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反對現實主義與台灣早期後現代論述的生成:以羅青、蔡源煌、林燿德為中心
作者:陳佳琦
作者(外文):Chia-Chi Che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游勝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後現代主義現實主義羅青蔡源煌林燿德postmodernismrealismLo ChingTsai Yuan-huangLin Yao-d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1
台灣的後現代主義被認為有兩個階段,早期的後現代主義出現在八〇年代中期,論述出現的過程充滿爭議,也存在著對西方理論上的許多誤解、挪用和重新發明;後期的後現代主義始於九〇年代初期,以《島嶼邊緣》為首的許多論者秉持邊緣戰鬥的位置,竭盡所能地對族群、性別、階級上的主流論述進行挑戰。通常這兩個時期的後現代主義被認為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斷裂,後期似乎未曾受到早期的影響,甚至後期的出現有一部分來自於對早期的「炒作後現代」之否定。在社會思想史上,早期後現代普遍被認為是已被推翻的一種簡化論述,不能用來說明八〇年代到九〇年代的台灣社會與文藝狀況;但是在文學史上,早期後現代論述實有長遠的影響,以羅青、蔡源煌、孟樊、鍾明德、林燿德等人為主的早期後現代主義論者,在現代詩、小說和戲劇領域不斷建構與宣揚的後現代主義相關論述,構成了一條以轉化現代主義而來的、強調後設、非線性敘事、戲仿等實驗技法的美學進路,同時並以反對現實主義文藝的再現手法為宗旨。
本論文從「為何後現代主義要反對現實主義?」此一問題而來,首先檢視了1986年的台灣後現代情境,發現早期後現代主義者在報紙期刊上大聲鼓吹著「後現代主義已經來臨」,企圖在八〇年代的文化領域開創一條不同於鄉土現實的道路,誠如許多批評者所言他們的快速引介有諸多躁進與失於熟慮之處。但是為什麼?呂正惠提出過一個答案,認為他們的內在企圖是 為了「反對鄉土文學原先的左翼中國民族主義立場,也反對八〇年代日漸壯大的台灣文學論的『台獨』色彩」。順著呂正惠的答案,本文接著將視角移向七〇年代,以羅青、蔡源煌和林燿德為中心,試圖從1972年開始的現代詩論戰開始去審視這三位早期後現代主義論者在他們的後現代意識形成之前,究竟在論述上有什麼樣的思想發展。筆者發現,從觀察他們如何一步步地由「為現代詩找尋辯護策略」開始,就已經逐步在建構一套反對現實主義的話語,這套話語在鄉土文學論戰時轉而為對現實主義文藝觀的全面否定與攻擊,且更進一步地以文學進化史觀否定鄉土文學論戰的價值。
最後,本文歸結自從七〇年代以來回歸現實的現代詩論戰和鄉土文學論戰風潮底下,早期後現代論者就已經隱伏了對現實主義的不滿,這個不滿到了八〇年代透過後現代主義的出現,完成了一套更為全面的反對現實主義的話語。因此,本文藉由補充了一段後現代主義生成之前的脈絡,從而深入了解台灣的早期後現代論述在思想上其實是一條「對鄉土主義、現實主義與本土主義的一貫反對」之內在邏輯,同時也考察了此一邏輯是如何被加以建構的。
The development of postmodernism in Taiwan has been considered as involving two phases. The first phase was formed in the mid-1980s, which was full of controversies and was a process of misunderstanding, appropriating, and reinventing Western theories. The second phase started from the early 1990s, in which many intellectuals from the magazine Isle Margin(島嶼邊緣)challenged mainstream discourses about ethnicity, gender, and class from the margins. There is, to some degrees, a discontinuity between these two phases. The second phase seems not having been influenced by the first one. One can even say that part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econd phrase originated from negating the “hyping of postmodernism” of the first one. In the history of social thought, these early postmodernist discourses were judged as too simple to explain the situa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the 1980s to the 1990s. But in literary history, there is a deep influence from this early postmodernism. The major early postmodernists Lo Ching(羅青), Tsai Yuan-huang(蔡源煌), Meng Fan(孟樊), Mingder Chung(鍾明德) and Lin Yao-de(林燿德), and their related postmodernist discourses in the fields of modern poetry, fiction, and theatre, constructed a new aesthetics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ism, emphasizing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such as meta-narrative, nonlinear narration, and parody, and upholding the central principle of opposing the concept of realist represent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derived from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y postmodernism must oppose realism?” Firstly, I examine the postmodern situation in Taiwan in 1986 and discovered that the early postmodernists promoted the idea that “postmodernism is coming”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order to open up a path different from nativist realism in the cultural field. As some critics have pointed out, their introduction was too fast and lacking in careful consideration. But why? Lu Cheng-Hui(呂正惠)has offered an answer; he considered their intention as to “oppose both the left-wing Chinese nationalism from the Native Literary Movement(鄉土文學運動)and the Taiwanese independence tenden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ours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since the 1980s.” Secondly, along the perspective of Lu, I shift my viewpoint to 1970, focusing on Lo Ching, Tsai Yuan-huang and Lin Yao-de, reviewing their discussions and how their thoughts developed after the Modern Poetry Polemic(現代詩論戰)in 1972 and before the concepts of postmodernism were formed. I find that the early postmodernists started to construct a series of discourses of anti-realism from their “searching for strategies to defend modern poetry” onwards, and these discourses not only transformed into a total negation of and attack on realist aesthetics during the Native Literary Debate(鄉土文學論戰), but also thoroughly devalued the Native Literary Debate from the viewpoint of literature evolution.
