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南朝命運觀: 儒釋道三家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劉永中
作者(外文):Liu, Yung-Chung.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永堂
李卓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命運觀葛洪釋慧遠FateDestinyGe HongHui-Yu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
本論文的意義與背景,關注的時間段,是兩漢統一帝國崩解,到魏晉南朝的時代。在此時期,政治分裂,離心勢力不斷的發展,導致政治、社會與文化轉變的契機。於此同時亦有印度文化的進入與傳播,以及本土宗教道教的興起,進一步對兩漢以來的文化傳統有所衝擊,並擴大了中古知識界與思想界。特別是宗教性的思想,超越性的追求,是兩漢儒家所忽略的。因此,造成了三教爭鳴的局面,以及思想異質多元的環境。然而,三教所共同關心的議題,是關於個體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化約為以下幾個主題,就是個體自覺的議題:個體自覺=重新界定個人與宇宙、自我與國家、自我與道德秩序、自我與他人的關係。
本論文主要的章節是儒者的命運論、道者的命運論以及佛家的命運論。在儒者的命運論當中,主要以李康及劉孝標的兩篇文章為考察中心。兩人的思想反映了統一帝國崩潰之後,儒家士人關心的重點,如何從集體的命運轉變道個體的命運。在道者的命運論中,是以葛洪的抱朴子內外篇為例。葛洪的學術思想從兩漢儒學、老莊,走向黃老之學,最後歸抵於神仙之學。葛洪提出的仙人可學論,是來於他「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信念,透過養生、養形、養性,而達到生命之不死與永恆。在佛家的命運論中,以廬山釋慧遠的因果報應三世為考察中心。慧遠運用佛教的緣起法來解釋生命的現象,透過緣起法與因果法則,指出生命是來自於佛法中的十二因緣,特別是無明與貪愛。因為無明與貪愛,所以有了生命的執著與形體,個而形成了業,而業就是善惡報應的主體。因此擴大了儒家重視現世,以一生一世為思考長度的時間流。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concept of fate in Medieval China, focusing on the Wei-Jing and Southern period. The following chapters examine Confucianist, Daosit, and Buddhist’s concept of fate respectively.
In Confucian’s theory of fate, the main focus are two articles by Li Kang and Liu Xiaobiao. These two authors articles reflect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unified Chinese Empire, scholars began to concern about individuals fate instead of collective destiny. From the Li Kang and Liu Xiaobiao’s articles can be seen both of them on the one hand affirmed the existence of life, but in clarifying the fate of the objective restrictions on people, they pay attention to where people can play a moral subjectivity side.
In Daoist tradition, Ge Hong purpose a concept of becoming Hsien and methods for achieving immortality. His book Baopuzi provides the most 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account on how to avoid illness, cure disease, and attain immortality. For Buddhist Hui Yuan he preach the original teachings of Buddha about origins of life, and using the law of Karma to explain new concepts of fate from Buddhist perspectives.
參考書目
1. 史料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漢)班固、(唐)顔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東漢)王充,(民國)黃暉著,《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東漢)王符,(清)汪繼培箋,(民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晉)袁宏,《兩漢紀‧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晉)郭璞,婁子匡編,《青囊海角經》,台北巿:東方文化,1977年。
(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晉〕葛洪著,楊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晉〕葛洪著,楊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劉孝標注,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南朝梁)釋慧皎,(民國)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南朝梁)釋寶唱,《比丘尼傳》,台北: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88年。
(北魏)崔鴻,《別本十六國春秋》,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十一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
(北齊)劉晝,(民國)傅亞庶校釋,《劉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北齊)顏之推,(民國)王利器撰,《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唐)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台北:文殊文化有限公司,民77年。
(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
(清)趙翼撰、曹光甫校點,《廿二史劄記》,南京:鳳凰,2008。

2. 論文與專書
1. (美)柏夷,《道教研究論集》,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2. Stephen F. Teiser (太史文),謝惠英譯,〈為亡者願:敦煌儀式文類定義初探〉收入李豐楙、廖肇亨主編,《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7年。
3. 小林正美著,王皓月譯《六朝佛教思想研究》,濟南市:齊魯書社,2013年。
4.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市:學生書局,1989。
5.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2003年),頁251-391。
6. --,〈王僧虔〈誡子書〉與南朝清談考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993):173-196。
7. --,〈綜述中國思想史上的四次突破〉收入氏著《中國文化史通釋》,北京:三聯書局,2012年。
8. --,〈魏晉時期的個人主義和新道家運動〉收入氏著,程嫩生、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頁20-49。
9. --,《現代儒學論》,台北:八方文化,1996年。
10. --〈儒家「君子」的理想〉,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1987年),頁145-165。
11. 李明輝編,《康德哲學在東亞》,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2016年。
12.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3. --《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4.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市:台灣學生,1996年。
15. --,《憂與游: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16. 阮芝生,〈司馬遷之心──〈報任少卿書〉析論〉,《臺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12),頁151-205。
17. 林欣儀,〈道教與性別-二十世紀中葉後歐美重要研究評述〉,新史學;26卷2期(2015/06 /01),pp. 191-242。
