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五代禪宗悟道偈研究 —從祖師禪到分燈禪之語境交涉及宗典詮釋
作者:黃朝和
作者(外文):Chao-Ho Hu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劉錦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玄旨禪智慧悟道偈語境交涉宗典詮釋尋常生活Profound meaningZen wisdomEnlightenment GāthāsContextual Interactionsscripture interpretationordinary lif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1
印度禪傳入中土,歷漢、魏、西晉諸代,受到安世高等漢譯小乘禪經之引導及時代動盪之影響,側重以數息守意為風尚之定止安頓禪。時序推移,東晉道安大師倡導般若學,鳩摩羅什譯釋大乘經典,廬山慧遠則將道行境界指向悟宗之禪智慧。在魏晉玄佛交涉之格義進路中,東晉僧眾逐漸流行以偈語及歌訣表詮道境或哲理。鳩摩羅什門人竺道生之「頓悟成佛」說,雖將悟道思維帶進南朝宋,然南北朝學佛風氣仍以經論之學解思辨為主流,從菩提達摩與梁武帝無交集可見一斑。南陳智顗大師詮釋佛典之「偈」在攝義竭盡,以四句為偈,原初之梵天及佛典諸義以三十二字為通偈。受到《法句經》、《法華經》等藉偈演法之影響,南北朝時期已有不少弘法者透過中國文學之銘、頌、箴、詩等擬設主題,揭揚法諦心學。
相應於中國哲學重視生命實踐之尋常生活禪,直到唐代時局穩定才臻成熟。道信與弘忍創始之務農聚修禪行,契合中國實踐哲學樸質而尚簡之風格;嶺南樵客、剃度後的六祖大師述偈示道,揭開宗門禪僧、居士藉由唐代主流文體詩句歌行表白道境之風尚。從禪宗文學之視域來看,可謂超離印度佛典以佛偈菩薩頌為典範之既有說道模式。宗師應機出偈,以啟悟學人,或學人參禪頓悟,作偈陳述悟境,儼然為宗門禪傳承之教學契機與印心徵信,也是師弟間啟悟入道及開悟見道之提撕手法與道境表詮。
曹溪禪前期之悟道偈,大抵以初盛唐主流詩體五言、七言四句、八句之絕、律格式述作,但不講究格律韻腳。到曹溪禪後期,永嘉禪師以古詩體裁寫作韻律流暢之《證道歌》,歌行長達二百六十七句,是唐代禪宗文學主要代表作品之一。受永嘉開悟證道長偈之影響,中晚唐諸多宗師述作之啟悟入道偈,亦流露長句歌行或多首吟詠之風格。
中晚唐之悟道偈雖出現不少歌行長偈,但仍有許多簡捷之短句偈;若依四句
成偈之傳統裁量,唐代宗門之機緣語句更流行以半偈(兩句)表達道境者,甚至也有單句偈。凡此都流露唐代宗匠之悟道偈不受格式之拘限,全以悟道機緣和情境為直指本心之作偈語料。
唐禪興盛之時代背景,亦帶給出仕或流放於南方之士人參禪問道之大好因緣與契機;此中,亦見於開法宗師機緣語句之簡扼,而由會道之士人作出契合宗師道境之偈,本文將其歸類為相應悟道偈,這類相應偈不僅顯示士人與宗師之道行交涉,對於宗門禪之流傳後世更具正面之義涵。
從唐亡至趙宋之建立間,五代之歷時雖僅五十二年,但十國之一的吳越國在宋建朝十八年後,才以無征伐之和平狀態結束國祚;此給予五家分燈之法眼宗安定之弘化環境。五代時期之祖師禪與分燈禪年代雖短,然雲門宗與法眼宗自唐末五代最盛行之青原法脈福建雪峰禪系傳衍而出,分別受到南漢及南唐、吳越國主之護持,主要弘揚地雖在南方,卻是唐代祖師禪之延續發展,而非過渡。
今觀五代分燈禪雲門宗與法眼宗之悟道偈,雲門宗幾無開悟見道偈之述作,而兩宗之悟道偈亦流露言少句短之傾向,尤以法眼宗更為明顯。南宋理學大師朱熹高舉排佛斥禪之旗幟,然其融攝襲用之「理一分殊」哲理,正是曹溪禪永嘉玄覺之開悟《證道歌》;其登臨泉州安溪鳳山通玄殿所題寫之通玄境界亦取自五代法眼宗天臺德韶之開悟偈;一長一短兩首悟道偈皆為朱子所關注而汲取。
本文參探唐禪至五代禪之悟道偈,依作偈示道之機緣語境交涉,概分為開悟見道、啟悟入道、相應悟道及證悟示道四類偈。首一類偈,就參學見道之主體而言,是開悟者自述道境;次一類偈,係宗師指導學人,或任何客體情境之觸道因緣,致使學人當下啟悟禪智慧入解脫道,或未來可能成道者;第三類偈為領會宗師或道流之道境而作偈應和者;第四類偈為宗師印證學人頓悟成就道行之述偈。
在唐代禪宗參修及悟道場域中,吾人亦發現尋常生活之耕農作務或喫茶對話之外,也有啟悟於環境客體之神識恍惚與靈魂變轉之際者;故而將這兩類緣於人際交互照應或神魂靈動轉識之啟悟時機,及場域之不同,分判為人際生活禪與神識靈頓禪。雖然這兩類悟禪在爾後宗門禪之發展與流行,呈現熱絡與沉寂之懸殊傾向。
本文主要語料偈材取自禪匠個別語錄,或具禪系法脈性質之燈錄。就唐禪而言,編纂於五代南唐之首部燈錄《祖堂集》年代最接近;就整體五代禪來看,成書於北宋初之《景德傳燈錄》不僅貼近五代禪,亦含括唐禪;《天聖廣燈錄》由北宋文人居士李遵勗編成,兼顧各類層之悟道者,南宋正受之《嘉泰普燈錄》亦然;成書於南宋之《聯燈會要》、《五燈會元》則有校修整合之功能。《大正新脩大藏經》於禪佛學雖是綜合之採編,然於禪學、禪史及語錄之領域,仍以後來開版之《卍新纂續藏經》較完備;其餘諸藏亦大抵能補充此二藏所未編入者。
依宗門向來之傳承及流衍,開悟見道才是出離世塵,才算嗣法;就禪僧而言,悟道出世始可卓錫道場開法,開法之重任在指授學人入解脫道之禪智慧。本文探究之啟悟入道偈並非全然出自悟道開法之宗師,蓋因啟悟之機緣,尋常生活之時空場域都存在不期而遇之可能;而印證勘辨之角色仍在出世之宗師。
Indian Zen was introduced to the central mainland China and had been guided by An Shigao’s Theravada-Buddhism;it had also be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age of turbulence, passing through Han, Wei and the Western Jin Dynasties. It adopted the methods of breath-counting and mindfulness to attain meditative concentration and observance. With time passing by, while Master Dao An in Eastern Jin Dynasty proposed Doctrine of Prajna and Kumarajiva translated Mahayana sutras, Hui Yuan of Lu Mount just pushed the state in practicing Buddhism to Zen wisdom. In the promotion of the confluence of Buddhism and Taoist Buddhism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monks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gradually employed the way of expressing the enlightened state or philosophies through Gāthās and songs. Despite Zhu Daosheng, the disciple of Kumara, introduced the philosophy of “attaining Buddhahood in the way of sudden enlightenment or epiphany” to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mainstream of practicing Buddhism, however, was still conducted via the conventional way of learning, thinking and debating, since there were no interactions between Bodhidharma and emperor the Liang Dynatsty. Master Zhi Yi in the Southern Chen Dynasty explained Gāthās’ main function was to offer as many interpretations as possible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dharma. Gāthā is four-line verse, and the original form of Gāthā was composed of 32 characters at most. Influenced by the verse forms of Dharmapqda, the Lotus Sutra, and other Buddhist works, many Buddhist master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propagated Buddhism through inscriptions, odes, mottos, and poems in Chinese literature to explicate dharma truth.