Finally, I conclude that the early postmodernists already harbored their disagreement with realism in the trends of Modern Poetry Polemic and Native Literary Debate in the 1970s, this disagreement developed into a full-fledged discourse of anti-realism with the appearance of postmodernism in the 1980s. Therefore, by tracing the historical genealogy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postmodernism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deep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early postmodernist discourse and delineates its internal logic as “consistently opposing native literature (鄉土主義), realism (現實主義), and nativism (本土主義).” It then further investigates how this logic of early postmodernism has been constructed from the 1970s to the 1980s in Taiwan.
一、專書
(一)中文
《春風詩叢刊》,第1期(1984.4)。
《青春時代的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廿週年回顧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 1997.10.24-26)。
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編印,《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台北:文建會,1996)。
于宗先、王金利,《一隻看得見的手: 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角色》(台北:聯經,2003)。new window
王文仁,《現代與後現代的游移者──林燿德詩論》(台北:秀威,2010)。
────,《啟蒙與迷魅──近現代視野下的中國文學進化史觀》(台北:博揚文化,2011)。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1988)。
王國安,《台灣後現代小說的發展──以黃凡、平路、張大春與林燿德的創作為觀察文本》(台北:秀威,2012)。new window
史書美,《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朱立元主編,《西方美學思想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朱自清,《詩言志辨》(台北:五南,2012)。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2)。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下卷│第二部:科學話語共同體》(北京:三聯,2008)。
李奭學主編,《異地繁花──海外台灣文論選譯(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2)。
林煥彰,《童詩二十五講──和小朋友談寫詩》(宜蘭:宜蘭縣文化局,2001)。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1996)。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北:爾雅,1986)。
────,《觀念對話》(台北:漢光,1989)。
────,《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1988)。
──── 編,《甜蜜買賣》(台北:業強,1989)。
──── 編,《浪跡都市》(台北:業強,1990)。
──── 編,《世紀末偏航》(台北:時報,1990)。
────,《羅門論》(台北:師大書苑,1991)。
────,《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
──── 編,《 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1993)。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5)頁49-51。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周策縱等著,《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1979)。
孟樊,《後現代併發症》(台北:桂冠,1989)。
范光棣, 《維根斯坦》(台北:東大,1994)。
胡適,《胡適文集(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柳鳴九编, 《法國自然主義作品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柯思仁、陳樂,《文學批評關鍵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2008)。
施蟄存,《沙上的腳迹》(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唐文標,《天國不是我們的》( 台北:聯經,1977),頁231-256。
迷走(李尚仁),《媒體的出神狀態》(台北:唐山,1990)。
徐國能編,《海峽兩岸現當代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2004)。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1978)。
────,《理想的追尋》(台北:新地,1985)。
──── 編,《燃燒的年代》(台北:帕米爾,1986)。
陳少廷主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評價》(台北:環宇,1973)。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洪範,)。
陳金滿,《台灣肥料的政府管理與配銷(1945-1953)──國家與社會關係之一探討》(台北:稻鄉,2000)。
陳芳明,《詩與現實》(台北:洪範,1977)。
────,《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
陳順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轉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1998年)。
常若松,《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桂冠,2000)。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2010)。
黃繼持,《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2004再版)。
彭歌等著,《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台北:中華民國青溪新文藝學會,1977)。
游勝冠,《近代化肯定論、反抗史觀與人文主義──殖民化的日治時期台灣文學及其研究》。
