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右翼文藝戰鬥復生、電影政經監控起飛、敘事文本美學再現:六十年代台灣健康寫實電影的崛起
作者:唐維敏
作者(外文):Albert Wei-min Ta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紀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健康寫實龔弘文藝政策左翼電影軟性電影電影檢查文化政治經濟學三民主義執行者經濟學黃梅調工作者三民主義執行者經濟學黃梅調工作者healthy realismHenry GungLeft-wing cinemacensorshi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1
本論文將研究焦點鎖定於健康寫實電影運動的崛起過程,從國民黨三十年代電影文藝政策與執行過程在台灣的復生、台灣電影產業政經實踐與心理規訓、電影文本書寫與意識逃逸等角度,思考如何將健康寫實電影能夠成功接合並置放於多元複雜的華語電影系譜。本論文追溯健康寫實主義電影在精神上與三民主義文藝論、文化清潔運動、反共戰鬥文藝、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一脈相承。在六十年代電影產業實踐上,「健康寫實電影」的執行者們又如何在民營電影、台語電影、「國片」起飛、黃梅調電影的多陳氛圍中,掌握自身的文化權力位置。最後將觀察並解析所謂「健康寫實」電影文本的內在結構,揭開健康與寫實進行接合/解合的論述系譜。
本研究拓展華語電影的思考脈絡,勾勒六十年代台灣電影的時間和空間軸線,並結合當代文化研究與政治經濟學的共生優點,考慮電影文化的政治權力與物質經濟基礎的交相作用,如何幫助我們重新進行對中影黨營文化機構、與其文化產品的分析架構。本研究受到影視史學的概念啟發,在分析電影文本上對視覺與聽覺文本性並重,並嘗試以跨領域、多方法的分析方式,呈現「健康寫實」這個電影文化政策/製片運動/生產動能/文本結構的綿密系統如何構成。
本研究反思台灣影史書寫的論述,挑戰龔弘為中心的健康寫實神話,並從解讀影片文本、敘事和美學徵候,分析電影產製集團的政經、生產、技術、產製勞力關係,到闡述文化政策、文藝、影評論述等三個問題分析層次,重新挖掘健康寫實電影意義系譜的另類可能連結。研究發現:「健康寫實」提倡者並未提出深刻論述,而短暫操作後便轉向「健康寫實」口號意在表功與爭取資源。然而,「健康寫實」電影集團內部人員,在生產具有文化啟蒙、再現鄉土風光的感覺結構時,也都遭到白色恐怖與電檢的強大心理與經濟壓力。健康寫實作為一種情感結構,充滿多元決定、各自想像的空間。而這組浮動意符,讓我們經歷過一場文藝政策的「實戰」、電影產業的「實踐」、電影工作者的「實習」和健康寫實電影文本「實驗」的遊戲。
This dissertation, while focusing on the discursive formation of Taiwan’s Healthy Realistic Cinema movement in the 1960s from discursive dimensions of cultural policy, film production and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also aims at dismantle and (re)articulate various critical moments in the genealogical spectrum of Chinese-language cinema.
It argues that, under the backdrop of recurring, the film cultural policy practiced by KMT ruling power in China of the 1930s, widespread policing and censoring actions in the film industries in Taiwan around the 1960s, and the filmmakers’ subtle struggle of artistic creation against ideological restraints, and with the supporting film criticism and film historians for fostering more relevant film productions and consolidating KMT monolithic governance, Healthy realistic cinema movement finally projects a landmark and powerful influence on popular memory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Taiwan.
Drawing on concepts of Cultural Studies as well as the theories of historiophoty, media political economy, and film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way in which healthy realism operates in relation to political ruling power, now and then, localized identity from diasporic sentimentality, and film censorship and white-terror repression within film industries.
The dissertation offers a critical perspective for approaching the question of historiography of Taiwanese cinema by problematizing Chinese-language cinemas, and explaining how Healthy Realistic Cinema serves as an imaginary screen for mandarin movie-goers suturing their identities and speaking positions, and as an experimental mechanism for filmmakers striving among political slogan, hidden working codes, industrial competition, and cinematic creation.
