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僧傳神僧研究
作者:陳桂市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胡萬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高僧傳神僧神通Hagiography of the Eminent MonkMonk of AlchemistAlchem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8
神通在佛教的修行過程中,一直被視為觀察已否開悟得道的重要指標。在原始佛教思想中佔有一定的地位,阿含經中記載許多比丘、比丘尼示現神通的事蹟,並明確記載神通的理論、種類、內容、修習神通的方法,以及神通的能力與作用。
能示現神通異能的僧人,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以其特具的奇蹟的魅力,對佛教在中國傳播過程中產生一定的作用。所以,記載僧人典範形象的歷代高僧傳都列有〈神異〉或〈感通〉等篇,專門記載顯揚僧人的神異感應事蹟。而從整部《高僧傳》看來,高僧的神異事蹟不僅只見於〈神異〉篇而已,散在各篇的高僧也都有其靈異經驗被記載下來,而這些經驗,有的是高僧修禪定時所啟發的神通力,有的則是他們個人的宗教體驗。這種明顯的神異書寫,反映了《高僧傳》雖為史學之作,但仍保有極明確的宗教體質。
然則在慧皎撰寫《高僧傳》時,為何會傾向描述這些現象,其可能的因素是受其所能捜集的資料的影響,從而反映了當時一般人的宗教心態。若以《高僧傳》所載的神異事蹟與《神仙傳》所記的神仙幻術比較,很清楚可以發現有些神變的內容相當類似。因此,或謂佛教僧傳之所以強調僧人的神異事蹟,無非是為與本土的道教爭勝之故;要釐清這個問題,必須回歸歷史層面去觀察。
高僧之與社會關係密切,其實是佛教「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特質所形成的。僧傳為了宣教的目的,在高僧的形象塑造方面,也並不強調求道的過程和條件。在高僧的傳記中,人之能夠得道,基本上並不困難。此外,對於出家的原因,也不全然是因感悟人生苦空無常,而誓願證無上道以解脫生死。因為陳義過高的宗教實踐並不容易吸引信徒。
而〈神異〉篇神僧的行誼,相對於其他九篇的高僧而言,顯得比較駁雜。從其形貌、出身來歷、所行使的神通異能,及其教化的形式管道等等,與神仙傳的方士奇伎比較跡近,而他們「和光」、「同塵」式的混跡行徑,對當時傾向形式化的佛教界而言,是破格而出的典型。
這類神異僧人,也以其無邊的神異能力、及有求必應的慈悲行願,自保誌以下,在後世佛教的發展中樹立了神異僧的典範,受到更廣泛注意;職是,這類神僧藉其出沒無常的遊方、及其若佛似道的行跡,反而對中國特殊的佛道並崇的宗教現象中的中間信眾更具有攝受的力量,充分展現他們的入世性格。
總而言之,佛教本謂五神通即使外道仙人亦可依智修得,〈神異〉、〈習禪〉等篇所敘述的雖是有類於「靈異」,但是並不可以靈異即為靈異。二者的差異在「理之所貴者,合道也;事之所貴者,濟物也,故權者反常而合道,利用以成務。」神異的顯現只是一種「權變」,其目的在濟物利生。因此神僧怪詭、希有的示現,並不在於顯奇為能,而是在能令眾生離苦得樂,以至歸心信仰。
參考文獻



壹、 專書



(一)


