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廬山慧遠研究綜述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作者:李勤合
作者(外文):Li, Qinhe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9:1=113
頁次:頁41-54
主題關鍵詞:廬山慧遠中國佛教淨土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
  • 點閱點閱:11
期刊論文
1.賴鵬舉(20000500)。中國佛教義學的形成--東晉外國羅什「般若」與本土慧遠「涅槃」之爭。中華佛學學報,13(上),349-3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勤合、滑紅彬(2014)。四庫全書殘本廬山記的文獻價值。圖書館雜誌,2014(3),109-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統(1936)。慧遠大師年譜。史學年報,2(3),3-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勤合(2011)。謝靈運廬山法師碑獻疑。圖書館雜誌,2011(6),85-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育英(2005)。慧遠研究三題。世界宗教研究,2005(2),55-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勇(2006)。晉宋之際形神之辯與先秦道家。宗教學研究,2006(3),7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風雷(2010)。從慧遠鳩摩羅什之爭看晉宋之際中國佛學思潮的轉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3),70-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方廣錩(1981)。略談初期淨土大師及淨土宗的形成。青海社會科學,1981(4),92-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勤合(2016)。唐宋時代慧遠傳記的衍生與慧遠形象的變遷。第六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盧桂珍(1999)。慧遠、僧肇聖人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笑芳(1983)。慧遠佛教思想研究(碩士論文)。能仁書院,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陶文本(1995)。慧遠與僧肇般若學的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素瑜(1997)。慧遠形神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廣芬(1993)。慧遠思想中般若學與毗曇學之關涉(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幸玲(2002)。廬山慧遠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蒲有任(2012)。魏晉至隋唐政教之爭--以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為中心(碩士論文)。華梵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淑玲(2013)。慧遠大師因果報應觀之探討(碩士論文)。華梵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琨繽(2015)。盧山慧遠形神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惠明(2017)。佛教的輪迴主體觀--以慧遠的「形盡神不滅」論為探討中心(碩士論文)。華梵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宇飛(2005)。論慧遠(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長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夏曉楠(2006)。慧遠人生哲學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南昌大學,南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增勇(2008)。慧遠業報輪回說淺論(碩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建華(2008)。廬山慧遠「實有」思想研究(碩士論文)。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蔡霞(2007)。慧遠集校注(碩士論文)。北京師範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解興華(2007)。《大乘大義章》試析(碩士論文)。西南大學,重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智敏(2007)。慧遠與東晉末期廬山地域的詩文創作(碩士論文)。浙江大學,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敬川(2008)。論廬山慧遠的念佛思想(碩士論文)。中山大學,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吳丹(2008)。《大乘大義章》研究(博士論文)。蘇州大學,蘇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曾金秋(2009)。慧遠三世報應倫理思想研究(碩士論文)。中南大學,長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游雲會(2010)。廬山慧遠佛學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南昌大學,南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旭(2010)。慧遠生平著作考(-)。遼寧大學,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羅驤(2010)。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博士論文)。南開大學,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魏魏(2011)。慧遠的淨土信仰研究(碩士論文)。河南大學,開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于林洋(2011)。慧遠佛學思想源流探討(碩士論文)。西南大學,重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凱(2011)。廬山慧遠法身思想探析(-)。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解興華(2011)。慧遠與晉宋佛學的思想轉向(博士論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敬川(2011)。廬山慧遠與毗曇學(博士論文)。北京師範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勤合(2011)。廬山慧遠教團研究(博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史經鵬(2012)。從法身至佛性:廬山慧遠與道生思想研究(博士論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譚雪葉(2013)。廬山慧遠的形神思想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Guo, Hong Yue(2007)。Rebirth and Karmic Retribution in Fifth-century China: A Study of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ist Monk Lu Shan Huiyuan(博士論文)。Indiana University。  new window
33.張源旺(2012)。從空性到佛性:晉宋佛學核心論題的轉換(博士論文)。蘇州大學,蘇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府建明(2010)。「性空」至「妙有」:魏晉般若學的流變與轉向(博士論文)。南京大學,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劍鋒(2006)。竺道生與晉宋佛學思潮轉向(博士論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佐藤成順(1994)。中國淨土教思想史の研究(博士論文)。大正大學,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貴傑(1996)。廬山慧遠大師思想析論。臺北:圓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朋(1994)。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卷)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思想。福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田博元(1974)。廬山慧遠學述。臺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木村英一(1960)。慧遠研究:遺文篇。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永海(2010)。中國佛教通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方立天(1984)。慧遠及其佛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賴永海(1988)。中國佛性論。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Zürcher, Erik、李四龍、裴勇(2003)。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中古早期的傳播與適應。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懺華(2008)。中國佛教史。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湯用彤(2008)。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任繼愈、杜繼文、楊曾文(1985)。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石峻(1981)。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揚炯(2000)。中國淨土宗通史。江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幸玲(20070000)。廬山慧遠研究。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望月信亨、釋印海(1974)。中國淨土教理史。臺北:慧日講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木村英一(1962)。慧遠研究.研究篇。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Zürcher, Erik(1959)。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Brill。  new window
18.白壽彝(1995)。中國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任繼愈(1988)。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佛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曹虹(2011)。慧遠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龔斌(2007)。慧遠法師傳。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敬川(2012)。廬山慧遠與毗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史經鵬(2016)。從法身至佛性:廬山慧遠與道生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解興華(2016)。廬山慧遠與中國哲學心性本體論的建立。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勤合(2016)。廬山慧遠教團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鐮田茂雄(1983)。中國佛教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釋大安(2008)。超越千載的追思。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溫金玉(2018)。中國淨土宗研究:慧遠篇。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周紫垣(1920)。廬山慧遠法師文集。武昌:武昌佛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沙元炳、項智源(1935)。廬山慧遠法師文鈔。蘇州:蘇州弘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僧懺(1924)。慧遠大師集。上海:佛學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華梵佛學研究所(1991)。慧遠大師文集。臺北:原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慧遠、鳩摩羅什、丘檗(1930)。遠什大乘要義問答。北京:中國佛教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釋聖賢(2018)。慧遠文集。原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原平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慧遠、張景崗(2014)。廬山慧遠大師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崔玉波(2010)。淨苑詩萃:詠慧遠、白人巖詩詞鑒賞。太原:三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張景崗(2006)。廬山慧遠法師文鈔。北京:清涼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任繼愈(2013)。魏晉南北朝佛教經學。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存德(2016)。淨土宗教理史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楊文會(1981)。楊仁山居士遺著‧闡教編。南京:金陵刻經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溫金玉(2008)。中國淨土宗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勞思光(2005)。新編中國哲學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區結成(1987)。慧遠。臺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湯用彤(1938)。釋慧遠。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重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幸玲(2007)。慧遠著作目錄考證。廬山慧遠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福永光司(1962)。慧遠と老莊思想。慧遠研究‧研究篇。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常盤大定(1974)。廬山の慧遠を中心として。支那佛教の研究。東京:名著普及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仲堯(2008)。慧遠殷仲堪廬山論易。超越千載的追思。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釋太虛(2004)。整理僧伽制度論。太虛大師全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劍鍠(2015)。近代確立蓮宗十三位祖師的過程及其釋疑。無上方便與現行法樂:彌陀淨土與人間淨土的周邊關係。新北:香海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