一、中文部份
丁亞平編。《百年中國電影理論文選:1897-2001》。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
丁淼。《中共文藝總批判》。香港:香港中國筆會,1970。
三澤真美惠。《南京政府時期國民黨的電影統制——以宣傳部、宣傳委員會的電
影宣傳為中心》,《東亞近代史》第7號,2004。
───。《殖民地下的新天堂樂園:日據時期台灣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台北:前衛,1999。
───。《日本時代台灣電影政策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
川瀨健一。《台灣電影饗宴:百年導覽》。李常傳譯。台北:南天書局,2002。
王由青。《張道藩的文宦生涯》。北京:團結出版社,2008。
王墨林,<文藝片導演李行>《導演與作品》。台北:聯亞出版社,1978,頁
40。
───。 <李行的文藝與鄉土>《中國的電影與戲劇》。台北:聯亞出版社,
1981,頁42。
王集叢。《戰鬥文藝論》,台北:文壇社,1955。
───。<怎樣展開戰鬥文藝運動>,《文藝月報》,2卷4期,1955,頁10-11。
───。<戰鬥文藝的比較研究>,《文藝創作》,50期,1955年6月,頁115-121。
───。<戰鬥文藝提出的意義>,《幼獅文藝》,2卷1期,1955年1月,頁28。
王壽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概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3卷9期,
1980年9月,頁37-39。
王臨泰,<展開戰鬥文藝運動的途徑>,《文藝月報》,2卷4期,1955,頁15-16。
中國電影家協會編,《華語電影的跋涉者----李行導演電影作品研討論文集》。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
中華民國電影年國際推廣組策劃。《台灣電影精選》。區桂芝執行編輯。台北:萬
象圖書,1993。
中國文藝年鑑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文藝年鑑》。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
中國文藝協會(編),《中國文藝協會會員通訊錄》。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53。
中國電影家協會編,《華語電影的華語電影的跋涉者--李行導演電影作品研討論
文集》。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編)。《中央改造委員會會議決議案彙編》,台北:中
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1952。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第五次新聞工作會談實錄》,台北:中
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8。
中國國民黨中央常會第五督導組,《「全面實踐戰生活須知,貫徹社會革新案」督
導考核執行初步成效摘要報告》,台北:國民黨中央常會第五督導組,1971。
文復會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出版圖書目錄》,台北:文復會,1984。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法規彙編》,台北:文復會,1974。
───。《中華文化復興論文集》,台北:文復會,1967。
───。《中華文化復興論叢》,台北:文復會,1969-1975。
───。《中華文化概述》,台北:文復會,1974。
───。《國民生活須知》,台北:文復會,1968。
───。《總統蔣公倡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十周年紀念專輯》,台北:文復會,
1978。
公孫嬿,<論戰鬥文藝的內在意識性>,《文藝創作》,49期,1955年5月1日,頁139-143。
公孫嬿,<戰鬥文藝的時代使命論>,《文藝月報》,2卷4期,1955年4月,頁12-15。
台北電影資料館。《華語電影歷史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12月11-12日。
台灣電影導演協會,2000,台灣電影導演藝術。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十:藝文志藝術篇)。南投:台灣省
文獻委員會,1997。(第七章為電影)
司徒衛,<戰鬥文藝的認識與推行>,《文藝月報》,2卷5期,1955年5月,頁
9-10。
宇業熒。《璀璨光影歲月:中央電影公司紀事》。台北:中央電影公司,2002年。
司馬芬,<李行為國片獻出心血才智>《中國電影三十年》。台北:影劇周刊社,
1980,頁24。
司馬芬。《中國電影五十年》。台北:皇鼎文化出版社,1983。
吳振明,<導演與導向>《影響雜誌》(中國電影專號)。台北:影響雜誌出版
社,1974,頁4。
何寶籃,《探索影像建構之權力與運作----以「健康寫實」時期電影為例》。台南:
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2003。
但漢章,<等待大師李行>《作家電影面面觀》。台北:幼獅月刊,1972,頁
62。
李行,<坎坷電影生涯從頭說起>《中國論壇》第226期:1985,頁9-10。
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1996。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書局出版社,1997。new window
───。《全球華語電影創作人暨製片論壇紀事錄》(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reative Production and Global Marketing for Chinese Film 2004 in
Taiwan Memorabilia),台北:行政院新聞局,2005。
李泳泉。《台灣電影閱覽》。台北:玉山社,1998。
李泳泉。<影以載道的李行>,《台灣電影閱讀》。台北:玉山社,1998,頁
31。
李牧,《三十年代文藝論》。台北,黎明,1973
李德安, <我看《街頭巷尾》>,《藝影見聞》。台北:志毅書屋,1967,頁
28。
李德安<看《養鴨人家》為什麼會哭?>《藝影見聞》。台北:志毅書屋,1966
年,頁26。
<李行作品座談會>《文學季刊》第六期春季號,1968。
李道明編。《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台北:文建會,2000。
杜雲之。《中國的電影》。台北:皇冠出版社,1978。
───。《中國電影七十年》。台北:中國電影出版部,1986。
───。《中華民國電影史(上下)》。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88。
