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國民黨在野時期兩岸交流策略及影響之分析(2000-2008)
作者:蔣海明
作者(外文):Chiang, Hai-mi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山學術組
指導教授:周陽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兩岸關係兩岸交流全球化在野政黨黨際交流民族主義統合理論cross-Strait relationscross-Strait exchangesglobalizationopposition partyparty-party exchangenationalismunification the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2
儘管臺灣海峽兩岸目前看似風平浪靜,但是兩岸問題是當前國際和平的主要威脅點之一,故兩岸交流發展攸關臺海和平,值得關注與研究。臺灣在2000年時,出現首次的政黨輪替,國民黨失去執政地位,淪為在野政黨;國民黨歷經8年在野經驗,在兩岸關係及開放大陸政策的決策上,出現較大的變革,本論文研究動機首在檢證說明政黨執政與在野政策具體的不同點及作法,在野經驗對施政之實際影響程度;以及在野政策及主張在民主國家中對政府施政有具體影響性;並試圖瞭解在野後的國民黨如何影響與主導政府兩岸政策,以及開拓「黨際交流」平臺突破兩岸關係與過去交流模式,改變了兩岸關係發展。
透過本論文就全球化環境演變下,瞭解政黨「在野期間」的角色、影響及功能等面向研究,並以國民黨2000年到2008年在野期間兩岸交流策略變革為個案研究,同時以「兩岸關係」與「國民黨兩岸交流策略」為探究重點,主要採取歷史研究途徑、結構功能分析途徑與系統分析途徑等三項研究途徑(Approach)。為獲取研究主題的一手寶貴資料,訪談與本議題有關之黨政菁英、學者與決策者等共計11人,並找出當時期決策原因及背景,再經整合分析後提出相關建議,幫助在野政黨,瞭解其未執政時,可行的組織行為模式及理性決策選擇,並藉機審視政黨本身之決策盲點及缺失,以協助解決政黨發展的可能困境問題。
在深入研究兩岸關係及其之間問題解析後,發現兩岸關係發展60餘年期間,並非均如目前般在良性、友善的軌道上,當前兩岸關係得以穩定與和平發展,其最重要的轉捩點就在於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的「和平之旅」。本論文有關兩岸關係與政策研究發現如下:一、國民黨在野經驗開啟國共黨際交流之門,同時也一定程度影響重新執政後的國民黨政府兩岸政策與執行。二、兩岸後續密切交流對當前政府兩岸政策產生一定影響,馬政府的兩岸政策訴求回歸法律及制度面的兩岸關係與交流,依循「國家統一綱領」進程,走向兩岸官方、正式管道交流與發展。三、選民意圖成為政黨戰勝對手所需策略重點,且關係著選舉成敗,不同政策的主張與訴求一定程度影響選民投票意願,而兩岸關係則是我國政黨政治發展之重大變數與影響。
關鍵詞:兩岸關係、兩岸交流、全球化、在野政黨、黨際交流、民族主義、統合理論
The Kuomintang's Strategies on Cross-Strait Interactions
-- An Analysis on Its Opposition Party Policy (2000-2008)
Chiang, Hai-Ming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inland China Studies and
Dr. Sun Yat-sen’s Thoughts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ABSTRACT
Professor Chou, Yang-Sun
Although the current cross Taiwan Strait relations seems stable, the China-Taiwan relations remains a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international peace. The cross-Strait exchange and development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pea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therefore the topic deserves appropriat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In 2000,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the KMT (Kuomintang,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became the opposition party; and eight years later it regained the political power when Mr. Ma Ying-Jeou took the presidency. Being the opposition party for eight years, the KMT learned the experience and has tremendously changed in its decision-making style and party behavior regarding policies relating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is thesis follows the puzzle that how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the opposition party might shape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when the party in question gains power. It means to investigate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such experience and the difference presented in policy orientation once the opposition party becomes the dominant party in the government.
The case studied in this research is the KMT (Kuoming Tang, Nationalist Party) and its China policy when being the opposition party from 2000 to 2008. The methodology adopted here includes historical approach, structure-functional approach, and systemic analysis.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has conducted 11 interviews with party elites, scholars, and policy makers. Through the interviews and the case study, this research has provided both explanations to the policy making during that period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olicy options. By so doing, this thesis depicted the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 applied by party when not 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and provided evaluation of its policy making, which is practical and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one could easily find that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is not always as smooth as it appears currently. One of the key turning points occurred in 2005, when the KMT chairman Lian Zhan visited the Mainland China, which was also known as “trip of peace.”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this thesis include: 1.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opposition party has deeply shaped the KMT’s China policy; 2. the ongoing frequ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has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urrent policy making. The Ma administration’s cross-strait policy is aiming at being consistent with the jural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in addition, it follows the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 and pursues the offic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3. the public opinion, especially from the voters, becomes the focus of parties when in election. The different themes represented in diverse cross-strait policies would shape the voting interests of the voters. Thus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could be said as the crucial independent variab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politics in our state.
