魔敘事-「平妖」故事之承衍與流播》,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3年。
韓卓君:《《三言》《二拍》中的三姑六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Hui-Lin Hsu, “Revision as Redemption: A Study on Feng Menglong’s Editing of Vernacular Stor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2010.
四、 單篇論文
王一樵:〈近二十年明清書籍、印刷與出版文化相關研究成果評述〉,《明代研究》第26期(2016年6月),頁165-198。
王汎森:〈近世中國焚書或反印刷言論的若干斷想〉,《古今論衡》第25期(2013年11月),頁123-132。
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年),頁1-18。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世史事為例〉,《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40-49。
王君逸:〈羊角哀、左伯桃故事的演變及其文化內涵〉,《天中學刊》第29卷第6期(2014年12月),頁11-15。
王家儉:〈清代禮學的復興與經世禮學思想的流變〉,《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頁269-296。
王璦玲:〈「桃花扇底送南朝」──論孔尚任劇作中之記憶編織與末世想像〉,張高評主編:《近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2007年),頁267-351。
王璦玲:〈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劇之言情內涵及其所引生的審美構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8期,2001年3月,頁139-188。
王璦玲:〈明末清初歷史劇之歷史意識與視界呈現〉,《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年),頁189-300。
王璦玲〈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易代感懷之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4期(2004年3月),頁39-103。
王鴻泰:〈明清的資訊傳播、社會想像與公眾社會〉,《明代研究》第12期(2009年6月),頁41-92。
古添洪:〈從雅克慎底語言行為模式以建立話本小說的記號系統──兼讀〈碾玉觀音〉〉,《中外文學》第10卷第11期(1982年4月),頁148-175。
朱珮瑩:〈話說佛蹤道影—三言二拍中的僧道形象〉,《問學集》第11期(2002年6月),頁117-130。
朱碧云:〈《王陽明出身靖亂錄》中的陽明形象淺析〉,《文教資料》(2016年第21期),頁11-13。
吳叡人:〈三個祖國:戰後初期臺灣的國家認同競爭〉,蕭阿勤、汪宏倫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中研院社研所,105年),頁23-82。
吳禮權:〈話本小說「頭回」的結構形式及其歷史演進的修辭學研究〉,《復旦學報》(2006年第2期),頁102-112。
李 琳:〈「罵閻與入冥」——胡迪故事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02年),頁64-68。
李田意:〈日本所見中國短篇小說略紀〉,《清華學報》第1卷第2期(1957年4月),頁63-83。
李志宏:〈「野史」與「演義」的關係:以「三言」、「二拍」為考察中心〉,《中正漢學研究》第24期(2014年12月),頁127-158。
李志宏:〈「話本」與「演義」的關係:以〈《古今小說》敘〉為討論中心〉,《中正漢學研究》總第21期(2013年6月),頁127-158。
李惠儀:〈性別與清初歷史記憶--從揚州女子談起〉。《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卷第2期(2010年12月),頁289-344。
李筱涵:〈《三言》妓女主體意識探析—以杜十娘、王美娘、玉堂春為例〉,《語文瞭望》第1期(2011年5月),頁119-140。
汪榮祖:〈文筆與史筆--論秦淮風月與南明興亡的書寫與記憶〉,《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頁189-224。
沈 津:〈明代坊刻圖書之流通與價格〉,《國家圖書館館刊》(1996年6月第1期),頁101-118。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頁1-77。
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33期(2000年6月),頁77-158。
沈俊平:〈明中晚期坊刻制舉用書的出版及朝野人士的反應〉,《漢學研究》第27卷第1期(2009年3月),頁141-176。
周樑楷:〈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思想》第2期,2006年2月,頁125-162。
林津羽:〈易代創傷的見證與修補:以丁耀亢《西湖扇》書寫為例〉,《中極學刊》第7輯(2008年6月),頁217-235。
林珊妏:〈馮夢龍的小說創作觀──以《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30期(2008年3月),頁1-20。
林開世:〈方志的呈現與再現-以《噶瑪蘭廳志》為例〉,《新史學》第18卷第2期(2007年6月),頁1-60。
紀德君:〈明清通俗小說文體交叉、融混現象芻議〉,《學術月刊》,2004年第1期,頁74-79。
紀德君:〈明清艷情小說的編創方式及其成因〉,《社會科學》(2010年第9期),頁161-168。
胡小偉:〈馮夢龍與《金瓶梅》的成書〉,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主編:《小說戲曲研究第四集》,臺北:聯經,1993年,頁253-294。