周樑楷。<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歷史圖像」為教學例子>。
《歷史教學與視聽媒體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系,1996,頁
97-125。
周韻采。<國家機器與台灣電影工業之形成>。《電影欣賞》(1994): 59-64。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部,1961。
呂敏華,<紀錄李行>《影響雜誌》第117期,頁.113。
林贊庭。《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會,2003。
徐瑜。《中共文藝政策析論》。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6。
姚辛。《左聯詞典》。北京:光明日報,1987。
───。《左聯畫史》。北京:光明日報,1999。
───。《左聯史》。北京:光明日報,2006。
馮建三、程宗明譯。《傳播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1998。
黃仁。<維護中國傳統倫理的美學>《北京電影學報》第2期:1990,頁183。
───。《悲情臺語片》。台北:萬象書局,1994。
───。《電影與政治宣傳:政策電影研究》。台北:萬象書局,1994。
───。《永遠的李翰祥紀念專輯》。台北:亞太,1997。
───。《行者影蹤:李行、電影、五十年》。台北:時報,1999。
───。《胡金銓的世界》。台北:亞太,1999。
───。《何非光:圖文資料彙編選集》。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
───。《再見阿郎:白景瑞》。台北:亞太,2001。
───。《聯邦電影時代》。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01。
───。《袁叢美從影70年回憶錄》。台北:亞太,2002。
───。《臥虎藏龍好萊塢-李安與華裔影人精英》。台北:亞太,2002
───。《白克導演紀念文集暨遺作選輯》。台北:亞太,2003。
───。《台灣影評六十年:台灣影評史話》。台北:亞太,2004
───。《辛奇的傳奇》。台北,亞太,2005
黃仁、王唯<健康寫實電影和台灣精神>《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視覺印new window
象廣告事業有限公司,2004,頁 273-281。
───。《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中華影評人協會,2004。
黃美序,<評《汪洋中的一條船》>,《映像與印象》。台北:中國影評人協會
出版,1995,頁52。
黃秀如。《臺語片的興衰起落》。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國家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研究計劃。《電影歲月縱橫談》。台北:行政院文化建
設委員會。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小組。《臺語片時代》(一)。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
電影資料館「本國」電影史研究小組編。《歷史的腳蹤:台影五十年》。台北:國
家電影資料館,1996。
電影資料館編,《華語電影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電影資料館,2003。
陳立夫,《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台北:正中書局,1994。
陳飛寶。《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8。
───。<《秋決》>《電影百年名作精選:中國電影卷》。上海:上海華東師
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頁152。
───。《台灣電影導演藝術》。台北:亞太圖書,1999。
───。<李行在台灣電影及中國電影中的地位和影響>《台灣電影導演藝術》。
台北:亞太圖書,2000,頁51。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羅頗誠譯。台北:萬象圖書,1993。
陳紀瀅主編,《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1975。
───。《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7。
劉現成。《一九六○年代國家機器介入台灣電影事業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
學系碩士論文,1994。
劉現成,<中國遺續:李行電影探源>,第二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發展與文化
變遷研討會論文。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收錄於焦雄屏、區桂芝主編,《李行~
一甲子的輝煌》,台北:躍昇文化,2008年11月,頁51-85。
───。<台灣電影中的寫實主義傳統>,收錄於《中國電影年鑑~中國電影百
年特刊》,北京:中國電影年鑑出版委員會,2005年,頁670-680。
───。<電影政策與電檢>,收錄於《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台北:
文化建設委員會與國家電影資料館,2005,頁65-67。
───。<邵氏電影在台灣>,收錄於廖金鳳、卓伯棠、傅葆石、容世誠編,《邵
氏影視帝國~文化中國的想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頁128-145。
劉成漢。<從李行說起>《電影賦比興》。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頁327。
───。<《街頭巷尾》:李行的最佳作品>,《電影賦比興》。台北:遠流,
1999,頁355。
劉吶鷗。《持攝影機的男人》(人間卷、東京卷、風景卷、廣州卷、遊行卷)。《台
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台北:同喜文化,2006。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1998。
葉龍彥。《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
───。《台北西門町電影史1896-199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8。
───。《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9。