Key words: cross-Strait relations, cross-Strait exchanges, globalization, opposition party, party-party exchange, nationalism, unification theory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海研中心、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2007),《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
中國史學會編(1957),《辛亥革命(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86),《三民主義》(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尹慶耀(1995),《獨立國協研究--以俄羅斯爲中心》(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王中玉譯(1991),本多勝一著,統一前後的東德(臺北:暖流出版社)。
王麗萍(2000),《聯邦制與世界秩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鐵崕編(1957),《中外舊約章匯編(第一冊)》(香港:三聯書店)。
亓樂義(2006),《捍衛行動:1996臺海飛彈危機風雲錄》(臺北:黎明文化公司)。
包宗和、吳玉山(2009),《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new window
公司)。
申雨慧譯(1988),盧泰愚著,《韓國改造論》(臺北:故鄉出版公司)。
白岩松等著(2005),《岩松看臺灣》(北京:九州出版社)。
朱堅章、黃紀、陳忠慶合譯(1984),Isaak, Alan C.著,《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頁229-230。
朱道凱譯(2002),Hirst, Paul & Thompson, Grahame著,《全球化迷思》(臺北:群學出版公司)。
江宜樺(2003),《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 (臺北:臺灣大學)。new window
冷則剛、任文姍譯(2011),Manheim, Jarol B. / Rich, Richard C. / Willnat, Lars / Brians, Craig L.著,《經驗性政治分析:量化與質化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吳友法(1995),《二十世紀德國史》(臺北:志一出版社)。
吳思華(2001),《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臺北:城邦文化公司)。new window
呂亞力(1987),《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呂晨鐘編著(2005),《學談判必讀的95個中外案例》,(北京:北京工業大學)。
李明峻譯(1994),服部民夫著,《韓國人脈與政治文化》(臺北:月旦出版社)。
李建榮(2011),《解凍兩岸20年—兩岸時事評論家李建榮的第一手觀察》(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李英明(2001),《全球化時代下的臺灣和兩岸關係》(臺北:生智出版社)。new window
李國雄(2004),《比較政府與政治》(臺北:三民書局)。
李登輝(1999),《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文化)。new window
李潔明(1999),《臺灣有沒有明天?臺海危機美中臺關係揭密》(臺北:圓神出版社)。
杜子信、蔡芬芳譯(2004),尼丹寇洛Denicolo, Herbert著,《族群衝突管理:以南提洛爾、巴斯克及北愛爾蘭為例》(臺北:前衛出版社)。
沈宗瑞(2002),〈全球化:民族國家與公民教育〉,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主編,《邁向
二十一世紀的公民資質與師資培育》(臺北:臺灣師大公領系)。
汪仲譯(1998),長谷川慶太郎著,《亞洲金融風暴》(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周志懷主編(2009),全國臺灣研究會編,《新時期對臺政策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北京:華藝出版社)。
周惠民(2009),《德國史—中歐強權的起伏》(臺北:三民書局)。
周陽山主編(1991),《當代政治心靈》(臺北:正中書局)。
周陽山(2004),《寰宇視野》(臺北:時英出版社)。
周陽山(2004),《國會見證》(臺北:時英出版社)。
周陽山(2006),《監察與民主》(臺北:監察院)。
易君博(1984),《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林佳龍、鄭永年主編(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林添貴譯(2010),Bush, Richard C.著,《臺灣的未來--如何解開兩岸的爭端》(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林碧炤主編,《兩岸外交休兵新思維》(臺北:遠景基金會,2008年)。
邵宗海(1998),《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邵宗海(2003),《當代大陸政策》(臺北:生智文化事業公司)。
邵宗海(2004),《兩岸協商與談判》(臺北:新文京開發)。
邵宗海(2007),《兩岸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邵宗海(2009),《中國和平崛起與現代民族主義的互動》(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俞可平(2003),《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南方朔(1980),《帝國主義與臺灣獨立運動》(臺北:黎明出版社)。
姚洋、郉予青、賴平耀譯(2005),Downs, Anthony著,《民主的經濟理論(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施正鋒(1995),《臺灣民族主義》(臺北:前衛出版)。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臺北:前衛出版)。new window
施正鋒(20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施正鋒主編(2011),《瞭解當代韓國民主政治》(臺北:臺灣國際研究學會)。
胡慶山譯(1994),鐸木昌之著,《北朝鮮—社會主義與傳統的共鳴》(臺北:月旦出版社)。
范軍(1993),《德國:久分重合的歐洲大國》(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苗東升(2007),《系統科學大學講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徐立德(2010),《情義在我心—徐立德八十回顧》(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紐先鍾(1998),《戰略研究入門》(臺北:麥田出版社)。
馬英九(1992),《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new window
高凱軍(2006),《通古斯族系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
高德源譯(2001),Lijphart, Arend著,《民主類型-三十六個現代民主國家的政府類型與表現》(臺北:桂冠出版社)。
國防部(2012),《中華民國壹百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譯印(2003),Heo, Uk & Horowitz, Shale A.合編,《亞洲衝突—南北韓、臺海、印巴》(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國防部編譯(2007),Grattan, Robert F.著,《策略過程:軍事與商業比較》(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
張亞中(1999)《德國問題:國際法與憲法的爭議》(臺北:揚智文化公司)。
張亞中(2000),《兩岸統合論》(臺北:生智文化公司)。new window
張亞中(2003),《全球化與兩岸統合》(臺北:聯經出版社)。
張亞中(2010),《統合方略》(臺北:生智文化公司)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明貴譯(2001),《俄國政治體系》(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曹俊漢(2009),《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理論發展的建構與詮釋》(臺北:韋伯文化公司)。new window
許瑞宋譯(2009),Turner, Graham著,《房子惹的禍,金融海嘯—起因、分析、終結》(臺北:繁星多媒體公司)。