18.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台北:聯經,2008年。
19. 林聰舜,《向郭莊學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20. 林麗雪,《王充》,台北市:東大,1991年。
21. 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2009年。
22. 唐君毅,〈原命〉收入氏著《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322-375。
2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24. 高友工,〈古詩十九首與自省美典〉,收入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個現代學術思潮的論文選集》,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25. 張永堂編,《術數藝文論叢》,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2010年
26. 張耀南,《命運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年。
27. 許理和(Erik Zürcher) 《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中古早期的傳播與適應》,南京:江蘇人民出版,1998年。
28.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增訂本),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6。
29. --,〈漢晉之際的名士思潮與玄學突破〉一文,收入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台北:聯經,2012年),頁171-249。
30. 陳寧,《中國古代命運觀的現代詮釋》,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87年。
31. 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十三卷四期二○○二年十二月,頁37-66。
32. 陳麗桂,〈天命與時命〉收入陳福濱主編《哲學與文化:中國哲學命論專題》,革新號第450期,第38卷11期,2011年,頁59-81。
33.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原出版資訊如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乙種之五;1940年4月初版。
34.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台北:東大,1991年。
35.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台灣商務,1998年。
36. 葛兆光,〈「周孔何以不言」——中古佛教、道教對儒家知識世界的擴充與挑戰〉,收入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台北:聯經,2012年),頁251-282。
37.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
38. 劉屹,《神格與地域︰漢唐間道教信仰世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12年。
39. 劉苑如,〈王琰與生活佛教──從《冥祥記》談佛教記、傳中的宗教書寫〉,收入氏著《朝向生活世界的文學詮釋:六朝宗教敘述的身體實踐與空間》,台北:新文豐,2010年。
40. 蔡英俊,〈「抒情自我」的發現與情境要素的確立〉,收入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個現代學術思潮的論文選集》。
41. 魯惟一,王浩翻譯,《漢代的信仰、神話和理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42.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市:蘭臺出版社,2001年。
43. --,《中國思想通俗講話》,台北市:東大圖書,2010年增訂版三版二刷。
44. --,《國學概論》,台北市:蘭臺出版社,2001年。
45. --,《晚學盲言(下)》,台北市:東大圖書,1977年。
46. --,《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收入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台北市:蘭臺,2000年),頁206-276。
47. 謝世維,〈融合與交涉:中古時期的佛道關係研究回顧〉,清華中文學報;8期 (2012 /12 /01),pp.263-299。
48. 龔鵬程,〈太平道及其太平經〉收入氏著《漢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頁240-402。
49.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市:東大,1995年。
50. 姚彥淇〈從「受命」到「三命」--兩漢士人的性格轉變與命論思想的發展〉,《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99.06),頁55-78。
51. 朱曉海,〈《文選》中勸進文、加九錫文研究〉,《清華學報》新38卷3期 (2008 / 09 / 01) ,頁383-419。
52. 王玫,〈劉孝標生平事跡三考〉,《文獻》2000年10月第4期,頁48-55。
53. 王玫、王江玉,〈劉孝標年譜簡編〉,《文獻》1998年第3期,頁3-16。
54. 何日取,〈劉孝標生卒年歲考〉,《文獻》2003年10月第4期,頁81-84。
55. 池田知久,〈中國思想中「自然」的誕生〉收入(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 《中國的思維世界》,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56. 容肇祖,《魏晉的自然主義》,臺北:臺灣商務,1999臺二版。
57. 劉大杰,《魏晉思想論》收入氏著《古典文學思想源流》,上海:上海書店,2008。
58.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zh
59.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http://yinshun-edu.org.tw/Master_yinshun/books
60. 《佛光大辭典》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61. 方立天,《慧遠及其佛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
62. 王翠玲,〈中國佛教的齋講〉,《成大中文學報》,第十四期,2006年6月頁63–104。
63. 吳冠宏,〈魏晉玄理與感文化之關係初探:從慧遠「易以感為體」論起〉,《成大中文學報》第48期 (2015/03/01),頁35 – 68。
64. 李小榮校箋,【南朝梁】僧佑撰,《弘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65. 李幸玲,《廬山慧遠研究》,臺北市:萬卷樓,2007年。
66. 周伯戡,〈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的理論基礎〉,《台大歷史學報》第9期(1982 /12/01),頁67-92。
67. 區結成,《慧遠》,臺北市:東大,1991年。
68. 康樂,〈沙門不敬王者論-「不為不恭敬人說法戒」及相關諸問題〉,《新史學》第7卷3期 (1996/09),1-48。
69. 曹仕邦,《中國沙門外學的硏究:漢末至五代》,臺北市:法鼓文化,1995年。
70. 曹虹,《慧遠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3. 外文論文與書籍
森三樹三郎,《上古より漢代に至る性命觀の展開:人性論と運命觀の歷史》,東京都:創文社,1971。
龜田勝見,〈命定論に見出す希望―六朝期の命定論考察を通じて―〉(中国21Vol.15、 2003)
Chen, Kenneth K.S.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Field, Stephen. Ancient Chinese Divination,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8.
Kieschnick, John H. The Eminent Monks: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Lupke, Christopher, ed. The Magnitude of Ming: Command, Allotment, and Fate in Chinese Cultur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Smith, Richard J. Fortune-tellers and Philosophers: Divin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Westview Press, 1991.
Robert Ford Campany,“On the Very Idea of Religions (In the Modern West and in Early Medieval China)”,History of Religions, Vol. 42, No. 4 (May 2003), pp. 287-31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