** T代表《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並T/冊數/經號,a/b/c代表上欄/中欄/下欄。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T1/1。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優曇娑羅經》,T1/26。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阿溼貝經》,T1/26。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黃蘆園經》,T1/26。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羅摩經》,T1/26。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T2/99。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央掘摩羅經》,T2/120。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T2/125。
失譯:《大方便報恩經》,T3/156。
宋•紹德慧詢等譯:《菩薩本生鬘論》,T3/160。
後漢•竺大力共康孟詳譯:《修行本起經》,T3/184。
吳•支謙譯:《太子瑞應本起經》, T3/185。
西晉•竺法護譯:《普曜經》,T3/186。
唐•地婆訶羅譯:《方廣大莊嚴經》,T3/187。
西晉•聶道真譯:《異出菩薩本起經》,T3/188。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T3/189。
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T3/190。
宋•法賢譯:《眾許摩訶帝經》,T3/191。
馬鳴菩薩造,北涼•曇無讖譯:《佛所行讚》,T4/192。
苻秦•僧伽跋澄等譯:《僧伽羅剎所集經》,T4/194。
宋•釋寶雲譯:《佛本行經》,T4/193。
後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T8/224。
姚秦•鳩摩羅什譯:《法華經》,T9/262。
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卷一一九〈勝鬘夫人會第四十八〉,T11/310。
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T12/360。
後漢•支婁迦讖譯:《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T12/361。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T12/366。
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T12/365。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T12/374。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T14/475。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盂蘭盆經》,T16/685。
唐•玄奘譯:《本事經》,T17/765。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十二頭陀經》,T17/783。
劉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五分律》,T22/1421。
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訶僧祇律》,T22/1425。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T22/1428。
唐•義淨譯:《有部毘奈耶》,T23/1442。
蕭齊•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T24/1462。
姚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T24/1484。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T25/1509。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娑論》,T27/1545。
尊者世親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T29/1558。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T30/1579。
護法等菩薩造,唐•玄奘譯:《成唯識論》,T31/1585。
隋•吉藏撰:《法華玄論》,T34/1720。
後秦•僧肇撰:《注維摩詰經》,T38/1775。
唐•普光述:《俱舍論記》,T41/1821。
隋•智顗說:《淨土十疑論》,T47/1961。
世友菩薩造,唐•玄奘譯:《異部宗輪論》,T49/2031。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T50/2060。
梁•釋寶唱:《比丘尼傳》,T50/2063。
梁•釋僧祐:《弘明集》,T52/2102。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T52/2103。
唐•釋法琳:《辯正論》,T52/2110。
唐•淨覺集:《楞伽師資記》,T85/2837。
梁•釋僧祐:《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
梁•釋慧皎:《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2004)。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北京:中華書局,2003)。


(二)


晉•干寶:《搜神記》(汪紹楹校本),(台北市:里仁書局,1982)。
晉•王嘉:《拾遺記》(古今逸史本),(台北縣:藝文,1966)。
齊•王琰:《冥祥記》(古小說鉤沉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
晉•王浮:祥異記》(古小說鉤沉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
晉•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收入樓宇烈編《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市:華正書局,1983)。
清•阮元注,周•左丘明:《左傳》(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縣:藝文,1993)。
梁•任昉:《述異傳》(古小說鉤沉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
周•呂不韋:《呂氏春秋》,(台北市:中華書局1965)。
唐•李延壽:《南史》,(台北縣:藝文,1974)。
唐•姚思廉:《梁書》,(台北縣:藝文,1974)。
東晉•袁宏:《後漢記》,(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魏•曹丕:《列異傳》(古小說鉤沉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
晉•陶潛:《搜神後記》(學津討源本) ,(台北市:木鐸,1985)。
漢•劉安:《淮南子》,(台北縣:藝文,1974)。
任繼愈、傅璇琮主編,晉•葛洪:《神仙傳》(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三五三冊,子部•道家類),(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
宋•劉義慶:《幽明錄》(古小說鉤沉本) ,(濟南:齊魯書社,1997)。
宋•劉義慶:《宣驗記》(古小說鉤沉本) ,(濟南:齊魯書社,1997)。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台北縣:藝文,,1967)
宋•劉敬叔:《異苑》(學津討源本),(台北縣:藝文,1954)。
宋•劉攽:《東漢書》,(台北市:新文豐,1988)。
周•墨翟:《墨子》,(台北縣:藝文,1966)。
梁•蕭統編:《昭明文選》,(台北縣:藝文,1957)。
北齊•魏收:《魏書•釋老志》,(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闕名:《錄異傳》(古小說鉤沉本), (濟南:齊魯書社,1997)。
後魏•酈道元:《水經注》,(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三)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2002)。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new window
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方立天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王青:《漢朝的本土宗教與神話》,(台北市:洪葉,1998)。
王曉朝:《宗教學基礎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2004)
王建光:《中國律宗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
王立:《佛經文學與古代小說母題比較研究》,(北京:崑崙出版社,2006)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宗教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03.)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印順:《性空學探源》,(台北市:正聞出版社,1987)。new window
印順:《妙雲集》第14冊,(台北市:正聞出版社,1987)。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之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市:正聞,1989)。
印順:《中國禪宗史》,(台北市:正聞,1989)。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市:正聞出版社,1989)。
印順:《華雨集》第四冊,(台北市:正聞,1993)。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new window
牟鍾鑒、張踐:《中國宗教通史》(上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02.)。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市:天華,1987)。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台北市:博遠,1993)。
李錚等編:《季羨林教授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下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李豐楙:《誤入與嫡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市:學生書局,1996)。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92)。new window
林富士:《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台北市:聯經,2001)。new window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台北縣板橋市:稻香,2004)new window
周與沈:《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01)。
承天寺編:《一代高增廣欽老和尚事蹟》,(台北市:鎮德印經會,1995)。
金榮華:《六朝志怪小說情節單元索引(甲編)》,(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4)。
洪啟嵩:《佛教的神通》,(台北市:全佛,2002)。
洪啟嵩:《神通感應錄》,(台北市:全佛,2002)。
洪啟嵩:《神通的原理與修持》,(台北市:全佛,2002)。
洪啟嵩:《禪、禪定與神通》,(台北市:文殊,1988)。
洪啟嵩:《甚深禪定》,(台北市:時報,1994)。
侯傳文:《佛經的文學性解讀》,(台北市:慧明文化,2002)。
徐文明:《中土前期禪學思想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
陳兵:《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陳允吉主編:《佛經文學研究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張光直:《中國銅器時代》二集,(北京:三聯書店,1990)。
張澄基:《佛學今詮》上冊,(台北市:慧炬,1988)。
張志剛:《走向神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曹仕邦:《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漢末至五代》,(台北市:東初,1994)。new window
曹仕邦:《中國佛教發展史──東晉至五代》,(台北市:法鼓文化,1999)new window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62)。
楊儒賓、何乏筆主編:《身體與社會》,(台北市:唐山,2004)。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台北市:五南,2005)。
聞一多:《神仙考》,《聞一多全集》第一冊,(台北市:里仁,1993)。
蒲慕州編:《鬼魅神魔─ 中國通俗文化側寫》,(台北市:麥田,2005)。
劉立夫:《弘道與明教──《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魯迅校錄:《古小說鉤沈》,(濟南:齊魯書社,1997)。
潘富恩、馬濤:《范縝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鄭郁卿:《高僧傳研究》,(台北市:文津,1987)。
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台北市:麥田,2001)。
盧蕙馨、陳德光、林長寬主編:《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台北市:五南,2003)。
謝路軍主編:《宗教詞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顏尚文:《梁武帝》,(台北市:東大,1999)。
顏尚文:《隋唐佛教宗派研究》(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80)。new window
藍吉富編:《現代佛學大系》第34冊,(台北市:彌勒出版社,1983)。
藍吉富主編:《中印佛學法論──傅偉燻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台北市:東大,1993)。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台北市:台灣書店,1997)。new window
嚴耕望:《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台北市:中研院史語所,2005〉。