連戰(2000),《新藍圖‧新動力—連戰的主張》(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郭洪紀(2002),《臺灣意識與中國情結》(臺北:慧明文化事業公司)。
郭恒鈺(1992),《統一後的德國》(臺北:三民書局)。
陳一新,<美國對兩岸外交休兵的看法與反應>,林碧炤主編(2008),《兩岸外交休兵新思維》(臺北:遠景基金會)。
陳水扁(2003),《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沈思》(臺北:圓神出版社)。
陳志柔,<二十年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現象>,游盈隆主編(2008),《近二十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遷》(臺北:海峽兩岸交流基金會)。
陳延輝(2005),《德國的分合—兩德接近政策的形成與實踐》(臺北:開拓出版公司)。
陳移民、楊正業譯注《中國格言大成》(臺北:曉園出版社)。
陳鳳馨(1999),《遇見百分百的連戰》(臺北:天下遠見公司)。
彭滂沱(1992),《德國問題與歐洲秩序》(臺北:三民書局)。
童振源(2003),《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臺北:生智出版社)。new window
項靖、陳儒晰、陳玉箴、李美馨譯(2002),Lawrence F. Locke. / Waneen Wyrick Spirduso. / Stephen J. Silverman.著,《論文計畫與研究方法》(臺北:韋伯文化公司)。
黃炎東(2004),《新世紀臺灣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發展之趨勢》(臺北:正中書
局)。
黃景自譯(1980), Cohen, Herbe著,《談判》(臺北:金文出版社)。
黃榮燦(1998),《亞洲金融風暴》(臺北:中華徵信所)。
楊冬雪、王列,<關於全球化與中國研究的對話>,胡元梓、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楊志恆(2005),《我國應有的南海戰略》(臺北:國防部始政編譯室)。
楊振富、潘勛譯(2005),Friedman, Thomas L.著,《世界是平的》(臺北:雅言文化出版社)。
楊開煌(1993),《談判策略研究》,(臺北:冠志出版社)。
楊開煌(2000),《困局:論陸臺香濠》(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楊楠芳等校譯(2012), Clausewitz, Carl Von著,《戰爭論(卷一)》(新北市:左岸文化出版公司)。
溫世仁著(1998),《東亞金融風暴》(臺北:大塊文化出版社)。
葉陽明(1999),《德國問題與兩德統一》(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葛永光(2005),《意識型態與發展:中山思想與臺灣發展經驗》(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new window
鄒景雯(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臺北:印刻出版公司)。
雷飛龍譯(2000),Sartori, Giovanni著,《政黨與政黨制度》(臺北:韋伯出版社)。
寧騷主編(2006),《2006-2008年臺海局勢研究報告》(北京:九州出版社)。
熊煒、王健譯(2010),Wolfgang Rudzio著,《德國政府與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亦珊譯(2006),赫伯‧柯漢Herb Cohen著,《談判》(臺北:智言館文化公司),頁17。
劉順福譯(1979),朴正熙著,《朴正熙的民族復興之道》(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蔡政文主持(2001),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南海情勢發展對我國國家安全及外交關係影響》,(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蔡繼光、李振昌、霍達文譯(2000),Friedman, Thomas L.著,《瞭解全球化》(臺北:聯經出版社)。
鄧中堅等(2003),《政治溝通與談判技巧》,(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駱文森、楊明珠譯(2001),上坂冬子著,《虎口的總統:李登輝與曾文惠》(臺北:先覺出版社)。
謝延庚等著(1983),《從現代政治思潮看政黨政治的運作》(臺北: 中央文物供應社)。
龐建國(1993),《臺灣經驗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蘇起(2003),《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臺北:天下文化)。
龔維斌、良警宇譯(2002),Smith, Anthony D.著,《全球化時代的民族與民族主義》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二)期刊

中央銀行,<經濟金融動態>,《中央銀行季刊》,第30卷第4期(2008年12月)。
王壽來,<國際文化交流開拓新局—一個資深文官的所見所思>,《新活水》,第20期(2008年9月)。
王曉波,<關鍵時刻的關鍵決定-評連戰主席的「和平之旅」>,《海峽評論》,第174期(2005年6 月1日)。
伊慶春、張英華,<對娶外籍及大陸媳婦的態度:社會接觸的重要性>,《臺灣社會學》,第12 期(2006 年12 月)。new window
朱武獻,<東西德間法制關係之研究>,《憲政時代》,第15 卷第1 期(1989年)。
行政院主計總處,<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第110期(2005年8月)。
行政院主計總處,<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第124期(2009年2月)。
吳玉山,<兩岸關係中的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天下雜誌》,第4期(20014年4月)。
李怡,<誰是《反分裂法》最大得益者?>,《天下雜誌》,第321期(2005年4月15日)。
李明,<天安艦沉沒事件牽動東北亞國際政治>,《海峽評論》,第235期(2010年7月)。
李振廣,<國民黨的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第二屆「北京臺研論壇」論文》(2008年2月28日)。
李銘義,<兩岸政治互動過程之歷史途徑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4期(2002年4月)。
肖承鋒,<伊拉克戰爭與兩岸關係>,《華夏經緯》(2003年5月28日)。
阮銘,<從蔣經國到連戰>,《新臺灣》,第557期(2003年10月25日)。
周玉山,<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8期(1996年8月)。new window
林世英,<留學生政策-以日本留學生政策為參考>,《留學生學訊》,第186期(2002年1月31日)。
林正牧,<1997年泰銖危機之分析>,《國際經濟情勢週報》,第1191期(1997年7月3日),頁6-13。
林正牧,<亞洲金融風暴之後續發展與全球經濟展望>,《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1卷第4期(1998年4月)。new window
林正義,<九一一事件對國際關係的影響>,《國際事務季刊》,2(2002年春)。
林佳龍,<中共十六大後的兩岸關係展望>,《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0期(2002年12月30日)。
林炳中,<WTO、全球化與兩岸經貿競合>,《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5卷第1期(2002年,1月)。new window
林朝億,<SARS影響兩岸關係>,《交流》,第70期(2003年8月)。
林濁水、梁文傑,<臺灣政黨轉型與民眾統獨意向的變遷>,《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6期(1999年)。new window
社論,<不統、不獨、不武解讀馬英九「三不政策」的思想>,《海峽評論》,第206期(2008年2月)。
邵宗海,<兩岸文化交流的評估>,《文化視窗》,第8期(1999年2月)。
邵宗海,<兩岸政治談判的可能性與美國角色>,《中國網》(2002年7月26日)。
邵宗海,<中共十六大後兩岸關係之走向>,《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10卷第2期(2002年12月)。
邵宗海,<從兩岸關係的變遷探討兩岸關係的定位(上)>,《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卷第4期(2003年10月)。new window
邵宗海,<中山先生與民族主義思想>,《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15期(2005年5月)。
邵宗海,<馬英九大陸政策的內涵>,《明報月刊》,第43卷第4期(2008年4月)。
邱垂正,<WTO 下中共對臺「經濟吸納」的建構與部署>,《國防政策評論》,第3卷第3期(2003年春季)。
邱湘靈,<亞洲金融危機之成因及其影響分析>,《國際經濟情勢週報》,第1214期(1997年12月11日)。new window