Corresponding to the simple style of Chinese practical philosophy, agriculture Zen became ma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Agriculture Zen, founded by Daoxin and Hongren, was then promulgated by the Sixth Patriarch of Zen Buddhism, a woodsman from Lin-nan, who carried forward the ethos and mainstream writing styles that monks of the Zen sects and lay Buddhists adopted, like poems and chants, to elucidate the enlightened mental st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Zen literature, it went beyond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Indian scriptures using odes to advocate Buddhism. Zen Masters,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ual occasions, wrote Gāthās to enlighten disciples, and similarly disciples wrote Gāthās to state their enlightened condition. Wring Gāthās therefore was not only a medium to reveal the enlightened state of mind but also a method of teaching between masters and disciple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Caoxi-Zen (an important sect of Zen Buddhism), Gāthās were usually written in the styles of mainstream poem in which sentences, quatrains, or verses consisting of four lines or eight lines with either five or seven words without paying attention to rhyme. In the later period of Caoxi-Zen, Zen master Yongjia wrote Song of Enlightenment, a poem of ancient style with two hundred and sixty-seven rhymed lines, which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Zen literature in Tang Dynasty. Influenced by Yongjia, many Zen master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also followed his writing style.
Although long-line Gāthās seemed to be popular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there were some short ones less than four lines of the traditional verses. Among the short ones, some were in two lines or even one line. The variation shows that these masterss verses were not restricted by the rules of rhymes and metrics in Tang Dynasty; instead, they were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contexts or circumstances that initiated the enlightened state or witnessed one’s innate Buddha nature.
Moreover, the flourishing of Zen in Tang dynasty also provided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ose scholars exiled to the south to practice Zen. Given the condition, Gāthās were written to reflect the dialog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asters who provoked an enlightening condition as a premise and the involved scholars who wrote verses as a correspondence echoing the master''s intimation. This type of correspondence Gāthās not only showed a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mind state between the masters and the scholars, but also created a positive impact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Zen for the later generations.
The Five Dynasties, succeeding after the downfall of the Tang Dynasty, lasted for fifty-two years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Song Dynasty. Wuyue (one of the ten kingdoms) ended peacefully 18 years later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Song Dynasty. The undisturbed condition gave Fa-yen Sect a stable environment to grow up. Despite Zu-shih Zen and Feng-deng Zen of the Five Dynasties did not last long, both Yun-men Sect and Fa-yen Sect, derived from the most popular Fujian Xuefeng Sect in late Tang Dynasty, were supported respectively by the emperors of the Southern Han Dynasty, the Southern Tang Dynasty, and the State of Wuyue. They were prevalent mainly in the southern part, and, instead of functioning as a transition, they were in fact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Zu-shih Zen of the Tang Dynasty.
