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會批判美學的紀錄片製作教學研究
作者:林建志
作者(外文):Lin Chien-Chih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素卿
楊忠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社會批判美學紀錄片行動研究social critical aestheticsdocumentaryaction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4
本研究為行動研究,研究方法以質性方法為主,旨在探討社會批判美學相關理論應用於紀錄片製作教學之實施方式、瞭解教學遭遇的問題與因應之道與分析批判美學相關理論對學生紀錄片製作學習成效。研究者以科技大學三年級的任課班共三十位學生為研究對象,設計4個單元的學習課程,為期16週的研究。研究期間以課堂觀察、教師省思札記、學習單、學生反省與回饋、訪談等工具蒐集資料。
本研究發現如下:一、以批判美學相關理論為基礎進行課程設計,提供學生學習和反思的機會,以多元方式評量學生表現。整體而言,課程設計與實施能符合學生需求及達成教學目標。二、教學遭遇到的問題包括部分的學生被動學習、對理論不感興趣、課室看片與時間無法控管等問題,根據所遭遇的問題提出規劃時間並有效聚焦討論與對話、善用社群網站促進學習等因應之道。三、教學成效包括提升學生的反思、批判思維、社會想像力等能力,了解藝術批判社會的多樣性與可能性,以及提升製作社會批判議題紀錄片之能力。
研究者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發現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未來推動社會批判美學的紀錄片製作教學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as action research, proceeded qualitatively, exploring how social critical aesthetics was applied to documentary production teaching, analyz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lication, and finally surfaced the teaching difficulties and found answers to them. Thirty junior students of 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selected as participants. Based on teaching units, the authors designed 4 kinds of unit worksheets, and, through them, the assessment period lasted for 16 weeks. Data collection was implemented in multiple ways, inclusive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teaching notes of reflection, learning records, reflection and feedback of students, and interviews.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curriculums designed based on social critical aesthetics can offer students opportunities to cri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to meet student need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s, and assess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varied ways. 2) The processes of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including students’ passive learning attitudes feeling bored with theoretical lectures, and ineffective time management in the class. The improving strategies focused on time management, peer dialogues and discussions, and establishing network platform of shared opinions. 3) Applying social critical aesthetics to documentary production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enhance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to imagine socially and widely,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art upon the society, as well as to produce the documentaries centering on issues that can socially criticize our world.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were also made in this study.
中文部分
七步城思(2010年3月2日)。是藝術,也是政治──紀錄片與社會。檢索
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chinpang/post/1320690131
于善祿(2007)。波瓦軍械庫-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台北市:黑眼睛
