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轉變的鍥機:清季自強運動(1860~1894)之研究
作者:方建富
作者(外文):Jian-Fu F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所
指導教授:古鴻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自強運動中國現代化洋務思潮儒家科舉教育軍事經濟THE 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MODERN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7
自強運動興於1860年英法聯軍之役初定,止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一役,歷時三十餘載。其深意堪稱不只是國人謀求數千年來變局之對應,亦且標誌了中國推行現代化(modernization)作為之起始。其歷程彌足珍貴遺吾人以成功範例與啟示,亦提示吾人以敗陣之經驗與教訓。自強運動興於內亂外患之當下。若干思維清晰、通達事理之有識之士,就可行之方案附詳實之謀略,戮力於全方位之興革,同光年間之自強運動遂得面世獨行。雖其基本構想與施行內容或不周,代表一種前瞻性之規劃亦誠足論矣。世界近代化運動隨歐西各國工業革命而始作,中國順應了潮流開展近代化進程。洋務派領導之自強運動開啟了序幕。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標的,掀起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之改良運動。
自強運動作為中國現代化之發端,於國史之演繹實具震古鑠今之地位。首論於文化觀上,洋務思潮衝擊了傳統儒家科舉之價值觀念、撼動了以農為本之思維理念,建構了現代社會相契合之信念意識;另論社會經濟方面,洋務派藉引進、學習西方先進之科技,於社會、經濟、軍事與文化教育等諸領域開展了現代化運動,令古稀之中國舉步唯艱地朝現代化前行。雖稱自強運動未竟全功,然於中國之近代化當有其重要作用。西方科技之使中國生產方式得與西方工業大國接軌,所培育之一批先進之工程師與技術工人,敦促了中國資本主義之產生與拓展,同時對西方之經濟入侵醞釀了一定之抵制作用。
可知自強運動具開創風氣,可擬如下述:一,清廷所從事這般自強之建設,重點在廣受外患內憂之壓迫與激勵,尤以外患為甚。動機上在於國家民族之存續者。依此論則自強運動於本質上應視為以師夷長技以制夷之護國運動。二,自強運動之推動者欲抗禦外患紓解內憂,必就自我之振興著手,故其人持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進德修業之箴言,應用至國家民族之挽救危亡與雪恥圖強層面。戮力從事維新不僅止於西方之兵工製器、電線、鐵路及各種礦業,其人之成就與貢獻,理想與用心,客觀言之,自強運動即令尚存諸多缺失,然成就中國現代化運動,實當具承先啟後舉足輕重之歷史地位。
自強運動係中國近代史上一具有劃時代意義之歷史運動。洋務派順應時代之潮流,克服各種困難。資本主義在中國之發展,應係自強運動於推動社會近代化之道路上所取得之實體意義與標誌性之成就。運動亦係國史上首度大規模學習歐西之進步運動,開風氣,廣傳西學,亦且深具思想啟蒙意義之運動。自強運動完成了所賦予之使命,適足稱道為一次成功之歷史運動,信哉斯言。
關鍵詞:自強運動、中國現代化、洋務思潮、儒家科舉、教育、軍事、經濟
參考書目
一、中文資料
(一)史料
《大清穆宗毅(同治)皇帝實錄》(臺灣:華文書局總發行,1964)。
《同治朝籌辦夷務始末》(臺北:國風出版社影印,1963)。
《皇朝掌故彙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4)。
《清光緒朝中法交涉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
《欽定大清會典》(臺灣:中文書局,1963)。
《欽定禮部則例》(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道咸同光四朝奏議》(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海防檔-乙》福州船廠上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海防檔-丙》機器局(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礦物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
王之春,《國朝柔遠記》(臺灣:學生書店,1975)。
左宗棠,《左宗堂全集》(長沙:岳麓出版社,2009)
李鴻章,《李文忠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
席裕福纂,《皇朝政典類纂》(臺北:成文出版社印行,1982)。
國家檔案局明清檔案館,《戊戌變法檔案史料─添裁機構及官制吏治》(北京:中華書局,1958)。
崑岡(清),《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25年刻本(臺北:啟文出版臺灣中文書局總發行,國立中央圖書館藏,1963)。
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北平:文華齋,1928)。
清史編纂委員會,《清史》(臺北:國防研究院出版,1963)。
陶希聖主編,《徐愚齋自敘年譜》(臺北:食貨出版社,1977)。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湖南:岳麓書社,1987)。
楊家駱,《洋務運動文獻彙編》(臺北:世界書局,1963)。
賈楨等編,《咸豐朝夷務始末》(北京:中華書局,1979)。
寶鋆等編,《同治朝夷物始末》(北京:中華書局,1979)。
寶鋆等纂輯,《籌辦夷務始末》(北京:中華書局,1964)。
覺羅勒得洪(清)編,《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臺灣:華文書局總發行,1964)。
(二)專書、論文、期刊
(美)維爾‧杜倫(Will Durent)著,李一平等譯,《東方的文明》下(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清)張佩綸,《潤于集-奏議》第2卷(豐潤張氏潤于草堂,1918)。
丁韙良著、傅任敢譯,《同文館記》,載張靜廬,《中國出版史料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
上海申報館編輯,《申報》(1932),第8期,頁163。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中國史學會主編,《洋務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中華民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清廷之改革與反動》(臺北:中華民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出版,1964)。
文崇一,〈經驗研究與歷史研究-方法與推理的比較〉,載於,《傳記文學》第36卷第1期。
毛佩之輯,《變法自強奏議彙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
王天民,〈清末自強運動之研究〉,《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9集抽印本(1972)。
王立新,〈美國傳教士與近代中國教育變革〉(天津:南開學報,1993),第5期,頁46。
王京波,〈丁韙良與洋務運動時期西式教育的發展〉,《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第2期。
王冠華等譯,《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王炳照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印行,1994)。
王英男,〈北洋艦隊與甲午海戰〉,《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編印,1985)。
王英男,〈侯家駒先生中國經濟史評介〉,《興大歷史學報》,第17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王家儉,《魏源對西方的認識及其海防思想》(臺北:大立出版社,1984)。new window
王曾才,〈自強運動時期中國外交制度的發展〉,《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王曾才,〈自強運動時期中國外交制度的發展〉,《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王曾才,《世界通史》(臺北:三民書局,2009)。