胡蓮玉:〈話本小說結構體制演進之考察〉,《江海學刊》(2004年第6期),頁146-152。
胡曉真:〈離亂杭州──戰爭記憶與杭州記事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6期(2010年3月),頁45-78。
孫楷第:〈三言二拍源流考〉,吳智和主編:《明史研究論叢》,臺北:大立,1982年,頁101-157。
孫遜、秦川:〈明代文言小說總集述略〉,辜美高、黃霖主編:《明代小說面面觀:明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頁372-391。
容肇祖:〈明馮夢龍的生平及其著述〉,《嶺南學報》第2卷第2期,頁61-91。
徐 慧:〈祝允明著述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7月,第4期),頁23-26。
涂豐恩:〈明清書籍史的研究回顧〉,《新史學》第20卷第1期(2009年3月),頁181-215。
涂豐恩:〈明清書籍史的研究回顧〉,《新史學》第20卷第1期,(2009年3月),頁181-215。
袁 志:〈馮夢龍研究七十年〉,《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3年第5期,頁59-64。
馬愛萍:〈談「三言」愛情小說中的女性形象〉,《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4期(2010年8月),頁70-72、79。
高桂惠:〈世道與末技──《三言》、《二拍》演述世相與書寫大眾初探〉,《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6月),頁283-312。
康韻梅:〈「三言」中婦女的情欲世界及其意蘊〉,《臺大中文學報》第8期(1996年4月),頁151-194。
張春田:〈抒情傳統與現代情感政治——南社文學文化重探〉,《清華學報》新43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673-709。
張開焱:〈「史統」、「道統」與古代「小說」〉,《社會科學戰線》(2003年第3期),頁71-75。
張開焱:〈「史統散而小說興」──馮夢龍小說思想研究之三〉,《明清小說研究》(2007年第2期),頁177-187。
張開焱:〈「史統散而小說興」與「史詩衰而小說興」──馮夢龍與巴赫金小說起源思想比較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2卷第1期(2013年1月),頁92-98。
許暉林:〈歷史.屍體.鬼魂──讀話本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漢學研究》第28卷第3期(2010年9月),頁35-62。
陳大康:〈四部明代小說成書年代之辨正〉,《社會科學》(1995年第6期),頁56-59。
陳大康:〈四部明代小說成書年代之辨正〉,《社會科學》(1995年第6期),頁56-59。
陳時龍:〈明代科舉之地域專經一一以江西安福縣的《春秋》經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5本第3分(2014年9月),頁359-426。
陳時龍:〈科舉與家族--明代麻城縣的《春秋》經世家〉,《明史研究論叢》第15卷(2016年11月),頁32-53。
曾明郁:〈《資治通鑑》編年體體例研究〉,《中正歷史學刊》第12期(2009年),頁139-156。
黃世錦:〈莫道詩人竟平澹-陶淵明《詠荊軻》中的荊軻形象〉,《臺北大學語文集刊》第20期(2011年7月),頁1-45。
黃東陽:〈失落的英雄-由「英雄歷程」解析《燕丹子》之文化意涵及士人心理〉,《東吳中文學報》第20期(2010年11月),頁51-72。
黃冠閔:〈詮釋何往:呂格爾的想像論與詮釋空間〉,《哲學與文化》第47卷第7期(2013年7月),頁5-31。
黃莘瑜:〈「情史」與「情」之知識型構〉,《漢學研究》第30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169-203。
黃慶聲:〈馮夢龍《笑府》研究〉,《中華學苑》第48期(1996年7月),頁79-150。
黃霖:〈《水滸全傳》李贄評也屬偽託〉,《江漢論壇》(1982年第1期),頁44-49。
黃馨霈:〈《史記》敘事之抒情性-以〈刺客列傳〉為核心之探討〉,《東吳中文學報》第26期(2013年11月),頁33-60。
楊大忠:〈袁無涯本《水滸》增補的田虎、王慶故事不可能出自馮夢龍之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5年6月),頁40-44。
楊正顯:〈王陽明《年譜》與從祀孔廟之研究〉,《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頁153-187。
楊玉成:〈啟蒙與暴力—李卓吾文學評點〉,《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二》,臺北:五南圖書,2007年,頁901-986。
楊玉成:〈劉辰翁:閱讀專家〉,《國文學誌》第3期(1999年6月),頁199-248。
楊玉成:〈閱讀世情:崇禎本《金瓶梅》評點〉,《國文學誌》第5期(2001年12月),頁115-157。
楊玉成:〈閱讀隱密:金聖歎評點的政治、文本與暴力〉,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主辦「戰爭隱喻:衝突、生命、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14年10月30、31日,頁1-57。
楊亞蕾:〈鄙倍荒唐,殆同戲劇:《晏子春秋》史文辨〉,《中州大學學報》第26卷第5期(2009年10月),頁78-80。
楊宗紅:〈研精覃思 志在春秋—論馮夢龍的《春秋學》〉,《青海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頁130-135、157。
楊宗紅:〈馮夢龍之《春秋學》及對小說編撰之影響〉,《明清小說研究》(2015年第1期),頁207-218。
趙明政:〈明代的兩部傳記小說──談《孔聖宗師出身全傳》和《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明清小說研究》(1989年第4期),頁39-44。