文化。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第十二版)。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玉燕(2007)。環境議題紀錄片的敘事策略研究:一個集體行動框架的觀點。(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6NCCU5383026)
王亞維(譯)(1996)。紀錄與真實(原作者:Richard M. Barsam)。台北市:遠
流。
王亞維(譯)(2010)。製作紀錄片(原作者:Michael Rabige)。台北市:遠
流。
王慰慈(1997)。《文化記錄片研討匯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慰慈(2002)。台灣紀錄片的類型與分析-以Bill Nichols的六種模式為研究
基礎,真實與再現。紀錄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0-60。台中
市:國美館。
王慰慈(2008)。台灣紀錄片美學單元引言。紀錄片雙年展,台中市:國美
館。
王慧婷(2013)。文化追索之路-論Mayaw Biho港口部落系列紀錄片。(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101NTU05625002)

王遲、權英卓(2009)。影像的救贖,論自我治療紀錄片,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5,78-82。
井迎瑞(2002年12月26日)。紀錄片的前世今生。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演講。
井迎兆(2006)。電影剪接美學-說的藝術。台北市:三民。new window
井迎瑞、蔡慶同(2006年11月9日)。台灣紀錄片:歷史與美學。蘋果日報。
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61109
方永泉(2000)。馬庫色H. Marcuse的「人性解放」美學觀及在教育美學
上的蘊義。取自http://www.ncnu.edu.tw/~ycfang/marcuse.htm
方永泉(2000)。文化工業與文化救贖-阿多諾的文化批判觀點及其美學意
義,載於教育美學。台北市:五南。
行政院(2004)。文化創意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取自
http://www.ndc.gov.tw/dn.aspx?uid=8100
史文鴻(1991)。馬庫色及其批判理論。台北市:三民。
白佳琳(2012年5月4日)。紀錄片產業發展現狀掃描:市場化加深同質化
嚴重。光明網。檢索自
big5.gmw.cn/g2b/culture.gmw.cn/2012-05/04/content_4086688.htm
巴東(2010年11月)。台灣高等美術教育內在發展的虛無困境~形而上價值方
向的缺乏與迷惘。近代書畫藝術發展回顧─紀念呂佛庭教授百歲冥誕國
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
朱仲謀(譯)(2006)。行動研究導論。(原作者:A. P. Johnson)。台北市:
五南。
朱曉姝 (2005)。電視紀錄片中的“扮演”,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5,90 – 91。
杜慶承(2007)。彩虹印記,翁金珠的半線情懷。台北市:前衛。
李道明(1985)。什麼是紀錄片。聯合月刊,52,286。
李道明(1994)。〈近一百年來臺灣電影及電視對臺灣原住民的呈現〉。電影
欣賞,69,55-64。
李道明(1999)。紀錄片的回顧與前瞻。電影欣賞雜誌,100,55-57。
李道明(2013)。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台北市:三民。new window
李醒塵(1997)。西方美學史教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晨芳(2011)。非常之事,平常之情-紀錄片題材呈現探析,東南傳播,
1,74 – 75。
易璿 (2011)。人道關懷與溫情主義-21世紀初台灣主流紀錄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9NCKU5625012。)
林文淇、陳德齡(2006)。生命的影像:台灣紀錄片的七堂課。桃園縣:中央
大學電影文化研究室。
林木材(2009年9月)。對公義的溫柔堅持:蔡崇隆和《油症─與毒共存》。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12,1。
林木材(2013)。進步與倒退─2010台灣紀錄片觀察筆記,2011年台灣電
影年鑑,30。
林武佐(2011年6月)。紀錄片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第八屆提升職業倫理與
道德研討會,建國科大。
林怡君(2010)。搖滾吧!紀錄片:紀錄片與台灣社會再造(下)。電影文
化研究室放映週報。取自http://funscreen.com.tw/fan.asp?F_No=639
林素卿(2009)。美感經驗對課程美學建構之啟示。東海教育評論,3,43-70。
林素卿等譯(2009)。課程發展(原作者:Peter F. Oliva) 。台北市:五南。
林素卿(201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第二版)。高雄市:麗文。
林建志(2009)。紀錄與搬演之間-以天空上的紙飛機-飛行計畫為例,紀錄
片創作論述。彰化縣:中州科技大學。
林寶元(2008年11月13日)。社區大學影像教育種子師資工作坊第一回合
討論議題講義,台南藝術大學。
林書涵(2012年7月4日)。青年導演李惠仁等紀錄片不畏強權揭
真相。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TW。
吳俊憲(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意涵、理論與推動策略,靜宜大學師
資培育中心實習輔導通訊,11,3-7
吳懷宣。(2011年11月21日)劇場作為藝術教育之美學範式
(paradigm)探討 。吳小毛的境象劇場 。取自
