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國民黨黨政關係之研究
作者:沈建中
出版日期:1996
出版項:臺北:商鼎文化
ISBN:9579563039
主題關鍵詞:政黨政治中華民國
學門:政治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2
期刊論文
1.立法院(19560116)。立法院公報:第十六會期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立法院(19560516)。立法院公報:第十七會期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立法院(1960405)。立法院公報:第廿五會期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立法院(19600412)。立法院公報:第廿五會期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立法院(19600419)。立法院公報:第廿五會期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立法院(19680807)。立法院公報57(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立法院(19801220)。立法院公報69(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立法院(19801227)。立法院公報69(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立法院(19820529)。立法院公報7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立法院(19831217)。立法院公報72(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立法院(19831224)。立法院公報72(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立法院(19831228)。立法院公報74(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立法院(19860625)。立法院公報75(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立法院(19860628)。立法院公報75(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立法院(19860702)。立法院公報75(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立法院(19860705)。立法院公報75(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立法院(19860709)。立法院公報75(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立法院(19860816)。立法院公報75(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立法院(19860830)。立法院公報75(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朱少先(197712)。從日本大選到內閣改組。憲政思潮,1977(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國雄(198312)。美國國會的委員會制度—結構變遷與功能。憲政思潮,198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錫錕(198011)。大眾傳播媒介結構與決策系統互動關係之研究。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198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紀俊臣(198506)。立法院制定私立學校之角色行爲。復興崗學報,1985(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Schramm, Wilbur、洪德旋(197210)。意見溝通之發展與發展過程。憲政思潮,197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馬起華(19850427)。黨政關係與決策歷程。政治文化,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馬起華(198604)。中國國民黨在黨政關係中的角色與功能。近代中國,1986(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馬起華(198606)。中國國民黨在黨政關係中的角色與功能。近代中國,1986(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Smith, S.A.de.、馬紹章(198312)。英國眾議院的功能與職權程序。憲政思潮,198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Davies, Morton R.、Lewis, Vaughan A.、徐精一(1974)。評介幾位當代政治學者之經驗理論。憲政思潮,197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Luaanwpye、郞裕憲(1972)。意見溝通與政治發展。憲政思潮,197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秦玉(198209)。立法委員的角色衝突。聯合月刊,198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黃天牧(198410)。政治溝通、民意與政策執行--二重疏洪道工程之個案分析。公共政策學報,198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常法憲(1983)。「憲政三角習題解析--現階段憲政及國會關係一瞥」。時報雜誌,1983(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寇思壘(1982)。「執政黨在立法過程中的結」。聯合月刊,198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寇思壘(1982)。透視立法程序上的黨政協調。聯合月刊,198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寇思壘(1983)。「政治溝通的昨日與今日」。聯合月刊,198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秉璋(19810925)。民主政治在臺灣--政治溝通和政治參與。中國論壇,1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Fagen, Richard R.、陳展和(197210)。政治溝通的功能研究。憲政思潮,197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Ranney, Austin、陳德禹(1972)。溝通與政治。憲政思潮,197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Taylor, Eric、陳鴻瑜(198312)。英國平民院委員會體制。憲政思潮,198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張金鑑(198312)。論政治溝通的種類。憲政評論,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彭芸(198307)。政治傳播的理論發展與研究重點。中華學報,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彭忠義(19840801)。日本自民黨政調會在立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立法院院聞月刊,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雷飛龍(198602)。民主國家政黨組織的比較。中央月刊,198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廉遜(19841205)。立法院議事規則亟待修正。時報雜誌,1984(2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趙文彥、丁洪偉(198201)。國會功能再提升--爲立法院的未來籌謀。聯合月刊,198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儀方(198210)。如何建立理性的政治環境?。聯合月刊,198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龍振屛(198212)。政治改革再出發--對黨內外的諍言。聯合月刊,198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羅國俊(198508)。立法院七十五會期成績單。聯合月刊,1985(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蘇嫻雅(198208)。杯葛‧協調•短兵相接--冷眼旁觀半年來的立法院。聯合月刊,198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孫徹(19840300)。看今後中央常會的結構及功能。聯合月刊,32,3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董家範(19840900)。溝通對政策執行的影響:組織內與組織間的探討。思與言,22(3),27-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蕭素晴(19840900)。組織與標的團體的溝通對政策執行的影響。思與言,22(3),43-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曾濟群(19760700)。中國國民黨黨政關係制度的演變(1948-1976)。人文學報,2,46-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蕭新煌(198312)。立法委員與環境問題合法化的過程--立法委員環境質詢的內容分析一九六 O--一九八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立法院(19860618)。立法院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健行(1980)。國父民權初步之理論與實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耀南(1971)。美國眾議院資深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光雄(1971)。