Examining the Gāthās of Yunmen Sect and Fa-yen Sect, Yunmen sect rarely had works about enlightenment; both of them, however, had the tendency of making Gāthās concise by keeping as few words and lines as possible, especially Fa-yen Sect. Chu Hsi, the master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raised the banner of repelling Buddhism but still used the philosophy of “Li Yi Fen Shu” (the unitary and the divided principles), which is exactly the nucleus of Yongjia''s Song of Enlightenment. Besides, Chu Hsi’s inscription of The Realm of Metaphysics on the Tong Xuan Hall of Fengshan, Anxi, Quanzhou, was also an enlightened Gāthās drawn from the Fa-yen Sect. Indeed Chu Hsi was very much impressed by these two Gāthās.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Zen Buddhism Enlightenment Gāthās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Five Dynasties. The Gāthās to be discussed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interacted conditions between the enlightened subjects and their contexts: enlightenment without guidance, guided enlightenment via the masters, correspondence enlightenment, and enlightenment testimony. The first type is the enlightenment achieved independently by the individual. The second one is about the enlightenment guided via masters’ instruction or instructed by external objects from the context. The third type deals with the Gāthās written as a correspondence to the master’s teaching to reveal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nlightened state. The fourth one is about masters’ testament of verifying the disciple’s realization of sudden enlightenment.
Concerning the enlightened states of the Tang Zen,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ordinary agricultural practices or tea conversations, there are other types of enlightenment realized either in spiritual trances or via soul’s transformation. These two categories, interpersonal life Zen and epiphany Zen, wer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enlightened moments and situations. Nevertheless,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ty of these two types of Zen Buddhism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main corpus of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personal quotations of Zen masters and the records from various Zen sects. As for Tang Zen, the first lantern collection compiled i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he Southern Tang Dynasty is closest to the “Zu Tang Ji” (Anthology of Quotations from Zen Masters). On the whole of the Five Dynasties of Zen Buddhism,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Lamp in the Era of Jinde, recorded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s close to Zen Buddhism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he Tang Zen. The Holy Lamp was compiled by Li Zunxu, a scholar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gave consideration to all kinds of enlightened people, and The Gataip Lamp belongs to the same type.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Lamp Union Outlines and Five lamp Scrolls have the functions of proofreading, writing, and integration. Taisho Tripitaka is an all-inclusive collection and compilation of Zen Buddhism but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Tripitaka revised later is even more complete afterwards for the study of Zenology, Zen history, and quotations, and the remaining editions of Tripitaka are actually supplements to these two Tripitakas. According to the legacy and spread of Zen, enlightenment is the only way out of the world and carrying forward Buddhism for monks. And the important task of promoting Buddhism lies in guiding disciples to transcend the mundane life and publicize the wisdom of Zen. The Gāthās studied here are not all from the enlightened masters. At any rate, the opportunities of achieving enlightenment depend on all kinds of possibilities encountered in different times and spaces of ordinary life, and undeniably it is only the enlightened masters that can do the job of discerning the state of enlightenment.
徵引文獻
一、古典文獻(古籍暨原典釋譯、注疏,依時代排序)
(一)經典與疏注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五卷經集部 二。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一卷阿含
部上。
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八卷般若
部四。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卷法華部全、華
嚴部上。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九卷法華部全、華嚴部上。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二卷涅槃部全、寶積部下。
後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四卷經集部一。
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五卷經集
部二。
後秦.釋僧肇:《注維摩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八卷經疏部六。
後秦.僧肇:《寶藏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卷諸宗部二。
後魏.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十六卷釋經論部下、
毘曇部一。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卷阿含部下。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
六卷經集部三。
印度.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佛性論》,《大正新脩大藏經藏》第三十一卷
瑜珈部下。