http://wuhwaihsuan2011.pixnet.net/blog
邵一誕(譯)(1992)。馬庫塞(原作者:Macintyre, A.)。台北市:桂冠。
肖平(民95)。紀錄片邊界理論三題。中國傳媒大學學報,5,113-117。
邱月亭(2009)。解嚴後「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創傷敘事與記憶政治。(碩士
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NTHU5625004)
邱誌勇、許夢芸(譯)(2003)。馬克思主義與文化意識型態的形構,《文
化研究的基礎》,台北市:韋伯文化,95-138。
邱誌勇(2007)。美學的轉向:從體現的哲學觀論新媒體藝術之“新”。藝
術學報,81,283-298。
邱禮濤(2006年12月)。我所知《被 壓 迫 者 劇 場》的二、三事。取
自http://www.hermanyau.com/cArticleTO.htm
紀文章(2009年11月)。影像的在地記錄生產與社會實踐。國立臺南藝
術大學台灣社區影像研討會,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奚浩(2012)。紀錄片的真理轉向。南藝學報,5,45-63。new window
胡台麗(1991)。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述台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new window
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183-208。
胡文玉(2009)。專訪雲林故事紀錄片《帶水雲》導演黃信堯。閱讀雲林雙
月刊,9,13-16。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學-審美教育起源、演變與內涵的探究。台北市:new window
五南。
梁福鎮(2004)。人格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科學期刊,4(2),19-39。梁良(2005),中華民國九十四年電影年鑒。臺北:行政院新聞局,59-63。new window
梁夢竹(2012年12月07日)。紀錄片導演李惠仁 獲亞洲電視節最佳導演。
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tw。
施宜煌、賴郁璿(2010)。「教師即陌生人」隱喻對教師教學的啟示。當new window
代教育研究季刊,18(1),111-145。
郭力昕 (2004年10月13日)。當紀錄片成為新的教堂:試論「生命」及其
文化現象。苦勞網。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3969
郭力昕(2005)。濫情主義與去政治化-當代台灣紀錄片文化的一些問
題。電影欣賞季刊,125,9。
郭力昕(2012)。影像政治與臺灣。傳播與社會學刊,20,183-196。new window
馬馳(1998)。新馬克思主義文論。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陸揚(2011)。文化工業批判的再批判。社會科學,2,180-186。
莊靖(譯)(1994)。看藝術學思考:看得不一樣、想得更靈活的 創意思考技
術。(原作者:David Perkins)。台北市:原點。
黃文彥、侯俐安(2013年7月24日)。聲援大埔爆衝突 教授送辦、學生流
血。聯合新聞網。取自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048288.shtml
黃政傑 (1990)。課程設計。台北市:東華。
黃鈺珊(2004年6月7日)。南藝學派紀錄片之崛起與表現特色。兩岸傳播
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黃聖哲(2002)。美的物質性-論阿多諾的藝術作品理論。師大學報,人文與new window
社會-藝術專刊,47,1-10。
黃漢昌(2009)。葛琳Maxine Greene存在現象學及其在覺醒教育之應用-
以愛的理論與實踐一門課為例。(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
統。(系統編號 097NTNU5332029)。
崔光宙(2006)。教育美學的意義。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溫明麗(2002)。批判性思考教學的策略與藝術。北京師範大學附校學報,6,new window
7-12。
溫育賢(2008)。批判社會學的批判。新北市教育季刊,63,79-81。
許惠琪(2009)。影像的行動-論陳界仁的影片藝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97NTPTC632012)
陳中淋(2013)。紀錄原鄉:台灣運動紀錄片的再現模式分析。(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101NTPT0567020)
陳伯璋 (1987)。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陳品君(2010)。稻耕文化的歌詠:小川紳介的紀錄片美學。藝術學報:表new window
演類,87,197-214。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市:揚智。
陳國欽(2009)。電視紀錄片:娛樂化追求中的迷失與反思。重慶郵電大學學
報(社會科學版),21(4),78 – 83。
陳昭瑛(譯)(1987)。美學的面向-藝術與革命(原作者:Marcuse, H.)。台北市:
南方。
彭逸凡(2009)。論“再現”技巧在紀錄片中的運用。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5(8),
54 – 57。
莊靖(譯)(1994)。看藝術學思考:看得不一樣、想得更靈活的 創意思考技
術(原作者:David Perkins)。台北市:原點。
張釗維(2006)。紀錄片的社會觀。劇作家雜誌,2,140-147。
張華、石偉平、馬慶發 (2001)。課程流派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張雅萍(譯)(2001)。大眾電影研究(原作者是誰?:Joanne Hollws, Mark