姜新立,〈評析陳水扁總統競選期間的「中國政策」〉,《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卷第2期(2000年4月)。new window
封面專題,<連戰「和平之旅」意見調查>,《亞洲週刊》,第19卷第20期(2005年5月15日)。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2012年6月)。
洪淑芬,<亞洲金融風暴的省思及對我國的影響>,《問題與研究》,第27卷第6期(1998年6月)。new window
洪德欽,<大英國協的合作模式>,《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2001年3月)。
胡全威,<後江澤民時代中共政經情勢與兩岸關係>,《海峽評論》,第148期(2003年4月)。
胡薇麗,<美國聯邦制度的演進>,《空大學訊》,第216期(1998年5月)。
孫揚明,<「一邊一國論」送臺北上談判供桌>,《海峽評論》,第142期(2002年10月)。
徐曉珂,<華沙會談:建交前的中美對話>,《報告文學》,2007年第10期。
張亞中,<兩岸統合:「整個中國」與「第三主體」的建立>,《立法院院聞》第29卷第5期(2001年5月)。
張亞中,<論兩岸統合的路徑>,《中國評論》,第136期(2009年4月)。new window
張清溪,<SARS疫情影響世界經濟>,《論衡》,第109期(2003年5月1日)。
許世銓,<簡評冷戰後美國對臺灣政策的調整>,《海峽評論》,第82期(1997年10月)。
許仟,<歐洲聯盟的國際文化交流>,《文化視窗》,第27期(2000年12月)。
許知遠,<曖昧的民國>,《亞洲週刊》,第25卷第43期(2011年10月30日)。
許耿修,<以文化參與國際—我國文化交流策略>,《研考雙月刊》,第36卷第1期(2012年2月)。
郭秋榮,<全球金融風暴之成因、對我國影響及因應對策之探討>,《經濟研究》,第9期(2009年3月)。new window
陳一新,<911事件與美「中」臺三邊關係的展望>,《中華戰略學刊》,91年春季刊(2002年4月)。new window
陳金盈、王正忠、陳保生,<兩岸體育學術交流回顧與前瞻>,《國民體育季刊》,第39卷第2期(2010年6月)。
陳重成,<全球化下的兩岸社會交流與互動:一個從他者轉向自身的歷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9卷第1期(2008年1月)。new window
陳錫楨,<美國911事件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和影響>,《產業經濟》,第243期(2001年11月)。
陳麗瑛,<2001年大陸及兩岸經濟動向>,《經濟前瞻》,73(2001年1月5日)。
陶文釗,<1961年一1963年的中美大使級會談>,《北大史學》第7輯(2009年1月1日)。
單佩玲,<亞洲經濟危機後—探討東亞各國財政政策改革及對我國之啟示>,《產業金融季刊》,第108期(2000年9月)。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SARS疫情對亞洲經濟的影響>,《國際投資月刊》(2003年5月)。
曾怡仁、張惠玲,<區域整合理論的發展>,《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8期(2000年8月)。new window
湯惠芸,<國民黨提出邀請中國官員訪臺灣>,《大紀元時報》(2005年11月1日)。
童振源,<評陳水扁「經濟安全發展戰略」的兩岸經貿政策>,《經濟前瞻雙月刊》,第68期(2000年3月5日)。
童振源,<中共「十六大」後對臺政策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2期(2003年3、4月)。
童振源、陳碩廷,<九二共識的形成、實踐與瓦解>,《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12期(2004年12月)。
筆鋒,<南海主權爭議折射中美博弈>,《亞洲週刊》,第25卷第31期(2011年8月7日)。
筆鋒,<中菲對峙的主角是美國>,《亞洲週刊》,第26卷第18期(2012年5月6日)。
黃光男,<全球化流變下的軟實力—臺灣文化的體與用>,《新活水雙月刊》,第20期(2008年9月)。
黃筱薌,<從文化交流角度思考兩岸之前瞻>,《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2001年8月10日)。
黃嘉樹,<關於兩岸政治談判的思考>,《中國評論》,第156期(2010年12月)。
新聞速報,<分析:美軍擔心中國海軍崛起>,《中央通訊社》(2010年9月9日)。
楊逸楓,<亞洲經濟現況與展望>,《統領雜誌》,第193期(2001年10月)。
楊開煌,<連宋登「陸」後之兩岸關係>,《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5期(2005年5月)。
楊開煌,<兩岸政治與經濟關係展望座談會>,《中國評論》,第158期(2011年2月)。
經濟學人精選,<亞洲經濟體面臨內憂外患>,《商業週刊》,第698期(2001年4月9日-4月15日)。
廖天威,<九一一事件對美國全球戰略的影響與我國的因應之道>,《國際事務季刊》,2(2002年春)。
劉公君、鄭雅綺,<東南亞貨幣危機之分析>,《國際經濟情勢週報》,第1202期(1997年9月18日)。
劉養潔,<南海主權地緣政治經濟透析>,《人文地理》,第90 期(2006 年8 月)。
潘錫堂,<中共「十六大」後全力交替的伏筆與挑戰>,《中華日報》,9版(2002年11月17日)。
蔣中正,<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告全國同胞書>,《黃花崗雜誌》,第16期(2006年3月27日)。
蔡英文於遠景基金會演講,<建構和解、合作、和平的兩岸關係>,《全球化趨勢下的反恐與兩岸關係研討會》(2003年11月3日)。
蔡佳珊,<作客臺灣—外勞的夢想與屈辱之旅>,《經典雜誌》,第67期(2004年2月)。
蔡泰山,<宗教文化交流對兩岸的重大貢獻>,《卓越國際媒體月刊》,第279期(2007年11月)。
鄧麗萍,<兩大經濟權威:全球復甦路迢迢>,《財訊雙週刊》,333期(2009年11月12日)。
魏鏞,<邁向民族內共同體:臺海兩岸互動模式之建構、發展與檢驗>,《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第5期(2002年9-10月)。new window
蘇怡如,<推廣交流‧分享經驗>,《典藏古美術》,第142期(2004年7月)。
蘇起,<從國際與臺灣國內局勢的演變看兩岸關係>,《智庫研究報告》(2000年8-9月),頁26-29。
蘇起,<李陳總統時期大陸政策的比較>,《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1期(2001年3月)。
蘇起,<兩岸關係的現況與展望>,《國家政策論壇》,第2卷第4期(2002年4月)。
蘇顯揚,<SARS影響亞洲國家經濟成長>,《前瞻經濟》,第88期(2003年7月5日)。
龔明鑫,<亞洲正醞釀新世紀第一個泡沫>,《財訊》,第263期(2004年2月),頁309。

(三)學術論文

王智盛,《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國家安全分析:以「臺灣地區人民進入大陸地區」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林永芳,《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及文化發展政策之研究 (1987--1997)》,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倪炎元,《南韓與臺灣威權政體轉型之比較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new window
凌鳳儀,《兩岸空運通航談判之研究》,基隆: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陳朝政,《臺商在兩岸的流動與認同:經驗研究與政策分析》,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傅錫誠,《政治意識型態的解構與重構---「中國民族主義」與「臺灣民族主義」之解析》,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黃寶瑛,《兩岸宗教交流模式之研究〈1987-2008〉--以政教關係論述》,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董立文,《論九十年代中共的民族主義》,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虞義輝,《民族主義在兩岸交流互動中影響之研究1895-1999年》,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鄒篤麒,《我國黨政關係之研究―― 以國民黨為例》,臺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new window
鍾文博,《從民族主義觀點論海峽兩岸政治互動:1979〜2004年》,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二、西文部分

Books:

Art, Robert. J. 1985. “America’s Foreign Policy” in Roy C. Macridis, ed., Foreign Policy in World Politics, 6th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Press).