王曾才,《權力的惆悵》(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
王雲五主編,《翁文恭公日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王爾敏,〈官督商辦觀念之形成及其意義〉,《中國現代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王爾敏,《清季兵工業的興起》(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
王慶雲,《石渠餘記》第4卷(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王韜,《弢園文錄外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包遵彭,《中國海軍史》(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0)。
包遵彭等編纂,《中國近代史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56)。
古鴻廷,《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1994)。
石介,《徂萊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石錦,《清末自強觀的內容、分野及其演變》,《思與言》,第六卷第四期(1968)。new window
伊曼紐爾‧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著,郭方、劉新城、張文剛譯,《近代世界體系》第1卷(臺北:桂冠,2000)。
朱有瓛,《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一輯上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
朱浤源,〈同治中興在廣西:劉長佑巡撫的治績〉,《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朱壽朋,《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84),頁1675、1677。
余林祥,《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余英時,〈中國現代價值觀念之變遷〉,《現代中國的歷程》(臺北:華視文化公司,1992)。new window
余英時,〈關於中國歷史特質的一些看法〉,《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吳大猷,〈開幕詞〉,《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吳相湘,《晚清宮廷實紀》(臺北:正中書局,1982)。
吳語亭,《越縵堂國事日記》第2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
呂亞力,《政治發展》(臺北:黎明出版社,1995)。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91)。new window
呂實強,〈論洋務運動的本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期(1991年6月)。new window
呂實強,《丁日昌與自強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1)。new window
呂實強,《中國早期的輪船經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2)。new window
宋晞,《旅美論叢》(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65)。
李弘祺等,《史學與史學方法論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80)。
李守孔,《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
李思涵、張朋園等,《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與自強運動》(臺北:食貨出版社,1972》。
李雲漢,《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2006)。
李雲漢,《中國現代史論和史料》(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new window
李慶新主編,《海洋史研究》第1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91)。new window
沈岩,《船政學堂》(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沈葆楨,〈復奏洋務事宜疏〉,《洋務通論》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
辛華等編,《內在超越之路— 余英時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邢超著,《致命的倔強:從洋務運動到甲午戰爭》(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
周子亞著,《外交監督與外交機關》(臺北:正中書局,1944)。
周東啟,《近代科學與中國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宜樊(林懈),〈政治之因果關係論〉,《東方雜誌》第7卷第12期(1911)。
林慶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臺北:正中書局,1993)下冊。
段昌國、莊尚武,《西洋近代文明發展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4)。
胡寄窗著,《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苑書義,《李鴻章傳》(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凌鴻勛,《詹天佑先生年譜》(臺北:中國工程師學會,1962)。
夏東元,《洋務運動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6)。
夏東元,《鄭觀應集》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孫子和,《清代同文館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7)。new window
孫毓棠,《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第1輯上冊。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new window
容閎,《西學東漸記》(臺北:文星書店,1965年)。
徐義生,《中國近代外債史統計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
海軍軍官學校編,《海軍軍官教育一百四十年(1866-2006)》(臺灣:海軍軍官學校,2011)。
郝延平,《同光新政中革新派與守舊派的比照》,《大陸雜誌》第三十二卷第八期(1966)。
馬勇,《超越革命與改良》(上海:三聯書店,2001)。
高亞偉,《世界通史》中冊(臺北:文太印刷公司,1989)。
高時良,《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高曉芳,《晚清洋務學堂的外語教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康樂、黃進興,《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
張玉田,《中國近代軍事史》(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3)。
張玉法,〈清末民初的官辦工業〉,《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張玉法,〈現代中國史的分期問題〉,載於,《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一輯(總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new window
