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凝視時間,在動與不動之間--長鏡頭的一種美學反思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吳珮慈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 Isabelle
出版日期:1999
卷期:27:8=320
頁次:頁8-15
主題關鍵詞:臺灣新電影長鏡頭美學反思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7
  • 點閱點閱:84
期刊論文
1.齊隆壬(1987)。台灣新電影的反思。電影欣賞,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齊隆壬(19870400)。再見「新電影」, 期待「另一種」電影的來到。當代,12,128-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天鐸、陳蓓芝(19900700)。八十年代臺灣新電影的社會學再探。電影欣賞,8(4)=46,68-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文淇(1996)。侯孝賢電影中的寫實風格與敘事。金馬獎華語影片專題特刊,60-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櫻棻(19951200)。長拍運鏡之後--一個當代臺灣電影美學趨勢的辯證。當代,116,72-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櫻棻(1996)。長拍運鏡之後--一個當代台灣電影美學趨勢辯證。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發展與文化變遷研討會,99-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Aumont, J.、Marie, M.、Beigala, A.、Vemet, M.(1983)。Esthétique du film。Paris:Nathan université。  new window
2.Bazin, André(1975)。Qu'est-ce que le cinéma?。Paris:Edition du Cerf。  new window
3.Bergala, Alain(1978)。Initiation à la sémiologie du récit en images。Paris:Cahiers de l'audiovisuel。  new window
4.Burch, Noël(1973)。Theory of Film Practice。New York:Praeger。  new window
5.Deleuze, Gilles(1985)。L'lmage-temps。Paris:Les Editions de Minuit。  new window
6.焦雄屏(1990)。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Mitry, Jean(1980)。Esthétique et Psychologie du cinéma。Paris:Edition Umversitaire。  new window
8.Metz, Christian(1977)。Langage et cinéma。Paris:Albatros。  new window
9.Martin, Marcel(1985)。Le Langoge cinématographique。Paris:du Cerf。  new window
10.鄭樹森(1995)。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儒修、羅頗誠(1993)。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臺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迷走、梁新華(1991)。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盧非易(1997)。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時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Bazin, André、崔君衍(1995)。電影是什麼?。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建業(1990)。人文電影的追尋。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詹宏志(1990)。台灣新電影的來路與去路,一個報導與三個評論。台灣新電影。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森堯(1990)。風櫃來的人:電影的寫實主義。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齊隆壬(1990)。台灣電影批評的傾向:「觀衆電影」影評與「作者電影」影評。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