Beck, Paul Allen. 2003. Party Politics in America. (New York: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Bell, Daniel. 2000. The End of Ideology: On the Exhaustion of Political Ideas in the Fifti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réchon, Pierre. 2001. Les Partis Politique Français, (Paris: La Documentation Française, Les études).
Bruhl, Tanja. & Rittberger, Volker. 2001. “From International Global Governance: Actors,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and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e world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Rittberger, Volker, Global Governance and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Ed.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Bunce, Valerie. 1981. Do New Leaders Make a Differenc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ush, Richard C. 2005. Untying The Knot: 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Cheng, Chu-yuan. 1989. Sun Yat-sen’s Doctrine in the Modern World (Boulder: Westview Press, Inc.).
Cline, Ray S. 1977. World Power Assessment 1977: A Calculus of Strategic Drift (New York: Westview Press).
Collins, John M. 2004. Strategy: 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Virginia: Potomac Books Inc Press).
Deutsh, Karl Wolfgang. 1978.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econd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Downs, Anthony,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Dunn, William N.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2nd ed).
Easton, David. 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Fenno, Richard F., Jr. 1975. “If, As Ralph Nader Says, Congress is ‘The Broken Branch,’ How Come We Love Our Congressmen So Much?” In Congress in Change: Evolution and Reform, Norman J. Ornstein, ed.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Fisher, Roger, and William Ury, 2000.Getting to Yes: 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 Second Edition. Penguin.
Fukuyama, Francis. 2006. The End of the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
Giddens, Anthony.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an Francisc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nthony. 2012. The Third Way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
Greenfeld, 1992.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aak , Alan C. 1985.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 Fourth Edition.( Homewood,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Ranney, Austin 1995.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Press).
Rose, Richard. 1984. Do Parties Make a Difference (New Jerse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Inc.).
Rosenau, James N. 1992. “Governance,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in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enau, James, 1969. Linkage Politics: Essays on the Convergence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New York: Free Press.
Sartori, Giovanni, 1976.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nthony D. 1986.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London: Basil Blackwell).
Wallersteinl, Immanuel. 1991.“The Three Instances of Hegemony in the History of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in George T. Crane & Abla Amawi., The Theoretical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6-244.

Articles:

Greenspan, Alan. “Greenspan: recovery will be long and painful”, Financial Times (August 24, 2011).
Held, David & McGrew, with Goldblatt, David and Perraton, Jonathan. Globalization”Global Governance, A Review of Multilat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 (Oct-Dec. 1999). 483-496.
Kahn, Joseph .“Taiwan Opposition Leader Arrives in China for High-Level Talks”,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26, 2005).
Lasswell, Harold D. “The Policy Orientation,” in Daniel Lerner and Lasswell, Harold D. eds., The Policy Sciences (California: Stanford 1951), p.11.
Protes, Aljendro. ”On the Sociolog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ories and Issu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1976): 61-79.
Robin Kwong, ‘Taiwan exports fall record 42%’, Finacial Times, (January 8, 2009).
Rosenau, James N.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Global Governance 1(1995). 1-29.
Spence, Michael. “America needs a growth strategy”, Financial Times (July 8, 2010).
Wei, Yung. “From Functional Integration to Structural Readjustment: Taipei—Beijing
relations and the role of the United States”, 13(40),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August, 2004), 427-460.

三、報紙網站文章

大陸新聞中心,<中共回應陳水扁就職演說全文>,《中國時報》(2000年5月21日)。
中評社新聞稿,<洪奇昌:馬英九的決定孤獨但有戰略縱深>(2012年4月29日)。