溫儒敏,《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楊宗翰編,《邊界旅店──林燿德佚文選II─創作卷(上)》(台北:業強,1991)
──── 編,《林燿德佚文選IV:將軍的版圖》(台北:華文網,2001)。
────,《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台北:新銳文創,2012)。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8)。
楊渡, 《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序言部分(台北:南方家園,2012)。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葉維廉編,《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1976)。
葉舒憲編,《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1)。
張漢良、鄭明娳、蔡源煌、林燿德等,《門羅天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張德祥,《現實主義流變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
解昆樺,《臺灣現代詩典律與知識地層的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察核心》(台北:秀威,2013)。new window
廖炳惠,《解構批評論集》(台北:東大,1985)。
趙知悌編,《現代文學的考察( 原名:文學,休走!)》(台北:遠景,1976)。
趙遐秋、呂正惠,《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2002)。
劉小新,《闡釋的焦慮──當代台灣理論思潮解讀(1987-2007)》(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劉述先、何秀煌、李天命,《分析哲學與語言哲學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3)。new window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new window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台北:立緒,2000)。
蔡明諺,《燃燒的年代──七〇年代台灣文學論爭史略》(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new window
蔡源煌,《寂寞的結》(台北:聯經,1978)。
────,《當代文學論集》(台北:雅典,1986)。
────,《海峽兩岸小說的風貌》(台北:雅典,1989)。
────,《解嚴前後的人文觀察》(台北:遠流,1989)。
────,《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2009)。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1994)。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 1949-1994》(台北:遠流,1998)。
韓林合,《維特根斯坦哲學之路》(台北:仰哲,1994)。
顏元叔,《文學的玄思》( 台北:驚聲文物,1970)。
────,《何謂文學》(台北:學生,1976)。
────,《社會寫實文學及其他》(台北:巨流,1978)。
────,《談民族文學》(台北:學生書局,1984)。
羅 門,《《麥堅利堡》特輯》(台北:文史哲,1995)。
────,《羅門創作大系5:素描與抒情詩》(台北:文史哲,1995)。
────,《羅門創作大系8:羅門論文集》(台北:文史哲,1995)。
羅 青,《羅青散文集》(台北:洪範,1976)。
────,《從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爾雅,1978)。
────,《七葉樹》(台北:五四書店,1989)。
────,《詩人之燈》(台北:東大,1992)。
────,《詩的風向球》(台北:爾雅,1994)。
────,《詩的照明彈》(台北:爾雅,1994)。
────,《吃西瓜的方法》(台北:麥田,2002)。
John L. Austin,楊玉成、趙京超譯,《如何以言行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Anne Bradstreet等著,錢滿素等譯,世界女作家系列1(美國卷)《我,生為女人》(台北:貓頭鷹,2001)。
Alain Brossat,《傅柯╱危險哲學家》(台北:麥田,2012)。
Matei Călinescu,《現代性的五副面孔》。
Jonathan Culler,《文學理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Terry Eagleton,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2002,二版)。
Terry Eagleton,《後現代主義的幻象》(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Gurko, M,楊耐冬譯,《沒有音樂的哀歌──美國最偉大的女詩人艾得娜.密萊一生的故事》(台北:水牛,1971)。
Robert H. Hopcke,蔣韜譯,《導讀榮格》(台北:立緒,1997)。
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台北:立緒,1999)。
Richard Lehan,吳子楓譯,《文學中的城市》(台北:上海人民出版社)。
Frank Lentricchia and Thomas McCaughlim編,《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1994)。
György Lukács,《現實主義論》(台北:雅典,1988)。
Hillis Miller,單德興編譯,《跨越邊界──翻譯.文學.批評》(台北:書林,1995)。
Patrick Nuttgens,顧孟潮、張百平合譯,《建築的故事》(台北:博遠,1992)。
R. H. Robins,許德寶、胡明亮、馮建明譯,《語言學簡史》(台北:文鶴,2000)。
Ian Watt,魯燕萍譯,《小說的興起》(台北:桂冠,1994)。
René Wellek,張金言譯,《批評的概念》(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 Raymond Williams,劉建基譯,《關鍵字》(台北:巨流,2003。
Raymond Williams, 倪偉譯,《漫長的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二)英文
M. H. Abrams,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Orlando: Harcourt, 1999, 6th).
Andrew Bennett, Nicholas Royle,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Criticism and Theory (London: Longman, 2009)
Northrop Frye, Anatomy of Criticism (NJ: Princeton Univ. Pr., 1957).
Damian Grant, Realism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70).
W. J. Harvey, The Art of George Eliot (London, 1961).
Susan Hayward, Cinema Studies: The Key Concepts (London: Routledge, 2000).
Luc Herman, Concepts of Realism (Camden House, 1996).