Jancovich)。台北市:遠流,初版一刷,25-50。
張盈堃、陳伯璋(2010)。日常生活的紮根美學:劇場作為批判教育學的實作
場所,當代教育論述的踰越。台北市:巨流。
張德銳、李俊達(譯)(2002)。另一雙眼睛—教室觀察與會談技巧。臺北市:new window
國立教育資料館。
楊忠斌(2002)。阿多諾的美學及其美育意涵。(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new window
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90NTNU0331021)
楊忠斌(2007)。藝術、想像與社會正義-Maxine Greene的美育思想研究。第
二屆美感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大學,71-89。
楊忠斌(2008)。Maxine Greene 的美育思想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
計畫成果報告。
楊忠斌(2008)。教育美學:美學與教育問題述評。台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267-274。
楊忠斌、林素卿(2010)。當代藝術的特色對教學藝術的啟示。載於黃政new window
傑(主編),教學藝術(127-150頁)。台北市:五南。
楊銀興(2003)。落實學生行為教育-中小學學生價值觀的分析與導正。國教
輔導,43(2),2-7。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趙勇(2005)。大眾文化的革命功能-瑪爾庫塞大眾文化觀中的另一主題。新
週刊。取自 http://wenyixue.bnu.edu.cn
鄧宗聖(2010)。論藝術本位的文化創意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105,new window
65-90。
劉立行(2005)。影視理論與批評。台北市:五南。
劉少杰(1993)。馬庫色-批判與重建。台北市:唐山。
劉清虔(1997)。馬庫色<單向度的人>導讀,台北市:台灣書店。
劉繼(譯)(2008)。單向度的人。(原作者:Herbert Marcuse)。上海:上海譯
文出版社 。
聞天祥(2008)。紀錄片的光環與塵埃。文化部。取自
http://www.moc.gov.tw/aboutcca/DFUN/200804-2.pdf
蔡美華(譯)(2003)。G. E. Mills 著。認識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台北市:學富。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蔡清田(2007)。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新猷與敎務課程領導。台北市:new window
五南。
蔡伸章(譯)(1989)。馬克思後的馬克思主義(原作者:David McLellan)。台北
市:巨流。
蔡慶同(2011)。再現弱勢的美學與政治:從《月亮的小孩》到《水蜜桃阿嬤》。new window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2-3E。
蔡慶同(2012)。媒體即身體:綠色小組與環保抗爭。南藝學報,5,1-23。new window
蔡慶同(2012)。《南進台灣》紀錄片作為帝國之眼。臺灣社會研究,86,new window
99-132。
鄭勝華(2007)。「朝向人之啟蒙與救贖的藝術理論-論阿多諾的美學訴求」。
載於王品驊(主編),《文字行動Ⅱ》(117)。台北市:世安文教基金會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盧非易(1998)。1949-1994臺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市:遠流。
盧非易(2001) 。台灣新聞與紀錄片資料庫之建構與片目研究初探。《廣播new window
與電視》,16,1-25。
盧姮倩(2014年5月28日)。台灣教育太功利 沒教如何當好人。自由時
報。http://www.ltn.com.tw。
賴淑雅(譯)(2000)。被壓迫者劇場(原作者:Augusto Boal),台北市:揚智
賴淑雅(2012)。是的,我們在從事被壓迫者劇場工作。《美育》雙月刊,
188,6-13。
謝如欣(2009)。紀念大師In Memoriam,不滅的聲音-奧古斯都.波瓦。PAR
表演藝術,198,105。
謝如欣(2012)。在巴西感受孕育「被壓迫者劇場」的愛。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88,36-43
謝朝鐘(2008)。美學與藝術教育,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2,147-150。new window
羅皓名(2012)。身體展演作為社會抵抗:以反身經驗論批判性藝術實作。(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SHU05655003)
羅維仁(2010)。Marcuse的批判美學及其在藝術教育上的啟示。高師大教育
研究,18,77-86。


英文部分
Adorno, T. (1991).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in J. M.Bernstein. (ed.),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85-92.
Aitken, I. (1990). Film and Reform : John Grierson and th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London : Routledge.
Altheide, D. &; Johnson, J. (1994). Criteria for assessing interpretive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Denzin and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485-499.