梁.寶亮等集:《大涅槃經集解》,《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七卷經疏部五。
隋.闍那崛多譯:《不空羂索咒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十卷密教部三。
唐.般若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八卷般若部四。
唐.玄奘譯:《大寶積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一卷寶積部上。
印度.彌勒菩薩、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卷中觀部
全、瑜伽部上。
唐.惠能(述)、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諸宗部五。
唐.惠能(述)、法海(記):《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
唐.湛然:《法華文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四卷經疏部二。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六卷經集部三。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卷
華嚴部。
唐.那提譯:《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四卷經集
部一。
唐.菩提流志譯:《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十卷密教
部三。
唐.玄奘譯:《不空羂索神咒心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十卷密教部三。
唐.法成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燉煌石室本)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八卷
般若部四。
唐.李無諂譯:《不空羂索陀羅尼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十卷密教部三。
唐.寶思惟譯:《不空羂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十卷
密教部三。
唐.阿目佉譯:《佛說不空羂索陀羅尼儀軌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十卷
密教部三。
唐.罽賓國佛陀多羅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十七卷經集部四。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五卷經疏部三。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
十五卷。
唐.澄觀別行疏、宗密隋疏:《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新纂卍
續藏經 》第五卷。東京:國書刊行會出版,臺北:白馬精舍印經會影印,
1989年。
唐.宗密:《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九卷
經疏部七。
唐.宗密:《圓覺經大疏鈔》,《卍新纂續藏經》第九卷。
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三卷論疏部四。
唐.元康:《肇論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卷諸宗部二。
世親造、玄奘譯:《阿毘達摩俱舍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十九卷毘曇部
四。
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學海出版社,1982年。
宋.呂惠卿:《莊子全解》,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宋.蔣之奇:《楞伽阿跋多羅實經通義》卷一,《卍新纂續藏經》第十七卷。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學海出版社,1982年。
元.清遠:《圓覺經疏鈔隨文要解》,《卍新纂續藏經》第九卷。
明.宗泐、如玘:《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九卷
經疏部七。
譯者不詳:《佛說法句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八十五卷古逸部。
明.釋德清:《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卍新纂續藏經》第十七卷。
明.智旭:《周易禪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二)宗典及燈錄、語錄
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二卷論集全。
梁.菩提達摩說:《菩提達摩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新纂卍續藏經》第
六十三卷。
梁.菩提達摩撰:《二入四行論》,《禪宗全書》第三十六冊語錄部一。
梁.僧祐:《弘明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二卷史傳部四。
梁.僧祐:《出三藏集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五卷目錄部。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四卷經疏部二。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三卷經疏部一。
隋.智顗:《摩訶止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六卷諸宗部三。
隋.智顗:《六妙法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六卷諸宗部三。
隋.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六卷諸宗部三。
隋.慧遠:《大乘義章》,《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四卷諸宗部一。
隋.吉藏:《大乘玄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卷諸宗部二。
隋.吉藏:《十二門論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二卷論疏部三。
隋.吉藏:《百論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二卷論疏部三。
隋.磧法師:《三論遊意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卷諸宗部二。
隋.僧璨:《信心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
唐.樓穎(撰):《善慧大士語錄》四卷,《新纂卍續藏經》第六十九卷。
唐.道宣:《廣弘明集》,《宋磧砂大藏經》第三十一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8年。
唐.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四卷論疏部五諸宗
部一。
唐.法藏:《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卷諸宗部
二。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六卷經
疏部四。
唐.弘忍(述):《最上乘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諸宗部五。
唐.(不詳):《曹溪大師別傳》,《新纂卍續藏經》第八十六卷。
唐.玄覺(撰):《禪宗永嘉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
唐.玄覺(撰):《永嘉證道歌》,《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
新羅.義湘:《法界圖記叢髓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卷諸宗部二。
唐.澄觀:《華嚴法界玄境》,《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卷諸宗部二。
日.空海:《梵字悉曇字母并釋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八十四卷續諸宗部十
五、悉曇部(全)。
唐.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明版《嘉興大藏經》第二十三卷。
唐.宗密:《原人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卷諸宗部二。
唐.宗密(述):《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
唐.宗密:《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卍新纂續藏經》第九卷。
唐.于頔(編集)、世燈(續編):《龐居士語錄》,《新纂卍續藏經》第六十九卷。
唐.斐休(輯):《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諸
宗部五。
唐.斐休(輯):《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諸宗部
五。
唐.從諗:《趙州和尚語錄》,《嘉興大藏經》第二十四卷。
日本.慧印:《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卷。
唐.慧然(輯):《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卷
諸宗部四。
南唐.智嚴(編):《玄沙師備禪師廣錄》,《禪宗全書》第三十九冊語錄部四。
南唐.神晏(述):《鼓山先興聖國師和尚法堂玄要廣集》,《古尊宿語錄》卷
三十七,《禪宗全書》第四十三冊語錄部八。
南唐.雲門文偃:《雲門文偃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卷。
南唐.靜、筠編纂:《祖堂集》,京都:中文出版社,1984年。
南唐.靜、筠編纂:《祖堂集》,《禪宗全書》第一冊史傳一,臺北:文殊
出版社,1989年。
南唐.文益:《宗門十規論》,《禪宗全書》第三十二卷宗義部二。
宋.宗紹:《無門關》,《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諸宗部五。