美國一九六四年民權法案立法過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真真(1979)。中山先生政黨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聯慶(1983)。政策穩定性之探討--政策溝通觀點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中一(1982)。英國國會制度與民權主義(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忠庸(1983)。民國初年的黨爭(民元--民十四)--國民黨勢力的起伏因素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濟群(1971)。中國立法程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高級研究生論文。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淑媛(1983)。中國國民黨中央黨政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葛永光(1980)。中日韓政黨比較研究--政治系統功能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蔣安國(1974)。政治系統的民主價値取向與政治溝通--板橋地區個案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鄢武誠(1985)。從政策觀點看我國勞動基準法的制訂(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政順(1974)。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第三次修正案--立法過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賴國洲(1978)。大學生政治消息的傳播型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有恆(1986)。國父民權初步與沙德婦女議事法手冊及內政部會議規範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惠仁(1985)。五權憲法中的監察院(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吳戈卿(1982)。我國傳播媒介政治傳播功能的研究--以六十九年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爲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上官業佑(1966)。美國政黨。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1)。中國國民黨黨務法規輯要。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81)。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台北: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編印指導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8405)。內政部公布:會議規範。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八十年代出版社編輯部(1979)。反對黨問題。台北:八十年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世憲(1976)。美國國會與政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育三(1983)。美國政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江炳倫(198503)。政治發展的理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Lees, J. D.、Shaw, M.、江炳倫、黎劍堂(1983)。比較國會委員會制度。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8102)。立法委員手冊。台北:立法院祕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立法院(198603)。第一届第七十七會期立法院各委員會召集委員及委員名冊。立法院祕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會(1984)。中國國民黨黨政關係法規。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立法院(198610)。第一屆第七十八會期立法院各委員會召集委員及委員名冊。立法院祕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Olson, David M.、任德厚(1985)。國會與立法。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Isaak, Alan C.、朱堅章、黃紀、陳忠慶(1981)。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3)。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中國國民黨中央考核紀律委員會(1983)。從現代政治思潮看政黨政治的運作。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中國國民黨中央設計考核委員會(1971)。專題研究報告彙編,黨務類(三)。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Gresstein, Fred I.、polsby, Nelson w.、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3)。總體政治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谷光宇(1983)。政黨論--革命民主政黨與其他政黨的比較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Nevil Johnson、呂亞力(1983)。英國憲政之探索。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茂政(1984)。傳播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國瓊(1978)。美國眾議院常設委員會立法功能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勝峰(1985)。當代民族主義的危機--臺灣自決論的研究與批判。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麟添(1980)。立法角色之研究--桃園縣議會第八届縣議員角色傾向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邱昌渭(1952)。民權初步新編。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林正杰(1981)。選舉的遊戯規則。台北:深耕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風雲論壇編輯委員會(1985)。透視臺灣現勢--中華民國政治年鑑一九八四〜一九八五。台北:風雲論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Harpon and Row, Publishers, Inc.、胡玉衡(1977)。議場爭雄--討論及辯論之原理與應用。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胡春惠(1968)。我國立法院質詢權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浦薛鳳(1978)。政治論叢。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Charlesworth, James C.、徐精一、呂亞力(1981)。當代政治分析。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唐縱(1967)。美國政治與英美政黨之比較。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祝基瀅(1983)。政治傳播學。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孫正豐(1978)。革命民主政黨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孫治民(1984)。國父的政黨理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郭哲(1977)。黨務工作研究。台中:台灣黨務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郭登敖(1983)。近代議事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黃天福(1978)。從國民大會到立法院。台北:聯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黃炎東(1985)。中國國民黨與中國政黨政治。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黃紀(1979)。政治學名著精選。台北:洪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水逢(1979)。日本政府與政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春生(1978)。國父政黨思想研究。台北:再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啟天(1972)。寄園回憶錄。台北:台湾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Abraham Ribicoff、Newmal, Jono.、陳國新(1972)。美國的政治方式。台北:新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1981)。各國國會制度。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曾濟群(1982)。中國立法提案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曾繁康(1981)。民主論叢。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彭樹勛(1986)。中華民國行憲以來之立法院。台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張大中(1985)。