───。《八十年代台灣電影史》。新竹: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2003。
張大明。《國民黨文藝思潮:三民主義文藝與民族主義文藝》。台北:秀威,2009。
張小紅,《左聯與中國共產黨》。
張永祥,《秋決》電影劇本。台北:志文,1974。
張世倫。《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台北:政治大學新聞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道藩治喪委員會編印,《中國文藝鬥士:張道藩先生哀思錄》。台北:台北市
立圖書館道藩分館,1968。
張道藩先生遺作整理委員會,《張道藩先生畫集》。台北:張道藩先生遺作整理
委員會,1969。
張道藩,<關於文藝政策的答辯>,《文藝論戰》,1955,頁231。
張道藩,<同為新文藝的遠景而努力>,《文藝創作》,45期,1955年1月,頁
1-5。
───。《酸甜苦辣的滋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8。
───。《張道藩戲劇集》。台北:蔣碧薇印,1970。
───。《留學生之戀》。台北:道藩文藝圖書館,1978。
───。<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和<三民主義文藝論>道藩文藝中心主編,
《張道藩文集》。台北:九歌,1999。
莊靈<「向《路》片致敬>《電影藝術》。台北:晨鐘出版社,1970。
───。<從《碾玉觀音》到《玉觀音》>《電影藝術》。台北:晨鐘出版社,
1972,頁52。
曾連榮,<李行的《貞節牌坊》>《六十年代國片名導名作選。台北:國家電影
資料館出版。
蔡國榮。《六O年代國片名導名作選》。台北:中華民國電影資料館,1982。
───。<大眾公司累獲金馬獎青睞,評斷《秋決》>《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
究》。台北:電影資料館,1985,頁150。
───。<李行堅守道統倫常,剖析《養鴨人家》>《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
台北:電影資料館,1985,頁247。
───。《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台北:電影資料館,1985。
曾西霸。 <《養鴨人家》劇本淺論>,《走入電影的天地》。台北:志文,1988,
頁244。
梁良。<性情耿介的李行>《六十年代國片名導名作選》。台北:電影圖書館叢
書,1982,頁77。
舒妲,<鍾理和《原鄉人、電影《原鄉人》>《電影與文學》。台北:台揚出版
社,1992,頁152。
───。<《唐山過台灣》的電影語言>《電影與文學》。台北:/台揚出版社,
1992,頁112。
趙友培。《文壇先進張道藩》。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5。
道藩文藝中心主編。《張道藩先生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應鳳凰。<張道藩《文藝創作》與國家機器的文壇運作>《五0年代台灣文學論
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台北:春暉出版社,2004。
龔弘。<回顧健康寫實路線>《電影欣賞》。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第
72期,頁24。
龔弘口述、龔天傑整理,《影塵回憶錄》。台北:皇冠叢書,2005。
唐紹華。《電影藝術入門》。台北:桂冠,1954。
───。《電影導演與電視導播》。台北:黎明文化,1973。
───。《中共文藝統戰回顧》。台北:台北文壇雜誌社,1981。
───。《文壇往事見證》。台北:傳記文學社,1996。
孫慰川。《當代台灣電影》。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梁良編。《中華民國電影影片上映總目》上/下,,國家電影資料館。1984。
焦雄屏。《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1990。
───。《臺港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台北:遠流,1991。
───。《台港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台北:遠流,1991。
───。《改變歷史的五年:國聯電影研究》。台北:萬象圖書,1993。
───。《風雲際會:與當代電影人對話》。台北:萬象圖書,1998。
───。《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麥田出版,2002。
焦雄屏、區桂芝編。《李行----一甲子的輝煌》。台北:耀昇出版社,2008。
<邵氏電影在台灣>,《中國電影年鑑(2003)》,北京:中國電影年鑑出版委員
會,2004。
孫陵。<推行戰鬥文藝具體方案芻議>,《文藝月報》,2卷4期,頁8-9。
陳紀瀅。<文藝怎樣表揚民族文化>,《文藝月報》,1期,1954年1月,頁23。
葉青。<戰鬥文學底問題>,《文藝創作》,47期,1955年3月,頁123-125。
葛賢寧。<論文藝的動員>〉,《幼獅文藝》,2卷2期,1955年2月,頁16-19。
───。<由五四的「文學革命」論當前的「戰鬥文藝」運動>,《文藝創作》,
49期,1955年5月1日,頁6-18。
───。<論戰鬥文藝的開展>,《文藝月報》,2卷4期,頁5-6。
虞君質,<創刊獻辭>,《文藝月報》,1期,1954年1月,頁1-2。
趙友培,<思想戰鬥與文藝戰鬥>,《文藝月報》,2卷3期,1955年3月,頁
3-4。
穆穆,<推動戰鬥文藝的淺見>,《文藝月報》,2卷5期,頁10-11。
魏希文,<戰鬥文藝的寫作>,《文藝月報》,2卷4期,頁16-17。
蘇雪林,<此時此地文藝的戰鬥性>,《文藝月報》,2卷4期,頁3-4。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4。
蔣勳等。〈當前中國電影的問題與發展方向〉。《中國論壇》6.12 (1978)。
梁良。<1988年台灣電影回顧>。《世界電影》241 (1989)。
簡瑛瑛編。《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
像》。台北:立緒文化,1997。
程季華。《中國電影發展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63。
葉月瑜、卓伯棠、吳昊主編。《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台北:麥田,1999。
楊遠嬰主編。《華語電影十導演》。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
廖風德,<台灣光復與媒體接收>《台灣史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齊隆壬。<台灣電影批評的傾向:「觀眾電影」影評與「作者電影」影評>。《中