張玉法,〈歷史研究的新方向〉、〈現代中國史研究的新趨勢〉,載於,張玉法,《歷史學新領域》(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new window
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2001)。
張俠等,《清末海軍史料》下(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
張國輝,《洋務運動與中國近代企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張路瑩,〈試析丁韙良與京師同文館的創辦〉,《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2009),第28卷第5期。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飲冰室合集第六冊專輯之一》(北京:中華書局,1989)。
梁啟超,《李鴻章事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new window
莊吉發,〈清季上海機器織布局的沿革〉,《中國現代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new window
陳國棟,《東亞海域一千年:歷史上的海洋中國與對外貿易》(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new window
陳登原著,《中國文化史》(臺北:世界書局,1963)。
陳學恂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傅維寧,〈早期留美史話〉,《中外雜誌》(臺北:中外雜誌編纂委員會出版,1967),12卷第2期。
勞思光,〈中國現代思潮之流變及評估〉,《現代中國的歷程》(臺北:華視文化公司,1992)。
費正清等著、黎明等譯,《東亞文明:傳統與變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馮桂芬,〈采西學議〉,《校邠廬抗議》(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馮桂芬,《制洋器議》(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
馮桂芬,《校邠廬抗議》(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黃仁宇,〈中國現代的長期革命〉,《現代中國的歷程》(臺北:華視文化公司,1992)。
黃新憲,〈福建船政學堂的兼容性特徵及對晚清社會的影響〉,《教育科學》(1998),第2期。
黃遵憲,《人境廬詩草》(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楊國楨,《明清中國沿海社會與海外移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楊鴻烈,《歷史研究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
董光壁,《二十世紀中國科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董寶良等,《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史》(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虞和平、謝放著,〈早期現代化的嘗試〉(1865-1895),收入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第三卷。
榮孟源等,《近代稗海》第1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熊月之,《馮桂芬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熊明安,《中國近現代教學改革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
福建船政學校史志編纂委員會,《福建船政學校校志》(廈門:鷺江出版社,1996)。
趙爾巽、柯邵忞編纂,《清史稿》(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
劉坤鱧,〈中國的崛起與挑戰:世界體系理論視角的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40期(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2012)。new window
劉真主編,《留學教育-中國留學教育史料》第1冊(臺北:臺灣書店,1980)。
劉景輝譯,《歐洲史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劉琳、史玄之,《福州海軍世家》(福州:海風出版社,2003)。
劉鳳翰,《清末與辛亥革命》第一輯(臺北:臺北縣淡水鎮:黃慶中,2008)。
劉鳳瀚,《國民黨軍事制度史》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
劉廣京,〈經世、自強、新興企業-中國現代化的開始〉,《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樊百川著,《清季的洋務新政》第二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翦伯贊,《中國通史參考資料(近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0)。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傳─文祥》(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長沙:岳麓書社,1987)。
蔣廷黻編,《近代中國外交史料輯要》(臺北:台灣商務,1982)。
鄭登雲編著,《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鄭觀應,《鄭觀應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黎東方,《友聲》第58期(臺北:交大同學會友聲月刊,1957)。
蕭一山著,《清代通史》4(臺北:商務印書館,2004),頁1356。
錢穆,《人生十論》(北京:三聯書店,2001)。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錢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0)。
錢穆,《國史大綱》引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錢穆,《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國民性格及中國文化》(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new window
錢鋼、胡勁草,《大清留美幼童記》(香港:中華書局,2007)。
薛福成,《庸菴文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
薛福成,《薛福成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羅香林,《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香港:中國學社,1961)。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羅榮渠等,《中國現代化歷程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嚴鍾奎、陳斯駿等編,《西洋現代史》下冊(香港:偉文出版社,2003)。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編,《晚清國家與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二、 西文資料
Allan B. cole, “Factors Explanining the Disparate Pace of Modernization in China and Japan,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Vol.IV, No.1.