宋.延壽:《宗鏡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諸宗部五。
宋.延壽:《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諸宗部五。
宋.智覺:《心賦注》四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
宋.慧霞(編)、廣輝(釋):《重編曹洞五位顯訣》,《新纂卍續藏經》第六十三
卷。
宋.釋子昇∕等編:《禪宗諸祖師偈頌》,《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六卷。
宋.子昇∕等錄:《禪門諸祖偈頌》,《禪宗全書》第九十三冊雜集部十。
宋.守堅(集):《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卷。
宋.道原(撰):《景德傳燈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卷。
宋.李遵勖(編):《天聖廣燈錄》,《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八卷。
宋.李遵勗:《天聖廣燈錄》,《禪宗全書》第五冊史傳部五。
宋.惟白(集):《建中靖國續燈錄》,《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八卷。
宋.悟明:《聯燈會要》,《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卷。
宋.悟明:《聯燈會要》,《禪宗全書》第五冊史傳部五、第六冊史傳部六。
宋.正覺頌古、元.行秀評唱:《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大
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諸宗部五。
宋.正受:《嘉泰普燈錄》,《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卷。
宋.普濟:《五燈會元》,《禪宗全書》第七冊史傳部七。
宋.宗賾(集):《禪苑清規》,《卍續藏》第六十三冊。
宋.契嵩:《鐔津文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二卷。
宋.德洪:《石門文字禪》,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
宋.重顯(頌古)、克勤(評唱):《佛果圓悟禪師碧巖錄》十卷,《大正新脩大藏
經》第四十八卷諸宗部五。
宋.淨善:《禪林寶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
宋.蘊聞(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三十卷,《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卷。
宋.道謙(編):《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卷。
宋.守堅(集):《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卷諸宗
部四。
宋.宗紹(編):《無門關》,《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
宋.智昭(集):《人天眼目》,《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
宋.普敬∕等集:《無門慧開和尚語錄》,《卍新纂續藏經 》第六十九卷。
宋.惠洪:《林間錄》,《新纂卍續藏經》第八十七卷。
宋.惠洪:《林間錄》,《禪宗全書》第三十二卷宗義部二。
宋.洪覺範:《石門文字禪》,四部叢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宋.釋曉瑩:《羅湖野錄》,《卍續藏》第八十三冊。
宋.王隨:《傳燈玉英集》,《禪宗全書》第三冊史傳部三。
宋.賾藏主:《古尊宿語錄》,《禪宗全書》第四十三冊語錄部八。
宋.悟明:《聯燈會要》,《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卷。
宋.正覺(頌古)、元.行秀(評唱):《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
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諸宗部五。
宋.宗賾:《禪苑清規》,《禪宗全書》第八十一冊清規部一。
宋.賾藏主(集):《古尊宿語錄》,《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六卷。
金.志明:《禪苑蒙求》,《禪宗全書》第三十二冊宗義部二。
日本.宜默玄契(編):《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
卷。
高麗.釋退隱:《禪家龜鑑》,《禪宗全書》第一百冊雜集部十七。
元.妙源(編):《虛堂和尚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卷。
元.德煇:《勅修百丈清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諸宗部五。
元.智徹:《禪宗決疑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諸宗部五。
元.普度(編):《廬山蓮宗寶鑑》,《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卷諸宗部四。
明.林弘衍:《雪峰真覺禪師語錄》,《禪宗全書》第三十九冊語錄部四。
明.林弘衍:《雪峰真覺大師年譜》,《禪宗全書》第三十九冊語錄部四。
明.如巹(集):《緇門警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卷。
明.通容(集):《五燈嚴統》,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年。
明.解寧:《馬祖道一禪師廣錄》,《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九卷。
明.語風圓信、郭凝之:《潭州溈山靈佑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
七卷。
明.語風圓信、郭凝之:《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
七卷。
明.語風圓信、郭凝之:《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
七卷。
明.語風圓信、郭凝之:《五家語錄》,《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九卷。
明.語風圓信、郭凝之:《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
十七卷。
明.語風圓信、郭凝之:《先覺宗乘》,《禪宗全書》第十五冊史傳部十五。
明.如巹:《禪宗正脉》,《禪宗全書》第九冊史傳部九。
明.寂蘊(編):《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第二十六冊。
明.朱時恩:《居士分燈錄》,《卍新纂續藏經》第第八十六卷。
明.朱時恩:《居士分燈錄》,《禪宗全書》第十四冊史傳部十四。
明.郭凝之:《優婆夷志》,《新纂卍續藏經》第八十七卷。
明.錢謙益:《紫柏尊者別集》,《禪宗全書》第五十冊語錄部十五。
清.世宗皇帝(雍正):《御選語錄》,《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八卷。
清.胤禎(雍正):《御選宗鏡大綱》,《乾隆大藏經》第一六四冊。
清.彭際清:《淨土聖賢錄》,《新纂卍續藏經》第七十八卷。
清.集雲堂(編):《宗鑑法林》,《新纂卍續藏經》第六十六卷。
胡適:《新校定的敦煌寫本神會和尚遺著兩種》,《禪宗全書》第三十六冊
語錄部一。
胡適:《神會和尚語錄的第三個敦煌寫本:「南陽和尚問答雜徵義:劉澄集》,
《禪宗全書》第三十六冊語錄部一。
(三)史傳
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卷史傳部三。
晉.葛洪:《神仙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五九冊,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3~1986年。
梁.慧皎(撰):《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卷史傳部二。
梁.寶唱、民.震華編撰:《比丘尼傳全集》,臺北:恆河出版社,1987年。
隋.灌頂:《智者大師別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卷史傳部二。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卷史傳部二。
唐.道宣(撰):《廣弘明集》,《宋磧砂大藏經》第三十一卷。
唐.玄奘(譯)、辯機(撰):《大唐西域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
卷史傳部三。
唐.宗密(撰):《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禪宗全書》第一冊史傳部一。
唐.淨覺(撰):《楞伽師資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八十五卷古逸部。
唐.佚名:《曹溪大師別傳》,《禪宗全書》第一冊史傳部一。
唐.彥琮(撰):《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卷史傳部
二。
宋.歐陽修、宋祈:《新唐書》,《二十五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62年。
宋.贊寧(撰):《宋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卷史傳部二。
宋.贊寧:《大宋僧史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四卷事彙部下、外部教
全。
宋.契嵩:《傳法正宗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卷史傳部三。
宋.惠洪:《禪林僧寶傳》,《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卷。
宋.惠洪:《禪林僧寶傳》,《禪宗全書》第四冊,史傳部四。
宋.志磐:《佛祖統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九卷史傳部一。
宋.祖琇:《僧寶正續傳》,《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卷。