超級戰將--關中評傳。台北:香港書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張金鑑(1982)。明誠七十自述。台北:中國行政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張選殿(1983)。議事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程全生(1976)。政黨與政黨政治。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鄒文海(1977)。比較憲法。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鄒文海(1978)。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楊孝榮(1982)。三民主義之傳播理論與實務。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蔣經國(1981)。蔣主席言論集--黨的行動指標。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談子民(1968)。政黨論。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蔡政順(1985)。立法院議事規則逐條研究。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吉村正、蔡啟清(1980)。現代政治的機能與構造。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歐堅壯(1983)。革命民主政黨與英美政黨之比較研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顏文閂(1978)。國會是改革的時候了。台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薩孟武、劉慶瑞(1978)。各國憲法及其政府。台北:劉慶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羅志淵(1961)。美國國會立法程序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羅志淵(1975)。法國政府及政治。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羅志淵(1979)。美國政府及政治。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林桂圃(19700312)。中國黨政關係的剖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1985)。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年鑑。台北:中華民國年鑑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1986)。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內政統計提要。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中華民國統計提要。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Hague, Rod、Harrop,Martin(1982)。Comparative Government-An Introduction。London:Basingstoke Companies。  new window
72.Henderson, Gordon G.(1976)。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arties。New York:Harper and Row。  new window
73.Isaak, Alan。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illinois:The Dorsey Press。  new window
74.羅志淵(1974)。立法程序論。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司法院解釋編輯委員會(1997)。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續編。臺北:司法院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張玉法(1980)。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曾濟群(1975)。中華民國立法院之組織與職權分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曾濟群(1976)。立法院常設委員會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林紀東(1983)。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張寶樹(1986)。美國政黨與選舉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胡濤(1980)。立法學。臺北:漢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易君博(1980)。政治學論文集--理論與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國父全集。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Almond, Gabriel A.、Powell, G. Bingham Jr.。Comparative Politics: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new window
85.羅志淵(1977)。中國憲法與政府。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秦孝儀、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中國國民黨九十年大事年表。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呂亞力(1978)。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耿雲卿(1982)。中華民國憲法論。臺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彭懷恩(1983)。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彭芸(1990)。政治傳播: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江炳倫(1973)。政治學論叢。台北市:江炳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 : 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臺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薩孟武(1983)。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呂亞力(1983)。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林水波、張世賢(1982)。公共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陳堯聖(1986)。英國國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鄒文海(1972)。西洋政治思想史稿。臺北:鄒文海先生獎學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Huntington, Samuel P.(1968)。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立法院(19820526)。立法院議事錄--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九號,委員提案第三四七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立法院(19821027)。立法院議事錄--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九號,委員提案第三四九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立法院(19851127)。會議記錄,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黨部研修「立法院議事規則」專案小組會議紀錄,台北:立委黨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立法院(19851220)。會議記錄,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黨部研修「立法院議事規則」專案小組會議紀錄,台北:立委黨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立法院(19851226)。會議記錄,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黨部研修「立法院議事規則」專案小組會議紀錄,台北:立委黨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戎撫天(19851013)。由全民政黨觀點談黨政運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祝基瀅(19860331)。進退有度的政治溝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清喜(19851004)。質詢權行使與黨政關係運作--訪執政黨中央政策會副祕書長梁肅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肅戎(19851002)。現階段黨政關係的常軌與規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輝珍(19850903)。國民黨改進黨政關係的階段性規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輝珍(19840920)。強化政策整合是鞏固黨團作用的基礎--國民黨在立法院新會期的任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聯合報(1987022)。執政黨黨政關係運作的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蕭天讚(1986)。溝通與共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