Baker, M. (2006). Documentary in the digital age. Burlington. MA :
Focal Press.
Boal, A. (1985)。Theatre of the Oppressed。NY: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
Braman, J. (2004).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An interview with Maxine
Greene. Independent school, 63(2).80-90.
Broudy, H. S. (1971). Some duties of a theory of educational aesthetics, in R.A.
Smith(ed.), Aesthetics and problems of education(pp.103-116).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Denzin, N. K. (1970). The Research Act in Sociology. Chicago: Aldine.
Dewey,J (1983). The classroom teacher. In J. J. A. Boydston(Ed.), The
middle works,1899-1924(pp. 180-189).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Eisner, E. W. (1994).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 (3rd ed.). NY: 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Eagleton, T.(1990). 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ress.
Fraenkel, J. R., &; Wallen, N. E. (1996). 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3rd. ed.). NY: McGraw Hill.
Gombrich, E. H. (1995). The story of art. London: Phaidon Press, Ltd.
Grant, B. K., &; Sloniowski, J. (eds). (1998). Documenting the
documentary: Close readings of documentary film and video.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Greene, M. (1967). Existential Encounter for Teacher.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reene, M. (1973). Teacher as strang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morden age. CA: Wadsworth.
Greene, M. (1974). Cognition, consciousness, and curriculum. In William Pinar. (Ed.), Heighten consciousness, culture revolution, and curriculum theory (pp. 69-84). CA: Mccutchan
Greene, M. (1978). Landscapes of learning.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reene, M. (1984a). Excellence, meanings, and multiplicity.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86(2), 283-297.
Greene, M. (1984b). How do we think about our craft?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86(1), 55-66.
Greene, M. (1993).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Toward a curriculum for human being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5(2), 211-222.
Greene, M. (1995).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 Eassy on education, the arts, and social chan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Greene, M. (1998). An autobiographical remembrance. Elected inW. F. Pinar (ed.), The passionate mind of Maxine Greene: IAmmembran(pp.9-12). London: Falmer Press..
Greene, M. (2001). Variation on a blue guitar: The Lincion Center Institute lectures on aesthetics education.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arris, H. (1995).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In W.Kohli(Ed.), Critical
conversations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pp. 217-228). NY: Routledge..
Held, D. (1980).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eory. London: Hutchinson.
Horkheimer, M. &; Adorno, T.(1973).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trans. John Cumming. NY:Herder &; Herder.
Jurczak, P. M. (1995). A life for freedom: The philosophy of Maxine Gree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4(2), 15-34.
Kay, S. (1995). The power of a preposition-An pnterview with Maxine Greene. Proper Review, 18(1), 17-25.
Kellner, D. (2000a). American National Biography: Herbert Marcuse. Online.Illuminations: The Critical Theory Website. Internet. Available:
http://www.uta.edu/english/dab/illuminations/kell12.html.
Kellner, D. (2000b). Marcuse and the Quest for Radical Subjectivity. Online.
Available: http://dogma.free.fr/txt/Kellner-Marcuse01.htm.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arcuse, H. (1964). One-Dimensional Man. Boston: Beac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ress.
Marcuse, H. (1969). An essay on liber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Marcuse, H. (1978). The aesthetic dimension─Towa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 Boston: Beacon Press.
Marcuse, H. (1987). Eros and civilisation─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 London: ARK Paperbacks.
Nunan, D. (1992).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414 University Press.
Patton, M.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Pinar, W. F (1998). Notes on the Intellectual: In Praise Maxine Greene. Elected
in W. Ayer & J. L.Miller, (Eds.), A lightin dark time: Maxine Greene and
the unfinished conversation.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08-121.
Pine, G. J. (2009). Teacher action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m, Inc.
Schmuck, R. A. (2006). Practical action research for change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Taba, H. (196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N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Tyler, R. (1949).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Wheeler, D.K. (1967). Curriculum Process. London :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Ward, P. (2005). Documentary: the margins of reality.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Zolberg, V. L.(1990). 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the Arts.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