宋.本覺:《釋氏通鑑》,《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六卷。
元.馮子振撰:《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五卷。
元.道衍:《諸上善人詠》,《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八卷。
明.覺岸:《釋氏稽古略》,《大正新脩大藏經藏》第四十九卷史傳部一。
明.朱時恩:《佛祖綱目》,《禪宗全書》第十五冊史傳部十五。
明.大壑:《永明道蹟》,《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六卷。
明.如惺撰:《大明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卷史傳部二。
明.明河:《補續高僧傳》,《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七卷。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收於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五代史附中國春秋》第
二冊,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清.記蔭(編纂):《宗統編年》三十二卷,《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六卷。
清.紀蔭:《宗統編年》,《禪宗全書》第二十三冊史傳部二十三。
佚名:《禪林類聚》,《禪宗全書》第八十八冊雜集部五。
清.傳燈:《天台山方外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清.瞿汝稷(輯):《指月錄》,臺北:文豐出版公司,1990年。
清.王懋竑:《朱子年譜》,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日本.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年。
湯錫予:《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漢聲出版社,1973年。
藍吉富(編):《全唐文禪師傳記集》,《禪宗全書》第一冊,臺北:文殊出版社,
1989年。
(四)文學、哲學及佛學相關工具類書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南嶽出版社,1984年。
梁.顧野王撰:《玉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年。
唐.慧琳撰:《一切經音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四卷外部教全、
事彙部下外部義全。
唐.日本國比叡山延曆寺僧圓珍:《入唐求法目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
十五卷目錄部全。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三卷事彙部上。
唐.義淨:《南海寄歸》,《宋版磧砂大藏經》第三十一卷。
唐.智廣撰:《悉曇字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四卷事彙部下、外部教
全。
唐.寒山:《寒山子詩集》,《嘉興大藏經》第二十卷。
唐.明佺等:《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五卷目錄部全。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五卷目錄部全。
宋.希麟(集):《續一切經音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四卷事彙部下、
外部教全。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八百六十三
冊。
宋.善卿:《祖庭事苑》,《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四卷。
宋.法雲:《翻譯名義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四卷。
宋.法應(集)、元.普會(續集):《禪宗頌古聯珠通集》,《禪宗全書》第
八十五冊雜集部二。
宋.黎靖德:《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 1987年。
日本.無著道忠:《禪林象器笺》上冊,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日本.無著道忠:《葛藤語箋、禪林句集辨苗》下冊,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
年。
日本.無著道忠:《禪林象器笺》下冊,《禪宗全書》第九十七冊雜集部(十四)。
明.釋正勉、釋性 :《古今禪藻集》,《四庫全書》集部八。
明.胡震亨(輯):《唐音統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明.張自烈、清.廖文英:《正字通》,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6年。
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清.聖祖御定:《全唐詩》第十一冊、第十二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守一《宗教律演派》,《新纂卍續藏經》第八十八卷。
楊仁山(撰)、萬叔豪(註):《佛教宗派詳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陳尚君:《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柏 楊:《中國歷史年表》,臺北:晨光出版社,1977年。
慈怡法師:《佛教史年表》,高雄:佛光出版社,1987年。
林尹、高明:《中文大辭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1990年。
季羨林主編:《敦煌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
二、專門著書(依姓氏筆劃排列)
太虛:《中國佛學特質在禪》,收於張曼濤主編, 《禪學論文集》第二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太虛:《太虛大師選集》,臺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
巴壺天:《禪骨詩心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巴壺天:《藝海微瀾》(禪與詩),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日.孤峯智璨(著)、釋印海譯:《中印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
年。
日.鈴木哲雄:《唐五代禪宗史》,東京:株式會社山喜房佛書林,1985年。
日.鈴木大拙(著)、孟祥森(譯):《禪學隨筆》,臺北:志文出版社,1979年。
日.鈴木大拙(著)、耿仁秋(譯):《禪風禪骨》,臺北: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2年。
日.鈴木大拙(著)、劉大悲(譯):《禪與生活》,臺北:志文出版社,1993
年。
日.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臺北:臺灣學生書
局,1991年。
日.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臺北:天華出版社,
1993年。
日.野村耀昌等著.聖嚴法師(譯):《中國佛教史概說》,臺北:法鼓文化,1999
年。
日.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禪》,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
年。
日.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2年。
日.阿部肇一(著)、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一南宗禪成立以後的政治社
會史的考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日,高雄義堅(著)、陳季菁(譯):《宋代佛教史研究》,臺北:華宇出版社,
1987年。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008年.
日.西槙光正(編):《語境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年。
日.小川隆(著)、何燕生(譯):《語錄的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
月溪禪師:《禪宗源流與修持法》,臺北:天華出版社,1992年。
冉雲華:《中國禪學研究論集》,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
印順:《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78年。
印順:《中觀今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印順:《無諍之辯》,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印順:《佛教史地考論》,臺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孟瑤:《中國文學史》,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76年。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吳經熊:《禪學的黃金時代》,臺北:海南出版社,2009年。
吳汝鈞:《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吳 怡:《公案禪語》,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年。
吳 怡:《禪與老莊》,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吳言生:《禪宗詩歌境界》,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岑學呂:《虛雲和尚年譜》,《禪宗全書》第三十冊史傳部三十。
余培林:《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3年。
