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劇場化之公民參與新契機--以OD表演工作室《老童話》為例
書刊名:藝術評論
作者:謝華容
作者(外文):Hsieh, Hua-jung
出版日期:2019
卷期:37
頁次:頁83-113
主題關鍵詞:參與式劇場實境實驗劇場公民參與對話關係Participatory theatreImmersive experimental theatreCivic participationConversationRelationshi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4
圖書
1.藍劍虹(2002)。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人作為一種技藝。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anpol, Barry、彭秉權、蔡宜剛、劉益誠、張盈堃(2004)。批判教育學導論。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ester, Grant H.、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reire, Paulo、方永泉(2007)。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oal, Augusto、賴淑雅(2000)。被壓迫者劇場。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Freire, Paulo、國立編譯館(2011)。希望教育學--重現《被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崇建、甘耀明(2017)。對話的力量--以一致性的溝通,化解內在冰山。臺北市: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Gergen, Kenneth J.、宋文里(2016)。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臺北:心靈工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群傑(20130000)。文化創意產業與文化公民參與:公共價值創造的觀點。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ishop, Claire、林宏濤(2017)。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臺北市:典藏家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Röcke, Anja、白舜羽(2017)。公民參與的框架與擴散:法、德、英的參與式預算。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Prendergast, Monica、Saxton, Juliana(2013)。Applied drama: A facilitator's handbook for working in community。Chicago, Illino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13.Barnes, Hazel、Coetzee, Marie-Heleen(2014)。Applied Drama/Theatre As Social Intervention in Conflict and Post-Conflict Contexts。Newcastle upon Tyne:Cambridge Scholars。  new window
其他
1.〈一堂課.臺灣〉新加坡跨國行動演出計畫,http://event.moc.gov.tw/sp.asp?xdurl=ccEvent2016/ccEvent_cp.asp&cuItem=2222058&ctNode=676&mp=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OD表演工作室。一堂課.臺灣,http://alessontw.wixsite.com/alesson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OD表演工作室。UR Partner老派城市團隊行動分享(下篇)--在《老童話》演出之後,http://www.urstaipei.net/article/20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OD表演工作室。UR Partner老派城市團隊行動分享(上篇)--在《老童話》演出之前,http://www.urstaipei.net/article/208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北市都市更新處。2017UR Partner都市再生伙伴計畫徵件簡章,https://goo.gl/wrBsr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