趙修霈:〈論馮夢龍「三言」中的「鬧」〉,《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第21卷第1期(2007年),頁85-100。
劉希珍:〈〈負情儂傳〉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主要人物改寫研究〉,《應華學報》第2期(2007年6月),頁141-171。
劉威志:〈使秦、挾秦與剌秦-從1942年「易水送別圖題詠」論汪精衛晚年的烈士情結〉,《漢學研究》第32卷第3期(2014年9月),頁193-226。
劉恆興:〈柳永與名妓:不同版本與相關評點序言所反應馮夢龍之情教觀〉,《漢學研究》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197-230。
劉柏正:〈歷史.象徵.敘述:論〈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的反諷敘述與政治批判〉,《政大中文學報》第27期(2017年6月),頁279-320。
劉柏正:〈戴彼得(Peter B. Ditmanson)「政治、暴力與明代中葉的出版業」演講紀要〉,《明代研究》第二十六期(2016年6月),頁215-223。
劉廣京:〈學術經世:章學誠之文史論與經世思想〉,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年。
劉瓊云:〈人、天、魔:《女仙外史》中的歷史缺憾與「她」界想像〉,《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8期(2011年3月),頁 43-94。
劉瓊云:〈帝王還魂──明代建文帝流亡敘事的衍異〉,《新史學》第23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61-116。
劉瓊云:〈清初《千忠錄》裡的身體、聲情與忠臣記憶〉,《戲劇研究》第17期(2016年1月),頁1-40。
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239-272。
蔡振豐:〈《論語》所隱含「述而不作」的詮釋面向〉,《臺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年12月),頁175-192。
蔣美華:〈馮夢龍史籍著作考述〉,《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集刊》第1期(1996年6月),頁137-159。
鄧國亮:〈田州事非我本心──王守仁的廣西之役〉,《清華學報》第40卷第2期(2010年6月),頁265-293。
黎 藜:〈從頭回看話本小說創作主旨的衍化〉,《明清小說研究》(2006年第1期),頁110-117。
蕭阿勤:〈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1970 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第5期(2003年6月),頁195-250。
賴信宏:〈幸福的寓言──論「三言」所見「志誠者」的生命質性〉,《政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15年6月,頁171-206。
簡明妤:〈試探〈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幾個重寫面向──從修辭角度與文化寓意談起〉,《有鳳初鳴年刊》第3期(2007年10月),頁465-477。
魏全勝:〈馮夢龍的《三教偶拈》〉,《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5期),頁83-84。
嚴志雄:〈體物、記憶與遺民情境──屈大均一六五九年詠梅詩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年9月),頁43-88。
饒道慶:〈明話本小說〈羊角哀捨命全交〉本事輯錄〉,《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2007年1月),頁65-68。
(日)上田望:〈講史小説と歴史書(4):英雄物語から歴史演義ヘ〉,《金沢大学中国語学中国文学教室紀要》第4 輯(2000年3月),頁47-83。
(日)大木康著,吳悅摘譯:〈關於明末白話小說的作者和讀者〉,《明代史研究》第12號(1984年),頁199-211。
(日)內田道夫:〈古今小說の性格──歷史と小說〉,收入《中國小說研究》(東京:評論社,1977年),頁223-240。
(美)司徒琳(Lynn A. Struve)著,王成勉譯:〈儒者的創傷-《餘生錄》的閱讀〉,《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9期(2008年6月),頁1-16。
(美)何谷里(Robert E. Hegel)著,龔剛譯:〈明清文人小說中的非因果模式及其意義〉,樂黛雲、陳玨編選:《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頁477-495。
(美)周啟榮:〈明清書籍成本、價格及其商品價值的研究〉,《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1期(2010年1月),頁5-17。
Martin Weizong Huang, “Dehistoricization and Intertexualization The Anxiety of Precedent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Novel,”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 12 (Dec., 1990), pp.45-68.
Martin W. Huang, “Author(ity) and Read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Xiaoshuo Commentary,”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16 (Dec., 1994), pp.41-6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