Banno, Masataka, China and The West. The Origins of The Tsungli Yamen, 1858-1861.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Biggerstaff, Knight:The Earliest Modern Government School in China(Ithaca N.Y. 1961. ressued in 1972 by Kennikat Press, Port Washington,N.y.), P.128 F. N. 72.

Biggerstaff, Knight:The Earliest Morden Government Schools in China.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1, p.126.

Edwin O. Reischauer: “Moderniza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and Japan”Japan Quarterly, Vol.X, No.3.

Fairbank. John King And Teng Su-Yu. 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

Fairbank. John King.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u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9.
Fairbank. John King. Reischauer, Edwin O., and Craig, Albert M., East Asi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Houghyon Mifflin Company Baston,1973.

Fairbank. John K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Feuerwerker, Albert, China’s Early Industrization, Sheng Hsuan-Huai (1844-1916)And Transformation, Houghyon Mifflin Company Baston,1973.

Gideon Chen, Tso Tsung T’ang: Ppioneer Promoter of the Modern Dockyard and the Woollen Mill in China, p.19.

Ho, Ping-ti & Tang Tsou, China’s Heritage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Syste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Ho, Ping-ti,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in the Journal of Aisan Studies Vol. ZZVI, No 2. Geb, 1967.

Hsu, Immanuel G. Y.,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 Rainbow Bridge, Taiwan,1972.

Huting, Samuel 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John K. Fairbank, Edwin O. Reischauer, Albert M. Craig: East Asia,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Boston,1965).

Ku, Hung-ting, “The Hard Earned Aloha: The Chinese in Hawaii in the late Nineteeenth Century”,《東海學報36卷》(一)(臺中:東海大學編委會,1995),pp.39-54.

Lloyd E. Eastman, “Ching-I and Chinese Policy Formation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XXIV, No.4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pp.591-600).

Lloyd E. Eastman, Throne and Madarins-China’s Search for a Policy During The Sino-French Controversy 1880-85.

Martin, W. A. P., A Cycle of Cathay, Reprinted By Ch’eng Wen Publishing Co., TaiPei, 1976.

Mary C. Wright: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 The T’ung-Chin Restoration,1862-74.

Morse, H. B.,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 Two Vols. Reprinted By Ch’eng Wen Publishung Company, Taipei 1971.

Prosper Giquel, The Foochow Arsenal and Its Results, from the Commencement in 1867 to the End of the Foreign Directorate, on the 16th of February, 1874, trans. H. Lang (Shanghai: Shanghai Evening Courier, 1874), p. 11.

Stanly Spector,Li Hung-Chang and Huai Army-A Study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ese Regionalism (Seattle,The Univ. of Washington Press,1964).

Tsih, Paul k.ed., Sun Yat-Sen and China(New York,N.Y.:St. John’s University Press,1974).

W. A. P. Martin, A Cycle of Cathay or China: South and North with Personal Reminiscences. New York (1896) pp.236,300.

William W. Lockwood, “Japan’s Response to the West, the Contrast with China, World Polities, Vol.IX, No.1.
三、 網路資料
漢川草爐,http://www.sidneyluo.net/a/a25/132.htm,2015年,7月25日。
http://www.twwiki.com/wiki/%E6%9D%B1%E6%96%B9%E5%95%8F%E9%A1%8C,2015年8月8日。
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計畫,〈戶政二理財中〉,《皇朝經世文續編》卷30,網址:http://ctext.org/dictionary.pl,2015年11月22日。
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計畫,〈兵政四餉需〉,《皇朝經世文續編》卷78,網址: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275686,2015年11月22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