Pam Morris, Realism (London: Routledge, 2003).
René Wellek, Concepts of Criticis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ty Press, 1963).
Raymond Williams, The Long Revolution (London: Penguin, 1961).


二、論文
(一)期刊論文
王浩威,〈偉大的獸──林燿德文學理論的建構〉,《聯合文學》12卷5期,總137期(1996.3)。
王德威,〈「有情」的歷史 ——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33期(2008 年 9 月),頁 77-137。new window
古遠清,〈蔡源煌:台灣後現代小說的代言人〉,《常州工學院學報》30卷5期(2012.10),頁11-14。
白靈,〈藝術頑童冷眼看--試論羅青的新詩〉,《文訊》,17期,1985年,頁177-187。
向陽,〈場域.權力與遊戲:從舊書重印論 台灣文學出版的經典再塑〉,《東海中文學報》21期(2009.7),頁263-286。
余光中,〈新現代詩的起點──羅青的「吃西瓜的方法」讀後〉,《幼獅文藝》232期(1973.4),頁10-30。
李百容,〈從「群體意識」與「個體意識」 論文學史「詩言志」與「詩緣情」之對舉關係〉,《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卷1期(2009.3),頁3-29。
周文龍(Joseph R. Allen),〈濃與淡:淺論楊牧和羅青的詩〉,《中外文學》,18卷12期總號216(1990.5),頁32-58。new window
林明德,〈肯想能想想得美想得妙的詩論家﹣﹣羅青〉,《文訊》,17期,1985年,頁203-209。
林清玄,〈凡心與紅葉:看羅青的畫〉,《文訊》,17期,1985年,頁188-192。
林淇瀁,〈五○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靜宜人文學報》11期(1999.7),頁45-61。new window
殷建波,〈論羅青的武俠詩:內涵與形式〉,《中外文學》,6卷5期,總65號(1977.10),頁156-178。new window
姜飛,〈從「寫實」到「主義」──論張道藩的國家文藝思想〉,《四川大學學報》2011年2期,頁44-50。
唐文標,〈論傳統詩與現代詩──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什麼人〉 ,《龍族》9期(1973. 7),頁217-228。
────,〈僵斃的現代詩〉,《中外文學》2卷3期( 1973. 8),頁18-20。
────,〈詩的沒落──台港新詩的歷史批判〉,《文季》1期(1973. 8),頁12-42。
────,〈釋「詩體正變」──中國詩學之詩史觀〉,《社會科學》2006年4期。
陳光中、廖炳惠、鍾明德,〈從台灣看後現代主義〉,《中國論壇》26:2=302(1988.04.25),頁 41-53。
陳佳琦,〈冷戰下的中國想像與反共意識形態:以黃凡〈青州車站〉、《零》為例〉,《台灣文學研究》第三期 2012年12月,頁111∼174。new window
陳俊榮,〈羅智成詩中的情人形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012年1月),頁203-236。new window
陳國球,〈從律詩美典到中國文化史的抒情傳統──高友工“抒情美典論初探〉,《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頁53-90。new window
────,〈陳世驤論中國文學―通往「抒情傳統論」之路〉,《漢學研究》29卷2期(2011.06),頁225-244。
────,〈「抒情」的傳統──一個文學觀念的流轉〉,《淡江中文學報》(台北),第25期(2011年12月),頁173-198。
陳國偉,〈後現代詩的先聲:《吃西瓜的方法》〉,《文訊》221期(2004年3月)。
張旭春,〈文學行爲與文化批判──後現代主義在中國的⾓角⾊色定位〉,《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8卷1期(2001.1),頁3-8。
張錦忠,〈一九八七:之前與之後〉,《思想8:後解嚴的台灣文學》(台北:聯經,2008)。new window
楊宗翰,〈「現代派」的隔代會遇 ——施蟄存與林燿德〉 《幼獅文藝》570期,2001年6月號。
虞建華,〈「薩柯-樊塞蒂事件」:文化語境與文學遺產〉,《外國文學評論》(2008年1期),頁87-95。
鄭明娳,〈評〈羅青散文集〉〉,《文訊》,17期,1985年,頁193-198。
蔡源煌,〈台灣四十年來的文學與意識型態〉,《中國論壇》27卷7期,總319期(1989.1.10),頁37-45。
蔡美麗,〈台灣四十年來的文學與意識型態.評論〉,《中國論壇》27卷7期,總319期(1989.1.10),頁46-47。
顏元叔,〈唐文標事件〉,《中外文學》2卷5期(1973.10)。new window
羅門,〈一個作者自我世界的開放──與顏元叔教授談我的三首死亡詩〉,《中外文學》。new window
Mieke Bal and Norman Bryson, “Semiotics and Art History, in Art Bulletin, 73: 2 (June 1991).