(四)


毛丹青譯,柳田聖山著:《禪與中國》,(台北市:桂冠,1992)。
成窮、周邦憲譯,德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著:《論“神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12.)
李四龍、裴勇等譯,許理和(Erik Zürcher)著:《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呂大吉等譯,夏普(Eric J. Sharpe)著:《比較宗教學》,(台北市:桂冠,1991)。
余萬居譯,中村元等箸:《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市:天華,1984)。
南開大學社會學系譯,克特•W•巴克(Kurt W. Back)主編:《社會心理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1984)。
香光書鄉編譯組譯,水野弘元著:《佛教的真髓》,(嘉義市:香光書鄉出版社,2002)。
香光書鄉編譯組譯,中村元著:《從比較觀點看佛教》,(嘉義市:香光書鄉出版社,2003)。
根瑟•馬庫斯譯,瓦鄧布葛(Jacques Waardenburg)著:《宗教學入門》,(台北市:東大,2003)。
許洋主譯,玉城康四郎主編:《佛教思想(二)─-在中國的開展》,(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06.)。
郭忠生譯,弗羅華勒(Frauwallner, E)著:《原始律典〈犍度篇〉之研究》,(南投:正觀,1992)
陳介甫譯,甘迺斯•齊思克(Kenneth G. Zysk)著:《印度傳統醫學——古印度佛教教團之醫學:苦行與治病》,(台中市: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1)。
莊崑木譯,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台北市:商周出版,2002)。
張澄基譯註:《密勒日巴傳》,(台北市:慧炬,1990)。
傅佩榮譯,杜普瑞(Louis Dupré)著:《人的宗教向度》,(台北縣新店市: 立緒,2006)。
渠東、汲喆譯,愛彌爾•涂爾幹(Emile Durkheim)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1999)。
無憂子譯,陳健民口述,康地保羅筆錄:《佛教禪定》,(北京:宗教文化,1997)
楊素娥譯,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市:桂冠,2000) 。
楊儒賓譯,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市:聯經,2000))。
楊儒賓譯,W.T.Stace著:《冥契主義與哲學》,(台北市:正中書局,1998)。
趙子健譯,亞當斯•貝克夫人著:《釋迦牟尼的故事》,(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管震湖譯,保羅•普帕爾(Paul Poupard)著:《宗教》,(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劉象愚譯,烏爾利希•韋斯垣因(Bijiaowenxue Yu Wenxuelilun) 著:《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劉安雲譯,休斯頓•史密士(Hhuston Smith)著:《人的宗教》,(台北縣新店市:立緒,1999)。
劉宏信譯,斯塔伯克(E.D.Starbuck)著:《宗教心理學》,(台北市:桂冠,1997)。
蔡怡佳、劉宏信譯,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著:《宗教經驗之種種》,(台北縣新店市:立緒,2001)。
賴妙淨譯,崔默(William Calloley Tremmel)著:《宗教學導論》,(台北市:桂冠,2000)。
藍吉富譯,高楠順次郎著:《佛教哲學要義——印度的.中國的.日本的》,(台北市:正文書局,1978)。
關世謙譯,鎌田茂雄著:《中國佛教史》,(高雄縣:佛光山,1986)。
釋見憨譯,左藤達玄著,《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嘉義市:香光書鄉,1997)。


