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70年代抗日電影中的國族建構--鐵路、通俗劇形式與歷史書寫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作者:江美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ang, Mei-hsuan
出版日期:2022
卷期:35
頁次:頁179-181+183-203
主題關鍵詞:抗日政宣片鐵路火車通俗劇歷史書寫Anti-Japanese filmRailwayTrainMelodramaHistori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2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邱雅芳(20090600)。向南延伸的帝國軌跡--西川滿從〈龍脈記〉到《臺灣縱貫鐵道》的臺灣開拓史書寫。臺灣學研究,7,77-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惠足(20050400)。帝國主義、國族主義、「現代」的移植與翻譯:西川滿《臺灣縱貫鐵道》與朱點人〈秋信〉。中外文學,33(11)=395,111-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道明(19940500)。近一百年來臺灣電影及電視對臺灣原住民的呈現。電影欣賞,12(3)=69,55-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月瑜(19990400)。影像外的敘事策略:校園民歌與政宣電影。新聞學研究,59,4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積萍(20090700)。論臺灣一九七○年代通俗文化的集體想像。東海中文學報,21,371-3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天安(20070700)。臺灣抗日政宣電影中的美國形象。史轍,3,127-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月瑜(20000400)。《梅花》:愛國流行歌曲與族群想像。中外文學,28(11)=335,64-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毓如(2009)。乘著日常生活的列車前進--以戰後二十年間的《暢流》半月刊為考察中心(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珞(2018)。拆解國族共同體--從1970年代的抗日愛國電影談起(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盈惠(2011)。戰後台灣鐵道旅行書寫研究--以洪致文、劉克襄為主(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rooks, Peter(1995)。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Balzac, Henry James, Melodrama, and the Mode of Excess。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Kellner, Hans(1989)。Languag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Getting the Story Crooked。Madison, WI: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new window
3.徐叡美(2012)。製作「友達」:戰後臺灣電影中的日本(1950s-1960s)。台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仁(1994)。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Halbwachs, Maurice、Coser, Lewis A.(1992)。On Collective Memor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6.葉月瑜(20000000)。歌聲魅影:歌曲敘事與中文電影。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思逸(2020)。鐵路現代性:晚清至民國的時空體驗與文化想像。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Landy, Marcia(1991)。Imitations of Life: A Reader on Film & Television Melodrama。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Browne, Nick(1998)。Refiguring American Film Genres: Theory and Histo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0.Harrison, Rebecca(2018)。From Steam to Screen: Cinema, the Railways and Modernity。I. B. Tauris。  new window
11.蕭阿勤(2010)。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蕭阿勤(20120000)。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