Raymond Williams, “Realism and the Contemporary Novel, in Partisan Review 26.2: 200-213

(二)學位論文
吳昆展,《論外省第二代作家的(台灣)歷史書寫與後現代技法-以張大春、林燿德與朱天心的小說為探討對象》(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
高鈺昌,《台北的三副面孔——八0年代以降文本中的三種台北圖景》(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頁15-16。
陳筱茵,《《島嶼邊緣》:一九八、九〇年代之交台灣左翼的新論述實踐》(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瀅州,《七○年代以降現代詩論戰之話語運》(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盧瑋雯,《顏元叔與狂飆的文學批評年代》(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三)報紙文章
不詳,〈國內已颳起後現代風〉,《聯合報》 1988.01.24,17版。
王文興,〈後現代主義系列之1:現代主義的質疑和原始〉,《中國時報》(1986.08.15),8版。
王弄極,〈後現代主義.系列之2:後現代情狀一篇關於當代建築的報導〉,《中國時報》(1986.08.16),8版。
司馬中原,〈一篇小說大家評 會評黃凡小說「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可能是一種苛求〉,《聯合報》,1985年12月1日,第8版。
辛鬱,〈羅門的「窗」〉,《青年戰士報》(1976.12.06),8版。
沈清松,〈後現代主義系列之4:大死一番而後甦後現代主義的哲學背景〉,《中國時報》(1986.08.27),8版。
呂正惠。1988。〈台灣的「後現代」知識份子〉。《自立早報》(1988.10.1)。
周重彥 ,〈都不像,都可能──現代設計的新潮流〉,《中國時報》(1986.03.10),12版。
苦苓,〈《解剖名詞》後現代〉,《聯合報》(1988.09.13),16版。
陳光興,〈炒作後現代?──評孟樊、羅青、林燿德的後現代觀〉。《自立早報》(1990.2.24-25),副刊。
陳幼君,〈如何欣賞後現代主義前衛劇場﹖系列報導:不懂沒關係.感動就好 聽劇場工作者怎麼說〉,《民生報》 1988.02.04,9版。
張系國,〈後現代的迷思〉,《 中國時報》(1989.10.05)。
張大春,〈一篇小說大家評 會評黃凡小說「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先知?妄想狂?〉,《聯合報》,1985年12月1日,第8版。
楊瑪利,〈強調品味•不分日夜〉,《天下》85 期(1988.06)。
萬胥亭(路況)。 1988。〈向「後現代」下戰書──一場學術文化的武林盛會〉。《文星》118(1988.4.1),頁41-53。
齊隆壬,〈後現代主義 系列之3:八○年代電影的「後現代主義」冰冷擁抱過去的(好萊塢)〉,《中國時報》(1986.08.26),8版。
廖炳惠。1991。〈後現代及其不滿〉。《中國時報》(1991.3.15), 19版。
葉美珍,〈一篇小說大家評 會評黃凡小說「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主觀與自我〉,《聯合報》,1985年12月1日,第8版。
蔡源煌,〈一篇小說大家評 會評黃凡小說「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欣見後設小說〉,《聯合報》,1985年12月1日,第8版。
蔡源煌(宗桓),〈後現代主義系列之1:揭開後現代的序幕〉,《中國時報》(1986.08.15),8版。
蔡源煌〈後現代主義系列之5: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一個文學現象的觀察〉,《中國時報》(1986.09.11),8版。
關傑明,〈中國現代詩的困境(上)、(下)〉,《中國時報》,1972年2月28日-29日。
關傑明,〈中國現代詩的幻境(上)、(下)〉,《中國時報》,1972年9月10日-11日。

(四)電子媒體
不詳,〈春風不息〉,部落格:我的書和我讀的書 http://blog.sina.com.tw/yihwa/article.php?pbgid=12262&entryid=584691(2013.6.7瀏覽)。
吳如萍,〈顏元叔蔡源煌歷久彌堅,戴晨志方蘭生課叫座書暢銷〉,《商業周刊》第397期(1995.7.3),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php?id=439。
郭雲萍,〈台灣大百科:「肥料換榖」條目〉,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24。
Lenin, “Leo Tolstoy as the Mirror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lenin/works/1908/sep/11.htm(2013年5月12日瀏覽)
SACCO-VANZETTI CASE:http://www.writing.upenn.edu/~afilreis/88/sacvan.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