今日頭條,<張志軍:希望有機會去臺灣 不見不如相見>,《中國評論新聞》(2013年3月22日)。
文匯網訊,<人民日報關注謝長廷訪問大陸>,《文匯報》(2012年10月2日)。
王銘義,<連:兩岸政治談判無可避免>,《中國時報》(2013年2月27日)。
冉亮,<柯林頓:任何破壞和平對話之舉非常嚴重>,《中國時報》(1999年7月21日)。
外電報導,<江澤民提汪道涵訪臺兩條件>,《中國時報》(1999年9月9日)。
朱高正、劉康,〈文化想像:臺灣意識與全球化〉,《中國時報》(1998年.7月.8-9日)。
即時新聞,<與世界第一名校-美國哈佛大學合作,培育優質人才,建立海外學術研發 基地>,《教育部電子報》(2011年6月1日)。
吳正庭,<蘇貞昌:謝展現民進黨積極自信>,《自由時報》(2012年10月5日)。
快訊,<布什說,美國政府支持“一個中國”的政策>,《東方新聞》(2002年2月22日)。
李欣芳、施曉光,<扁爆宋赴中傳話 宋營駁斥>,《自由時報》(2011年9月22日)。
李英明,<南海議題兩岸協商合作>,《旺報》(2012年4月25日)。
李國政,<領航中華文化 引導大陸向前>,《旺報》(2012年5月9日)。
林中斌,〈胡上江下對臺新局〉,《中國時報》(2005年3月1日)。
林則宏,<臺灣人不假 陸生學會常說謝謝>,《聯合報》(2012年10月12日)。
林琮盛,<陸學者:對中共不滿催化民國熱>,《旺報》(2011年5月25日)。
林琮盛,<臺灣應是文化統戰引領者非被動者>,《旺報》(2012年3月4日)。
林琮盛,<謝長廷:誠意善意解決兩岸差異>,《旺報》(2012年10月7日)。
林琳,<解決非法外籍勞工問題是美國莫大困擾>,《大紀元時報》(2006年5月17
日)。
〈1996臺海秘辛〉,《中央日報》(1998年6月22日),3版。
社評,<QE3對臺灣的挑戰更超過大陸>,《旺報》(2012年9月22日)。
社論,<考量陸客來臺不應受限於意識形態>,《工商時報》,A2版(2007年5月6日)。
社論,<連戰:致力兩岸和平 國民黨應大聲說>,《聯合晚報》(2011年7月20日)。
社論,<兩岸新論: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相互承認>,《聯合報》(2012年7月23日)。
社論,<謝長廷渡海祭祖:撕裂的中華民國應縫合了>,《聯合報》(2012年10月2日)。
社論,<願謝長廷破冰 調出醇厚兩岸美酒>,《中國時報》(2012年10月2日)。
社論,<重視連習、連胡會的政治意涵>,《工商時報》(2013年2月26日)。
社論,<連胡12會連邀胡來臺嚐小吃>,《旺報》(2013年2月27日)。
社論,<以柔軟與親和之誠 重建兩岸手足之親>,《中國時報》(2013年3月3日)。
邵宗海,<名家兩岸:一國與一國兩區可以重疊>,《旺報》(2012年8月17日)。
邸永君,<漢語「中國」一詞由來考>,《學習時報》(2007年7月16日)。
姚江志,<「天下雖安 忘戰必危」 馬:仍應建軍備戰>,《自立晚報》(2012年8月
11日)。
政治新聞,<扁:326遊行 國際級規模>,《自由時報》(2005年3月30日)。
政治新聞,<劉內閣/點將/陸委會主委賴幸媛 兩岸鷹派由她巧扮?>,《今日新
聞網》(2008年4月28日)。
洪肇君、宋丁儀,<陸學者新領導班子對連有信賴感>,《旺報》(2013年2月26日)。
范世平,<中華民國 大陸民眾有了新體認>,《中國時報》(2012年10月10日)。
范正祥、許雅筑、錢震宇,<總統府:連戰「一個中國」說 未知會馬>,《聯合報》(2013年2月27日)。
凌美雪、趙靜瑜,<龍應臺:兩岸文化交流 全球交流一環>,《自由時報》(2012年2
月16日)。
時事專題,<富權:賈慶林一中新涵義回應“一國兩區”論?>,《中國評論新聞》(2012
年7月30日)。
袁玫,<海外文化交流臺灣書院揭幕>,《大紀元時報》(2011年10月14日)。
張茂森、范正祥,<臺北文化中心東京揭牌 日人質疑為何不稱臺灣>,《自由時報》(2012年4月22日)。
張凱勝,<學者估兩岸5年內不會政治對話>,《旺報》(2013年3月2日)。
張慧英,<蘇起建議:兩岸以九二共識取代一中爭執>,《中國時報》(2000年4月29
日)。
<陳水扁談話新聞稿>,《中國時報》,A2版(2005年3月13日)。
陳思豪,<孫亞夫:日本統治、二二八 影響臺灣民眾統一願望>,《今日新聞
網》(2012年12月10日)。
陳敏鳳,<扁:憲政有問題,臺灣是不完整國家>,《聯合報》,第11版(2003
年11月7日)。
傅建中,<華府看天下—金正恩心智讓人擔心>,《中國時報》(2011年12月30
日)。
喬羽,<中國人民與國民黨>,《旺報》(2011年2月22日)。
喬婭,<江丙坤「破冰之旅」為連戰「和平之旅」鋪路>,《人民日報》(2005年4月13日)。
喬新生,<臺灣不該緊閉政治對話大門>,《旺報》(2012年4月5日)。
短評,<兩岸缺政治互信>,《中國時報》(2012年4月3日)。
短評,<王郁琦與賴幸媛哪裡不同?>,《旺報》(2012年9月26日)。
黃季寬,<陸對臺三巨頭見謝意義重大>,《中央社》(2012年10月7日)。
黃康棋、柯勝雄,<大陸官員︰布希指陳總統麻煩製造者>,《TVBS新聞臺》(2003年10月22日)。
黃鴻鈞,<李登輝總統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聯合報》(1995年6月13日)。
新聞焦點,<美副國務卿:美既不支持也不反對臺獨>,《自由時報》(2002年8月27日)。
新聞稿,<和平之旅—連戰大陸行>,《BBC》(2005年5月4日)。
新聞稿,<一國兩區 高輝還原吳伯雄原文>,《中央社》(2012年3月29日)。
楊開煌,<反分裂國家法對兩岸關係之影響>,《聯合報》,7版(2005年3月15日)。
雷光涵,<日媒爆:與中條件談不攏 平壤才核爆>,《聯合報》(2013年2月13日)。
臺灣新聞,<陳水扁對北京再釋善意提出:「統合論」>,《大紀元時報》(2001年1月6日)。
臺灣新聞,<新黨訪北京/首度黨對黨達六點共識>,《大紀元時報》(2001年7月11日)。
臺灣新聞,<王毅會見謝長廷>,《新華網》(2012年10月6日)。
劉馥瑜,<新聞分析-重提一國兩區 深化政治互信>,《工商時報》(2012年3月23日)。
賴錦宏,<連胡會後 連重申「政治對話 無可避免」>,《聯合報》(2013年2月27日)。
蘇永耀、楊永瑩,<兩岸宗教交流去年攀高峰>,《自由時報》(2009年1月15日)。
四、網站資料

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
大紀元時報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
大英國協BBC News,http://news.bbc.co.uk/。
中文百科在線網站http://www.zwbk.org/。
中文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
中央日報網路報http://www.cdnews.com.tw/。
中央社網站,http://www.cna.com.tw/。
中央銀行網站http://www.cbc.gov.tw/。
中央選舉委員會網站http://db.cec.gov.tw/。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國人大網http://www.npc.gov.cn/npc/。
中國國民黨網站http://www.kmt.org.tw/。
中國評論新聞網網站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國新聞網網站http://big5.chinanews.com/。
中國網網站http://big5.china.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網站http://www.cnta.com/html/zh/index.html。
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移民署網站http://www.immigration.gov.tw/。
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部http://www.moc.gov.tw/。
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建會網站http://210.241.21.133/。
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http://www.dgbas.gov.tw/。
中華民國行政院外交部網站http://www.mofa.gov.tw/。
中華民國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網站http://admin.taiwan.net.tw/。
中華民國行政院研考會網站http://www.rdec.gov.tw/。
中華民國行政院教育部網站http://www.edu.tw。
中華民國行政院陸委會http://www.mac.gov.tw/。
中華民國行政院勞委會網站http://statdb.cla.gov.tw/。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www.cepd.gov.tw。
中華民國行政院經建會網站http://www.cepd.gov.tw/。
中華民國行政院經濟部網站http://www.trade.gov.tw/。
中華民國行政院僑委會網站http://www.ocac.gov.tw/。
中華民國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網站http://www.sac.gov.tw/。
中華民國留學資訊網站,http://www.saec.edu.tw/journal/186e.htm。
中華民國臺北駐日文化經濟代表處網站http://www.taiwanembassy.org/JP/。
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
今日新聞網網站http://www.nownews.com/。
天下雜誌網站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30888。
王曉波部落格http://wangxiaopo.blogspot.tw/。
世界貿易組織WTO網站http://www.wto.org/。
世界新聞網http://www.worldjournal.com/。
世界衛生組織WHO網站http://www.who.int/。