(五)


R. & Ch. Brooke, Popular Religion in the Middle Ages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85).
John Kieschnick(柯嘉豪),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Hawaii: The University of Hawai’ i, 1997).



貳、 論文



(一)


丁敏:〈譯阿含廣律中佛陀成道歷程「禪定與神通」的敘事分析〉,《政大中文學報》3(2005.06)。
丁敏:〈漢譯大小乘佛典中「神足飛行」的空間故事〉,《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2(2006.12)new window
丁敏:〈漢譯佛典《阿含經》神通故事中阿難的敘事視角試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1(2006.07)new window
大英百科全書:〈醫療崇拜〉,《世界宗教資料》第2期(1994)。
古正美:〈大乘佛教的造經方法與早期佛教文學及藝術的發展關係〉,《嶺南學報》新第一期(1999.10)。new window
古正美:〈定義大乘及研究佛性論上的一些反思〉,《佛學研究中心學報》3期(1998.07)。new window
冉雲華:〈中國早期禪法現況的流程和特點──慧皎、道宣所著〈習禪篇〉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七期(1984.09)new window
余太山:〈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諸國的宗教、神話傳說和東西文化交流〉,《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2001年。
杜保瑞:〈大乘大義章探究〉,《華梵學報》8(2002.09)。
吳迪:〈試論屠人幻術在中國的流變〉,《蘇州大學學報》第3期(1997)。
周伯勘:〈早期中國佛教的大乘小乘觀〉,《文史哲學報》第三十八期(1990.12)。
林惠勝:〈燃指焚身——中國中世法華信仰之一面向〉,《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一期,(2001.12)。new window
林富士:〈疾病與「修道」:中國早期道士「修道」因緣考釋之一〉,《漢學研究》19:1(2001.06)。new window
李玉珉:〈法界人中像〉,《故宮文物月刊》11:1(1993.04)。new window
李玉珍:〈評The Eminent Monk: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By John Kieschnick〉,《新史學》9:2,(1998.06),頁187-192。
周伯勘:〈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的理論基礎〉,《臺大歷史系學報》第九期(1982)。
胡厚宣:〈中國奴隸社會的人殉和人祭〉下,《文物》八期(1974)。
曹仕邦:〈論兩漢迄南北朝河西之開發與儒學釋教之進展〉,《新亞學報》5:1。new window
曹仕邦:〈竺法護引導佛法「廣流中華」的民族背景〉,《大陸雜誌》72:1(1986)。
曹仕邦:〈高僧傳中的杖探生泉史料〉,《佛光學報》4(1979)。new window
曹仕邦:〈中國教史傳與目錄源出律學沙門之探討〉(上中下),《新亞學報》6:1、7:1-2,1960.08.、1961.08、1962.02.。new window
黃國清譯,釋長清著:〈吉藏二諦思想的來源〉,《正觀》36(95.03)。new window
溫金玉:〈達摩頭陀行及其律學意蘊〉,《江西師範大學學報》37:4(2004.08)。
湯惠生:〈藏族天葬和斷身儀軌源流考〉,《中國藏學》第1期(2001)。
漢斯•康特(Hans-Rudolf Kantor):〈從天台宗《法華玄義》「本跡」詮釋方法上探討「指涉」的宗教哲學問題〉,《正觀雜誌》36(2006.03)。
蔡耀明:〈《阿含經》的禪修在解脫道的多重功能〉,《正觀》20(2002.03)。
蔡彥仁:〈經典詮釋與文化匯通──以吳雷川為例〉,《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2(2004.12)。new window
賴鵬舉:〈中亞的禪法〉,《圓光佛學學報》2(1997.10)。new window
賴鵬舉:〈中國佛教義學的形成──東晉外國羅什「般若」與本土慧遠「涅槃」之爭〉,《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07)。new window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三本第三分,(1993)。new window
劉淑芬:〈北齊標異鄉義慈彙石柱—中古佛教社會救濟的個案研究〉,《新史學》卷5第4期,(1994)。new window
劉淑芬:〈慈悲喜捨---中古時期佛教徒的社會福利事業〉,《北縣文化》第40期,(1994)。
劉淑芬:〈石室瘞窟——〈中國佛教露屍葬研究之一〉,《大陸雜誌》98:2(1999.02)。
劉郁、王良范:〈巫術與心理治療的意義場域同構——以侗族、彝族的巫術個案為例〉,《貴州民族研究》第3期(2003)。
歐崇敬:〈中國佛學的發展結構與詮釋方法論──創造轉化說及文本形成編制的討論〉,《世界中國哲學學報》1 (2000.10.)。
顏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薩」形成基礎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礎〉,《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7(1989.06)。new window
謝柏如:〈梁武帝〈立神明成佛義記〉──形神之爭的終結與向佛性思想的轉向〉,《漢學研究》第二十二卷第二期(2004.12.)。
羅耀明:〈「苦行」於佛陀成道所扮演的角色〉,《法光》165,(2003.06.)。
羅正心:〈遠離邪命非法:《阿含經》裡釋迦牟尼佛對出家眾所示占相、咒術的態度--兼論他對神通的看法〉,《東方宗教研究》3(1993.10)。
嚴玉明、王文東:〈中國佛教戒律的倫理探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4:6(2003.06)。
釋恆清:〈論佛教的自殺觀〉,《哲學論評》第九期(1986.01.)。new window
釋恆清:〈《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1996)。new window
釋見豪:〈印度佛教史的文獻資源概介(上)〉,《佛教圖書館館訊》39(2004.09)。new window
釋道昱:〈經導對中國佛教禮懺的影響—以梁高僧傳為中心的探討〉,《圓光佛學學報》3(1999.02)。new window