李志夫《印度哲學及其基本精神》,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李淼:《禪宗與中國古代詩歌藝術》,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杜松柏:《禪與詩》,臺北:弘道書局,1980年。
杜松柏:《知止齋古稀學術論文自選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林伯謙:《中國佛教文史探微》,臺北:秀威資訊社,2005年。
束景南:《朱熹大傳》,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吳明興(編):《月溪法師開示錄》,臺北:圓明出版社,1998年。
法舫法師:《唯識史觀及其哲學》,臺北:天華岀版社,1987年。
東初法師:《中日佛教交通史》,臺北:東初出版社,1985年。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周裕鍇:《禪宗語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忽滑谷快天(著)、郭敏俊(譯):《禪學思想史》,臺北:大千出版社,2003
年。
南懷瑾:《禪海蠡測》,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南懷瑾:《禪與道概論》,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柳田聖山(著)、毛丹青(譯):《禪與中國》,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柳田聖山:《初期禪宗史書的研究》,《禪宗全書》第三十六冊。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9年。
胡適:《荷澤大師神會遺集》,《禪宗全書》第三十六冊語錄部一。
胡適:《中國白話史》,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
胡適∕等著:《禪宗的歷史與文化》,臺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年。
宣化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臺北:法界佛教大學中文出版部,1989
年。
唐一玄:《圓覺經自課》,高雄:休休文教基金會,2009年。
唐一玄(別注)、釋心印(會箋):《四卷楞伽經注箋》,高雄:休休文教基金
會,2009年。
唐一玄(論)、釋心印等(譯釋):《六祖壇經論釋》,高雄:休休文教基金會,
2009年。
唐一玄(輯注):《禪宗語錄別輯會注》,高雄:休休文教基金會,2009年。
唐一玄:《大佛頂首楞嚴經自課》,高雄:休休文教基金會,2009年。
唐一玄:《妙法蓮華經敘要與編解》,高雄:休休文教基金會,2009年。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菩提比丘著、尋法比丘中譯:《阿毗達磨概要精解》,高雄:正覺學會,2015
年。
南舲(黃朝和):《智者—東土的小釋迦天臺智顗大師》,台南:湛然寺,2008
年。
孫昌武:《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張美蘭:《祖堂集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張美蘭:《禪宗語言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張美蘭:《祖堂集校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張國一:《唐代禪宗心性思想》,臺北:法鼓文化,2004年。
張 勇:《傅大士研究》,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
傅錫壬(註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82年。
張曼濤(主編):《六祖壇經研究論集》,臺北:大乘文化出 版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禪宗典籍研究》,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禪學論文集》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
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禪宗思想與歷史》,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年。
張慧芳:《舍利佛阿毘曇論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16年。
莊耀郎:《郭象玄學》,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徐曉望:《閩國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徐文明:《唐五代曹洞宗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梁啟超:《中國佛教研究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年。
陳援庵:《釋氏疑年錄》,收於藍吉富主編《現代佛學大系》,臺北:彌勒出版
社,1982年。
陳德和:《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陳 原:《社會語言學》,臺北:學林出版社,1994年。
陳錫璋:《福州鼓山湧泉寺歷代住持禪師傳略》,臺南:智者出版社,1996年。
湯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臺北:慧炬出版社,1986年。
程湘清(主編):《隋唐五代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第一二九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黃懺華:《佛教各宗大意》,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
黃敬家:《詩禪.狂禪.女禪:中國禪宗文學與文化探論》,臺北:臺灣學生書
局,2011年。
黃誠:《法眼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2年。
曾淑華(釋宗慈):《《五家語錄》禪僧詩偈頌贊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15年。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廖咸亨:《中邊.詩禪.戲夢—明未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臺北:
允晨文化,2008年。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楊曾文:《唐五代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楊曾文:《日本佛教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釋東初:《中日佛教交通史》,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1970年)。
聖嚴法師:《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法鼓文化,1987年。
聖嚴法師、丹增諦深喇嘛:《漢藏佛學同異答問》,臺北:法鼓文化,1992
年。
聖嚴法師:《日韓佛教史略》,臺北:東初出版社,1993年。
釋聖嚴:《禪與悟》,臺北:東初出版社,1993年。
釋聖嚴:《禪門驪珠集》,臺北:東初出版社,1993年。
釋聖嚴:《學術論考》,臺北:東初出版社,1993 年。
聖嚴法師:《禪門修證指要》,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
聖嚴法師:《聖嚴說禪》,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
聖嚴法師:《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臺北:法鼓文化,2002年。
聖嚴法師:《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臺北:法鼓文化,2002 年。
聖嚴法師:《神會禪師的悟境》,臺北:法鼓文化,2005年。
聖嚴法師:《公案一百》,臺北:法鼓文化,2005年。
聖嚴法師:《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臺北:法鼓文化,2006年。
聖嚴法師:《步步蓮華》,臺北:法鼓文化,2015年。
釋恆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蘭絲.羅斯(著)、徐進夫(譯):《禪的世界》,臺北:志文出版社,1994
年。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4年。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葛兆光:《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十世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1984年)。
褚柏思:《中國佛學史論》,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年。
鄔昆如:《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9年。
劉錦賢:《儒家保身觀與成德之教》,臺北:樂學書局有限公司,2003年。
劉錦賢:《孟子的生命智慧》,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劉果宗:《禪宗思想史概說》,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劉貴傑:《禪宗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3年。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臺北:史學出版社,1974年。
趙飛鵬:《文獻學之傳承與探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
歐陽宜璋:《禪問答的模棱——趙州公案的語篇分析》,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2005年。
鄭阿財:《敦煌學》第二十六輯,嘉義:南華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2005年。