國論壇》。24.2 (1987): 278。
───。<吳念真的電影世界──《多桑》>。《影響雜誌》46 (1994)。
──-。<兩岸三地電影的文化匯流>。《影響》57 (1995): 89。
鄭樹森主編。《華語電影與文化批評》。台北:麥田,1996。
蔡康永、韓良憶。《台灣電影與文學台灣電影精選系列》。台北:萬象圖書,1993。
鍾大豐、舒曉鳴。《中國電影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2004。
戴錦華,《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魏玓。<扭曲的成長:台灣電影產業分析(1945-1975)>。《當代雜誌》81 (1993):
頁74-99。

¬二、英文部份
Berry, Chris.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nema. London: British FilmInstitute, 1991.
Browne et al. 1994. 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y,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Bordwell, David. 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Chen, Ru-shou Robert. Dispersion, Ambivalence and Hybridity: A Cultural-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Film Experience in Taiwan in the 1980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993.
Clark, Paul. Chinese Cinema: Culture and Politics since 194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Ehrlich, Linda and David Desser. Cinematic Landscapes: observations on Visual
Arts and Cinema of China and Japan.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4.
Golding, Peter and Murdock, Graham. “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J. Curran and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Arnold, 1991.
Huoshu, Harry H. Lightness of Being in China: Adaptation and Discursive Figuration
in Cinema and Theater. New York: Peter Lang, 1999.
Lu, Sheldon. China, Transnational Visuality, Global Post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Lu Tonglin. Confronting Modernity in the Cinemas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Londo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2001)。1932-1937》
Pang, Laikwan. Building a New China in Cinema: The Chinese Left-Wing Cinema
Movement, 1932-1937, Rowman & Littlefield, 2002.
Rodriguez, Hector. The Cinema in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Ph.D. diss., New York University, 1995.
Sheila Cornelius. Short Cuts: New Chinese Cinema: Challenging Representations.
London: Wallflower, 2002.
Shen, Shiao-Ying. Permutations of the foreign/er: A study of the works of Edward
Yang, Stan Lai, Chang Yi, and Hou Hsiao-hsien. Issac: Cornell University, 1995.
Silbergeld, Jerome. China into Film: Frames of Referenc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New York: Reaktion, 2000.
Teo, Stephen. Hong Kong Cinema: the Extra Dimension.
White, Hayden “Historiogrphy and Historiophoty,”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3, no.5 (December 1988): 1193-1199.
Yeh, Emile Yueh-yu and Sheldon H. Lu. Eds. Chinese-language Cinema: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Wu, I-fen. Taiwanese New Wave Cinema: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Cultural
Landscape. Ph.D. diss., University of Essex, 2002.
Yip, June. "Constructing a Nation: Taiwanese History and the Films of Hou
Hsiao-hsien." Transnait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USA: Hawaii, 1997, 139-168.
Yeh, Yueh-yu. 1996. A National Score: Popular Music and Taiwanese Cinem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Zhang Yingjin, Screening China: Critical Interventions, 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