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UNWTO網站http://www.unwto.org/。
加拿大CBC網站http://www.cbc.ca/。
民主平臺—兩岸關係論壇網站https://docs.google.com/。
民主進步黨網站http://www.dpp.org.tw/。
亦凡公益圖書館(Shuku.net)網站http://www.shuku.net:8082/novels/baogaowenxue/zycyt.html。
百科全書網站 http://www.encyclopedia.com/topic/strategy_and_tactics.aspx。
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亞洲週刊網站http://www.yzzk.com/。
兩岸公評網網站http://www.kpwan.com/。
東方新聞網站http://chat.eastday.com/。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網站http://www.ft.com/home/uk。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網站http://esc.nccu.edu.tw/。
美國之音網站http://www.voanews.com/。
美國白宮U.S. Whitehouse網站http://www.whitehouse.gov/。
美國國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se網站http://www.defense.gov/。
美國國務院U.S. Department of State網站http://www.state.gov/。
美國情報網http://usinfo.org/。
英文維基百科網站http://en.wikipedia.org/wiki/。
香港文匯網http://news.wenweipo.com/。
海峽資訊網網站http://www.haixiainfo.com.tw/。
海基會網站http://www.sef.org.tw/。
國家政策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
國際在線網站http://big5.chinabroadcast.cn/ 。
張榮恭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jkcjyc/。
華夏經緯網站http://big5.huaxia.com/。
著作權筆記網站http://www.copyrightnote.org/。
新浪網http://blog.sina.com.tw/。
新華網網站http://big5.xinhuanet.com/。
新臺灣新聞週刊網站http://www.newtaiwan.com.tw/。
經典網站http://www.rhythmsmonthly.com/。
網路家庭Pchome網站http://mypaper.pchome.com.tw/。
臺灣大學網站http://huang.cc.ntu.edu.tw。
臺灣海外網網站http://www.taiwanus.net/。
臺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網站http://www.taiwanncf.org.tw/。
臺灣證券交易所網站http://www.twse.com.tw/。
鳳凰網網站http://www.phoenixtv.com/。
聯合國UN網站http://www.un.org。
聯合新聞網http://issue.udn.com/。
ABD網站http://www.adb/。
BBC網站http://news.bbc.co.uk/chinese/。
Foreign Affaires網站http://www.foreignaffairs.com/。
The New York Times網站http://www.nytimes.com/。
The Washington Post網站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TVBS民意調查中心網站http://www.tvbs.com.tw/。

五、深度訪談紀錄

<深度訪談前國民黨大陸工作會主任張榮恭紀錄>(2012年1月18日)。
<深度訪談前國民黨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汪誕平記錄>(2012年1月20日)。
<深度訪談前陸委會主任秘書詹志宏紀錄>(2012年2月21日)。
<深度訪談前總統府副秘書長林碧炤紀錄>(2012年2月22日)。
<深度訪談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紀錄>(2012年3月14日)。
<深度訪談前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主委李建榮紀錄>(2012年4月3日)。
<深度訪談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理事長楊開煌紀錄>(2012年4月11日)。
<深度訪談國民黨現任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紀錄>(2012年4月13日)。
<深度訪談前國安局局長許惠祐紀錄>(2012年6月4日)。
<深度訪談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紀錄>(2012年10月16日)。
<深度訪談新黨主席郁慕明紀錄>(2013年2月3日)。

六、政府、政黨與教育單位官方新聞稿及文獻

人民政府新聞稿,<胡錦濤提出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四點意見>,(2005年3月4日)。
人民網法界動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央選舉委員會,<第5屆立法委員選舉政黨席次統計表>(2001年12月1日)。
中央選舉委員會,<90年縣市長選舉候選人得票數>(2001年12月1日)。
中央選舉委員會,<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概況>(2012年7月21日)。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組織架構圖>(2012年6月26日)。
中國國民黨,<政策綱領>(2012年8月2日)。
中國國民黨,<國民黨歷任主席任期>(2012年8月17日)。
中國國民黨,<歷屆全代會>(2012年8月2日)。
中國國民黨常會特稿,<中國國民黨九十四年黨主席民主傳承儀式講話--中國國民黨的復興與再造>(2005年8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要聞,<溫家寶總理記者招待會答中外記者問全文>(2005年3月1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歷年臺灣人民入境中國大陸人數統計>(2012年4月11日)。
民主進步黨網站,<本黨法規--民主進步黨黨綱>(2010年6月4日)。
民主進步黨網站黨史與相關資料,<民主進步黨黨綱黨綱>(2013年3月3日)。
行政院內政部,《南海政策綱領》(1993年4月13日制定)。
行政院內政部,<國際指標--主要國家粗出生率>(2012年4月23日)。
行政院內政部,<國際指標--主要國家人口國際遷移>(2012年4月23日)。
行政院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歷年入出國人數統計>(2009年12月31日)。
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2010年第49週<內政統計通報>(2012年4月23日)。
行政院文化部,<文化部揭牌首度提出施政藍圖 啟動文化工程>(2012年6月14日)。
行政院文建會,<國際文化交流>(2012年5月5日)。
行政院文建會,<2004年文化白皮書>(2012年5月5日)。
行政院主計總處,<近年在臺外籍勞工概況>(2012年4月21日)。
行政院主計總處,<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2012年5月25日)。
行政院外交部,<我國參與聯合國策略之討論>(2000年10月16日)。
行政院外交部,<立法院第四屆第六會期--外交施政報告>(2001年10月8日)。
行政院外交部,<立法院第五屆第六會期--外交施政報告>(2004年10月6日)。
行政院外交部,<立法院第六屆第一會期--外交施政報告>(2005年3月12日)。
行政院外交部,<立法院第七屆第一會期外交施政報告當前外交挑戰與作為>(2008年3月5日)。
行政院外交部,<中華民國國情簡介>(2013年3月5日)。
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來臺主要國家觀光客人數統計>(2012年1月18日)。
行政院研考會,2001年11月委託研究報告,蔡政文,<南海情勢發展對我國國家安全及外交關係影響>(2006年5月8日)。
行政院教育部,<教育統計--近年來境外學生在臺留學/研習人數>(2012年4月27日)。
行政院教育部,<國際文化教育事業處--1998-2008年我國學生赴主要留學國家 簽證人數統計表>(2012年4月29日)。
行政院教育部,<國際文化教育事業處--1998-2008年我國學生赴主要留學國家簽證人數統計表>(2012年4月29日)。
行政院教育部,<學術交流合作--我國與國外大學學術交流統計(2001-2008.5)>(2012年4月30日)。
行政院教育部,<教育統計之國際比較--大專外籍學位生及附設華語生人數>(2012年5月9日)。
行政院陸委會,<兩岸大事記>(1999)。
行政院陸委會,<海峽兩岸關係紀要>(2000年5月)。
行政院陸委會,<兩岸貿易金額之各種統計>(2002年)。
行政院陸委會,<2005年3月海峽兩岸關係紀要>(2005年3月)。
行政院陸委會,<臺北的橄欖枝>(2008年3月8日)。
行政院陸委會,<黃金十年國家願景>(2011年10月17日)。
行政院陸委會,<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之人次>(2011年12月)。
行政院陸委會,<2007年12月兩岸交流統計分析摘要>(2012年3月16日)。
行政院陸委會,<兩岸社會交流統計資料>(2012年3月27日)。