蔡信安:《洛克悟性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蔡榮婷:《《祖堂集》禪宗詩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鄧克銘:《法眼文益禪師之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
鄧克銘:《心性與言詮:禪宗思想研究論集》,文津出版社,2014年。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賴永海:《中國佛教與哲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顏尚文:《隋唐佛教宗派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年。
魏道儒:《宋代禪宗史論 》,高雄:佛光出版社,2001年。)
羅伯.保羅.吳爾夫(著)、郭實渝∕等(譯):《哲學概論》,臺北:學富文化,
2006年。
釋恆清(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臺北:東大圖書,1995年。
顧偉康:《禪淨合一流略》,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年1997。
三、期刊論文(依年代排序)
張曼濤:〈《大般涅槃經》中的涅槃思想〉,《華岡佛學學報》第二期,1972
年。
釋聖嚴:〈韓國佛教史略〉,《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八十二期,1980年10
月。
楊聯陞:〈禪宗語錄中之聻〉,《清華學報》第十四卷第一期,1982年。
李志夫:〈中國禪宗理事觀〉,《華崗佛學學報》第七期,1984年。
鄭志明:〈永嘉玄覺禪師證道歌義理初探〉,《中國佛教》第二十八卷第六期,
1984年6月。
鄭志明:〈唐代龐居士的詩偈及其宗教境界〉,《中國佛教》第二十九卷第十一
期,1985年11月。
吳永猛:〈禪宗圓相論探源〉,收於《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
慶論文集》,臺北:法光出版社,1991年。
林義正:〈石頭希遷的禪思想及其教育方法〉,《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
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臺北:法光出版社,1991年。
高明道:〈「頻申欠呿」略考〉,《中華佛學學報》第六期,臺北:中華佛學研
究所,1992年。
羅錦堂:〈莊子與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1993年3月。
牟鐘鑒:〈從儒佛關係看韓愈、柳宗元與李翱〉,《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
年12月。
葛兆光:〈荷澤宗考〉,《新史學》第五卷第四期,1994年12月。
楊曾文:〈牛頭法融及其禪法〉,收於釋恆清主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
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樓宇烈:〈讀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隨記〉,《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二期,臺
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1999年。
林文彬:〈維摩詰經不二法門義理初探〉,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興大中文學報》
第十期,1997年。
顏亞玉:〈三平史幾個問題的再探討〉,《廈門大學學報》第一三七期,1999
年第1期。
周碧香:〈隋唐五代漢文佛典的助詞「個」〉,《圓光佛學學報》第七期,1999
年12月。
蔣義斌:〈法眼文益的禪教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三期,2000年。
王榮國:〈唐志勤禪師生平考〉,《宗教學研究》第一期,2002年。
張子開:〈趙州和尚、趙州語錄與趙州禪〉,《中國禪學》第一卷,2002年。
釋聖嚴:〈漢傳佛教文化及其古文物〉,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中華佛學研究》
第七期,2003年。
鄧克銘:〈禪宗公案之經典化的解釋 ——以《碧巖錄》為中心〉,《臺大佛學
研究》第八期,2003年7月。
鄭阿財:〈唐代佛教文學與俗曲─以敦煌寫本〈五更轉〉、〈十二時〉為中心〉,
《普門學報》第二十 期 ,2004 年3 月。
楊笑天:〈永明延壽《四料揀》(四料簡)的背景、意義及真偽問題〉,《佛學研
究》第十三期,2004年。
黃敬家:〈智慧的女性形象—禪門燈錄中禪婆與禪師的對話〉,臺灣大學:《臺
大佛學研究》第九期,2004年7月。
龍晦:〈說偈子〉,《普門學報》第二十五 期 ,2005 年1 月。
楊明璋:〈敦煌變文之「某」、「某甲」、「某乙」析論〉,收於鄭阿財主編《敦
煌學》第二十六輯,2005年。
慧 開:〈人天師範 VS. 轉輪聖王──從釋迦佛陀論出世與入世的抉擇課題〉,
《普門學報》第三十四期, 2006 年7 月。
釋有晃:〈元代中峰明本之禪學思想與禪法略探〉,《中華佛學研究》第十期,
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6年。
林文彬:〈郭象足性逍遙的聖人說試析〉,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興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二期,2007年。
黃青萍:〈敦煌禪籍的發現對中國禪宗史研究的影響〉,《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八期,2007 年8 月。
蔡榮婷:〈禪宗啟悟文學的典範與創意—以《景德傳燈錄》為觀察核心
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花大中文學報》第二期,2007年12月。
李開濟:〈「牧牛禪」的省思〉,《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五卷十一期,2008年11月。
釋依空:〈從宗密和會華嚴與禪看法眼文益六相圓融思想的成立與應用〉,《世界宗教學刊》第十四期,2009年。
趙飛鵬:〈丁福保及其《六祖壇經箋註》〉,《臺大佛學研究》第二十三期,2012
年7 月。
黃繹勳:〈智門光祚語錄之研究〉,《漢學研究》第三十卷第4四期,2012年 12 月。
林明照:〈無我而無物非我〉:呂惠卿《莊子義》中的無我論〉,臺北: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五期(秋季號)2013年9
月。
高婉瑜:〈從模因論看禪門詩句的發展與傳播〉,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
大學報》六十卷第一期,2015年3月。
李開濟:〈溈仰宗禪法—中國圓相思想〉,《哲學與文化》第四十三卷第一期,
2016年1月。
劉錦賢:〈從無心、生意、一體諸理境論陽明對明道思想之繼承與推展〉,《哲
學與文化》,第四十三卷第三期,2016年3月。
黃朝和:〈朱子涉禪之因緣及其轉折〉,《靜宜中文學報》第九期,2016年6月。釋見介:〈憶佛念佛.彌陀法門〉,《香光莊嚴雜誌》第一二七期,2017年6月。
四、學位論文(依年代序列)
杜松柏:《禪學與唐宋詩學》,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6年。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6年。
孔維勤:《永明延壽宗教論》,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臺
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邢東風:《南宗禪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0年。《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二十七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復旦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高雄:佛光文化,1991年。
徐文明:《中土前期禪學思想研究》,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
張 勇:《傅大士研究》,四川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1995年。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
張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7年。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蔡纓勳:《善導思想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十輯第七冊,高雄:佛光文化,2001年。
吳言生:《禪詩研究》,陝西師範大學文學所博士論文,1999年。高雄:佛光文
教基金會,2001年。
李幸玲:《廬山慧遠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臺
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7年。
楊素姿:《大廣益玉篇音系研究》,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2年。
王鳳珠:《永明禪師禪淨融合思想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3年。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陳政揚:《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思想之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3
年。
姬天予:《宋代禪宗臨宗偈研究》,玄奘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新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年。
吳美儀:《八大山人題畫詩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