(二)


文榮光:〈論靈異現象〉,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7.12.6)。
呂凱文:〈誤置的神聖性〉,發表於華梵大學哲學系主辦:「第八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會議」,(台北縣:華梵大學哲學系,2005.03.06)。
林崇安:〈釋尊的禪修過程〉,發表於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台北市:中研院學術活動中心大禮堂,2002.01.20)。
林富士:〈「成巫」的緣由與途徑〉,發表於台灣宗教學會主辦,「宗教學者論壇:宗教與修鍊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8.26〉。
楊惠南:〈「實相」與「方便」--佛教的「神通」觀〉,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1997.12.05-06)。


(三)


丁敏:〈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分》,(台北市:法鼓,1998)。
丁敏:〈小乘經律中阿羅漢生命空間的特性〉,《佛學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出版,2003)。
王邦維:〈略論《大般涅槃經》的傳譯〉,收入李錚等編,《季羨林教授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下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印順:〈中國佛教瑣談〉,收入《華雨集》第四冊,(台北市:正聞,1993)。
李豐楙:〈慧皎《高僧傳》及其神異性格〉,收入《誤入與嫡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市:學生書局,1996)。new window
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收於藍吉富編,《現代佛學大系》第34冊,(台北市:彌勒出版社,1983)。
游祥洲:〈二諦與五祖傳法的雙重肯定〉,收入藍吉富主編,《中印佛學法論──傅偉燻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台北市:東大,1993)。
蒲慕州:〈神仙與高僧〉,收入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台北市:麥田,2001)。new window
劉淑芬:〈中古僧人的「發魔文書」〉,收入蒲慕州編《鬼魅神魔─ 中國通俗文化側寫》,(台北市:麥田,2005)。
劉瀅芬:〈神異僧典範之研究—以釋保誌為例〉,《第十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中壢市:圓光佛學研究所,1999)。
伊籐隆壽:〈梁武帝「神明成佛義」の考察──神不滅論から起信論への一視點〉,收入《中國佛教の批判的研究》,(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92)。


(四)
李坤寅:《釋迦牟尼佛傳記的神話性探討─ 以八相成道為例》,輔仁大學宗教學究所碩士論文,2003。
李浩德:《僧祐「釋迦譜」之編撰》,台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徐燕玲:《慧皎《高僧傳》及其分科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寒:《印度來華僧人考略》,西北大學歷史博士論文,2002。
釋修道:《梁•《高僧傳•福慧篇》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