行政院陸委會,<大陸地區人士來臺從事文教交流核准數>(2012年4月3日)。
行政院勞委會,<國際勞動統計>(2012年4月23日)。
行政院新聞局,<國際傳播—外國際者之接待>(2012年5月2)。
行政院經建會,<國際經濟動態指標>(2006年2月16日)。
行政院經建會,<當前經濟情勢(98年1-2月)>(2009年4月3日)。
行政院經建會經研處,<國際經濟動態指標>(1999年7月29日)。
行政院經建會經研處,<當前國際經濟情勢>(1999年7月)。
行政院經濟部,<中華民國91年國際貿易局年報>(2003年7月4日)。
行政院經濟部,<國內外經濟情勢分析>(2004年2月)。
行政院經濟部,<國內外經濟情勢分析>,2009年1號(2009年1月)。
行政院經濟部,<國內外經濟情勢分析>,2010年1號(2010年1月)。
行政院經濟部,<中華民國97年國際貿易局年報>(2010年1月28日)。
行政院經濟部,<國內外經濟情勢分析>,2010年1號(2010年1月)。
行政院經濟部,<重要貿易統計指標>(2011年1月)。
行政院經濟部,<中華民國98年國際貿易局年報>(2011年1月28日)。
行政院經濟部國貿局,<2008年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概況>(2009年5月10日)。
行政院經濟部國貿局,<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1997-1998)>(2012年5月27日)。
行政院僑務委員會,<98年版全球僑務歷年統計表>(2012年5月7日)。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兩岸奧會交流>(2012年4月12日)。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1992-2012年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2012年7月17日)。
新聞中心新聞稿,<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民進黨第11屆第1次臨時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制定「族群多元國家體決議文」》(2004年8月20日)。
新黨,<新黨大事記>、<新黨基本理念>(2013年3月19日)。
臺灣證券交易所,<2000年5-9月股價指數及股價平均數一覽表>(2000)。
總統府中華民國簡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總統府公報,<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元旦總統祝詞>(2006年1月1日)。
總統府重要活動,<7月份總統府月會總統講話稿>(2008年7月21日)。
總統府特載,<中華民國九十年國慶總統講話>(2001年10月17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有關兩岸關係與外交政策公開談話重要內容>(1993年4月20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今天以晚宴款待美國康乃爾大學校長羅得夫婦>(1994年1月11日)。
總統府新聞稿,<國情報告>(1997年7月21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在國民大會的綜合答覆>(1998年7月27日)。
總統府新聞稿,<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2000年5月20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六二○記者會答問實錄>(2000年6月20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在美國洛杉磯會見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2000年8月14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接見美國前聯邦眾議員索拉茲>(2000年10月31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發表跨世紀談話>(2000年12月31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出席「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閉幕典禮>(2001年8月26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出席九十一年大陸臺商協會負責人春節聯誼座談活動>(2002年2月21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以視訊直播方式於世界臺灣同鄉聯合會第29屆年會中致詞>(2002年8月3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主持中華民國九十二年開國紀念典禮暨元旦團拜>(2003年1月5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接見美國兩岸問題學者專家訪問團>(2003年8月27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就中共《反分裂國家法》代表政府提出六點嚴正看法>(2005年3月17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訪問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國會演講>(2005年5月2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結束「海洋夥伴‧陽光之旅」返抵國門並在機場發表談話>(2005年5月5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接見歐洲議會友臺小組訪問團成員>(2005年5月18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接見「美國福爾摩沙基金會」青年親善大使>(2005年8月2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主持中華民國96年開國紀念典禮暨元旦團拜>(2007年1月1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出席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25週年慶祝晚宴>(2007年3月4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偕同副總統與國內媒體茶敘>(2008年5月22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訪視外交部並闡述「活路外交」的理念與策略>(2008年8月4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先後會晤巴拉圭共和國總統杜華德及總統當選人盧戈>(2008年8月15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主持中華民國99年開國紀念典禮暨元旦團拜>(2010年1月1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接受英國《路透社》(Reuters)專訪>(2012年6月1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主持國軍高階重要幹部晉任授階暨授勳典禮>(2012年8月31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接受《亞洲週刊》專訪>(2012年11月8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接見「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薄瑞光(Raymond F. Burghardt)一行>(2013年1月30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訪>(2013年4月1日)。
聯合國會員國資料,《聯合國網站》(2013年3月3日)。
Assessing the Impact and Cost of SARS in Developing Asia, 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 2003 Update.
Clinton, Hillary Rodham ‘Interview With Michele Kelemen of NPR’, U.S. Department of State, July 22, 2009.
Document A56/48,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WHO, 28 May 2003.
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02’.
The United Nations, ‘2758(XXVI). Restoration of the lawful right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United Nations’.
The White House Blog, ‘The New Way Forward - The President's Address’, December 1, 2009.
The White House, ‘End of Iraq War’, January 21, 2009.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U.S.-China Joint Statement’, November 17, 200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